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3 持道始终
新编论语详解•学道1.3
侯工 编著
微信公众号:xz480219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4.8》)
杨伯峻:孔子说:“早晨得知真理,要我当晚死去,都可以。”
钱穆:先生說:“人若在朝上得聞道,即便夕間死,也得了。”
详解:
孔子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有人就误以为孔子50岁才学《易》。如果孔子50岁才学《易》,那么他如何能够在30岁就接受学生并且教学生《易》之道呢?整部《论语》都是以《易》道一以贯之的。其实这里的“学”不是学习而是校对的意思。“学”的古字是“學”。下面的“子”表示人,中间半宝盖表示室内,上面两边表示左右手,“乂”表示算符(即数据、资料等),两个“乂”表示将两个不同数据互相校对和验证,这就是学的本义。“五十以学《易》”是“以五十学《易》”的倒装句式。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给我几年时间,将以前五十年的人生经历、理论和实践的事实和心得与《易》进行校对、验证,总结以往经验,明确未来方向,即“可以无大过矣(以后就可以不犯大的错误了)。”将白话文的“学”当成古文的“學”,是读书不求甚解的表现。
这一章承接上章《大道无言》。《大道无言》解决了什么是道的问题——道就是自然规律,最早由9700年前的伏羲发现,记载在《易》里。道是抽象的,中国人借具体的天、天意、天命、天道等来表示,因为是由孔子继承、宣讲、弘扬和编定的,所以又称为圣人之道。这一章孔子就要讲“闻”道了。闻:以耳朵、鼻子等器官接受信息。所谓闻见学行圣人之道,首先要闻其道。道不闻,则无由学与行。然而,就这句简单的话,却被腐儒解释成类似“早上闻道,晚上死了也值得”之类莫名其妙的玩意儿。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请问:既然闻道就死是值得的,为什么要等到晚上才死?闻道即死不是更爽吗?上午中午干什么去了?如果在上午中午死去,那还值得不?非要晚上死吗?这些解释流传千年,却无人质疑,个个呆若木鸡,真把《论语》当儿戏,将孔子当傻缺了。——这明显是和孔学、《论语》的精神完全背离的。
俗话说:说话听声,锣鼓听音。听孔子说话,关键在神会,靠的是悟性,往往意在言外,所以要多个心眼,千万不要死脑袋一根筋。其实,这里的“死”,不是死去的意思,“朝、夕”也不是早、晚的意思。如果“死”是死去的意思,“朝、夕”是从早到晚一个白天的意思,孔子闻道后也只有一昼时间就死了,那么他闻道还有什么意义?难道闻道不是为了行道吗?可见这样的解释与孔子思想格格不入。
闻道以后怎么办?
死:固守,坚持到底一以贯之的意思。固守,就是直面担当,而“朝、夕”,也不是指早晨、晚上,而是比喻手法,代表了时间上的开始到最后,空间上的由近到远,社会上由此及彼。
——从闻其道开始,不断地固守,承担圣人之道之行一以贯之直到最终成就不愠的大同世界而不动摇。
由于古文都没有标点,因此断句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难道断句可以根据个人爱好随心所欲吗?不能。——难道可以按照字面望文生义吗?也不能。正确的方法应该依照孔子的原意来断句。孔子原意是有迹可寻的,因为孔子的思想是一以贯之的。有人以为,古文没有标点,后人可以随便断句,各取所需,又有人以为古文没有一定意思,完全是垃圾,这些都是错误的。孔子的思想是一个以道为核心而且一以贯之的整体,是不允许阉割篡改胡乱解释的。孔子的原意是什么,就应解释成什么,这才叫做正本清源。
原来的断句“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错在哪里?千古以来被惯用的这个断句,就把“死”真当死将《论语》给搞死了,又把“朝、夕”真当早、晚,将孔子的博大精深的圣人之道萎缩成为渺小的个人私道,又将孔子个人的直面担当而立弱化成为为了个人心灵的满足,将孔子振聋发聩的经典做成了庸俗的心灵鸡汤。——旧式断句就错在这里。所以断句起码要在孔子心胸境界的高度上,不在这个高度上,就是贬低了孔子,那还不如不解释,如此乱解,千古以来谬种流传误人子弟。
这“死”是固守、是承担,是死心塌地、痴心不改。相应的断句就是“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朝闻道夕死,光闻道而不“死”(固守),是不能行圣人之道的,历史上的腐儒们,一般通病是光闻道不“死”,更可恶的是迎合帝王,曲解《论语》以售其奸,打着“孔旗”反孔旗,贻害中华。
如果偷心不死,不走心,不用心,就不能坚持下去。或受诱惑,或困于名利,或囿于己见,是不可能终身行圣人之道的。只有自闻道始,持道以恒,一以贯之,才能成功。
朝闻道夕死,可矣!——朝:一日之始,比喻一段时间的开始;闻:接受到;道:自然规律;夕:一日之终。比喻一段时间的终结;可:可以。
孔子说的“朝闻道夕死”,就是坚持仁道,至死不变的意思。要做到这一条并不容易,道在人类社会体现为仁道。仁是施爱于人,同时受人之爱,且抗暴于上,意味着勇于担当,敢于付出,不惜牺牲,持道以恒,而不是心血来潮,一时的兴趣。这就是孔子关于终身固守于道之理念在这一章的阐述。如今社会盛行玩世不恭,特别是年轻人,在道德修养方面,在正确道路征途上,少有坚持到底的,多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甚而一曝十寒——没有死守精神,又如何能够修得正果?有人认为这样难以操作,其实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重新断句: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白话文:
孔子说:“君子从闻圣人之道开始,自始至终都要不断地固守,承担此道之行,直到成就不愠的世界而不动摇,只有这样才可以行圣人之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