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自由行 //www.sinovision.net/?2505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天生仲尼

已有 1659 次阅读2017-7-3 09:02 |系统分类:杂谈| 仲尼 分享到微信

4.天生仲尼

侯工/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这句诗的是孔子思想启蒙了大众,像一盏明灯指引着人的道路。因为孔子那时候,在思想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允许议论国事,没有山巅罪。孔子在上课时就敢于对国君评头品足,并且提出自己的政治理念。由于孔子站在民众立场上,提出仁的主张,提倡仁人志士对仁道的现实承担,反对统治者实行的苛政——苛政猛于虎,必须打老虎,必须实行仁政,减轻对民众的压迫和掠夺,停止战争,制止杀戮,最受劳苦大众欢迎和拥护,因此被推崇为圣人。圣人者,智者贤者之谓也。对于人类来说,蒙昧如黑夜,智慧如阳光。孔子的出现,犹如一道阳光,给蒙昧的人们带来了光明。然而,也就是那个时期,孔子受到统治者们的抵制和反对,因为孔子动了他们的奶酪——孔子要他们将税收由30%降到10%,他们当然不高兴了。于是,污孔、反孔就从那时候开始了。

在孔子时代,各国相互战争,统治者立足未稳,因此反孔还不是很激烈,只是对孔子态度冷漠而已,仅仅当他是一条“丧家之狗”,还不至于“人道毁灭”。然而,到了秦始皇(前259210灭了6 国统一天下,在一堆堆白骨上坐稳江山以后,对孔子的态度就极其严厉了。历史上最著名的焚书坑儒,就是他干的——对学习研究孔子的知识分子,直接就“人道毁灭”了。空前而不绝后,后来者,比秦始皇厉害万倍:一场运动,几十万“儒生”就没了;又一场运动,所有古籍被烧了。殷鉴不远,当惊古今同!

说孔子思想得到普及,其实,这是指秦朝建立以前说的,到秦朝就结束了。秦朝以后,中国仅有的一道阳光就这样被乌云遮住了。到了汉朝,因为汉推翻秦朝。秦始皇因焚书坑儒而遗臭万年,汉皇帝不敢造次,表面上不反孔子,但骨子里还是秦始皇那一套,其实是换汤不换药。对此,有人非常欣赏,总结为百代都行秦政制”,并且自诩为“秦始皇”第二,以此为荣,沾沾自喜,不变暴君本色然而,就是这个秦政制,使中国长期处于黑暗中。所以说,天虽生仲尼,万古依然长如夜。孔子的仁政,未尝一日在中国实行过,所以,有人将中国落后的原因归咎于孔子,实在是无稽之谈。

有人以为,汉朝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孔子捧到神坛上去了,因此,天生仲尼,万古不再长如夜。殊不知,董仲舒是迎合统治者的需要,将孔子反对苛政的主张偷换成“忠于皇上的愚民术”,所以叫做儒术。儒术即愚术。统治者的手法:明里尊孔,暗里曲解《论语》,将孔子贬为秦政的吹鼓手和维护者,这样比明里反孔效果更好,更能忽悠。董仲舒不过是将秦始皇的乌云换成汉武帝的阴霾而已。世人眼钝,看不出来,还将他当大儒崇拜——只要看看汉武帝实施过仁政没有,就知分晓了。

 

    话又说回来,编者以前学《论语》只按现在的白话语言来理解古代的文言文,往往是南辕北辙,不得要领,只是表面意思,根本没有发掘孔子底蕴其实,文言文的一个字包含的信息量往往胜过白话文的N字——古文的字讲究以神会意,而白话文多是文字的堆砌。

             六州歌头

        缠中说禅 填词

       
          黄泉路拥,何处托行尸。 
    双锦字,焚作泪, 
    百千丝,葬沉泥,落魄成新鬼。 
    情如水,收无计, 
    生若死,醒犹醉,觉还疑。 
    熬梦酿愁,辛苦咸酸味,几许人知。 
    埋长亭别恨,挂老树相思。 
    究竟缘谁,尽心痴。 
    
    入红尘戏。 
    惊天地,鹏展翅。 
    挟风雷,存永罪,终不悔。 
    振罗衣,立云霓,抖擞凌霄志。 
    银河坠,缺星堤,弯日轨, 
    旋经纬,乾坤回。 
    混浊同污,纳纳穹苍气, 
    激荡崔嵬,送鲸涛翻海。 
    掷酒一高歌,万古同杯。 
    

 编者感觉此词荡气回肠,直抒胸臆,后一句掷酒一高歌,万古同杯。”浩然正气,直冲云霄,震撼人心。

    《论语》二十篇,实为一大文章,而首章三个“不亦”,为文章之纲领,也是儒学之总纲。儒学,是孔子之学,然而孔子并不称自己为儒学,""本是鄙称,儒家这一称号不是孔子自家封号,而应是墨家对孔子这一学派的称。儒学实际上是孔学,是圣人之学,本应改称圣学或孔学,但因历史久远已经约定俗成,只好沿用之。至于儒术则是妖术,而儒教则为邪教。儒术、儒教等,都是后人篡改、歪曲孔子学说的产物,与孔子无关,请读者诸君明鉴。世人皆说《易》难解,实则,《易》是隐而难,《论语》是显而难,是难上加难,一般人往往犯见文生义的错误,或错断,或曲解。《论语》书成后,真能解首章的,千古以来,未曾见也。而首章都不能解,后面就更是以盲引盲理解《论语》不仅仅靠文字功夫,主要还是靠心胸境界,如有不服,请读完此书再说,大可以批评讨论。

 

      所写,皆发前人所未发。其他人从其字句中求《论语》之真精神,不过是啃尸之徒。《论语》不死之真精神,岂在区区字句间。读懂《论语》,唯有神会。神会,则字句之纠缠自然顿明

     下面将解释一个千古无人能解的问题:为什么《论语》首章是三个“不亦”,不是二个,也不是四个或其它?

 

    对于以前所有解《论语》的人,对这三个“不亦”,连这些人自己都是囫囵吞枣,又怎么可能解释好?为什么是三个“不亦”的问题,这些人连提都不敢提,或者根本就没想到,就更不要说解答了。这也是天虽生仲尼,万古依然长如夜的一个原因——不仅是夜黑,而且是眼盲。这个问题的答案,本在前面的解释中其实已有所透露上一章《3.方行天下》中就有“圣人者,必圣其时、必圣其地、必圣其人,复圣它时、复圣它地、复圣它人也。”也就是说,这三个“不亦”,基于儒家最基本的信念,即儒家思维最基本的结构:天、地、人。

 

     “学而时习之”,言“天”,把握天时。孔子对天的著名论述是:“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在儒家思维的基本结构下,天与天时,“天、天时”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与“天、天时”紧密联系的就是所谓的“天命”了。参照前面对“时”的解释,就不难知道,《论语》对天时、天命的态度就是“与天其时而天与其时”,意为在实践过程中主动顺应和掌握运用客观规律而得心手;“与天其命而天与其命”,意为在人生道路上主动把控命运使理想得以实现。“学而时習之”就是要成就这“与天其时而天与其时”“与天其命而天与其命”。儒家对“时运”、“命运”的态度是十分积极的,这是儒家与道家、释家和耶家的主要区别

 

     “有朋自远方来”,言“地”,开创地利。地,包括土地等,但不单指土地,甚至地球之类的玩意,而是指大道流行的场所、空间等。地是离不开天的,有其天时,必成就其地其地,包括一切的现实客观条件。通常所说的“地运”、“国运”等,就属于“地”的范围。一般人更熟悉的,就是所谓的“地利”了儒家对“地利”的态度也是“与地其利而地与其利”,即营造良好环境促进事业发展“有朋自远方来”就是要成就这“与地其利而地与其利”。

 

     “人不知而不愠“人”,营造人和。知,乃智慧;愠,郁结,蒙蔽。此句主语是。人,天地之心也。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话的意思是:为社会建立一套以“仁”道德伦理为核心的精神价值系统。为百姓指明一条共同遵行的理性大道,继承孔圣人不传(皆因百代行秦政)的学问,为天下后世开辟永久太平的基业。说的就是这“人不知而不愠”的过程。那么天地之心在哪里?天地之心就在人的心里,人心立,则天地立其心。西学讲人化自然人化自然”是人类活动改变了的自然界后来又有了所谓的人择原理人择原理”指我们之所以活在一个看似调控得如此准确,以至能孕育我们所知的生命的宇宙之中,是因为如果宇宙不是调控得如此准确,人类便不会存在,更遑论观察宇宙。任何一个基本物理常数是跟当前的有足够的差异,那么我们所知的生命便不能存在,例如氧气低于50%,温度高于50%等。但对这“天地人”的关系,还是没有儒家、《论语》讲得透彻。“人不知而不愠”,就是要成就“与人其和而人与其和——与其他人融洽关系而得到大家认同和支持,最终成就真正的大同世界”。

 

“修身”指修养身心齐家治国最根本的还是在修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楚国的宰相叫詹何。有一次楚王问他,治国最重要的是什么?詹何回答说修身。楚王听了以后,心想:我问的是治国,为什么说修身所以他又重问了一遍:“我是问治国之要,治国当中最重要的。“詹何非常坚定地回答我从来没有听过身修而国不能治的。君王他是国家最高的领袖,上行可以带动下效君王能做修身,这个国家一定安定。修身的具体行表现日常生活中就是择善而从,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行之于仁,达至于和——这里插说几句,有人将礼误解为“封建礼教”,其实,礼通理,指自然万物运行的秩序。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那么礼就包含了人类社会运行的秩序。比如到超市购物埋单时要排队,这就是礼;又比如你无意间碰了别人,说一声“对不起”,这也是礼,而所谓的封建礼教,如果违反了人权,即违反了仁,那就不是礼而是违背礼了。

修身然后齐家,齐家就是将家梳理得有条不紊。“家”,不是一般所谓的家庭,那是“小家”,“家”还包括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家,那是“大家”。齐家才能“乐”,这读yue,意为“五音八声谐和共鸣”、“箫韶九成,盛世之象。家不齐,国不齐,矛盾纷争不断,怎么可能有“五音八声谐和共鸣”、“箫韶九成,盛世之象”?所以要“齐家”“有朋自远方来(与朋友如人中之凤,依照仁道发扬之光大之普及之)”就是要“齐家”其结果就是“乐”“乐”也就是“家”的“不愠”,只有“不愠”才可能“五音八声谐和共鸣”、“箫韶九成,盛世之象”,才可能“乐”。那么,“齐家”为什么和“地利”挂钩?家、国都属于“地”的范畴,通常有所谓的“家运”、“国运”等,要“齐家”,改变“家运”、“国运”,就要“与地其利而地与其利”,这样才能最终成就“五音八声谐和共鸣”、“箫韶九成,盛世之象”,其中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齐家”,然后要“平天下”而只有“天下平”了,世界“不愠”、没有郁结了,世界大同了,才算是“平天下”,才算是“人和”——和气和睦和谐,才算是君子行圣人之道,才算是“不亦君子乎?”上面的“说(言以行兑现)”、“乐“五音八声谐和共鸣”、“箫韶九成,盛世之象””,都是“不愠”的特殊形式,分别对应着个体和,但真正的“不愠”是全天下的,范围到最大。这个天下不单单指人类社会,按现代术语,至少是包括了整个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比如爱护自然、绿色环保,天人相应等。天下万物都要和谐共处,都要“不愠”,这才是真的“不愠”,也才是真的“平天下”只有这样,才是真的“人和”了。所以,“平天下”与“人和”是密不可分的!

 

      综上所述,可以清楚地看到,“学而时習之”、“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与“说、乐、君子”以及“天、地、人”或“天时、地利、人和”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的,并且是一一对应的。《论语》的首章是站在这样的高度立论的,而不是如千古以来那些盲人的瞎解释所说那样。只有这样,才算初步明白“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意思,也才算初步知道《论语》说了点什么。

    这三个“不亦”是孔学的总纲,所以在《论语新编注》里依然放在第一位置。但这只是一个大纲,只是一个框架,更重要的东西还在后面。

    《论语》——中文第一书,其开头: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圣经》——西文第一书,其开头:
    “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相互对比,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是显然的,这种区别也构成国学与西学的重大分歧,更构成了国人和西人思维方式和生存状态的重大分歧。

      《论语》“子曰”,对应的是当下,是现世,是人;而《圣经》“起初”,对应的是起源,是根源,是神。对于国学来说,“天、地、人”的思维和生存结构是当下的,所谓当下,就是承担任何根源性的探讨,都必须以这当下的承担为前提。换句话说,一切科学、宗教、艺术,都是以这“天、地、人”的思维和生存结构的承担为前提的。你,首先是一个人,而且是在世界、天地中生存的人,没有这个承担,一切都瞎掰。人,对于国学来说是主体。没有人,就没有人的承担,还谈什么国学?

      而西人的生存和思维方式又是什么呢?柏拉图有著名的洞喻,说人如在洞中,须走到洞外,靠理智的光辉才能看清楚世界。这个比喻完全概括了柏拉图后整个西学以及西人的状态这里没有了承担人需要靠理智的光辉,这理智的光辉,在耶教里变成了上帝耶教从本质上说就是柏拉图思想的神秘化。后来,科学代替了上帝的位置但无论是理智、上帝还是科学,人都是奴隶人不能独自去承担,独自去面对,而是要靠某样东西,即使那样东西被称为理智的光辉,也是典型的懦夫思维。

       对于西人来说,他们可以如古希腊一样悲剧,一样面对命运去抗争,但人的尊严只是一个推论或假设的前提。然而,只有奴隶才需要解放,只有奴隶才需要自由,只有奴隶才需要尊严,而你本解放,你本自由,你本尊严,又何须劳什子的解放来解放你、自由来自由你、尊严来尊严你?——你只要承担,人一样去承担就行了。承担什么?承担这个天地,乃天地之心;天地,人之躯壳你连自己的躯壳都不能承担,你还能算是人吗?

         承担,就是《论语》也是儒学的真精神什么是承担?就如笔者所写《六州歌头》里的“入红尘戏。惊天地,鹏展翅。挟风雷,存永罪,终不悔。振罗衣,立云霓,抖擞凌霄志。银河坠,缺星堤,弯日轨,旋经纬,乾坤回。混浊同污,纳纳穹苍气,激荡崔嵬,送鲸涛翻海。掷酒一高歌,万古同杯。”这,就是承担。这里不需要假设什么理智的光辉,也不需要假设什么上帝,如果真有什么理智、上帝,都只能是人的理智、人的上帝,最终都需要人来承担。人,浩然之气充盈天地,天地都为之小一人成大,一人就成其天地之大没有这种胸襟,没有这种浩然,资格谈论儒家,资格谈论《论语》。

    有人将中国的落后归咎于中国没有哲学,没有一流思想家,其实是有眼不识泰山。《论语》就是最好的哲学,孔子就是最好的思想家。中国落后的原因正是历代行秦政的统治者糟蹋孔子学说的结果。

     当然,西学之内也并不都是糊涂蛋,例如马克思、海德格尔,他们所展示的就是柏拉图以来西学完全不同的道路。从气质上说,马克思走的是刚阳路子,而海德格尔是阴柔的——这方面的研究,这里就不展开了,只是要说明,那些妄自菲薄、以贩卖污辱祖宗为乐的畜生如乌鸦之流,不仅不理解国学,连西学也是人屁不通。用郭德刚的口吻送给这些人,就两字:死去!

  对首章三个“不亦”的初步了解,最终必须落在“承担”上,如果没有这种对“天地人”“圣人之道”,以及对行“圣人之道”最终达到“不愠的世界”的承担,那么就没必要继续《论语》的研读。上面也说过了,鸭子是没必要读《论语》的,虽然鸭子也有“承担”,但只有君子才需要《论语》,也才能“承担”《论语》。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上一篇: 道仁标准
下一篇: 欲仁仁至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