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刻不违仁
论语新编注连载72
《论语新编注》
侯工 著
刻不违仁——仁道第二十则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原《论语•里仁》)
杨伯峻:孔子说:“发大财,做大官,这是人人所盼望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得到它,君子不接受。穷困和下贱,这是人人所厌恶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抛掉它,君子不摆脱。君子抛弃了仁德,怎样去成就他的声名呢?君子没有吃完一餐饭的时间离开仁德,就是在仓卒匆忙的时候一定和仁德同在,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一定和仁德同在。”
钱穆:先生說:“富與貴,人人所欲,但若不以當得富貴之道而富貴了,君子將不安處此富貴。貧與賤,人人所惡,但若不以當得貧賤之道而貧賤了,君子將不違去此貧賤。君子若違去了仁,又那得名為君子呀!君子沒有一頓飯的時間違去仁。匆促急遽之時仍是仁,顛仆困頓之時同樣仍是仁。”
详解:
对这一章,一般人只是从字面上泛泛而谈。钱师这一句“但若不以當得貧賤之道而貧賤了,君子將不違去此貧賤。”就有点费解了:不以當得貧賤之道而貧賤,是命中注定要貧賤吗?如是,那就应该去此貧賤啊。杨师说:“君子抛弃了仁德,怎样去成就他的声名呢?”君子不抛弃仁德,难道是为了成就他的声名吗?应该是成就他内在素质的修养吧。
其实,这一章包涵着更深刻的内容。孔子曾经说过:“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知是智慧,愠是蒙昧,这句话意思是说:“通过教化,使没有智慧的人成为不蒙昧而有智慧的人,不也是君子的使命吗?”今天讲的这一章,其实就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具体化和升级版。
在“人不知”的社会里,主要表现为“相”,“相”就是人的“富贵贫贱”,“富贵贫贱”包括人的财富多少,地位高低、权力大小、学识深浅、能力强弱等等。这些“相”实际上就是客观上的不平等。由于在“人不知”的社会里,人们习惯于以“相”相之,即以人的“富贵贫贱”的“相”来作为选择交往、录用的标准——先敬罗衣后敬人,由物质的不平等变成了人格的不平等,势必造成社会分裂和矛盾激化。
由于以相取人,于是形成衣分五色,人分等级。过去有个时期,从衣服就可分清干部和群众:干部穿的是有四个有盖口袋的干部装,群众穿的是补丁上打补丁的没有口袋的乞丐装;当官的吃小灶,群众吃大灶;官有大小,民有阶级,最贱的阶级是地富反坏右,他们连说话的权力都没有,还经常白干“义务”活,被斗争被告欺凌那就是更不用说了。在“人不知”社会,有人不以其道得富贵,兼走黑白两道,巧取豪夺,鱼肉百姓,甚至草菅人命,制造冤案血案;有人不以其道脱贫去贱,偷厄拐骗抢,甚至作奸犯科谋财害命,无所不用其极这些都是以“相”相之造成的恶果。在孔子时代,礼崩乐坏,群雄割据,当然也存在这种情况,所以孔子提出:“道,不同、不相,为谋。”——在仁道上,谋事的原则有两条:一条是和而不同,允许不同意见存在,保护异见者,追求大同;另一条是不以“相”相之,不能以物质的不平等造成人格的不平等,在各个领域里反对歧视,有教无类,一视同仁。这就是孔子穷一生努力主张、推行和教化的“仁”的宗旨。在这个意义上说,没有仁,就没有君子,所以在君子一生中,是没有一刻时间可以离开仁的。
当然,孔子不反对以其道得之的富贵,也不反对以其道得之的脱贫去贱。为此,孔子提出了大众化的“庶之,富之,教之。”脱贫致富三步曲。在仁政下,庶之——让民众享有充足的自由,使他们机会均等,自主创业,百业兴隆;富之——让民众在经济财富、政治地位、文化教养、宗教信仰、道德素质等各方面都达到小康以上水平,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实现由“人不知”到“人不相”的转化;教之——在庶之和富之的过程中兼之以教化,以仁德教化民众是一以贯之的。教化,不仅是教育,更是政治待遇,消除歧视,实现全方位公平,由周而不比到和而不同再到世界大同,到达圣人之道的美好社会,实现由“人不相”到“人不愠”的转化。
富,有财富,富裕;与,和;贵,有价值,高贵;欲,欲望,追求;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富裕和高贵,是人人都追求的啊;
以,用;道,仁道,道德;得,得到;之,代指富与贵;处,享用,享受;
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不用符合仁道的方法得到的富贵,不能享受啊。
贫,经济上没有财富;贱,政治上地位低下;恶,讨厌;得之的之,代指脱贫去贱,去,去掉贫贱。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贫穷和卑贱,是人人都讨厌的啊;不用符合仁道的方法得到脱贫去贱,就宁愿不去脱贫去贱啊。
去,去掉,没有;仁,仁德;恶乎,怎么能够;成,成为;名,不是名声,而是代指君子。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没有仁德,怎么能够成为君子呢?
无:禁止,不要,不会的意思。终食之间,吃完一顿饭的时间;违,违背;仁,仁道;造次,紧迫时刻;必,一定;于,在;是,代指仁道;颠沛,落难,指遭遇危险,甚至面临死亡之际;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君子不会在一顿饭这么短暂的时间里违背仁道,在紧迫时刻一定依在仁道上,在落难流浪,遭遇危险,甚至面临死亡之际,也一定依在仁道上。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白话文:
孔子说:“富裕和高贵,是人人都追求的啊;不用符合仁道的方法得到的富贵,不能享受啊。贫穷和卑贱,是人人都讨厌的啊;不用符合仁道的方法得到脱贫去贱,就宁愿不去做啊。君子没有仁德,怎么能够成为君子呢?君子不会在一顿饭的短暂时间里违背仁道,在紧迫关头一定走在仁道上,在落难流浪,遭遇危险,甚至面临死亡之际,也一定走在仁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