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自由行 //www.sinovision.net/?2505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变即改革

热度 2已有 1843 次阅读2017-5-7 12:19 |系统分类:杂谈| 改革 分享到微信

15.变即改革

 

子曰:齐一变,至於鲁;鲁一变,至於道。(原《论语雍也》)

    杨伯峻:孔子说:“齐国[的政治和教育]一有改革,便达到鲁国的样子;鲁国[的政治和教育]一有改革,便进而合于大道了。”

钱穆:先生說:“齊國一變可以同於魯,魯國一變便可同於道了。”

详解:

这一章很奇怪,仿佛毫无来由。,俩诸侯国,怎么齐一变,至於鲁;鲁一变,至於道。地折腾两遍就和圣人之道搭上界了?其实,这一章是顺着上一章从人不知人不相人不愠的大道而来的。

    说起,都知道是孔子时代的强国。齐桓公,春秋五霸之首,其以霸术而行,终成霸业霸术霸业,是以人之为前提的:对内以法制民、对外以武制敌,强调的是以暴制暴、以力制力、以恶制恶,遵循的是丛林法则,实行的是弱肉强食政策。这种类型的国家,自古以来从来不缺,是人不知所必然导致的社会结构。这种类型的国家,在当代依然被一些人视为先进的、效仿的对象而在孔子儒家看来,这种齐式国家,不过是人不知的衍生物。

    人不知的世界,人之恶是一切行为的前提。在当代经济社会里,扒掉一切伪装,唯一的动力就是人之私欲。利益是经济社会里最高的准则。法律是为保障各种利益而存在的。但在儒家看来,恶只能引发恶。制恶以法只能是权宜之法。诱人以利只能生人以怨,只能使得贫而谄,富而骄人不知状态愈发严重,直至不可救药,然后玉石俱焚,再死灰复燃地重新开始人不知所惯有的恶性循环。

为转化这种人不知贫而谄,富而骄,要打破贫而谄,富而骄的恶性循环,就有了齐一变,至於鲁”——企图通过改变以恶为前提的霸术霸业齐式国家模式,而变为鲁式国家模式。何谓鲁式国家?鲁国,在孔子时代是打着以仁德治国的典型,号称传承着被孔子当成典范的周公之仁德。以仁德治国,强调善的力量,对于一个习惯于以恶为前提的人不知世界是不可想象的。要转化这种人不知贫而谄,富而骄,要打破贫而谄,富而骄的恶性循环,必须将齐式改革成为鲁式相比齐式国家模式,鲁式国家模式的出现是一种进步,所以才有齐一变,至於鲁的说法。然而,当时的鲁国,虽然已经比齐式进一步了——由“人不知”上升到“人不相”了。但在孔子看来,还没有到达圣人之道的高度,即还没有实现“人不愠”,所以还要改革。目的是将鲁式改革成为仁道模式,即鲁一变,至於道。

何谓?就是从人不知愚昧人人不相文化人人不愠文明人,最终成就圣人之道。人不知的世界,以不生为相(还没有形成善的环境,因此要对之不相改良、变革),去掉不生之相清除阻碍善的因素,从而扬其善;人不知的世界,又以不灭为相,因此要对之不相,去掉不灭之相清除助长恶的因素,从而惩其恶。在人不知的世界,扬其善、惩其恶,就是不相贫富诸相。只有这样,才可能达到人不相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要成就人不相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不能如齐式模式那样以恶惩其恶,而必须由第一步的“人不知”进入到第二步“人不相”,以仁德教化,以善转化恶,要鲁式那样立其善而扬其善,不相贫富诸相,打破贫而谄,富而骄的恶性循环,达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人不相境界。

然后进行第三步——再将鲁式依照仁道改革,进而实现贫而乐,富而好礼人不愠的大同世界。由此可见,本章仿佛毫无头绪的话,其实是和前几章一脉相承的。这就是将《论语》重新排序的意义——如果像以前那样,就无法理解这一章的内涵了。

有人说,历史上那么多大儒,难道没有一个能够正确理解《论语》吗?确实没有,因为从来没有“大儒”敢将《论语》按照孔子原意重新排序和断句,又由于中国历代行秦政,历代帝王不敢正解《论语》,“大儒”为了讨好主子,也就不敢按照孔子原意解释《论语》了。再有就是“大儒”境界不及孔子,无法理解孔子深邃的思想。《论语》成书以来,解者无数,皆不得要领,就是因为他们都没能把握这个人不知人不相人不愠三步曲的关系,当然也就只能对《论语》肢解、胡解了。这样的人根本不懂《论语》,又有什么资格论《论语》之语?又有什么资格喊打倒孔家店笔者现在还《论语》以本来面目,就是要对宋明腐儒、五四运动竖子、六六文革小儿不相”——正本清源——如果没有宋明腐儒、五四竖子、耄之六六小儿的乱相”——肆意篡孔反孔,笔者也不必行此不相之相——重新排序、断句、注解,以洗孔子不白之冤,正本清源以恢复孔子本来面目

儒家走的是刚猛的路子,不是老好人,不能乡愿指乡中貌似谨厚,而实与流俗合污的伪善者)。至于黎乌鸦之流的反孔,只是属于心理变态一类,不值一谈。

子曰:齐一变,至於鲁;鲁一变,至於道。

白话文:

    孔子说:齐国是以暴政治国的鲁国是以仁德治国的齐国式的国家经过改革可以成为鲁国式的国家鲁国式的国家经过改革可以成为行圣人之道的国家。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上一篇: 乐山乐水
下一篇: 仁者安仁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回复 八山山 2017-5-14 11:38
一老樵: 春秋时期,豪门大族是诸侯国的支撑。豪门大族林立,彼国一定强盛,没有什么豪门大族,彼国必然弱势。孔子堕“三都”之后,鲁国便开始衰落。残喘到战国时期,竟被 ...
鲁国由弱至亡,责任在帝王上层,始于庆父发难,后来皇室内斗愈演愈烈,再加上鲁定公沉迷女色,孔子也无能为力,只好离开鲁国,所以,将鲁国灭亡归罪于孔子是不公平的,孔子只是辅臣而已。
回复 一老樵 2017-5-14 02:57
八山山: 鲁国弱的原因是分裂势力三桓增强,为加强公室,抑制三桓,孔子援引古制“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提出“堕三都”的计划,并通过任季氏宰的子路去实施。当然最后 ...
春秋时期,豪门大族是诸侯国的支撑。豪门大族林立,彼国一定强盛,没有什么豪门大族,彼国必然弱势。孔子堕“三都”之后,鲁国便开始衰落。残喘到战国时期,竟被楚国一扫而灭。从实际意义上讲,就是孔子的政治态度削弱了鲁国。
回复 八山山 2017-5-12 04:42
一老樵: 孔子堕三都而鲁国弱。
鲁国弱的原因是分裂势力三桓增强,为加强公室,抑制三桓,孔子援引古制“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提出“堕三都”的计划,并通过任季氏宰的子路去实施。当然最后只堕了二都,计划只能说是部分成功。但不管怎么说,堕三都这一行动,使鲁国国君的权力得到了加强,大夫的势力被削弱,国君受到尊崇,臣子的地位下降了。这这样一来,政令教化在全国得以大力推行。
回复 一老樵 2017-5-11 20:10
孔子堕三都而鲁国弱。
回复 Lmd 2017-5-11 01:41
八山山: 孔子早就提出改革了,然而49后一直不改。
改革顺时是唯物变正。
感谢你
回复 八山山 2017-5-11 01:33
Lmd: 不变是僵化
孔子早就提出改革了,然而49后一直不改。
回复 Lmd 2017-5-9 22:52
不变是僵化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