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论语新编注续连载50
《论语新编注(续)》
侯工 著
【按】缠中说禅原著没有分篇,为便于阅读,鄙人做了分篇,将次序相应调整了。70~76章为缠中说禅所写,77章起为鄙人所作。请读者诸君鉴之。
第七篇 孝弟
70章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白话文:有子说:“如果一个孝弟的人,而会存心喜好冒犯上级的,那是很少的。如果一个不喜好冒犯上级,而喜好作乱的,那是从来没有的。君子注重根本,根本建立了,道就由此而生了。(不犯上作乱的)孝弟就是仁道的根本啊!
有子的意思是说:孔子仁道的根本就是不要犯上作乱,而孔子历来主张对不仁道的上级必须推翻(国君要有国君的样子,这样子就是符合仁道的样子)。广大吃瓜群众往往将有子、曾子等同志当作孔子学说的正统继承人,犹如将L宁SD林等同志当作MK思学说的正统继承人一样——其谬大矣!】
71章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白话文:孟懿子问孝。孔子说:“不要离开。”樊迟替孔子赶车,孔子对他说:“孟孙向我问孝,我回答说:“不要离开”。” 樊迟说:“什么意思?”孔子道:“父母在世,用社会当下约定俗成的规范去侍奉他们;父母去世,用社会当下约定俗成的规范去安葬、祭祀他们。”
72章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白话文:子游问孝。孔子说:“能养父母就被认为是现在的孝了。甚至狗和马,都会有人养;如果内心不敬,又用什么来区别这两者?”
73章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白话文:孟武伯问孝,孔子说:“(孝就是)纵使自己生病也担忧父母的那种当下产生的感情。”
74章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白话文:子夏问孝,孔子说:“有事故,让年轻人负担其中的烦劳;有酒食,让年长者吃喝;但如果这些行为不是发自当下的情感,只是由于一种道德规范的力量,内心不情愿甚至在外显露出脸色为难,那么,难道就能把这种行为当成孝吗?
75章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白话文:孔子说:“当父母健在时,即使是游学也不能到偏远险恶之地,否则一定招致旁人或命运的诅咒。”
76章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白话文:孔子说:“父母的年龄、生日等,不能不常常挂念以至能脱口而出。这种当下的情感,一方面带着欢喜,一方面带着忧惧,悲欣交集。
77章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详解:
伦理学是关于人类思想、议论和行为规范以及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等道德问题的学问,而孝弟是伦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家庭是一个小社会,也是一个小型“国家”,因此,孝弟可以看作是这些“国家”的法律。孝是血缘关系在情感上的体现,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长辈以及先人的良心意愿,要常怀对先辈的感恩之情。百善孝为先。孝表现为孝顺、孝敬长辈,以实际言行回报父母的养育大恩,遵从父母的教诲,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弟是自觉摆正在家庭中的顺序位次,常怀谦卑心态,对兄长恭敬有礼。孝弟是家庭凝聚力的来源,是家庭健康发展的内在逻辑。
一个家庭如果不孝不弟,必然矛盾丛生,父不父,子不子,兄不兄,弟不弟,那么家将不家。家庭是国家的细胞,家不家,国也就不国了。长期以来,人们将孔子的孝弟理论当成是封建礼教反掉,于是造成今天众多家庭的解体以及社会道德的普遍沦丧,教训尤为深刻。
弟子,是指家中做子女的和弟妹的,泛指后辈。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前后是互文。入、出即家里家外,这句意思是:作为子女或弟弟妹妹的,无论在家里还是在社会上,都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后辈要尊敬长辈。后面讲的是具体做法:
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说话、办事要谨慎和守信用,对众人要有爱心,亲近德才兼备的人。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做到这些以后,还有可用的精力,就要进行学习文化知识。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白话文:孔子说:“作为子女或弟弟妹妹的,无论在家里还是在社会上,都要做到孝顺父母,尊敬哥哥姐姐,友爱兄弟姊妹,后辈要尊敬长辈,说话、办事要谨慎和守信用,广泛地与众人友爱,亲近有仁德有才华的人,这样做了还有余力,就用来学习各种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