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论语新编注续篇连载49
《论语新编注续篇》
侯工 著
我写《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马克思》,有人说我拔高马克思,真的高看我了。我什么斤两?何德何能?竟能拔高马克思?!
我写《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孔子》,又有人说我拔高孔子,真的使我汗颜!对孔子,我只能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在文革时,我曾参加过批林批孔,所以对孔子存在不少的误解。这些误解主要来自历来人们对《论语》的错误注解。一些以论传讹的“警句”流传至今。如:
1.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孔子歧视妇女。
2.唯上智下愚不移。——孔子歧视劳动人民。
3.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主张忠君和等级森严。
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解释为“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也就是说孔子主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负责的态度。
5.道不同,不相为谋。——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换言之,孔子主张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不要共事。这就意味着孔子是反民主的。
后来,读了缠中说禅的文章后,才明白,《论语》大多被人误解了:
(1)主要是人们没有孔子的境界,无法达到孔子思想的层次高度。有个网友说:“你要是否认君君臣臣有忠君的意思你就赢了。”我说:“按照你的逻辑,你要是不否认君君臣臣有忠君的意思你就赢了。”如果是这样,《论语》是可以任人否认或不否认的,就像一个由人随意打扮的小姑娘,那么就怪不得腐儒丛生了。
(2)人们古文水平太低,对文言文的字义不了解,如“女”字通“汝”字,相,是形相、选择的意思。
(3)断句错误。如1.应该断句为: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5.应该断句为:道,不同、不相,为谋。
(4)原《论语》各章次序排列错误,使孔子思想没有条理性,因而不能形成系统。
缠中说禅从统揽全局出发,将旧《论语》重新排序,重新断句,重新注解,正本清源,令人耳目一新,一扫腐儒布下的阴霾,使孔子崇高思想重现光辉。
在缠中说禅重新注释的《论语》76章里,重点突出了孔子的实践观点。孔子以严密的逻辑阐述了不存在先验的理论,指出先哲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从而使理论能够升华为智慧。同时,孔子强调普及智慧的重要性。君子必须具有直下担当的精神,一切立足于当前的现实,不要被表象所迷惑,也不要以表象作为选择依据,而必须抓住问题的实质,按照客观发展的位次谋划和实施。
孔子反对等级森严。在国家和家庭层面,提出“国君要有国君的样子——施仁政的样子,大臣要有大臣的样子——辅助国君施仁政的样子;父母要有父母的样子——以身作则的样子,子女要有子女的样子——勤奋好学的样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第一个字是动词,表示效法,第二个词是名词,表示榜样)。在社会层面,提出“不能一成不变地只尊重有地位的人士,而歧视普罗大众(唯上智下愚不移,有教无类。)”
孔子主张仁。在国家层面,提出“对于贫穷的人,改善他们的生存条件、扩展他们的生存空间、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使他们安居乐业,对于为富不仁的权贵阶层,消除残暴,制止杀戮,做到这些,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在社会层面,提出“庶、富、教”三步曲。
孔子提倡独立思考,反对人云亦云:“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孔子的认识论:“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并不需要虚构什么道路。而是依靠人的认知能力直接审视客观事物,寻找其发展的规律;人在发现客观规律后遵从自由意志进行综合研判,再用于指导实践;人经过反复实践检验得到人所安置的最终归依的真理,就可以从必然王国进入到自由王国。
孔子对民众的态度:“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民众当下适合的,放任民众去蹈行、践履;民众当下不适合的,普及知识,放任民众运用智慧去创造、创新。
孔子对学习的认识:“三年学不至,於榖不易,得也。”——多年闻“圣人之道”、见“圣人之道”、“对照”“圣人”、在现实社会中不断地“校对”,虽然不能达到尽善尽美,但能对“圣人之道”的“学”达到一生不退转的位次,这才算是“学”有所得啊。
仅从这76章里,我们对论语已经有了基本的理解,而且这些理解,与腐儒的理解大相径庭。在今后的排序、断句和注解中,我将沿着这条主线走下去,力图将一个真实的孔子呈现在诸君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