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论语新解连载32
《论语新解》
緾中说禅 著
侯工注释整理
【】内为鄙人注释或添加语。
【孔子懂得,人追求幸福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追求升官发财就是非分之想了。然而,腐儒整日想的就是升官发财,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于是就将升官发财祖师爷的帽子戴到孔子头上了。这样,他们追求升官发财就没有那么可恶了。孔子的名声,主要还是坏在腐儒手上。】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杨伯峻:孔子说:古代学者的目的在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现代学者的目的却在装饰自己,给别人看。
钱穆:先生说:古之学者,是为己而学的。今之学者,是为人而学的。
李泽厚:孔子说:古时的学者是为了改进自己,今天的学者是为了教训别人。
详解:
这是众说纷纭的一章,但所有的解释,都本于厚古薄今的路数,将“为己”、“为人”打成两橛,将“为人”贬义化,将“为己”神圣化,不过都是宋明腐儒“扬内圣、贬外王“的伎俩。宋明最终都被外族所灭,绝对不是历史的巧合,而要大大归功于他们这种误人误国的荒唐伎俩。
“内圣外王【“内圣”就是修身养德,做一个内心有圣人德性的人;“外王”就是行圣人之道,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外王”的统一是儒家学者们追求的最高境界。】”本是一体,内不圣的外王哪能持久?外不王的内圣顶个屁用!所谓“学”?是“多闻”、“多见”基础上的“对照、校对”,不离“天地人”间的大易流行。“为己”、“为人”,最终都要成就“内圣外王”,岂能将“为己”、“为人”割裂?单纯“为己”与单纯“为人”,同样只能制造“馁、耕、食”的恶性循环。无论标榜“为己”的英美式资本主义,还是标榜“为人”的斯 大林式资本主义,都逃不出这个循环。
从语法上看,本章是明显的互文。古文中,为了语言的流畅与对称,这十分常用。这里,无须追究所谓蛋与鸡的关系,无须追究究竟是“为己而为人”还是“为人而为己”,归根结底,都是“内圣外王”、“为己为人”一体。这,无古今之别,离此之学,只能是伪学,不可能是真正的学问。而伪学,又何能称为“学”?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孔子说:无论古今,真正的学问与学人,都不离“内圣外王”、“为己为人”的一体之学。
子曰:三年学不至,於榖不易,得也。
杨伯峻:孔子说:读书三年并不存做官的念头,这是难得的。
钱穆:先生说:学了三年,其心还能不到谷禄上去的人,是不易得的呀!
李泽厚:孔子说:学了三年,还没有做官的打算,这很难得。
详解:
上面以及通常的断句都是“三年学,不至於榖,不易得也”,按这种断句解释的逻辑,难道“百年学,不至於榖,更不易得也”?正确的断句应该是“三年学不至,於榖不易,得也”。
何谓“至”,就是尽善尽美,“不至”,就是没有达到尽善尽美。上章中孔子说:“无论古今,真正的学问与学人,都不离“内圣外王”、“为己为人”的一体之学”。这种学问,不单单是书本上的,更重要的是在当下的实践中对照、校对。因此,三年学而达到尽善尽美是不可能的,那么这算不算一事无成呢?孔子不认为这样,只要能“於榖不易”,就算有所得了。
何谓“於榖不易”?“榖”,由于现在用简体字,都写成“谷”,就和山谷的“谷”给混在一起了。而通常把这里的“榖”解释成粮食的总称,进而引申为俸榖。其实,这里的“榖”应该解释为“生、活着”的意思。《诗经》里有“榖则异室,死则同穴”,就是这个意思。“於榖不易”,就是只要活着就不改变,一生不变,“易”是改变的意思。
“学”,有一个退转的问题。 “三年”,只是一个约数,不是实指三年,三五年、或七八年,甚至三、四十年,很多人的“学”就全变了。为什么?因为他没有达到不退转的地步,为五斗米折腰去了、为名色折腾去了、为新潮玩意忽悠去了。他的学,并没有一个不退转的根基,风向一变、环境一变,全变了。学,虽然还不能尽善尽美,但在根本上透脱了,在根本上通达了,才有可能不退转,才可能“於榖不易”。这种状态,是“学”的一个重要的位次,是学有所成了,所以是“得也”。而没达到这种对“圣人之道”之“学”不退转、“於榖不易”的状态,是不能算“得也”的。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
子曰:三年学不至,於榖不易,得也。
孔子说:多年闻“圣人之道”、见“圣人之道”、“对照”“圣人”、在现实社会中不断地“校对”,虽然不能达到尽善尽美,但能对“圣人之道”的“学”达到一生不退转的位次,这才算是“学”有所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