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1||
论语新解连载16
《论语新解》
緾中说禅 著
侯工注释整理
【】内为鄙人注释或添加语。
【有人以为,孔子是两千多年前的人了,他的思想肯定很落后。殊不知,孔子早就说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是,今天的人居然一不小心就会吃到地沟油,一不小心奶粉里竟然增加了三聚氰胺,江河里一不小心就施加了污水,空气中一不小心也就添加了雾霾……文革余孽们,你们就继续起劲地反孔吧,越反互害就越厉害,也好将自己练就百毒不侵的金刚之身啊!
有人说,难道“己所欲,施于人”就不对吗?如果别人对你所欲不感兴趣,那就勉为其难了。】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详解:“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刚在上一章说完,怎么又来一次?其实,在原来《论语》的排序中,上一章出在《泰伯》一篇,而这一章出在《宪问》一篇,由此也见原来编排的混乱。前章,只记录了孔子的原话,而本章,增加了曾参(孔子关门弟子)的话。但就是他这话,使得千古以来无知之徒的错解错上加错。当然,责任不在曾参,只是更暴露了无知之徒妄言《论语》、妄批《论语》的可笑。先引用一个通常的关于本章的解释:“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那么,在其位就要谋其政了。不过,谋其政也应‘思不出其位’,不越出自己的职位范围考虑问题”。这类的解释,都是错得一塌糊涂。【关键在“位”字。位不是官位,而是指现实发展所处的阶段。】
而对于该句的批判,在现代,最出名的可能要算鲁迅在《且介亭杂文·隔膜》里的冷嘲热讽,引用如下:“奴隶只能奉行,不许言议;评论固然不可,妄自颂扬也不可,这就是“思不出其位”。譬如说:主子,您这袍角有些儿破了,拖下去怕更要破烂,还是补一补好。进言者方自以为在尽忠,而其实却犯了罪,因为另有准其讲这样的话的人在,不是谁都可说的。一乱说,便是“越俎代谋”,当然“罪有应得”。倘自以为是“忠而获咎”,那不过是自己的胡涂。” 这以打倒孔家店为忽悠的鲁迅小儿,因此文就把自己的无知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架上。他根本就不知何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更不知何谓“君子思不出其位”。以其陋识而发如此无耻之言,其人之无耻可想而知。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真义,在上一章里已经说了,不再赘言。至于“君子思不出其位【引自《周易·艮》:“《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朱熹比鲁迅等白话痴儿还是要高明一点的,至少知道这其实是《易经》“艮卦”象辞的引用,也就是说,朱熹正确地指出了,曾参是引用《易经》“艮卦”象辞来解释、印证“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当然,这其实也不需要什么工夫,对四书五经熟悉的人,都知道“君子思不出其位”这话的出处。但知道出处并不意味着真明白,朱熹之流比鲁迅之流也就好这一点儿,至于意义上,都是蛤蟆跳水、扑通扑通。更有今人李泽厚之流,认为曾参相对孔子可以有多种原因、解释的话显得太保守了,证明这类人根本就不知道何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更不知道何谓“君子思不出其位”。
“艮卦”,其象“兼山”,两座大山夹着,《彖传》说“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这是什么意思?就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就是本ID在上一章里相应的解释。对于喜欢扑通扑通的,以为本ID所解是胡编乱造,故意曲解圣解孔子的意思,但却不知道,本ID所解皆不出孔子其义,象辞、《彖传》也是孔子所写,即使像钱穆之流,怀疑象辞、《彖传》是后出,但也不可否认象辞、《彖传》所论是孔子、儒家所认同的。而由《论语》、象辞、《彖传》之契合,可见本ID解释的客观公正、不偏不倚。
六经且不能注我,更非我注六经,一部《论语》、一个孔子,又怎能困得住本ID?本ID无所住而生其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出自《金刚经》。住,指的是人对世俗、对物质的留恋程度,无所住,没有要执着的事物;心,指的是人对佛理禅义的领悟。人应该对世俗物质无所留恋,无所执着,才有可能深刻领悟佛】,无所视角而生其视角,看孔子、马克思的思想如看自己掌纹一般,所以才如此轻易就能发前人所未发,炼《论语》500多章散金为一金刀,横扫两千多年来一切陈言滥调。别认为本ID能有如此之解,一定熟读《论语》N遍。说实话,本ID还真没太认真看过《论语》,只是见其文就自识其义,一气贯通,如见故物,如观掌中果,哪用看N遍才明白、贯通?回到本章,“君子思不出其位”,“思”不是通常鲁迅、钱穆、李泽厚之流所认为的“思想”,而是“司”的通假,“司”什么?政,【司政】和“为政”是一个意思。“君子”,“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人,“思不出其位”,就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相应的解释可参考上一章。【曾子是用《易经》经文“君子思不出其位”来印证和强调孔子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经典性。】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这是引自《彖传》的话,【这话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另一种哲学表述。时,时势、时机。时止则止,时行则行——根据不断变化的时势,主动地掌控时机,机动灵活,缓急轻重,运用自如,必要时扭转时局,推进圣人为善之道。其道光明——这样做事就会顺利,使圣人为善之道光辉明耀,成效卓著。艮本义:边界,极限、范围。艮其止——与现实在什么阶段、什么位次相适应。止其所也——止,依据、达到,所,立足点、成就,这个位次就是人所能依据的立足点或能够达到的成就。】——这就是君子行“圣人之道”必须时刻谨记的。有一点必须指出:“时”,不是依其时或与时俱进的意思,而是本书最开始几章反复强调的“与天其时而天与其时【为政者必须与不断变化的客观形势相适应,亦相同于在其位谋其政。时,是指不断变化的形势相对应的阶段。现实在什么阶段,什么位次,就会呈现什么样的机会,为政者就要把握机会扭转局势,使得事情向有利方向发展,因而犹如得到“天”助,这样凡事才能得心应手——这里体现了为政者的主动性,而依其时或与时俱进则缺乏主动性】”;“止”,何谓“止”?就是上几章反复强调的“无所位而生其本、无所本而生其位【人被抛在天地间,本来无依无靠,没有什么位次可言,而人却能在这样的情况下创造出做人和办事的依据;在原来没有任何依据的条件下,却能够演绎出人间的各种活剧,定出各种位次。】”——这才是“止”【的本意,即人通过努力所能够达到的最高成就——艮(范围)其止(达到),止(努力争取)其所(最高成就)也】,而不是通常所理解的“驻守、居住、停止、止息、阻止”等所谓的“止”。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白话文:
孔子说:“不谋划与现实变化的位次、阶段不符的政事、政策和法令。”曾子说:“(对啊!《易经》都说了:)君子施政时,必须因应时势,把握好时机,扭转劣势,才能顺利成功。”】
ri;mso-bid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font-size:12.0000pt;mso-font-kerning:1.0000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