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自由行 //www.sinovision.net/?2505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论语新解》连载6

已有 727 次阅读2017-1-12 03:36 |系统分类:杂谈| 论语新解, 连载 分享到微信

《论语新解》连载6

《论语新解》

緾中说禅

侯工注释整理

    【】内为鄙人注释或添加语。

 

    不懂《论语》,就不懂孔子。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详解:这句话和前面的有点不同,字面意思很简单。使~光大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能使道光大,而不是道能使人光大。然而,字面简单的,往往理解起来更复杂。这个简单的句子,却厘定着《论语》、儒家对关系的基本看法。

 

    有一个很坏的传统,总把往虚无缥缈中寻去。这种把戏,千百年来一直愚弄着偷心不死之人。而对于《论语》、对于儒家,这种把戏是无效的。儒家从来都是现世的,无论这是何道,最终都要落实到人的承担上。在《论语》里,只指圣人之道,只和现世有关,只和现世的人不愠有关。任何往虚无缥缈处瞎推的把戏,都只能是把戏。

 

    还有一种更坏的传统,就是以,把描绘成一个虚无缥缈的远景,然后让现实的为这个虚无缥缈的远景垫背【犹如遥遥无期的XX主义】。这,比起一将功成万骨枯还要残忍。后者,至少还有一个一将功成让大家唾骂。而当把有意无意地装扮成虚无缥缈的远景时,则连对它的唾骂都变成此等造假戏剧中的荒谬情节。这种荒谬的悲剧,在历史上不断重复。

 

    但比起下面这种,以上两种就不算什么了。历史上永远不缺这种人,他们以得道者行道者自居,以的代表自居,他们成了人间的上帝,他们制定人间的法律,一切违背他们的就成了大逆不道。历史上最不缺的就是这种人,却往往是个个道貌岸然,一副拯民于水火的姿态,私下却干尽见不得的事。这种挟私道以令诸人的人,难道还少见?【诸如洪秀全、希特勒之流】,是大道,是公道,不是哪个人、哪群人的小道、私道。只有,才能使得以光大,离开了,并没有一个可以让得以光大。

 

    “的彰显,是现世存在的当下涌现,离开当下、现世,只能是虚无缥缈的远景,与《论语》、儒家的圣人之道毫无瓜葛。这里,我们更清楚地看到前面曾提到的《论语》、儒家和西学中的柏拉图、耶教、科学主义等的根本分歧。对于后者来说,是道能弘人,在柏拉图那里是理智的光芒,在耶教那里是上帝,在科学主义那里是科学;但对于《论语》、儒家来说,是人能弘道,理智的光辉、上帝、科学都离不开,没有,这些所谓的都没有任何的意义。正由于《论语》、儒家的这种精神,使得西式的宗教在中国从来都没能得到光大。

 

    有人可能要问,这样是否意味着《论语》、儒家否认客观的规律?其实有此一问的前提,就是一种西学的思维语境。对于《论语》、儒家来说,客观规律的有无并不是一个首要的前提,无论有无,都是必须承担的。在天地人模式中,客观规律属于天地范畴,构成展现的舞台。打个比方,对于这个演员来说,无论舞台如何,演好戏是最重要的,而好的演员,无论怎样的舞台,都会充分利用构成这个舞台的当下、现实的条件。《论语》、儒家并不否认客观规律的存在,但这只构成活动的舞台,而不构成的表演、显现。对于《论语》、儒家来说,只特指现世、当下的圣人之道,并不是一般所理解的本体、本原、规律之类的东西,这一点,对于已经受西学影响太大的国人来说,是需要反复强调的。

 

     有人把儒家归于西学人本主义人本主义指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把人看作万物的尺度,或以人性、人的有限性和人的利益为主题的任何哲学。的范式,完全是无的放失。儒家的,是站在天地人的宇宙结构下说的,并不需要一个人本主义来人。人本一旦被主义,就会失去一切主意,变成意识形态的闹剧。而用西学的结构范式来考察儒家的天地人结构中的,同样是无的放失。天地人结构中并不是某种构成因素,而是展现,天地只是展现的舞台,而这一切都是当下、现世的。这里的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正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君子,一种暂时不能闻、见、学、行”“圣人之道人不知的人。这两种人构成了所有的人,用现代术语就是包括了构成社会的所有人。

 

     因此,根据的两种不同含义,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必须至少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其一,对于正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君子来说,他们的闻、见、学、行能使得圣人之道得到彰显、涌现,但并不是他们闻、见、学、行”“圣人之道就使得自己得以高人一等、凌驾于别人之上,成为所谓的精英,甚至打着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旗号行其私道;其二,对于暂时不能闻、见、学、行”“圣人之道人不知的人,圣人之道的彰显、涌现并不能离开他们,把人不知的世界改造成人不愠的世界,不能离开人不知的人,并不能打着一个抽象的、虚无飘渺的圣人之道去利用人不知的人,把他们当成就一个抽象的、虚无飘渺的圣人之道的垫背。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归根结底只有一点,就是不是目的,只有才是目的,只有现实中的才是目的,一切以打着虚无飘渺的所谓为目的,以现实的为手段的所谓闻、见、学、行”“圣人之道,都是《论语》背道而驰的。对于《论语》、孔子、儒家来说,是开始,也是目的,而是手段,即使是圣人之道,也只是把人不知世界改造成人不愠世界的手段,无论从开始到成就,都离不开行的,而非行的;光大的,而非光大的。只有这样理解,才能算初步明白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而人被无所本地抛掷在此世间,就是人的当下,就是人的承担,这构成了人的无所位次,而人无所位而生其本、无所本而生其位前一个本是名词,根本,本源;后一个本是动词,以什么为本。无所位,就是人被扔到这个世界中,是没什么可依靠的,也就是没有设好的位子给你坐。这个无依无靠,没什么可参照的境地就是人的根本境地,所有的一切只能从这里出发,这里是本,所以人只有靠自己,人只能当下的承担。而正是从无所本的这个境地,也就是从没什么可依靠,可本的这种根本境地,人当下的承担后,就产生了各种悲剧、喜剧、正剧等等位次展现。】,才有这人类社会的存在发展,才有个体的存在发展这里没有所谓的悲剧、喜剧、正剧没有人,无所谓天地,也无所谓人展现的舞台,又何来悲剧、喜剧、正剧【诸如此类的位次】【所有】悲剧、喜剧、正剧都不过是人生无所位而生其本、无所本而生其位而来的位次展现【而已】。这里所谓理智、情感的预设,没有人,又何来理智、情感?这里只有承担,人的承担首先是对的承担由此承担,才有所谓乐、悲、情、智、观、欲等等葛藤只有这样,才算进一步理解何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白话文:

    人能使道光大,而不是道能使人光大。天地间,只有人才能有所担当,有了人的担当,才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发展,才有道德法统的发扬光大。道德法统虽然是自然法则,但是也是要人去发现和运用的。】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