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宇宙物质状态
文/侯工
网友:
爱因斯坦说,时空都可弯曲。——光不能被弯曲?
侯工:
爱因斯坦并不知道什么是时空,他说时空弯曲是信口开河。在不知道宇宙的结构前,任何关于宇宙的结论都是荒谬的。
所谓空间,就是物质的状态,是指物体的范围;所谓时间,就是物质变化的次序。时空是物质的属性,根本不可能独立存在,又何来弯曲?在宇宙,所谓时空,只有具体的时空,那就是指宇宙球面本身。既然时空不可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那么相对论说,时空会随速度变化,那就是无稽之谈了,因为宇宙球面的速度恒等于光速,不会变大,也不会变小。
光是物质运动时的副产品,由于物质是由电子构成的:两个首尾相接的电子称为耦合电子对,由于电场力平衡而呈现中性。中子是由900多个电子对在强力作用下耦合而成的,不带电荷。质子比中子少一个,带一个正电荷,对带负电荷的电子具有吸引力,由于质子的质量是电子的1800多倍,所以电子围绕质子旋转。
网友:
既然你说质子是由电子构成的,为什么质子的质量是1.6726 *10(-27) kg
电子质量是9.109*10^-31kg,质子的质量是电子的1836.2倍,应该是奇数1837倍才对呀?
侯工:
量子力学有一条测不准原理,由于质子和电子都在运动中,所以会出现测量误差(误差值只有0.8/1837=4.3549*10^-4)。
网友:
光是如何产生的?
侯工:
物质粒子都含有电子。只要温度高于绝对0度(0ºk=-273.15℃),物质粒子就有运动,物质就产生内能,表现出来就是红外线。红外线实质上是电磁波,是由分子振动带动分子键上的电子振动;又由于电子带有电磁场,于是产生电磁波。物质的温度越高,说明内能越大。
光也是由电子振动产生的。当电子在两个不同能级之间来回跃迁时,并没有放出光子,仅仅是引起宇宙球面的波动,这种波动在本质上与红外线是一样的,也是电磁波。当这种电磁波传到人的眼睛,就会产生光的感觉,我们就将这种现象称为光。如果说光有光子,那么红外线就应该有红外子啦?
声音也是波动。光好比声音,都是物质振动时的副产品。波(包括脉冲波的力波、电磁波、声波、水波、机械波等)的身份比较尴尬:它们是物质的衍生物,但又不能称为物质;由于波可以离开物质存在,并且具有自己的性质,所以也不能象时空那样称为物质的属性。既然这样,波就划入物质的子集。
一般波可以在不同介质的临界面产生折射,并且在遇到障碍物时会产生反射(由于力波的频率高达1.5*10^23Hz,所以可以自由地穿透物质直接作用到物质的基本构体(电子)上。另外,由于光是波,所以在传播过程中可以绕过障碍物,或穿过小孔、狭缝而不沿直线传播,这种现象叫衍射。衍射不是光被弯曲,而是光的主动行为。当恒星后面的光线经过恒星旁边的气体时,就会产生折射(拐弯)现象,从而使人们观测到它。说明这种现象并不是爱因斯坦所说的引力使空间弯曲,也不是引力使光线改变方向,因为光没有质量,引力对光不起作用;又因为光不带电荷,所以恒星的磁场对光线也不起作用。
但是,由于宇宙是统一的,宇宙实质上是一团物质,所以,在我定义的新的宇宙学里,将宇宙一切称为总物质。总物质分为:
(1)原物质——没有质量的最小粒子;
(2)自然物质——由原物质演变而成的有质量的普通物质;
(3)生命物质——由自然物质进化(一项在特殊自然条件下的长期的复杂的工程)出来的能够产生思想的具有生命力的高级物质(如人类的大脑等);
(4)次生物质——由自然物质衍生的没有质量的波(场、能、力、光等);
(5)升华物质——由人类大脑产生的感知、意识、观念、精神以及由大脑产生的具有创造力的智慧等。
由以上5种物质构成了宇宙,过去在哲学上分为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是不符合宇宙统一论的。宇宙只有一团物质,这团物质涵盖了一切。所谓宇宙的对立面就是宇宙的反面,它与宇宙是同时存在的。精神根本不是物质的对立面,它是生命物质的子集,涵盖于总物质之下。
网友:
假设两个以光速的物体向相反方向运动,两者的相对速度是多少?
侯工:
所有物体都是以光速沿着宇宙径向运动的。如果这两个物体在人类可观测的范围内,两者运动的方向是不可能相反的,只会成一定的圆心角。例如地球与太阳,两者都以光速运动,而两者的相对速度只有15米每年。如果两者在宇宙的“两极”,那么两者的相对速度在理论上等于2C,可是实际上已经超出人类的观测范围。即使在地球两侧上发射两个高速飞行器,两者仍然是以光速沿着宇宙径向运动。
如果一个光源在宇宙球面上发出两束方向相反的光后关闭,在理论上两者的相对速度等于2C,但是实际上两束光是不可能互视的,也就是测不到对方的速度。如果发出两束连续的方向相反的光,两者只能看到光源周围的光,所以测到的相对速度等于C。
网友2:
丢人现眼,津巴布韦黑人都不至于这样的认识肤浅。
网友1:
侯工的说法我认为是有道理的。绝非肤浅。我不是搞理论物理的,不过以我的理解,光无需是粒子,解释光电效应也不需要把光假设成粒子。光就是波,光波与电子的相互作用与光的波长有关。
在光无需是粒子这点上,我是赞同侯工的。
侯工:
谢谢理解和支持。
有人说太阳只有氢和氦。实际上太阳早期具有几亿度的高温,曾经进行过核聚变反应(需要3.5亿度),生成了所有元素 。地球是由太阳分裂形成的,如果太阳只有氢和氦,那么地球何来这么多元素?
不同元素就会发出不同光谱颜色的光。太阳光含有齐全的光谱颜色,所以太阳含有齐全的元素。
核聚变反应需要3.5亿度的高温,核裂变反应也要几千万度高温。现在太阳中心只有1500万度,不可能进行核聚变反应,甚至连核裂变反应都不行。现在太阳能够发光发热,完全是遵守速度守恒定律的结果:由于太阳速度较慢,所以必须提高微观粒子的速度,于是内能就增大,温度随之升高。
宇宙是在膨胀中的,宇宙的膨胀力大于引力,所以天体只能互相远离,不可能聚合。根据观测,目前,地球正以每年15米的速度远离太阳。地球距离太阳15*10^10米,说明100亿 年前地球与太阳是连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地球的元素来自太阳。
网友:
1.说话自相矛盾,你之前说宇宙不会膨胀,只是在循环。现在又说宇宙在膨胀。宇宙的膨胀是空间膨胀,并不影响相距较近的物质因引力互相聚合,否则宇宙就不会有无数恒星和星系存在。现在的宇宙加速膨胀并非大爆炸所导致,而是暗能量的作用。也就是说,宇宙膨胀力比引力微弱得多,是一种作用范围,是整个宇宙统一的扩散力,而引力是各个独立天体系统的聚合力,引力和膨胀力不是两个性质相同互相抵消抗衡的力。
2.太阳系年龄只有45至50亿年,说太阳系在100亿年前与地球连在一起更是毫无根据。
3.行星上的元素基本是行星本身的元素聚合出更多的元素,所以行星上的元素种类一定比恒星的元素种类多得多,因为恒星一旦聚变出其他元素,这种元素就会阻止恒星继续进行氢核聚变,意味着恒星会死亡。而岩石行星不是高温发光的气体恒星,元素聚变多少有多少,重元素对于行星就不存在死亡之说。
你的天体物理知识很有限,太阳只要聚变出原子序数多于三个的元素都意味着太阳即将玩完,只要太阳形成碳元素就是走向红巨星阶段了。太阳系的行星并非由太阳分裂出来,整个太阳系是由宇宙尘和气体因引力聚合而成,是同时出现而不是先形成太阳再形成其他行星。希望你多了解宇宙知识才有讨论价值,凭感觉当知识来争论就没有意义了。
侯工:
1、我从来没有说过宇宙不会膨胀,我说宇宙在循环,是通过膨胀来循环的。独立的天体一般都在互相远离,即使最近的月球也会远离地球,其速度是每年3.8cm。宇宙所有恒星和星系都会因分解而消失。宇宙膨胀是由于宇宙球面沿着径向运动,其能量来自宇宙球面的恒动态性,归因于宇宙球面与半径的不确定关系。所以暗能量是无知者的托词。
有作用力,就必有反作用力。例如(1)在宏观上,有使万物互相聚拢的万有引力,必有使万物互相远离的膨胀力。实际上,在我们宇宙,膨胀力大于万有引力,所以天体互相远离是主流,宇宙处在膨胀中,恒星会爆炸分裂成碎片(超新星就是明证)。(2)在微观上,有使物质粒子聚合的强力,必有使物质粒子分解的弱力。实际上,在我们宇宙,弱力大于强力,所以物质分解是主流,使分子分裂成原子,大原子衰变成小原子,然后逐渐衰变成贝塔和阿尔法射线,最终衰变成最小粒子。可见膨胀力不是局部的而是全方位的,它渗入到每一个物质微粒中,所以恒星永远不会因引力而坍塌,那么黑洞就永远不可能出现。
2、宇宙寿命是137亿年,100亿年前,整个太阳系都连在一起。后来逐渐分裂,到50亿年前才形成独立的太阳。
3、在形成地球时,又由地球分裂出月球。所以,太阳、地球、月球几乎是同时孕育而成的,孕育期为几十亿年。
行星的物质只能来自恒星,因为行星的温度低,不可能聚变出元素。所有物质在恒星都以气体状态存在。恒星发光发热是因为其宏观速度小。恒星为了保持宇宙原速,必须加大微观速度,内能增大,于是所有物质都化成气体,并不是因为什么氢核聚变反应,也不是什么核裂变反应。如果是氢核聚变和核裂变反应,不仅释放的能量巨大,而且核反应过程非常迅速,微秒级的时间内即可完成。这样恒星早就反应完了。氢弹爆炸是氢同位素聚变反应,形成3.5亿度极高的温度,而现在太阳中心温度只有0.15亿度,只有氢弹爆炸的4%,说明太阳内部没有氢核聚变反应。原子弹爆炸的温度也有几千万度,高于太阳几倍,说明太阳内部也没有核裂变反应。可见太阳发光发热只与速度有关,而与核反应无关。再说,核反应产生的高温加热并压缩周围气体使之急速膨胀,产生高压冲击波。向外辐射的强脉冲射线和电磁脉冲,将会使太阳的体积扩大数千万倍,那么早就将太阳系所有行星吞噬掉了。
4、由于恒星没有氢核聚变,就不存在其他元素阻止恒星继续进行氢核聚变的问题,也不存在恒星会因此死亡的问题。恒星死亡是一个漫长的分解过程。
5、你所了解到的宇宙知识太陈旧了,需要不断更新。
网友:
根据据媒体报道:最近,中国天文学家发现了一颗距离地球120亿光年的类星体。这个类星体的光度为太阳光度的430万亿倍、中心黑洞质量约为120亿个太阳质量。经论证,该类星体的中心黑洞在宇宙大爆炸9亿年后就达到120亿个太阳质量。显然,这个类星体在形成过程中以极高的速度吞食了周围大量的星际物质,它的体积无法形容地庞大,远远超过了我们居住的银河系,堪称宇宙巨兽。(多说一句,我一直推测,所谓类星体,实际上也是类似于银河系的大型星系团。只不过距离地球太远,所以看上去是个星体。)
我的问题是:楼主如何以“宇宙球面膨胀”的观点解释这个发现呢?
侯工:
其实这就是120亿年前的天体,那时候宇宙球面较小,物质都以非常巨大的天体存在。以后随着球面膨胀逐渐被撕裂成较小的天体。撕裂的过程是旋转成圆盘状然后逐渐撕裂成各种恒星。例如银河系就是由比这更大的天体分裂而成的。现在它还在旋转中不断扩大。它的中心不存在黑洞,只有一些较大的密集的天体在互绕。大天体分裂出恒星后,再由恒星(气体状态)旋转撕裂成行星。例如太阳系就是这样形成的,它还在旋转中不断扩大,地球仍在不断地远离太阳。最后由由行星(半液体半气体状态)旋转撕裂成卫星。例如月球就是这样形成的,它还在旋转中不断地远离地球。
黑洞是不存在的。所谓黑洞的质量其实就是这个天体的质量。它在形成过程中并不是以极高的速度吞食了周围大量的星际物质,而是来自更大的天体——从更大的天体分裂出来。追溯到宇宙诞生的时候,它的胚胎一团没有质量的由纯最小粒子构成的“混沌”,一瞬间p=6.6667*10^(-24)秒后就被宇宙球面(从0半径开始)撕裂成若干块天体(可想而知这些天体有多大!)经过17亿年,才撕裂成相当于120亿个太阳的天体。137亿年后就是今天的样子。如果说质量大就会形成黑洞,在宇宙初生的时候应该是个最大的黑洞,它将宇宙所有物质吸引在一起,宇宙就不能生长,也就没有今天我们看到的宇宙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