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侯工:图解光速不变原理
网友Label_Liu向鄙人提问:
“我有个疑问(可能未全部理解您的假定):
依据光速=宇宙原速,假定有个物体(A)距离我有1光年,我看到物体A发出的光是其1年前发出;那么在1年前,这个物体A发出的光追上我的过程应导致某物(我)的宏观速度为0;而假定另一个物体B距离我2光年,其光束在到达我之前,先到达物体A,再到我,那么怎么理解我和物体A及物体B的时空关系呢?”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是要准确回答并不容易。
你要明白,你看到的A、B物体都是与你同一个时空球面的,并不存在“追上你”的问题,因为你观测到A、B的距离是以光年为单位的,三者都是处在运动中,尽管在你观测这一刻时相互间有相对速度,但是这些相对速度不会影响光速,距离是由你观测到A的那一刻决定的,所以也不存在导致某物(我)的宏观速度为0的问题。光的延时性造成你看到的是1年前A发出的光,以及2年前B发出的光,所以在时空关系上,根据你给出的条件:你和A、B在同一时空球面上的一条弧线上;A在你和B之间,如何计算你到A、B的距离呢?
反映到你眼睛的A、B是它们的虚象A’、B’,这是时空错觉。由于A、B和你的径向速度都是光速,你看到A的虚象是1年前的位置A’,B’是B在2年前的位置。如图:
光速不变原理的欧氏几何示意图
此图是按照欧氏几何学的原理作出来的,图中C点表示你的位置,ΔCBB’和ΔCAA’近似于直角三角形。
下面以A为例,计算两者之间的距离:
因为A是以光速作径向运动的,A的虚像距离球面的径向距离AA’=△r1=1光年,
按照人们的理解。A与你的球面距离AC=△S1=1光年 (1)
所以:△S1=△r1 (2)
可是根据欧氏几何的圆周公式:S=2πr (3)
则有:△S1=2π△r1=2π光年 (4)
A的虚像到你的“距离”A’C≈[1+(2π)^2]^½△r1
≈6.3562△r1
≈6.3562光年 (5)
显然(1)与(4)、(5)是矛盾的,但是,根据光速不变原理,A到你的距离只能是1光年。那么,这里面有些什么玄奥呢?
请听鄙人慢道其详。你观测到你与A的距离是1光年,表示1年前A所在的位置。A的径向速度等于光速,在1年时间里,A在径向移动了1光年,如果根据欧氏几何,就会得出A在时空球面上与你的距离是2π光年,或者A的虚像与你的距离约等于6.3562光年的错误结论。但是,在天文学里,两者之间只能有一个距离,在1光年、2π光年、6.3562光年三个数值中只有径向距离1光年是正确的,其余都是错误的。
人们最难理解的是:怎么两者的距离跑到径向上去呢?这欧氏几何还能用吗?实际情况是,你与A的距离,是以宇宙存在为背景的,因此你可以观测两者的距离。但是,宇宙的时空球面是以宇宙的反存在为背景的,所谓反存在,就是反宇宙,宇宙没有中间状态,因此,不可能站在中间观察正反两个宇宙,从而进行比较,更不能跑到宇宙的反面进行观测。我们处在正宇宙,就象站在无边无綠的一块钢板上,永远看不到它的反面。由于宇宙时空球面没有对比的背景,宇宙时空球面就没有具体的形状,欧氏几何是认为在宇宙的静止背景下建立起来的,是局部的,这个局部信息相当于浩瀚宇宙的一粒微尘,这粒微尘即是所谓客观在人类大脑里的反映,这些反映形成人的思想观念,然后升华为理论,再用这个理论去指导思想观念,再以这样的思想观念去套客观实际,在哲学上就是所谓的“实践——理论——实践”,如果人类盲目地遵循这个认识方法论,就形成哲学上的盲点——这也正是人类屡犯错误的原因。打个比方,好比木工师傅将一棵树(客观材料)锯开成为木板(形成思想观念),然后做成一张桌子(升华为理论),最后,这个木工师傅按照桌子的模样来描述大森林甚至改造大森林,你说离谱不离谱?然而,大部分人类就是这样的木工师傅。
明白这个道理以后,宇宙距离并不是按欧氏几何算出来的,也就是说,宇宙时空球面并不是欧氏几何所描述的形状,如果按照欧氏几何,就会由(2)推导出S=r,即宇宙半径等于宇宙球面最大圆周的荒谬结果来。由于宇宙没有背景可以对比,因此宇宙时空球面没有具体的形状。当读者看到鄙人建立的宇宙膨胀的数学模型S=4πr^2时,就按照欧氏几何想象出宇宙的具体形状——象一个膨胀中的气球,有明显的形状,而且看着它一点一点膨胀,最后大到极限,然后放气收缩,再一点一点缩小……这是人类犯的又一个常见的错误——以为宇宙有一个静止的背景,人类可以站在宇宙外边,看到的宇宙就象一个球形鱼缸,宇宙万物就象鱼儿一样在鱼缸里游弋;再看看宇宙的周围——布满了各式各样的宇宙,如平行宇宙,甚至还有连接不同宇宙的虫洞。其实这是受了狭隘的主观意识的误导。所谓宇宙就是宇宙存在本身,存在就是当前一瞬间;所谓宇宙外就是反存在,反存在就是这一瞬间的前、后。所谓不存在产不是存在的反面,静止也是中间状态,并不是运动的反面,中间状态是不存在的。根据同速共存原理,宇宙外不存在所谓的“不存在”,也不存在静止状态,更不可能存在其它宇宙,只有前一瞬间和后一瞬间的反存在。
宇宙膨胀数学模型只是一种数学抽象,是用来描述宇宙运动状态的,而不能提供宇宙的具体形状。但是说明宇宙是唯一的、统一的、运动的。
宇宙不会产生拐角式的运动,因此时间不会倒流。
宇宙的具体形状符合拓扑学——“拓扑空间”在“连续变换”下保持不变的性质,即宇宙运动是符合光速不变原理的特性,根据这个特性来理解宇宙的形状:宇宙时空球面上物体到观测者的距离,等于光在经过这段距离的时间里经过径向的距离,也等于物体的虚像到观测者的距离——类似于一个等边三角形,这就是物体的真体、虚像与观测者三者之间符合拓扑学原理的空间关系。那么,三者之间的距离只有一个,就是1光年。同理,B的真体、虚像到你的距离就是2光年,虚像到真体的距离也是2光年。
由上面分析可知,欧氏几何不符合宇宙实际,人们往往因为以欧氏几何为依据而不能正确认识宇宙。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说欧氏几何没有用,它自有适用的范围。就好比木工的工具不适合打铁,但是适用于加工木器一样。
说到这里,我们就可以想象宇宙的运动方式:宇宙是按照数学模型做恒径速膨胀的,这个径速等于光速。宇宙的形状符合拓扑学的保持光速不变性质。宇宙物质的运动实际上是物质按照宇宙原速(大小等于光速)进行速度均衡的过程,这种运动的驱动力在于由能量粒子(最小粒子)构成的原速球面,能量就是力的根源,因此,能量的根源就是圆与半径的不确定关系,也就是动态圆。
当所有物质都达到速度均衡时,也就全部分解为能量粒子,此时是旧宇宙速度均衡的终结点,也是新宇宙均衡的开始点,也就是说,宇宙进入新一轮的恒径速膨胀运动,从而周而复始以至于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