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自由行 //www.sinovision.net/?2505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论 阶级和阶级斗争

已有 1470 次阅读2012-11-23 13:12 |系统分类:杂谈| 分享到微信

阶级和阶级斗争


作者:侯工



  【提要】

  1、阶级是指人类社会里归属不同政治地位、经济状况的集团,阶级有政治属性,也有经济属性。当阶级之间处于斗争时期,阶级表现为政治属性;当阶级之间处于合作时期,阶级表现为经济属性。阶级之间存在政治利益之争,如果处理不当,容易产生对抗性矛盾。

2、阶层是阶级内归属不同经济状况的团体,阶层一般没有政治属性,仅有经济属性。阶层之间一般主要是经济利益之争,不存在对抗性矛盾。

    3两个阶级互以对方为存在的条件。维系两个阶级关系的介质是社会的物质财富。社会的物质财富越充足,两个阶级间的关系就越融洽,社会的物质财富越贫乏,两个阶级间的矛盾就越激化。缓和阶级矛盾的主要方法是提高生产力,生产更多的物质财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可以使阶级自然地消亡。

4、民主国家无阶级有阶层,不存在对抗性矛盾;专制国家有阶级(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存在着对抗性矛盾。

5、马克思学说是属于全人类的精神财富,马克思学说首先在资本主义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本文】

  阶级的划分,需要满足政治和经济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阶级以经济上占有财产的多少来划分;另一方面,阶级又由政治上的地位(属于统治集团或被统治集团)来划分。阶级有双重属性:经济属性和政治属性阶级关系是以阶级合作为主,阶级斗争为副的。阶级合作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人类社会绝大部分时间是以阶级合作的状态存在的。阶级斗争是由于社会生产的物质不能满足大众的需要,阶级合作出现不协调的情况下偶然发生的事件。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阻力。阶级斗争以及由阶级斗争引发的战争给人类社会造成极大的破坏。早期的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错误地以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他说:“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如果这一结论成立的话,人类天天搞阶级斗争,哪里有时间和精力搞生产?人们就算不被频繁的阶级斗争斗死、被战争的战火烧死,也要因为没有粮食而被饿死。整个人类社会早就被阶级斗争消灭了。后来马克思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在1852年致约·魏德迈的信中特别地纠正说:“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马克思这句话是对他以前结论的重要修正。他的意思是指:阶级和阶级斗争并不是在世界所有地区,在人类所有历史阶段都是存在的,阶级和阶级斗争仅仅存在于世界的某些地区和人类历史的某些阶段。马克思的旨意在于提醒人们不要把阶级和阶级斗争扩大化。在阶级合作时期,经济属性起主导作用,而在阶级斗争时期,则是政治属性起主导作用。两个阶级互以对方为存在的条件。维系两个阶级关系的介质是社会的物质财富。物质财富越充足,两个阶级的关系就越融洽,物质财富越贫乏,两个阶级间的矛盾就越激化。缓和阶级矛盾的方法是提高生产力,生产更多的物质财富。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可以使阶级自然地消亡。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人类社会就会实行民主制。在民主制的条件下,政府失去了统治功能,只保持管理职能,这样,统治阶级就自然消亡了,因而阶级也随之消亡。阶级消亡了,当然就没有阶级斗争了。

  阶级是自然划分的,人为划分阶级是错误的。阶级存在的唯一条件是必须有统治者。有了统治者组成的统治阶级,同时就有了被统治阶级。在一个国家内,统治集团拥有最多的财产和最高的政治地位,自然就成为强势集团即统治阶级,其他人也就自然成为被统治集团,也就是弱势集团即被统治阶级。人类社会自从有国家存在以来,国家内只分为强势阶级和弱势阶级,也就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阶级之间有可能产生对抗性的矛盾和斗争。在阶级内经济上有差别的集团划分各个不同的阶层阶层间的关系一般不存在对抗性的矛盾,主要表现为合作关系。在农业社会,一般属于帝王制社会,帝王及其统领的官僚成为统治阶级,其他的黎民百姓成为被统治阶级。在工业社会,初级阶段还存在着阶级。在工业社会初期,由于残留有旧的农业社会的痕迹,还有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还有阶级的存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当生产力的发展到中级阶段以后,由于生产力的要求,必须采用民主制,才能管理复杂的大工业生产和大规模的商贸业大工业生产产品的生产、销售、资本的运作、科学技术的研发、大量的商贸往来,以及由此产生的大量的法律问题、大量的社会问题、大量的信息处理……由一个君主管理国家显得力不从心了,于是更加先进的国家制度——民主制就产生了。

  以前在学术界对阶级没有一个严格的概念,它和阶层、等级的意思及作用大致相同,都只是对于人们社会地位、生活状况的粗略分层和描述,表示人们在社会上由高到低、由好到差、由优到劣的生存境况而已。(引自郝忱《阶级和阶级斗争》)我认为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必须给阶级一个严格的明确的概念:在专制社会里只有两个阶级——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阶级里面可分为阶层;在民主社会里没有阶级只有阶层。

例如奴隶社会的产生,在原始社会,由于人类发明了弓箭、长矛、陷阱捕猎工具,学会了种植粮食和饲养牲畜。产品除了满足吃穿以外还有剩余。有了剩余就有了私有财产,接着就产生了部落间争夺私有财产的战争。有战争就有俘虏。开始时,由于物质还不能养活俘虏,人们抓到俘虏就把他们杀掉。后来物质丰富了,人们抓到俘虏就把他们养起来,让他们干活,这些俘虏就成为奴隶。这样,人类的第一个阶级社会就产生了。奴隶社会分为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奴隶的来源主要是战俘,他们结束了战乱的恐怖生活,转而开始了安定平和的生活,这无疑地是一种伟大的进步。奴隶主和奴隶开始了长期的阶级合作,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封建社会产生的原因,也是由于生产工具的改革和进步,出现了金属工具,生产工具的更新换代,促使生产力提高,提高了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当社会物质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具备了一定的物质条件,封建社会的胎胞在奴隶社会的母体中孕育成熟了,封建社会就从奴隶社会的母体中分娩出来。封建社会是人类社会第三次演变,是人类社会第三次伟大的进步。

    在历史界,一般认为封建社会有两种含义:一是分封制的国家结构,欧洲从9世纪到大约15世纪,是封建社会时期中国夏商周先秦时期的国家结构,夏商时期以中央王朝和万千方国【方国也称邦国,古代以城邦为基础的国家形式。万千,指其数量多。】结合的方式出现,周朝则以天子和诸侯国的形式出现,也是封建社会时期,中国的这种国家结构,到秦朝就结束了;二是社会形态,是以地主阶级占有土地,雇佣农民耕种为经济基础的社会形态,中世纪的欧洲和公元前475年至公元1840年的中国就是这种社会形态。 马克思本人曾声明自己的历史学理论仅适用于西欧不适用其他国家——马克思曾经警告世人:我明确地把这一运动的历史必然性(即社会革命),限于西欧各国。(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19卷,第430页)但其后的列宁、斯大林等人违背了马克思的旨意,将这一史学的适用性推向全世界,造成巨大的错误。

不同于欧洲的是,中国自从秦朝以降,就结束了封建制,进入王权专制的社会。王权阶级(包括王权附属的官僚阶层)成为统治阶级,其他的社会集团就成为被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主要分为地主阶层、农民阶层、手工业者阶层。

    由上述的历史事实证明:人类社会自从有了阶级存在,就一直存在着阶级合作,阶级合作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是人类社会的常态。人类的历史主要是阶级合作的历史,阶级斗争是阶级合作不协调情况下的偶发性现象。

    在封建社会有两个阶级:原来的奴隶主阶级演变为地主阶级,相对应的奴隶就演变为农民阶级。过去理论界认为是由于奴隶阶级对奴隶主阶级进行激烈的阶级斗争,推翻奴隶主阶级,然后产生了封建社会。这个说法是完全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是非常荒谬的。恰恰相反,正是由于奴隶和奴隶主两个阶级长期的合作,生产了更多的物质财富,身为奴隶主统帅的国王有了更多的奴隶和国土,才产生了分封领地的封建社会。受封的诸侯就是原来的奴隶主阶级。他们成为新生的封建社会里的地主阶级,而原来的奴隶阶级就自然地成为封建社会里的农民阶级。他们被统治的地位并没有改变。

    制的国家里,地主阶级掌握着主要的生产资料——土地,所以,地主阶级既是统治阶级又是领导阶级,主导着历史发展的方向。

在中国秦朝以后的王权专制社会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帅土之滨,莫非王臣。王权阶级不仅掌控着主要的生产资料——土地,而且掌控着臣民的生杀大权。这样实际上就形成不同于分封制社会的阶级:帝王及其组成权力机构的官僚集团属于王权阶级王权阶级内又分为皇家阶层和官僚阶层。皇家阶层和官僚阶层是合作关系,两者间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官僚阶层是为皇家阶层服务的。两个阶层间和各个阶层内的矛盾主要表现为经济利益上的矛盾,一般通过协调可以得到解决特别事件也会产生宫庭政变,宫庭政变阶级斗争,而是内部矛盾激化的特殊形式。和王权阶级对立的是庶民阶级庶民阶级内又分为地主阶层(在封建制里是统治阶级,在帝王制下就沦为被统治阶级了)、农民阶层和手工业主阶层。各阶层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合作关系有地农民成为自耕农少地或无地农民租地主的土地耕种;手工业主自食其力。雇佣农民和地主互相依存地主如果过分地剥削农民,就会削弱农民的生产力,也就是损害了地主自身的利益,所以地主和农民间双赢的结果对地主更为有利。地主和农民的矛盾主要是经济上的纠纷,如果不是人为挑动,地主和农民一般不有对抗性矛盾

  在和平时期,王权阶级和庶民阶级之间是合作关系,这个时期是社会发展期。阶级合作是人类社会的常态,而阶级斗争是阶级合作不协调情况下的偶发性事件:例如王权阶级加重了对庶民阶级的压迫和剥削,破坏了生产力,使社会财富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当这种情况超过了临界点,庶民阶级会起来革命,这时阶级之间的合作关系就转化为斗争关系了。但是,阶级斗争只会阻碍社会发展,甚至拉着历史的车轮后退。

    在中国,由于王权阶级的权力不受监督和控制,所以容易产生腐败。统治阶级对庶民强征暴敛,打击了劳动者的积极性,破坏了生产力,使生产出来的物质财富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民不聊生,官逼民反,激化了阶级矛盾,引起阶级斗争。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多次农民起义,有的成功了(如明朝朱元璋),推翻统治者,农民起义的首领成为新的统治者。但是,任何一次农民起义都不能改变新生政权的性质:打倒旧皇帝,产生新皇帝。仅仅是一部分人与另一部分人调换了位置,造成历史上的改朝换代而已,并不能使人类社会上升到高一级的社会。其结果反而是起义战争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在秦末的战争中,被杀死亡人数竟高达人口总数的70%),更加严重的是三国时期,公元156年人口5007万,经过黄巾起义和三国混战,公元208年赤壁大战后的全国人口为140万,公元221年人口下降到90万;损失了98.3%。正如一首诗里所说的:“马前悬人头,车后载妇女”、“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据曹操说汉末三国大动荡活下来的人只是原来人口的1%!一直到公元265年,三国人口总计才767万。因此,农民起义和各国之间的战争严重地破坏了生产力,造成人类社会历史的大倒退。每个新朝代产生后,社会都要经过漫长的恢复期,然后才又慢慢地发展起来。

    在工业社会,存在两种国家政权,一种是一专制的国家政权,这种政权具有过渡性质,一般不会长久;另一种是多制的也就是民主制的国家政权,这种政权将会伴随整个工业时代。

在一制的国家里,分为权贵阶级和平民阶级,权贵阶级内又分为核心阶层和官商结合阶层,两者间主要表现为合作关系,在特殊情况下核心阶层内也发生争权夺利的斗争,发生政变政变是统治阶级的窝里斗,不属于阶级斗争。在平民阶级内又分为富人阶层和穷人阶层,两者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经济利益方面,一般不存在敌对矛盾,不会产生阶级斗争。平民阶级和权贵阶级之间存在着对抗性矛盾,如果解决不好,就会产生革命(暴力的或非暴力的)

    在民主制国家(有人称之为资本主义国家),因为主权在民,没有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分,所以民主国家只有阶层没有阶级,也没有阶级斗争。在民主制国家主要分个阶层:富人阶层,中产阶层和工人阶层。工人们大都持有公司的股票,成为公司的股东。不少人还拥有自己的楼房和汽车,所以工人们已经不是纯粹的“无产阶级”在发达的民主国家,马克思定义的“无产阶级”是不存在的,只存在工人阶层,无产阶级已经自然消亡。又由于在民主制国家里普遍实行了股份制,资与企业经营已经分离,所以马克思定义的“资产阶级”也是不存在的,原来的资产阶级已经蜕变为企业的大股东,这些大股东和极高收入的明星等人组成了富人阶层,而被董事会聘请的企业的经营者——厂长和经理以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高收入人群组成了中产阶层。个阶层基本上不是敌对阶层,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一般存在经济纠纷,通过法律可以得到解决。特殊情况下也会发生非暴力的罢工和游行示威,一般不会发生暴力革命。在发达的民主制国家,中产阶层最庞大,两头小中间大,呈现橄榄形结构,这是最稳定的社会组织形式。中产阶层成为富人阶层和工人阶层的连接体,中产阶级越强大,连接体就越坚固,社会也就越稳定。中国如果想社会稳定,就不能靠维稳,而必须靠发展和壮大中产阶层。民主制的国家政权基本上是符合国民利益的(因为民主制有自我纠错的功能,当国家政权偏离公民利益时,公民通过监督机制促其改正,或者通过选举更换国家政权)由于工人大小也是个股东,公司的利益与个人的利益休戚相关,工人劳动的积极性就会自发地产生。企业管理者和工人的关系是合作的和融洽的,基本上没有对抗性矛盾当两者产生矛盾时,一般通过协商、谈判可以得到解决必要时还可以通过工会组织领导的非暴力的罢工、示威游行等方式解决。而且,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政党可以通过议会选举取得政权,实行对劳资双方都更有利的政策,一般会提高工人的政治地位和改善工人的经济状况,实行免费教育、免费医疗、失业救济和养老保险等社会福利。由于工人阶层有这么多渠道维护自身的权益,暴力革命就没有必要了,流血事件也就不可能发生了。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企业主懂得必须善待工人。如果分配不公,工人就会消极怠工,甚至跳槽、罢工,造成企业的重大损失工人在动荡不安中经济上受到损失所以实现企业主和工人双赢才是最佳选择。在民主制国家,由于效益先行,兼顾公平,阶层间以及各阶层内团结合作,社会和谐稳定,因而生产力得到巨大的发展,国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相应的提高科学技术有了飞跃的进步文化艺术呈现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社会的文明和道德也得到快速的提升。

  资本主义分为三个阶段:血汗工厂的初级阶段,健全民主制的中级阶段,社会民主主义(又称之为民主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社会民主主义的国家以北欧的瑞典、丹麦、芬兰、挪威等国家为代表,这些国家实行私有制、个人所有制(雏形)和公有制混合的所有制形式,实行累进计的高税收制,实行社会高福利政策,兼顾效益和公平。健全民主制有但是公平稍差,社会矛盾比较尖锐如美国最近就暴发占领华尔街运动。因此美国也正在向社会民主主义过渡例如1911月美国众议院就通过了医保方案。最后所有国家都会走社会民主主义道路。原因是民主与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公平和公正也是一种生产力。公平和公正消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于是提高社会生产力。

  阶级决不能人为地随意划分有的政客为了夺权需要,或者夺权后成为统治者,从实用主义出发,为了把人民分而治之的目的,他们最需要做的就是人为地把人民分为很多阶级,为其所用。错综复杂的阶级划分,使人民成为一盘散沙。例毛在夺权时,在上世纪20年代发表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把中国人分为地主阶级、大地主阶级、买办阶级、大买办阶级、中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等等阶级。他在1927年发表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中,又把农民和地主两个阶层细分为地主阶级、富农阶级、土豪劣绅阶级,中农阶级、贫农阶级……其目的就是制造社会矛盾、分裂人民、引起人民内斗和混乱,以便乱中夺权。他在《报告》里说:农民在乡里颇有一点子乱来(岂止一点?)。农会权力无上,不许地主说话,把地主的威风扫光。这等于将地主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把你入另册!向土豪劣绅罚款捐款,打轿子。反对农会的土豪劣绅的家里,一群人涌进去,杀猪出谷。土豪劣绅的小姐少奶奶的牙床上,也可以踏上去滚一滚。动不动捉人戴高帽子游乡,劣绅!今天认得我们!为所欲为,一切反常,竟在乡村造成一种恐怖现象。毛就是依靠恐怖手段来达到其夺权目的的,在夺权后又靠恐怖手段维持其独裁统治。毛利用农民作炮灰夺取了政权登基后他俨然以封建帝王自居他欣然接受臣民对其三呼万岁他把个人凌驾于党和人民之上,独断专横,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他为了维持个人的独裁,对人民实行分而治之。他把全中国人民划分为下列的阶级: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地主阶级、富农阶级、上中农阶级、下中农阶级、贫农阶级、雇农阶级、坏分子、反动会道门、右派分子、中右、右倾、反革命、反党集团、反革命集团……文革中又人为地划分为党内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牛鬼蛇神、黑帮、左派、右派、红五类、黑五类、造反派、保皇派……挑起了全国大规模的全面武斗,制造了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人为地划分阶级,挑起阶级斗争,制造党内、工人阶级内和人民内部的窝里斗,破坏人民的团结,造成社会动荡,人间悲剧由此层出不穷。

  当国家政权符合国民利益时,阶级关系就处于合作期,阶级的界线是模糊的。阶级间和阶层间的矛盾是轻微的,只是一些经济上的纠纷,通过协商和法律可以得到解决。阶级合作期是人类的和平建设的理想时期在阶级合作期,生产力得到很好的发展,人民生活安居乐业,国家就自然繁荣富强。其实人的本性是厌恶斗争的无谓斗争的结果必定是两败俱伤。人愿望各阶级、各阶层做到和平共处,相安无事在这样的社会,人享有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集会和结社的自由国民得到充分的教育,使每个人能够得到独立的自由的全面的发展。在这样的环境里科技也能得到快速发展。

  国家的政权怎样才能符合国民利益呢?主要是由民意在国家政权中所起的作用而定的。在君主制时代,当君主尊重民意,对人民施以怀柔政策时,就是阶级合作期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团结一致。例如历史上唐朝的贞观之治,在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能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广开言路,重用魏征等诤臣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生产力得到迅猛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国力也相应强盛。

  如果君主违背了民意,国家政权不符合国民的利益,阶级关系就处于斗争期,阶级的界线就明显化了。如果统治阶级加重了对被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民不聊生,民就会揭竿而起,这叫做官逼民反。人民能够安居乐业,是不会起来造反的;当人民觉得活不下去了,才会起来造反的。在帝制国家,在暴君统治下,往往地主阶层和农民阶层联合起来对王权阶级作斗争,推翻统治者夺取政权。但是,在生产力没有发生质的变化时,被统治阶级推翻了统治阶级,胜利后一部分人就成为新的统治阶级(新的帝王阶级),而原来的统治阶级就沦为被统治阶级其结果仅仅是一部分人和另一部分人对换了位置国家的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并没有产生质的改变。新产生的统治阶级有可能比旧的好,也有可能比旧的更差。例如,汉比秦朝好隋朝但是毛时代就比民国差,因为毛建立的制度落后于民国,民国是共和制,毛是帝王制。

  君主制只适合农业社会,因为农业生产比较简单,社会产生的矛盾也比较简单,通过君主的人治就能解决,并不需要健全的法制。但是,当人类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以后,生产力发生了质的变化生产复杂化了商业和金融业有了大规模的发展生产、商贸产生的复杂的矛盾和纠纷,必须通过健全的法制才能解决。君主制的人治就不适合了。旧的生产关系已经不能容纳先进的生产力了。这时,社会革就会自然地产生。是生产力产生了质的改变才促使社会产生质的变革。这种变革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旧的国家政权顺应历史潮流,主动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如苏联共产政府、东欧非民主政府和台湾国民党政府,他们是通过和平的政治体制改革实现了民主转型的。这是最低成本的理想的方式;另一种方式是统治者拒绝政治体制改革,结果被国民用暴力革命推翻,然后再实行民主制,例如利比亚和埃及。这种方式国家和民族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

  在君主制的国家里,由于先进的生产工具——大机器的出现,工业生产逐渐地代替农业生产。这时,在被统治的庶民阶级里产生了两个新的阶层:企业主阶层和工人阶层。国家政权(君主)所代表的生产关系已经不适合新的生产力的需要了,也就是不符合国民的利益了。这时阶级的关系就由政治起主导作用了。当企业主和工人发展到足够强大时,阶级斗争就发生了——请注意,这时是新生的先进的企业主阶层和工人阶层联合起来以和平的方式(如英国的英雄革命产生的君主立宪制)暴力革命的方式(美国的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推翻旧的落后的统治阶级,建立新的民主宪政国家

  英国最早实行了这个革命早在1688年就实现了君主立宪制——君主交出了实权,成为虚君,国家实行代议制民主。英国是人类社会第一个实现了民主制的国家。民主制的国家政权是符合国民利益的因为民主制后的英国没有阶级存在了,只有阶层存在各阶层间的关系是以合作为主的,所以生产力有了巨大的发展,使其迅速发展成为强大的日不落帝国。在民主制国家内,由于主权在民,所以没有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只有企业主阶层工人阶层和中产阶层个阶层之间合作,也矛盾,但是,这些矛盾是可以通过民主政府调节解决的。政府主要是通过选举、法律、税收、福利、股份制和慈善等手段,抑制垄断资本,提高工人政治地位和生活水平,缩小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避免发生革命和斗争。

  可是在非民主国家,情况就不同了。在非民主国家,国家权力掌握在个人或集团手中。国家权力不受国民监督民意不能有效地进入国家权力中心。国家权力拒绝人民监督,就容易产生腐败也就违背了国民的利益这样,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矛盾就会激化。当被统治阶级被压迫得无法生活下去时,就会官逼民反革命(暴力或非暴力)就可能发生。当然,革命的成功与否,还取决于双方力量的对比。工业社会需要民主制只有民主制才能保证工业社会的健康发展民主制然成为历史潮流。任何力量都不可能长期阻止民主制。民主制总是要实现的。民主的力量终将取得胜利。在专制社会,如果统治阶级能够顺应历史潮流,自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主动实行民主宪政,就能化解矛盾和斗争,使社会以最小的代价平稳地过渡到民主制社会。例如蒋经国,他能把握历史机遇,开放言论,开放禁,实行民主宪政,后来终于实现了民主竞选领导人,为中华民族书写了新的篇章。蒋经国以实际行动否定了中国人不适合民主论素质论国情论

有的国家,由所谓的无产阶级推翻了资产阶级(为了叙述方便,此处套用马克思的命名),并且取得了政权。但是,当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并且获得生产资料以后,处于统治地位的无产阶级仍然是无产阶级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例如在苏联,当无产阶级掌握了财产以后,实际上他们就由无产阶级变为有产阶级了,这是由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的定义决定了的。这样的国家把全国的财产收归国家”(实为统治阶级)所有,就形成了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对工人的压迫和剥削是更残酷的,远远超过民主(资本主义)国家,因为在民主国家工人自己的组织——工会,甚至有自己的政党——社会党、工党,工人可以进行合法的竞选、罢工、游行示威等方式争取自己的权益。工人还可以买进公司的股票而成为公司的股东,成为有产阶级。而在苏联一专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统治下,工会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人没有罢工、游行示威的自由,也没有选举、监督国家领导人的权利。工人农民在国家资本主义的统治下是纯粹的无产阶级。由于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都国家”(实为官员)控制,劳动者只能沦为奴隶。有恒产才能有恒心,没有个人的财产,也没有个人的自由,更没有个人自由的发展。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的卷头语曾经断言迄今为止,一切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但这是没有史实支持的主观的随意武断的结论。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深入印第安人易洛魁部,当了十年养子,获得丰富实证,写出了巨著四卷《古代社会》,马克思读后才算开了眼,给予此书很高评价。摩尔根此书以充分事实证实了印第安人易洛魁部落里没有阶级和阶级斗争1852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雾月18日政变》一书中,上述结论论作了重大修正:“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马克思以此提醒人们不要把阶级和阶级斗争扩大化。根据马克思这一理论,当社会发展到成熟的民主社会以后,由于没有了统治阶级,阶级就自动地消亡了。

    国家政权是否符合国民的利益,关键在于是否认可普世价值,普世价值的核心是人的价值,是人性,是人权,是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普世价值就是要把个人的利益摆在第一的位置。相反,如果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就是反人性的就是反普世价值的,也就是违反国民利益的。个人利益的集合就是全体国民利益,也就是国家利益从来没有抽象的国家利益;离开国民利益的国家利益是不存在的。统治者往往鼓吹国民要牺牲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无非是要把国民的利益掠夺到自己手中罢了。当全世界所有国家都认可普世价值的时代,也就是所有国家都实行民主制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由于价值观相同,就缓和了国家间的矛盾。如果价值观一致了,就可以避免战争。在民主制国家里,国家政府如果要发动战争,必须得到国民的同意。人民的本意是要和平的,没有战争,世界大同就可实现了。

  综上所述,奴隶社会是人类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主阶级是统治阶级,奴隶阶级是被统治阶级;在农业社会,主要表现为帝王制,国家的职能主要起统治作用。社会分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王权阶级是统治阶级,庶民阶级是被统治阶级。在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过渡时期,有的国家就产生专制的特殊形式。一专制与帝王制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国家政权仍然起统治作用。社会仍然分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当社会完全实现工业化以后,帝王制和一制都不适合先进生产力的需要了,所以必然会实现民主制。民主制的国家政权已经失去统治的职能,主要体现为管理的职能。

在同质的社会里,阶级合作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阶级斗争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阶级斗争只会导致改朝换代,胜王败寇。由此产生的残酷血腥的战争只会给人类社会造成灾难不仅不能推动社会进步,反而拉着历史车轮倒退。只有生产工具的进步才能提高生产力,继而推动社会进步。当生产力的发展由量变超越临界点,生产力产生了质的变革的时候,旧的生产关系已经容纳不了先进生产力,阶级斗争才起了助产士的作用。这样的革命才能催生新的社会形态和新的生产关系。属于这种性质的革命在人类历史上是不多的:如英国的英雄革命、法国大革命,俄国迫使沙皇尼古拉二世逊位的二月革命以及中国的辛亥革命等,这几次革命结束了封建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样的社会变(有暴力的和非暴力的)是历史的必然,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象列宁的十月革命和中国的解放战争就不属于这种革命,这两次革命分别是对上一革命的反动,即逆历史潮流而动。

在资本主义的中级阶段实行了民主制,民主制下没有了阶级和阶级斗争,所以,当全世界的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到民主社会以后,人类社会就可以和平地长入社会主义了。人类的社会实践证明:历史不是由某英雄豪杰创造的历史是按照其自身的客观规律运行的人们所能做的,只能是顺应历史潮流前进。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上一篇: 当有多少人识马
下一篇: 最后的哀鸣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