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海山
鄂尔多斯作为地名,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有不同的自然地理实体和人文地理实体,包括地理区域、自然生态、众多宫殿、祭祀宫帐、忠诚部落、现代名城等丰富含义。
从人文历史发展来看,相对而言,祭祀宫帐可以在多地建立,忠诚部落可以在不同地方流动迁徙,而众多宫殿和现代名城的地理实体是固定的。因此,只要理解了众多宫殿和现代名城的地理实体,就能够理解鄂尔多斯这个称谓所包含的多重含义、相互关系以及一脉相承的文化内涵。
鄂尔多斯从众多宫殿到现代名城,形成和发展了800多年。期间,众多营帐、祭祀宫帐、忠诚部落、地域名称、盟旗建制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鄂尔多斯的含义各有重点,但是彼此相关、一脉相承。
1.众多宫殿鄂尔多斯
在成吉思汗时期,“鄂尔多斯”是“众多宫殿”。成吉思汗决定把哈剌和林建成都城之前,蒙古汗国已经有起着首都作用的政治军事指挥中心,那就是成吉思汗亲自创建的作为众多宫殿的鄂尔多斯。
当时有四大鄂尔多(斡耳朵),分布于蒙古高原不同的地方,每个鄂尔多(斡耳朵)都是由上千座营帐组成的帐幕群,是在四个蒙古老营基础上建立的。从自然地理实体来看,四大鄂尔多的名称及其地理位置:大鄂尔多,原位于克鲁伦河边的萨勒哈赤;阿彦鄂尔多,原位于萨阿里克客额儿的哈日拉图;希日嘎其鄂尔多,原位于土拉河上游的哈日栋(黑森林);哈木图特回鄂尔多,原位于阿尔泰山后、色楞格河支流伊德尔河畔。据《史集》第二卷《铁木耳合罕纪》:所称“四个大斡耳朵”,系指铁木真前期於“三河之源”地区建立的四个斡耳朵。就这四个斡耳朵的布局来看,各占一方而共同构成一个四边大致相等的棱型:“阔帖兀阿阑”在东、近水,宜春季放飞;“哈老徒”在南、居川,宜夏季避暑;“哈剌屯”在西、依林,宜秋季围猎;“阿鲁兀忽可吾”在北、傍谷,宜冬季趋暖。由此可见,众多宫殿鄂尔多斯的自然生态环境优美,蒙古汗国第一个都城鄂尔多斯是绿色、环保、宜居之都。
成吉思汗于1206年建立大蒙古国到1227年去世,鄂尔多斯作为众多宫殿即大蒙古国都城,在历史上存在了21年。
2.祭祀宫帐鄂尔多斯
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之后,鄂尔多斯由都城变成旧都,众多宫殿鄂尔多斯变成众多营帐鄂尔多斯,汗廷宫殿鄂尔多变为祭祀宫帐鄂尔多。对此,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众多宫殿鄂尔多斯变成众多营帐鄂尔多斯。在成吉思汗时期,鄂尔多斯是众多宫殿,是蒙古汗国首都,由各万户、千户长选派的对成吉思汗最忠诚的人员组成的精锐卫队守护。当时有成吉思汗的近卫部队怯薛军以及斡耳朵组织,其职权范围涵盖皇室的安全保卫、中央政权的军政事务、皇室成员的饮食起居及后勤供给等诸多领域,又是担负各种要职的中央机关工作人员。成吉思汗去世之后,鄂尔多斯由都城变成旧都,众多宫殿还原为众多营帐组成的帐幕群,但是鄂尔多斯依然在,居住鄂尔多斯的部众依然在。据有关资料,元朝建立后,为旧都鄂尔多斯即成吉思汗四大鄂尔多(斡耳朵)先后设置了四所总管府和一所都总管府,下辖提举司、长官司和各种造作匠局等二十几个机构。一直到元末,旧都鄂尔多斯即成吉思汗四大鄂尔多(斡耳朵)仍旧存在。留守四大鄂尔多(斡耳朵)的常住居民,“约有十万口上下”。
二是汗廷宫殿鄂尔多变为祭祀宫帐鄂尔多。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后,成吉思汗季子、大蒙古国监国托雷为成吉思汗建立“白色宫帐”(白宫),使成吉思汗生前居住的汗廷宫殿鄂尔多变为祭祀宫帐鄂尔多。1229年,成吉思汗三子窝阔台即汗位,在都城哈拉和林建立成吉思汗祭灵白宫。1264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在元上都建立成吉思汗“失剌斡耳朵”(黄色宫殿),1266年在元大都建太庙“八室”。可见,在蒙元帝国“一帐三都”即鄂尔多斯、哈拉和林、元上都、元大都均有祭祀宫帐鄂尔多。1368年,元大都被明军攻克后,元朝皇帝迁往哈剌和林,各地的祭祀宫帐、八白室等,最后都汇集到北元政权之都哈拉和林。1380年,明军攻克哈剌和林,焚火毁城。在这之前,守护和祭祀成吉思汗的部众,带着具有众多宫殿鄂尔多斯象征意义的八白室(八座毡帐)撤离漠北。
从1227年鄂尔多斯由都城变成旧都,汗廷宫殿鄂尔多变为祭祀宫帐鄂尔多,到1380年守护和祭祀成吉思汗的部众,带着具有众多宫殿鄂尔多斯象征意义的八白室撤离漠北,这一历史时期大约153年。
3.忠诚部落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居民与鄂尔多斯部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无论是历史上曾经居住蒙古高原上的都城和旧都鄂尔多斯的人们,还是后来居住鄂尔多斯高原上的鄂尔多斯6旗、7旗以及现代名城鄂尔多斯的人们,都是鄂尔多斯居民;而鄂尔多斯部落是蒙古族部落之一,是由当时的社会职业分工形成的一个特殊群体。据《鄂尔多斯大辞典》“鄂尔多斯部”辞条:成吉思汗汗廷及祭祀宫帐鄂尔多的守护群体,史称鄂尔多斯部。
据有关资料,形成鄂尔多斯部落的特征主要有三点:一是成吉思汗时期创建的鄂尔多(斡耳朵)组织和怯薛组织为该部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二是从成吉思汗建立四大鄂尔多(斡耳朵)开始,经历了一百多年时间,其中从成吉思汗去世之后,又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守宫岁月;三是北元初期的14世纪末,鄂尔多斯(斡耳朵思)人为了免遭明军袭击,将四大鄂尔多(斡耳朵)改造成具有象征意义的八座毡帐,撤离旧都鄂尔多斯(斡耳朵思),开始了守护成吉思汗灵宫鄂尔多(斡耳朵)长达百年流动迁徙岁月,而在此过程中鄂尔多斯(斡耳朵思)的部众也以鄂尔多斯部落的名称活跃在历史舞台。
1380年,草原都城哈剌和林失守后,漠北的鄂尔多斯部带着成吉思汗四大鄂尔多等奉祀之神,辗转在蒙古高原,并先后从蒙古高原向西迁移,定居于阿尔泰山脉的伊犁、哈密一带,约在15世纪中叶,大批鄂尔多斯人开始进入“河套”即宝日套亥地区。宫帐如城,部落是人。鄂尔多斯不是人受围城所封闭,而是城随人所变迁,鄂尔多斯在宫帐与部落之间具有转换自如的应变能力和生命活力。据《鄂尔多斯市地名志》,明武宗正德年间(1488—1521年),达延汗统一蒙古各部后,在蒙古地区设立6个万户,分封其三子巴尔斯博罗特统辖新秦中草原,是为鄂尔多斯万户,也称鄂尔多斯部,其地宝日套亥地区为鄂尔多斯部游牧地。
围绕着成吉思汗形成和发展的鄂尔多斯部众,从1380年离开蒙古高原上的鄂尔多斯(曾经是都城众多宫殿后来是旧都众多营帐),到1488开始大批进入“河套”即宝日套亥地区,在这期间鄂尔多斯部众是在流动迁徙状态中度过的,自然地理实体变换淡化,人文地理实体传承凸显,守护和祭祀成吉思汗英灵的鄂尔多斯部众便以鄂尔多斯部落的名称活跃在历史舞台,这一历史时期大约108年。
4.地域名称鄂尔多斯
从地理位置来看,蒙古语“鄂尔多”有汉语“南”之意。古代戈壁沙漠以南为“漠南”,阴山山脉以南为“阴山南”,黄河以南为“河南”。久而久之,三南之地统称“鄂尔多斯”(南面)。古代汉文书籍中出现的“漠南”、“河南”、“南套”、“南匈奴”、“南蒙古”等记载,符合蒙古语“鄂尔多斯”称呼。学者认为:“在鄂尔多斯保存着很多匈奴蒙古祖语”;“鄂尔多斯这个名字是很早以前在匈奴时期出现的,是指地理位置的名称”。
由此可见,鄂尔多斯这个地域名称,或许在匈奴时期就已经出现。然而,地名是具有社会意义的地理单元,是人们活动和交往的地域标识。“河套”即宝日套亥地区,成为真正具有广泛社会意义的地理单元,成为人们活动和交往的地域标识的“鄂尔多斯”,是从鄂尔多斯部众入住该地区开始的。鄂尔多斯人走到哪里,那里就是作为鄂尔多斯人母亲怀抱的鄂尔多斯大地。据《鄂尔多斯大辞典》:“15世纪中叶,大批鄂尔多斯人带着成吉思汗四大鄂尔多,进入黄河宝日套亥(河套)地区,定居在这里。因而,宝日套亥也称之为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是部落名称,也是地域名称;鄂尔多斯部落入住鄂尔多斯地区之后,鄂尔多斯是部落和地区的总称。这一历史时期,从1488—1649年,大约161年。
5.盟旗建制鄂尔多斯
清顺治六年(1649年),以清制将鄂尔多斯部众编为或者说将鄂尔多斯地区划为鄂尔多斯左翼前旗、鄂尔多斯左翼中旗、鄂尔多斯左翼后旗,鄂尔多斯右翼前旗、鄂尔多斯右翼中旗、鄂尔多斯右翼后旗这6个旗,各旗设任札萨克(行政长官),首次在鄂尔多斯左翼后旗(今达拉特旗)王爱召会盟,结成伊克昭盟。“伊克昭”系蒙古语,意为“大庙”“大佛殿”。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析鄂尔多斯右翼前旗和鄂尔多斯左翼中旗部分地区增设鄂尔多斯右翼前末旗,即札萨克旗,伊克昭盟成为7旗,地界北至黄河古道(今巴彦淖尔市乌加河),南抵明长城,面积10几万平方千米。现在一般说鄂尔多斯盆地面积37万平方千米、鄂尔多斯高原面积13万平方千米,鄂尔多斯市面积8.7万平方千米,而伊克昭盟最初的面积大约与鄂尔多斯高原面积相同。
对鄂尔多斯6旗的编划,《鄂尔多斯市地名志》表述是将鄂尔多斯部“编为”鄂尔多斯6旗,《鄂尔多斯大辞典》表述是将鄂尔多斯地方“划为”鄂尔多斯6旗,可见将鄂尔多斯作为部落“编为”或者作为地方“划为”6个旗,其含义是相同的。而设立了6旗之后,在鄂尔多斯6旗中,部落称谓、地理区域称谓、行政区域称谓三者合一。
最初由鄂尔多斯6旗组成的伊克昭盟,后来其旗区名称有所改变,有所增减,而伊克昭盟这一行政区域名称历经清朝、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到21世纪初2001年撤伊克昭盟改设为鄂尔多斯市,伊克昭盟这一行政区域名称从1649—2001年,一直沿用了352年。
6.现代名城鄂尔多斯
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撤伊克昭盟设鄂尔多斯市,掀开了鄂尔多斯历史的新篇章,开启了鄂尔多斯发展的新纪元。
包括地理区域、自然生态、众多宫殿、祭祀宫帐、忠诚部落、现代名城等丰富含义的鄂尔多斯文化,原本是一个有机整体。现在一般所说的鄂尔多斯文化,是现代名城鄂尔多斯市的文化,例如鄂尔多斯婚礼、鄂尔多斯短调民歌、古如歌、漫瀚调等,都是鄂尔多斯市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的项目。现代名城鄂尔多斯,与鄂尔多斯地域、鄂尔多斯人融为一体。新时代鄂尔多斯人不局限于鄂尔多斯部落,也不局限于蒙古民族,而是居住在鄂尔多斯市的各民族成员都是新时代鄂尔多斯人,体现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鄂尔多斯地名文化,从现代名城的角度探究,能够感悟到鄂尔多斯古陆、古海、高原、盆地、草原、沙漠、河流、湖泊的自然地理实体的演化,也能够意识到众多宫殿、祭祀宫帐、忠诚部落的人文地理实体的变化。鄂尔多斯地名文化,是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穿越时空融合发展的文化。从不同时代的人们在不同的地域流动迁徙来看,成吉思汗在蒙古高原建立了众多宫殿鄂尔多斯,也来过黄河南岸的鄂尔多斯草原。传说,成吉思汗远征西夏途经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时,看到这里美丽的草原和茂密的森林,在享受融入大自然的喜悦和惬意中,心身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放松,使马鞭从手中滑落在草地。当随从人员想去拣马鞭时,他挥手制止,并深情吟诗一首:“花角金鹿栖息之所,戴胜鸟儿育雏之乡;衰落王朝振兴之地,白发老人享乐之邦”。或许是一种历史的巧合,或许是长生天在冥冥之中的有意安排,总之,守护和祭奠成吉思汗英灵的忠诚部落鄂尔多斯,带着祭祀宫帐鄂尔多来到古老神奇的大地鄂尔多斯,与现代名城鄂尔多斯融为一体,使鄂尔多斯文化具有了神奇而丰富的内涵。
现代名城鄂尔多斯,是国家规划的呼包鄂榆城市群和黄河“几”字弯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座多能、多业、多景、多联、多福之城。 鄂尔多斯历史文化灿烂、自然景观多样,境内既有成吉思汗陵、秦直道、萨拉乌素文化遗址等著名的人文旅游资源,还有响沙湾、黄河大峡谷、生态草原等自然旅游景观。鄂尔多斯交通便捷,2700多千米高速公路四通八达,15条货运干线铁路横跨东西、纵贯南北,国际机场可直达国内外50多个城市。
鄂尔多斯环境优美、宜居宜业,森林覆盖率27%,植被覆盖度稳定在70%以上,空气优良率90%以上,公共服务质量和营商环境大幅提升、争创一流,成为内蒙古经济发展的火车头,综合经济实力稳居国家中西部城市前列,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