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包海山 //www.sinovision.net/?2437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黄河几字弯

已有 471 次阅读2021-12-31 04:09 |个人分类:鄂尔多斯文化|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黄河几字弯

         包海山
      在《鄂尔多斯市地名志》陆地水系中有“黄河”,在《鄂尔多斯大辞典》气候水文中有“黄河鄂尔多斯段”,在《鄂尔多斯地名文化》自然生态、天地造化中写“黄河几字弯”似乎更形象一些。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呈“几”字形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省区,全长5464公里,是我国第二长河。黄河流域西接昆仑、北抵阴山、南倚秦岭、东临渤海,横跨东中西部,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人口活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在国家发展大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自古“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由海拔4200米高原汹涌而下,湍急奔腾、骜傲不驯地冲过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大地,而遇到根基深、底层稳、形成年代久远的鄂尔多斯高原时,却像个温柔多情的草原女人,成“几”字形环绕着古老而神奇的鄂尔多斯,恋恋不舍地缓缓流过。于是这里的人们给她起了一个贴切的蒙古名字“哈屯高勒”,汉意为“夫人河”。对于鄂尔多斯来说,不仅有草原文化、游牧文化,也有黄河文化、农耕文化。鄂尔多斯文化,是多种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多种生产和经营方式、多种民族风俗习惯相互作用、融合发展的文化。
      对于黄河的形成,陈育宁教授在《解读“大河套”》中认为,黄河发育发展的地质年代是二、三百万年前的第四纪。在第四纪前期的更新世时期,现河套区域周围都是湖泊。造山运动逐渐把这个区域抬起来,原来湖泊里的水流向周边,湖泊缩小后连在一起形成阶段性的河流,这是最早的一段黄河。一百万年前,由于河水的冲刷,把三门峡打开,河水向东而去,连接起下游的湖泊,通向海洋,这是黄河形成的第二段。到十几万年前,青藏高原隆起,青藏高原的湖泊开始集中起来向东方的低处流。到了8万年前,青藏高原下来的水和河套以下的黄河连接起来,最终形成了黄河。也就是说,黄河分三段形成,首先是形成了河套这段黄河,呈大“几”字形的环绕鄂尔多斯的大河套是孕育黄河的摇篮。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规划范围为黄河干支流流经的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省区相关县级行政区,国土面积约130万平方公里,2019年年末总人口约1.6亿,这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规划纲要”有大格局。例如,在强化跨区域大通道建设章节中提出:“强化黄河‘’字弯地区至北京、天津大通道建设,推进雄安至忻州、天津至潍坊(烟台)等铁路建设,快捷连通黄河流域和京津冀地区。加强黄河流域与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互联互通”。规划纲要也具体提到了鄂尔多斯。例如:“有序有效开发山西、鄂尔多斯盆地综合能源基地资源”;“以山西、鄂尔多斯盆地为主的能源富集区,加快农业、能源现代化发展”;“‘十字型为包头经鄂尔多斯经榆林、延安至西安的纵向通道和银川经绥德至太原,兰州经平凉、庆阳至延安至北京的横向通道”;推动晋陕蒙(忻榆鄂)等跨省区合作”;推广库布齐、毛乌素、八步沙林场等治沙经验,开展规模化防沙治沙,创新沙漠治理模式,筑牢北方防沙带”,“积极发展治沙先进技术和产业,扩大荒漠化防治国际交流合作”等。
     规划纲要特别强调建立文化体系与区域协同发展。
     在建立文化体系方面提出: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系统研究梳理黄河文化发展脉络,充分彰显黄河文化的多源性多样性。开展黄河文化传承创新工程,系统阐发黄河文化蕴含的精神内涵,建立沟通历史与现实、拉近传统与现代的黄河文化体系。整合黄河文化研究力量,夯实研究基础,建设跨学科、交叉型、多元化创新研究平台,形成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黄河流域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深入开展多种形式人文合作,促进民心相通和文化认同。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强化区域间资源整合和协作,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建设一批展现黄河文化的标志性旅游目的地。发挥自然景观多样、生态风光原始、民族文化多彩、地域特色鲜明优势,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增加高品质旅游服务供给。
     在区域协同发展方面提出:推动由黄河源头至入海口的全域统筹和科学调控,强化全流域共建“一带一路”向纵深发展,西部大开发加快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东西双向开放前景广阔。支持山西、内蒙古、山东深度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化科技创新、金融、新兴产业、能源等合作,健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与水源区对口协作机制。推动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合作。健全区域间开放合作机制,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增强城市群之间发展协调性,避免同质化建设和低水平竞争,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高效协同的城市群发展新格局。持续营造更加优化的创新环境,支持城市群合理布局产业集聚区,承接本区域大城市部分功能疏解以及国内外制造业转移。发挥上中游省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通道、节点作用和经济历史文化等综合优势,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加快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在实施这些重大国家战略中,深入研究当地特色文化并且在此基础上构建揭示普遍规律的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能够在建立文化体系与区域协同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在粤港澳大湾区有岭南学、广州学、香港学、澳门学等,在长三角有上海学、南京学、扬州学、杭州学、温州学、徽学等,在长江经济带有武汉学、三峡学、重庆学、成都学等,在京津冀有北京学、天津学、张家口学等,在黄河流域有中原学、晋学、洛阳学、长安学、内蒙古学、鄂尔多斯学、西夏学、敦煌学、西域学等。
      这些地方学,既研究当地独特的历史文化,又研究包括每个地方在内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地方学,既要把当地小网格的文化特色展现出来,又要通过揭示普遍规律把人类科学文化的大网络连接起来。在地方学研究领域,鄂尔多斯学发挥了特殊的作用。2002年,创立了鄂尔多斯学及其研究会;2005年,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倡议成立了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并担任第一任轮值主席方(2008年,由北京学研究所担任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执行主席单位,通过举办“首届亚洲地方学与地方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正在将地方学研究工作逐步引向深入和走向世界);2020年,由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联与内蒙古师范大学合作共建的内蒙古学研究会,在鄂尔多斯市召开成立大会。鄂尔多斯学、内蒙古学、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从黄河几字弯怀抱中的鄂尔多斯启航,走向全国、走向世界;鄂尔多斯人为推动中国地方学、亚洲地方学学术联盟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显著特点是提出了“地方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探索规律,终极目标是道法自然”。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