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包海山 //www.sinovision.net/?2437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应用地方学

热度 2已有 2399 次阅读2021-5-26 23:07 |个人分类:地方学研究|系统分类:科技教育分享到微信

     应用地方学
       包海山
     创建学科知识体系是基础,而只有应用它来为社会发展服务,才能使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成为一个系统性创新工程。
     地方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探索规律,终极目标是道法自然,因此,创建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能够应用它为需要认识客观规律、遵循自然法则的各行各业提供服务。而且,在本质意义上,地方学的构建与应用是探索和遵循客观规律的知行合一的系统性创新工程。
       、怎样应用地方学
      要应用地方学来为社会发展服务,首先要起经得起实践经验。在知行合一中,“行”还是“不行”,取决于有“真知”还是“不足谓之知,即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鄂尔多斯学研究会荣誉会长陈育宁教授认为:“知识体系与应用服务的紧密结合,使知识体系接了地气,言之有物,有内涵,有指向,能很好发挥指导性作用。应用服务使知识体系有了用武之地,有利于人们素质的提高,推进社会文明进步,也使知识体系检验了自己,丰富了自己,对历史经验的认知和对新鲜实践的总结能得到提升。这是地方学的一大优势,可以弥补学术研究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缺憾,探索一种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应该说,在构建与应用地方学的系统工程中,首先要清楚社会需求是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在此基础上,根据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来开展学术研究,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在应用服务中检验知识体系,就是看知识体系能否满足需求、解决问题,看知识体系在满足需求、解决问题中发挥什么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对一个家庭、一个地方、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可以说都是天大的事。因此,包括各地方学在内的全球地方学,必然会研究就业这个天大的事。就业,与劳动有关,与资本有关,而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依以旋转的轴心。因此,地方学研究就业问题,也就是在研究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依以旋转的轴心的问题,由此体现构建与应用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价值。这是构建学科知识体系的需要,也是应用知识体系来为社会发展服务具体检验
      地方学要走出研究机构的小圈子,融入市场主体的大舞台,在应用服务中把学科知识体系的价值体现出来。正是在这种发展过程中,创新要依靠市场的力量,同时创新本身也会成为市场的力量,从而使创新主体发生转变,由研究机构转变为具有研究和创新能力的融合发展的市场主体。对主体的转变,将从科普、教学、产业化发展等环节和路径来研究探讨,并且付诸社会实践。 
      (一)地方学的科普
      相对来说,能够参与创建学科知识体系的人们还是少数,而社会大众还是需要通过科普和教学来掌握学科知识体系。
      对于认知和掌握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来说,科普是广泛的松散的社会化教育,教育是定向的集中的校园内科普。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内涵、外延以及融合发展、应用服务等特性,决定了地方学的科普、教育的特性。
      1.突出科普作用,实现学科建设与应用服务相互促进
      对于中国地方学从提出基本概念到建成学科体系的全过程来说,目前还处在初步形成学科框架的发展阶段,因此目前地方学的学科普及,主要是基本概念和学科框架的普及,是科学探索精神的普及。
      地方学是在跨学科研究基础上创建新的学科知识体系,也就是在学习和研究哲学、经济学、历史学、民俗学、生态学等多学科基础上促进科学的融合发展。因此,地方学学科普及,既包含相对独立的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学科,这是基础;也包括正在探索和构建的跨学科融学科的学科体系,这是新的成果。在这里探讨的学科普及,主要是新的研究成果的普及。
      在地方学的构建与应用的系统工程中,学科普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检验,对学科建设与应用服务的相互促进,对推动地方学构建与应用主体的转变等,学科普及都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1)学科普及是检验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第一个环节。
      地方学走进和融入大学、企业、社区、乡村、网络等,首先是在宣传和展现研究成果;同时,也在审视和检验走进和融入大学、企业、社区、乡村、网络等的是不是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
      应该说,很多地方学已经提出概念,探索和研究了几十年,但是“尚未构建起学科体系”。在这样一个发展阶段,地方学学科普及有什么意义?一方面,通过地方学学科普及,能够对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全面而系统地汇集、梳理、整合,提炼出核心内容和基本框架,使研究人员提高研究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地方学学科普及,使更多的人们意识到学科融合发展的必然性,理解这是一个漫长的渐变的发展过程,使更多的各学科研究人员自觉地参与其中,而创建跨学科、跨地域、跨行业的系统性地方学是一个非常好的路径和方法。
     (2)学科普及是学科建设与应用服务相互促进的一个环节。
      地方学学科普及,是对学科知识体系的审视和检验,也是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的结合,能够使学科建设与应用服务相互促进。正是通过学科普及这个环节,了解学科建设的优势以及所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通过应用服务的社会实践,使优势和问题显现出来,由此倒逼学科体系加快建设,不断丰富和完善学科知识体系。
      在构建与应用地方学的系统工程中,首先由学术团体提出基本概念,不断探索和研究,明确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于是带着它走进和融入各行各业,这是地方学最初的学科普及;而通过学科普及这个环节,使地方学走进和融入各行各业、使学科建设与应用服务相互促进时,实施系统工程的主体将发生变化,融合发展的企业将会成为创新主体,创新还是要依靠市场的力量。当市场主体能够理解并且主动实施创造和体现价值的地方学系统工程时,就能够提高企业驾驭市场的能力,而且发展劳动生产力和改善生产关系的科学文化也能够形成市场力量。
       2.地方学学科普及的特点是在地感与全球化的统一
      地方学学科普及的特点是“在地感”与“全球化”的统一。
      (1)找准当地在地球自然村里的位置,努力以人类视野看清楚讲明白当地文化的本来模样。
      全球地方学研究的优势,是人们既能够立足当地,深入细化研究每个地方的文化特色,也能够放眼全球,在一个系统内观察世界各地的差异和相同之处,还能够遵循普遍规律形成人类共同的视野,看清楚讲明白地球自然村里每个地方文化的本来模样。正是这种差异与相同,彼此相连与相互联系,以及在一个系统内能够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使全球地方学学科建设与学科普及,更容易协同创新、融合发展。
      (2)共同遵循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客观规律,把各地地方学网格与全球地方学网络连接起来
      在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中,一方面是各地的人们都可以参与地方学的构建,另一方面是各地的人们都可以应用地方学来为当地社会发展服务,最根本的原因是所构建与应用的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是揭示和遵循不受地域局限、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法则所形成的学科知识体系。各地方学研究,就是探索和揭示各自网格里疏而不失的自然法则,并且使各个地方学网格连接起来,形成天网恢恢的全球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
      (二)地方学的教学
       地方学走进并融入大学和基层,开展教学和科普活动,其侧重点有所不同。教学的侧重点是应用学科体系教育人,科普的侧重点是使人们认识和掌握学科知识体系,而相同之处是教育人掌握知识体系,或者说教育成掌握知识体系的人。在构建与应用地方学系统工程中,是人来创建学科知识体系,也是人应用知识体系来为社会发展服务,而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由此可见教育人、改变人的思想意识、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的重要性。
       1.教育的本质,是激发自身自然的潜能
       教育是多方面的,从不同角度可以区分为教育别人、接受别人的教育、自我教育以及在校教育、职业教育、社会化教育等等。在教书育人中,教书是手段、方法,而育人是目的,是为了提高人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从根本上完善人的自身自然条件。
       马克思把教育理解为“三件事”:智育、体育、技术教育,要把有报酬的生产劳动、智育、体育和综合技术教育结合起来。他说:生产劳动同教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地方学的构建与应用,注重教育的本质,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激发人的自身自然的潜能,完善人的自身自然条件,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教育的本质,不是教育者给予受教育者什么,而是激发受教育者自身自然原本具有的潜能,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自我实现。
       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教育可以使人了解和认知这些关系,而劳动能够使人与自然有物质变换。因此,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才能使人了解和认知这些关系,并且在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中,激发人的自身自然的潜能,完善人的自身自然条件。
       总之,人作为自然界的产物,人的自身自然也是物质、能量、信息的结合体,是精气神相通、天地人合一的小宇宙。相对而言,教育主要应用的是信息功能,主要对个体物质、能量、信息的结合体发挥作用,而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特别是同广泛应用科学技术的社会化协作劳动相结合,就能够在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中,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存中,激发人的自身自然的潜能,完善人的自身自然条件,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2.成功的关键,是确定顺应规律的预期目标
       成功,是指通过努力达到了预期目标;失败,是指通过努力也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成功与失败,主要取决于预期目标是什么。如果预期目标符合客观规律,那就功到自然成,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如果预期目标违背客观规律,那么付出的努力越多,就会给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可见预期目标是什么有多么重要,它从根本上决定了成功与失败。
       发现和认识自然规律,需要一定的悟性和灵感,而悟性和灵感是人的自身自然中蕴含的潜能,它在某个时刻、由于某种因素能够被激发出来。对于学习教育和职业发展等来说,选择和确定顺应规律的预期目标,主要靠人的自身自然中蕴含的潜能即悟性和灵感,在此基础上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付出更多汗水。有人说,“成功就是99%的汗水+1%的灵感,但这1%的灵感远比99%的汗水更重要。这是因为1%的灵感确定了预期目标,这是成功的最关键的要素。
       17岁的少年马克思注重安静、内心声音、人类天性、共同目标。他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人类的天性本身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过得完美”;只有从安静中才能产生伟大壮丽的事业,安静是唯一生长出成熟果实的土壤”;“每个人眼前都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至少在他本人看来是伟大的,而且如果最深刻的信念,即内心深处的声音,认为这个目标是伟大的,那他实际上也是伟大的,因为神决不会使世人完全没有引导,神总是轻声而坚定地作着启示”;“神也给人指定了共同的目标——使人类和他自己趋于高尚。但是,神要人自己去寻找可以达到这个目标的手段”。
     大道至简。只要注重人的自然天性,不被身外之物所迷惑困扰,就会心平气和、悠然安静、从容淡定,听到自己作为自然界小宇宙的内心深处的声音,从而选择和确定简单的顺应自然规律的预期目标。在现代商品社会,能够在创造使用价值与生产交换价值之间找到某种平衡,按照人的本能需求持续做自己应该做必须做的事情,就是成功的人生。况且,体现人的主体地位,发挥资本的工具作用,把劳动从商品地位解放出来,还原自然界和人类世界原本是无价之宝的自然属性,有其内在必然规律。地方学研究的终极目标是道法自然,这是因为自然法则“给人指定了共同的目标”,即“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三)地方学的产业化
      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最终是要用社会的认可和它所起的作用来检验”。地方学只要“融入”各行各业,特别是“融入”市场主体,那就能够打破学术团体与市场主体的界限。一旦学科知识体系被大众所理解和掌握,那么大众必然会应用它来为社会发展服务,从而整体性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地方学构建与应用的系统工程中,科普和教学是连接学科体系与应用服务的重要环节,也是创新主体发生变化的转折点,可以使企业成为创新主体,能够依靠市场的力量推动地方学构建与应用的系统性创新工程。对于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拓展产学研用融合通道,纵深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说,地方学构建与应用的系统性创新工程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1.学科建设的产业化
      地方学及其研究会机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各地方学一般都有专门研究它的机构,但是地方学研究不局限于专门机构,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可以参与地方学的构建与应用。
      杭州学研究者马智慧研究员认为:“地方学基础研究的工作量之繁重,不是一个地方学会或者某个科研机构能够全部承担的。如果不能全面吸收社会各界的研究力量共同参与,就无法完成地方学研究工作的使命”。
      那么,通过什么途径、在什么平台才能全面吸收社会各界的研究力量共同参与?主要还是通过市场的力量,通过满足市场需求来拓展产学研用融合发展通道。如果只是从研究机构的角度来看,那么在走进大学、企业、网络等过程中,通过科普和教学环节,主要是对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的检验;而一旦融入市场主体,那么市场主体对学科知识体系的检验,不仅检验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而且可以弄清楚还欠缺哪些内容,知道需要什么样的学科知识体系来解决实际问题。正是有现实需求,甚至是迫切的现实需求,因此市场主体比学术团体更高效率地把构建与应用地方学的系统性创新工程推向前进,其中也包括学科建设的产业化发展。
       2.地方学融入市场主体
      地方学研究走进并融入市场主体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够走进并融入一切探索客观规律、遵循自然法则的市场主体;二是能够促进一切探索客观规律、遵循自然法则的市场主体融合发展。一切市场主体持续健康发展,就必然遵循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地方学就是研究其内在必然规律。
      (1)探索和遵循同样规律的市场主体
      我国市场主体总数已经达到一亿三千多万户。在本质意义上,可以区分为两大类,即遵循客观规律的市场主体和没有遵循客观规律的市场主体
      市场主体能否遵循客观规律,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市场环境,二是对客观规律的认知与把握。可见,市场主体能否遵循客观规律,一方面取决于自身是否具备认知与把握客观规律的能力,另一方面市场环境也决定市场主体能否遵循客观规律来持续健康发展。只有遵循规律才会成功,没有遵循规律就会失败。有数据表明,“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3.9年,而几乎98%的创业者必然失败”。这有创业者的因素,有市场主体的因素,还有市场环境的因素。但是,无论哪方面的因素产生更大的作用,最终还是会表现为市场主体遵循规律和没有遵循规律这两大类,其结果或者成功,或者失败。
      所谓市场环境,是指经营活动所处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中企业不可控制的因素,主要有政治、法律、经济、科技、社会、文化、自然生态等方面的因素。系统性地方学研究,不仅能够提高企业认知和把握客观规律的能力,也对企业不可控制的市场环境产生影响,促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共同遵循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客观规律。
      (2)遵循同样规律的市场主体的融合发展
      地方学融入市场主体,最终发挥的是学科知识体系所揭示、转化和体现的自然法则的能量。就业、分配、消费以及经济、社会、自然等有其内在必然规律。李克强指出:“我们所说的发展,是就业和收入增加的发展,是质量效益提高和节能环保的发展,也就是符合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科学发展”。实现科学发展,就是市场主体和市场环境都要符合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而“人和自然都服从同样的规律”,即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最终都服从、顺应、遵循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客观规律
      探索和遵循自然规律的地方学研究,能够走进和融入探索和遵循自然规律的市场主体,也能够促进探索和遵循自然规律的市场主体融合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依以旋转的轴心时,从资本的角度来看,资本的集中规律决定了资本集中为唯一的单个资本,使社会总资本的高度集中达到极限,从而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所具有的资本属性的外壳自然消失,最终使人类劳动从商品地位解放出来;从劳动的角度来看,协作劳动即许多力量融合为一个总的力量而产生新的力量的规律,决定了全世界劳动者联合起来,在生产者自由平等的联合体的基础上按新方式来组织生产,形成人类利益和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这种必然规律,决定了没有遵循规律的企业逐渐被淘汰出局,而遵循同样规律的市场主体必然融合发展。
       二、地方学与各行各业的融合
      真正的一体化融合发展,构建人类利益和命运共同体,是促进文化、教育、科技、工业、农业、服务业以及城市、乡村等等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一)地方学与文化产业
      文化是人的思维和行为的总和,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法治文化、生态文化、网络文化等等。人的思维和行为,有的遵循规律,形成具有科学内涵的文化;有的违背规律,形成文化糟粕。由此,文化也可以区分为两大类:一是反映和遵循客观规律的尊道而贵德的科学文化,二是违背客观规律的逆道而行的糟粕文化。
      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文化科技融合将面对更广阔的全球市场在文化产业中,我国价值观和内容出海发力不足、长期缺位,需要通过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产生超大规模的经济效益和强有力的价值观输出;而真正强有力的价值观,形成于遵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因为“人和自然都服从同样的规律,强力和自由是同一的”。价值观是世界观的核心,是人们知行合一的内在动力。地方学以探索规律为根本任务,以道法自然为终极目标,由此形成的强有力的价值观,能够成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促进人类构建有科学文化灵魂的有相同价值观的利益和命运共同体。
      1.科学文化成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发展文化产业,从工业经济向文化经济转型,最“关键”的一点是深刻理解科学文化能够成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恩格斯指出:“正是由于这种工业革命,人的劳动生产力才达到了这样高的水平,以致在人类历史上破天荒第一次创造了这样的可能性:在所有的人实行合理的分工条件下,不仅进行大规模生产以充分满足全体社会成员丰裕的消费和造成充实的储备,而且使每个人都有充分的闲暇时间从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科学、艺术、交际方式等等——中间承受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且不仅是承受,而且还要把这一切从统治阶级的独占品变成全社会的共同财富和促进它进一步发展。关键就在这里。”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灵魂,而科学文化共同体,是通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桥梁,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灵魂。在商品社会,之所以金钱在劳动异化中成为“一切事物的普遍价值”,它能够剥夺人类世界和自然界本身的价值,根本原因还是人类没有意识到并守护人类世界和自然界本身是无价之宝的自然属性。科学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并不是盲目追求交换价值,随着资本起舞,而是在特定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注重创造产品的使用价值,逐渐体现出创造和应用科学文化的人们的主体地位,发挥资本的工具作用。科学文化成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说到底是科学文化所反映和揭示的人类原本可共享的“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的自然法则的巨大能量的使用价值。
      2.最大的知识增量创造和体现巨大价值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具有资本属性的历史条件下,人类最大的社会变革,是应用资本的运作规律从具有盲目性向具有科学性转型,从而系统性改变资本和劳动的关系,体现人的主体地位,发挥资本的工具作用。
      社会主义变成科学,就是要求世界各地尊重科学的人们都去研究它。现在首先要做的是对这门科学的一切细节和联系作出进一步的探讨,包括对资本的一切细节和联系、劳动的一切细节和联系、资本和劳动关系的一切细节和联系作出进一步的探讨,这些细节和联系涉及到各行各业、各个方面。实现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共同的事业,需要各国在实践上和理论上的合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正是世界各国人们共同对社会主义这门科学的一切细节和联系作出进一步的探讨,将会使它成为最大的知识增量,并且在实践上和理论上的合作中,创造和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巨大经济和社会价值。
      (二)地方学与旅游产业
       一般认为,“是旅行,外出,即为了实现某种目的,利用一定的时间,在一定的空间里,从甲地到乙地的旅行过程;“”是游览、观光、娱乐、感触、体验,即为达到这些目的所作的旅行。二者合起来便是旅游。
       包括旅游在内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有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物理空间中的物体是物理的存在,即物体具有空间的属性。由于时间不可逆,所以物理空间中发生的各种活动或事件,只能保存它们的结果,而不能保存其过程。与此相对,信息空间是虚拟空间,其信息对象本身没有物理属性,对象之间可快速便捷地传递建立各种关系,可记载全过程。网络空间的主要功能是供人们进行数据的获取和处理及传送电子邮件,而网络空间将是人们进行交流、活动的一个新的场所,它是全球所有通信网络、数据库和信息的融合,形成一个巨大的、相互关联、具有不同民族和种族特点相互交流的“景观”,是一个三维空间。在不久的未来,全球网络的融合将改变单个网络的特性,网络将不再只是简单地作为一种人们进行交流的中介,而将创造出一个“全球网络生态”,人们将能够在“全球网络生态”环境下从事各种活动。
       人类生存和发展环境有两个空间,即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数字空间、网络空间、思想空间等都可以纳入信息空间;而人类生存和发展环境的主要内容也有两个,即自然生态和人文历史,这是我们在其中生存、活动并表现自己的那个环境的两个组成部分。把两个空间和两个内容联系起来看,自然生态在物理空间;而人文历史中,人的躯体活动在物理空间,人的思维活动在信息空间,由此衍生出互联网+旅游等新业态。
       1.旅游的空间和内容
       旅游的空间有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而在这两个空间中的主要内容即旅游的主要内容是自然生态和人文历史。
       (1)自然风光之旅
      自然风光之旅,是人们走进和融入大自然的旅行。人与自然的互动交流,有物理空间,也有信息空间。日月星辰、飞鸟走兽、草原森林、山川河流是物理空间里的物质存在,而人的思维、感悟、情愫、梦想是以信息形态存在于信息空间。
      人的情感世界可以与自然界交流融合。陶渊明“悠然见南山”,李白与敬亭山“相看两不厌”,赵秉文“倚天青壁看云生”,都是人与自然的一种信息交融。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李白“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程颢“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这是在人与自然的交融中放飞诗情、歌声与思绪。而人本身也有飞天梦:孙逖“更疑天路近,梦与白云游”李白“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辛弃疾“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人的整个生命过程,就是在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中的一次旅行。在人生旅途,游玩和体验有区别。追求感官刺激的游玩,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虚荣心,用贪婪的目光和占有的欲望到处想得到一些什么,例如拍照也是用大自然作为陪衬来凸显自己;而体验是用身心来与大自然沟通交流,通过认识、理解和热爱大自然,来吸收大自然的能量,同时把自身的能量奉献给大自然,建立起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培育和释放人的自身自然的潜能,实现人与自然的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互动和交融
       (2)人文历史之旅
      在人文历史长河中,人的躯体是载体,文化是内在灵魂。没有文化灵魂,躯体只是行尸走肉,而培育了文化灵魂,就可以世代传承发展。
      对躯体和灵魂的特性,恩格斯认为:以物质结构形成的人的躯体,“生就意味着死”,“死亡或者是有机体的解体,除了构成有机体实体的各种化学成分,什么东西也没有留下来”;而以信息结构形成的人的文化灵魂,“还留下某种生命本原,或多或少和灵魂相同的东西,这种本原不仅比人,而且比一切活的机体都活得更久”。
      人文历史文化之旅,不是看躯体走的有多远,而是看能否培育文化灵魂,找到并融入比一切活的机体都活得更久的生命本原。对此没有意识,就会“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而一旦领会了它,就能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是以圣人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人的躯体活动的时间和范围有限,而文化灵魂可以穿越的时空却无限。正是在文化领域、信息空间,苏轼能够穿越时空“故国神游”;庄子不仅可以“乘道德而浮游”,并且能够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这是人文历史文化之旅的最高境界,也是在信息社会中人文历史文化之旅所追求的目标。
       (3)人生之旅所能看到的最美景象
       恩格斯对大自然和人类历史的观察和研究,对具有文化灵魂的人生之旅具有普遍意义:“大自然是宏伟壮观的。为了从历史的运动中脱身休息一下,我总是满心爱慕地奔向大自然。但是我总觉得,历史比起大自然来甚至更加宏伟壮观。自然界用了亿万年的时间才产生了具有意识的生物,而现在这些具有意识的生物只用几千年的时间就能够有意识地组织共同的活动;不仅意识到自己作为个体的行动,而且也意识到自己作为群众的行动,共同活动,一起去争取实现预定的共同目标。现在我们已经差不多达到这样的程度了。观察这个过程,眼看我们星球的历史上还没有过的情况日益临近实现,对我来说,这是值得认真观察的景象,而且我过去的全部经历也使我不能把视线从这里移开。但这是使人疲劳的,尤其是当你觉得负有使命促进这一过程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去研究大自然就是大大的休息和松快。”
      人类历史比起大自然来显得更加宏伟壮观,是因为人类不仅是自然界的产物,而且人类能够按照所认识的自然规律来改变自然界。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存在于自然界,自然条件决定人的生存环境和历史发展;同时,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如恩格斯所言:“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随着思维能力的提高,人们不仅意识到自己作为个体的行动,而且已经开始一起去争取实现预定的共同目标。这个共同目标,就是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而真正的人的自由就是实现同已经被认识的自然规律和谐一致的生活。这是我们星球即地球自然村的历史上还没有出现过但是日益临近实现,是值得人们认真观察并且努力促成的景象,也是人生之旅所能看到的最美景象。
       2.地方学与全域旅游融合发展
       全域旅游,是旅游产业的全景化、全覆盖,是资源优化、空间有序、产品丰富、产业发达的科学的系统旅游。在全域旅游中,旅游质量和形象由整个社会环境构成,这就要求全域旅游必须走共建共享道路。在景点旅游模式下,旅游从业者只是导游、服务员等,而在全域旅游模式下,整个区域的居民都是服务者,都是主人,他们由旁观者、局外人变为参与者和受益者。全域旅游既要让建设方、管理方参与其中,更需要广大游客、居民共同参与。要通过旅游发展成果为全民共享,增强居民获得感和实际受益,来促进居民树立人人都是旅游形象,自觉把自己作为旅游环境建设一份子,真正树立主人翁意识,提升整体旅游意识和文明素质。
       从发展趋势来看,全域旅游,能够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方式转变,加大旅游与农业、林业、工业、商贸、金融、文化、体育、医药等产业的融合力度,形成综合新产能;能够从旅游企业单打独享到社会共建共享转变,充分调动各方发展旅游的积极性,以旅游为导向整合资源,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推动建立旅游发展共建共享机制;能够从仅是景点景区接待国际游客和狭窄的国际合作向全域接待国际游客、全方位、多层次国际交流合作转变,这是区域发展走向成熟的标志,是旅游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世界旅游发展的共同规律和大趋势,代表着现代旅游发展的新方向。
       各地方学网格相连形成全球地方学网络,各地全域旅游相连形成全球全域旅游。因此,可以从地方学网格与全域旅游以及地方学网络与全域旅游,在两个方面促进地方学与全域旅游的融合发展。
        (1)地方学网格与全域旅游
       地方和全域,都是相对概念。在地球自然村,就像各地方学网格组成全球地方学网络一样,各地网格里的全域旅游组成全球网络中的全域旅游。地方学与全域旅游的融合发展,从地方网格里的系统性融合发展开始。
       地方学是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学科,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一个区域的历史、地理、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各种问题,都可以置于地方学的研究视野之中。文旅融合进一步缩小了文化与旅游相互作用的时空距离,文化赋予旅游以内涵和旅游供给文化以市场都需要更加高效。就研究成果的转化方式而言,多样性需求更加突出,既要有效转化为理论成果,又要及时转化为决策参考、咨询产品和媒体宣传。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既是受众,又是内容的生产者,因此,地方学研究成果需要“泛在化”的表达转化。
       地方学研究融入全域旅游,就能够实现研究成果“泛在化”的表达和转化,就能够走出纯学术的单位型智库,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平台型智库,打造整合多方资源的集成创新平台矩阵。地方学与全域旅游的融合发展,淡化和消除了研究机构与市场主体的界限。无论什么机构、主体、平台,最终都因为认识和遵循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客观规律而一体化融合发展。
          (2)地方学网络与全域旅游
       自然生态和人文历史,是人类在其中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的两个组成部分。从自然生态来看,山岳江河、草原森林、沙漠戈壁、高原盆地、湖泊海洋等大自然的生态系统原本就是彼此相依、血脉相连的一个有机整体;从人文历史来看,随着生产方式的日益完善、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交流层次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文历史,逐渐成为世界人文历史,并且构建人类利益和命运共同体。无论从构建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全域旅游融合发展的角度来看,最终要把地球自然村的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完整的系统性呈现出来。
       地方学网格形成网络,能够高效率地服务并融入全域旅游发展。例如,杭州学研究在服务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方面,正在形成两大拳头产品。一是文旅与高新技术的融合发展。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物联网等新兴互联网技术使文旅产业的未来充满了挑战与机遇,杭州学主动呼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规模优势和应用优势,推动文旅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提高文旅创新能力和创新优势,挖掘文旅发展潜力和活力,培育新业态,发展新模式,构筑新动能,加速提升文旅产业发展水平。二是文旅与国际化的融合发展。旅游业是一个天然的国际化产业,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前沿阵地。实施“文旅国际化”,就是要让杭州这座文化旅游城市在国际上富有鲜明的城市个性和魅力,具有高质量的国际文旅环境,打造具有独特性、差异性的国际文旅品牌,真正成为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和“东方休闲之都”。只有打造一批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杭州特点的本土化文旅产品,推出一批具有独特性、差异性、震撼力的世界级文旅产品,才能以文旅产品的本土化,推进文旅国际化;才能以文旅的国际化,推动城市的国际化。
       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是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包括在不同产业部门和服务行业之间的自由流动,以及不同产业部门和服务行业本身成为自由人的自由联合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全域旅游与广义文化的融合发展顺应了这种必然规律。一方面,旅游行业能够与不同民族文化、不同地域特色、不同行业文明等相对接;另一方面,旅游者可以自由流动,特别是能够体验、参与、融入不同的文明,为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开辟具体路径,提供现实条件。
       (三)地方学与教育产业
        对教育,可以区分为义务教育和教育产业两大类。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教育产业,是指教育作为一种产业,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发展具有长远推动作用;通过教育投入,可拉动教育经济增长,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功能和特性。
        在地方学与教育产业中,其教育产业不包括义务教育部分,而主要是指教育融入产业部门,能够提高生产者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并且创造和体现更大价值的教育的产业化。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作为一个系统性创新工程,其教育产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地方学的学术研究、科普教学、应用服务中,科普教学这个环节的产业化发展;二是在应用学科知识体系服务社会发展过程中,在市场主体中人们终身教育的产业化发展。
        1.作为科研与生产中的一个环节的科普教学的产业化
        目前,地方学作为系统性创新工程,到了从侧重于创建学科体系向侧重于应用服务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其中,科普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道关。只有连接好这个环节,过来这道关,才能使地方学的构建与应用真正成为系统性创新工程。
        地方学的学科普及和教学的产业化发展,能够促进学科建设与应用服务形成一个大循环,把各个环节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系统性创新工程。一方面,高校研究机构可以推动地方学学科普及和教学的产业化发展,通过满足市场主体对学科知识体系的需求来实现自身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通过走进和融入市场主体,使市场主体成为构建与应用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创新主体。
        研究机构与市场主体、大学与城市,都需要融合发展。学者认为,我国经济缺乏科技支撑,中小企业寿命不长,是因为没有重视智力投资,特别是城市化模式存在问题,智力投资的方式在条块分割的大学与城市分离的旧格局中,使得大学与城市的功能都被严重制约与浪费。我国是人口大国,要转变为智力资源大国,不仅需要城市化,更需要城市的知识化、智能化。以大学和科研机构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心,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科技等各行各业中,相对而言,最有吸引力、最容易合作、渗透领域最广泛而且需求最大的就是教育。从教育与经济的融合来看,一方面,教育必须自觉面向社会、市场和未来,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教育的行为模式从单向性转变为互动性,不断增强自身系统的柔性、活性以及穿透力、影响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和推动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另一方面,随着知识经济和文化经济的到来,企业将会成为知识和文化创新的主体,这又必然促进企业这个创新主体逐渐变成学习型组织,使教育融入企业的各个层面,使教育与经济融为一体。教育是为了培育人的健康身体和文化灵魂,经济为此创造物质条件。
        2.应用学科体系服务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终身教育的产业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除了义务教育之外,其他的终身教育都可以产业化发展。义务教育,主要是儿童和少年时期的教育;而教育产业,是步入青年之后,能够创造和体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时期的教育。教育的产业化发展,不是为了收取受教育者的费用,而是为受教育者提供创造和体现更大价值的机会平台
       马克思指出:“应当按不同的年龄循序渐进地授以智育、体育和技术教育课程。技术学校的部分开支应当靠出售这些学校的产品来补偿。把有报酬的生产劳动、智育、体育和技术教育结合起来”。由此可见,在这种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智育、体育、技术教育与有报酬的生产劳动结合起来的时候,教育就能够产业化发展。
       跨学科、跨地域、跨行业的全球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融入各行各业,也就把教育融入了全球各地的各行各业。教育就是生活和工作,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绝大多数劳动者生活和工作于各个产业的市场主体中。在教育与市场主体的融合发展中,教育能够使劳动者熟悉和适应整个生产系统,从而有条件根据社会需要或者自己的爱好,在工业、农业、旅游、科技等不同的生产部门自由流动,并且充分发挥劳动者得到全面发展的才能,即“教育将使年轻人能够很快熟悉整个生产系统,将使他们能够根据社会需要或者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教育将使他们摆脱现在这种分工给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这样一来,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发挥他们的得到全面发展的才能
      (四)地方学与科技产业
      人们习惯于把科学和技术连在一起,统称为科学技术,简称科技。在地方学的构建与应用中,构建学科知识体系是科学研究,是探索和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应用服务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是在技术上应用学科知识体系为社会发展服务。相对来说,创建学科知识体系,是研究机构在未知领域中的探索,即地方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在未知领域中探索客观规律,而对应用服务,社会已经有了技术上的需要,因此这种需要倒逼加快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促进研究人员走出研究机构的小圈子,融入应用学科知识体系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市场主体大舞台。
      1.科学技术产业化发展的现实意义
      技术是对科学知识的应用,科学是对客观规律的探索和认知。一般认为,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具有普遍性,人和自然都服从同样的规律。
      规律本身是否客观存在是一回事,能否发现和认识规律是一回事。如果不能发现和认识在无形中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那么人们的愿望、目的、行动往往在互相矛盾此冲突中,由各种偶然性所支配;而人们一旦发现和认识了规律,就会共同遵循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客观规律来争取实现共同的预定目标,共同实现同已被认识的自然规律和谐一致的生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是集中的社会力量。科技的产业化,就是与资本这个集中的社会力量相结合。相对而言,个体资本、群体资本、国家资本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竞争,而社会资本是在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利益基础上合作形成集中的社会力量。马克思说:“由资本形成的一般的社会权力和资本家个人对这些社会生产条件拥有的私人权力之间的矛盾,发展得越来越尖锐,并且包含着这种关系的解体,因为它同时包含着生产条件向一般的、共同的、社会的生产条件的转化”。之所以资本家个人对社会生产条件拥有私人权力这种关系解体,使社会资本在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利益基础上合作形成集中的社会力量,根本原因是生产条件向一般的、共同的、社会的生产条件转化,而同创共享的科学文化和应用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大大加快生产条件向一般的、共同的、社会的生产条件转化。
      2.科学技术产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科学技术产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消除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所具有的资本属性,还原自然界和人类世界原本是无价之宝的自然属性,因为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大大加快生产条件向一般的、共同的、社会的生产条件转化,因为科学技术最终揭示、转化和体现的是人类原本可共享的对任何人来说都是相同的客观存在的自然法则的巨大能量。
      科学技术的产业化发展,最终转化和体现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法则的巨大能量。自然法则,不仅创造了天地人,也创造了人类不断进化、不断改善自身自然条件、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潜能。对于人类发现和遵循自然法则来说,凯文·凯利在《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中认为,技术元素包括人类发明所具有的“繁殖”动力,这种动力促进新工具的制作和新的科技发明,鼓励不同技术进行沟通以实现自我改进。这个系统开始具备某种自主性。人们越深入了解科技发明的整个系统,就越意识到它的强大和自我繁殖能力。当多个复杂系统构建成一个特大系统的时候,每个系统就开始影响直至最终改变其他系统的组织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使系统产生变化的规则,自身也产生了变化。当科技被生物激活之后,我们就得到了能够适应、学习和进化的人工智能,从而我们就拥有了一个崭新的生物文明。工业时代的标志是机械设计能力的登峰造极;而新生物文明的标志则是使设计再次回归自然,将科学技术和不羁的自然融合在一起。人造世界就像天然世界一样,很快就会具有自治力,也随之失去人类主观意志的控制,只能顺应自然规律,而这却是个最美妙的结局,是真正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五)地方学与乡村振兴
     乡村和城市的分离以及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有其内在的必然规律。乡村迫切需要振兴,是因为在城市与乡村的分离过程中,城市发展很快,乡村落后的太远。如果说城市发展使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那么乡村振兴,不仅是脱贫攻坚战,而且努力使社会大众共同富裕起来,在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中共享发展成果。
      1.乡村落后的原因
     乡村落后的主要原因是隔绝和分散。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在这种分离中,“城市已经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受和需求的集中这个事实;而在乡村则是完全相反的情况:隔绝和分散。城乡之间的对立只有在私有制的范围内才能存在”。
在城市和乡村的分离中,最辛劳、艰难、痛苦的是颠簸于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农民工。挣钱难、住房难、就医难、上学难、结婚难、生娃难,农民工感受和体会最深。劳动是人的内在本质。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生命质量怎么样,这取决于在什么环境条件下,以什么心情、态度和方式来参与生产活动。城里人期待能够维持生活的就业机会,农民工盼望可以养家糊口的打工机会。稳定就业与临时打工是城里人与农民工的差别。
劳动机会也需要人们期待、盼望、四处寻找,是由社会环境和生活条件所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说:“如果这个人的生活条件使他只能牺牲其他特性而单方面地发展某一特性,如果生活条件只提供给他发展这一特性的材料和时间,那么这个人就不能超出单方面的、畸形的发展。任何道德说教在这里都不能有所帮助,并且这个受到特别培植的特性发展的方式如何,又是一方面决定于为他的发展所提供的材料,另一方面决定于其他特性被压抑的程度和性质”。乡村落后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只提供给村里人在隔绝、分散、孤立条件下发展的材料。乡村振兴,要从根本问题着手,系统性解决问题。
      2.乡村振兴的路径
     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行各业以及城市乡村一体化融合发展,而最根本的一点还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会提出,要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挥各地比较优势,逐步形成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格局,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强化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弊端,加快打通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性通道。统筹县域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基本农田、生态保护、城镇开发、村落分布等空间布局,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实现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壮大县域经济,承接适宜产业转移,培育支柱产业。加快小城镇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挥小城镇连接城市、服务乡村作用。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有条件的地区按照小城市标准建设县城。积极推进扩权强镇,规划建设一批重点镇。开展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推动在县域就业的农民工就地市民化,增加适应进城农民刚性需求的住房供给。鼓励地方建设返乡入乡创业园和孵化实训基地。
      在构建国土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这三大空间格局中,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功能区主要在乡村地区,因此“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也由此凸显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六)地方学与城乡融合
      地方学的构建与应用,可以从“探索规律,顺应必然趋势”以及“把握规律,解决现实问题”,这在两个方面来研究和促进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
      1.探索规律,顺应必然趋势
      一体化融合发展,不是消除城市、乡村以及各行各业所具有的不同特性和功能,而是打破各自封闭的界限,消除彼此之间的对立与冲突,在一个巨系统内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整体合力。废除私有制,消除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对立,最根本的一点还是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即“从事农业和工业的将是同一些人,而不再是两个不同的阶级”。
       (1)通过大工业,生产出足够满足社会全体成员需要的产品。
      如恩格斯所言:摆脱了私有制压迫的大工业的发展规模将十分宏伟,相形之下,目前的大工业状况将显得非常渺小,正像工场手工业和我们今天的大工业相比一样。工业的这种发展将给社会提供足够的产品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现在由于私有制的压迫和土地的分散而难以利用现有改良成果和科学成就的农业,将来同样也会进入崭新的繁荣时期,并将给社会提供足够的产品。这样一来,社会将生产出足够的产品,可以组织分配以满足全体成员的需要。
       (2)教育将使人们熟悉整个生产系统,未来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发挥他们得到全面发展的才能。
      恩格斯揭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般规律:由整个社会共同经营生产和由此而引起的生产的新发展,需要完全不同的人,并将创造出这种人来。由整个社会共同地和有计划地来经营的工业,就更加需要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即能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因此现在已被机器破坏了的分工,即把一个人变成农民、把另一个人变成鞋匠、把第三个人变成工厂工人、把第四个人变成交易所投机者的这种分工,将完全消失。教育将使年轻人能够很快熟悉整个生产系统,它可使他们能够根据社会需要或者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教育将使他们摆脱现在这种分工给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这样一来,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发挥他们的得到全面发展的才能。
       2.把握规律,解决现实问题
       相对而言,城市和乡村的地理位置和空间布局是稳定的,而人员可以自由流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从两个方面促进人员流动。
       一是“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有力有序有效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加快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增强中小城市人口承载力和吸引力。建立健全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全面落实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政策、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政策,以及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向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较多的城镇倾斜政策。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提升城市包容性,推动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
       二是“建立城市人才入乡激励机制”和“建立科技成果入乡转化机制”。制定财政、金融、社会保障等激励政策,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入乡创业。鼓励原籍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外出农民工及经商人员回乡创业兴业。推进大学生村官与选调生工作衔接,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扎根基层、发挥作用。建立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长效机制。建立城乡人才合作交流机制,探索通过岗编适度分离等多种方式,推进城市教科文卫体等工作人员定期服务乡村。推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向乡村教师、医生倾斜,优化乡村教师、医生中高级岗位结构比例。引导规划、建筑、园林等设计人员入乡。允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探索人才加入机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健全涉农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和产学研用合作机制,鼓励创建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服务网络,建立科研人员到乡村兼职和离岗创业制度,探索其在涉农企业技术入股、兼职兼薪机制。建立健全农业科研成果产权制度,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发挥政府引导推动作用,建立有利于涉农科研成果转化推广的激励机制与利益分享机制。探索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推广融合发展机制,允许农技人员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合理取酬。
      总之,城市和乡村在融合,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各行各业在融合,而最根本的融合是人们共同遵循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客观规律,使生活在城市和乡村、从事各行各业的人们的利益相一致。真正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利益和命运共同体中的人们成为同一些人”,在一个巨系统内,把从事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农业、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作为多项活动中的一项活动,充分发挥全面而自由发展所得到的多方面的才能。
      (七)地方学与利益共同体
      利益共同体成为命运共同体的基础,主要是两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一、从社会成员的联系来看,利益是彼此连接起来的纽带;二、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条件来看,只有在利益共同体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命运共同体。
       1.利益是连接人类社会成员的纽带
      恩格斯指出:“正是自然的必然性、人的特性(不管它们表现为怎样的异化形式)、利益把市民社会的成员彼此连接起来”。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把社会成员彼此连接起来的利益,其本质差别是利益对立与利益一致这两种。人们的利益彼此对立还是一致,现实社会是私有制还是公有制,这要看社会日常生活所处的现实条件。
      从家庭的发展阶段来看,在“私人的家务变成社会的事业”之前,当“个体家庭”还是“社会的经济单位”时,当资本和劳动的关系使人们感到就业难、挣钱难、住房难、就医难、上学难、结婚难、生娃难时,社会日常生活所处的现实条件使人们感受到的是利益的对立,只能通过竞争来解决问题。
      对私人利益、金钱和竞争的关系,恩格斯说:“在利益仍然保持着彻头彻尾的主观性和纯粹的利己性的时候,把利益提升为人类的纽带,就必然会造成普遍的分散状态,必然使人们只管自己,彼此隔绝,使人类变成一堆相互排斥的原子”;“只要异化的主要形式,即私有制仍然存在,利益就必然是私人的利益,利益的统治必然表现为财产的统治。封建奴隶制的消灭使‘现金交易成为人们之间唯一的纽带’”;由于私有制把每一个人孤立在他自己的粗鄙的独特状态中,又由于每个人和他周围的人有同样的利害关系,所以地主敌视地主,资本家敌视资本家,工人敌视工人。正是由于利害关系共同性,所以在这种共同的利害关系的敌对状态中,人类目前状况的不道德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而竞争就是顶点”。
      到了顶点必然会发生变革,而最大的变革,是人们的利用从对立向一致转变,从竞争向合作转变,从而实现在共同利益基础上自由人的自由联合。
       2.利益共同体是命运共同体的基础
      利与命直接相关,而在本质意义上,利和命都与天道相关,即“顺天者存,逆天者亡。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是利与命的关系;而顺天者存,逆天者亡,是利和命与天道的关系。
      人们能够顺应天道时,利和命是一个整体;而违背天道时,就只顾眼前利益,不管命运的存亡。然而,在劳动异化、人的自然天性被扭曲的商品社会,当不断出现死亡,死神在不同利益群体中间一样肆虐时,人们也会共同关注和保护共同的利益和命运。例如,新冠疫情,不仅迫使不同阶层的人们共同关注共同的利益和命运,而且迫使不同地方、不同国家的人们共同关注共同的利益和命运。
      如果说,在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由于利益相对立,人们盲目追求劳动的交换价值,从而在金钱统治下完全异化;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利益相一致,人们科学体现劳动的使用价值,使金钱失去作用,人们笑谈在利益对立中把劳动本质变成商品买卖的那段历史;那么,社会主义就是在二者之间,从利益对立向利益一致转变,从人们在金钱统治下完全异化向使金钱完全失去作用,把劳动从商品地位解放出来的历史发展阶段。
       资本是集中的社会力量。只有社会大众在生产、分配、消费各环节共同参与,资本才能动起来。资本的各种社会职能是人类所共同赋予的。资本剥削劳动,还是造福民众,这取决于人类赋予资本什么社会职能。个人、集体、国家、社会,都可以成为创造、占有、管理资本的专家即资本家。马克思说:“由资本形成的一般的社会权力和资本家个人对这些社会生产条件拥有的私人权力之间的矛盾,发展得越来越尖锐,并且包含着这种关系的解体,因为它同时包含着生产条件向一般的、共同的、社会的生产条件的转化”。相对而言,个人资本、集体资本与社会生产条件之间的矛盾冲突越来越尖锐,而国家资本、社会资本能够促进生产条件向一般的、共同的、社会的生产条件转化,也由此构建真正的人类利益共同,奠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基础。
      (八)地方学与命运共同体
       共同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人类社会,由于某种利益和命运的联系,人与人、人与社会可以形成某种共同体;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作为类主体,天地人合一是自然界的共同体。
       1.个人自由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共同体有大小之分,也有真假之别。大小而言,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行业,人与人、人与社会可以形成某种共同体;真假而言,由于遵循规律和违背规律的不同,形成利益一致和利益对立的共同体。真正的共同体,是人类共同遵循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客观规律,是自由人自由联合起来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只要“利益把市民社会的成员彼此连接起来”,就能够形成某种共同体。只是由于利益一致与对立的不同,共同体的实质不同,有真正的共同体,也有虚幻的共同体。当人们的利益相对立,私人占有生产资料时,国家只能采取一种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而只有以社会的名义占有生产资料,使人们的利益相一致,才能形成现实的共同体。
      真正的命运共同体,是自由人的自由联合体,而“自由就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人的自由是实现“那种同已被认识的自然规律和谐一致的生活”。
      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人们只有探索真理、把握规律才能获得个人自由,而获得自由的人们才能自由联合为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构建利益共同体,这是现实基础;需要构建科学文化共同体,这是内在灵魂。科学文化所揭示和转化的是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客观存在的自然法则,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灵魂、永恒动力,实质上是科学文化所揭示和转化的的自然法则。马克思恩格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只有获得自由的人们才能自由联合为共同体,而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而自由发展其才能的手段。这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天地人合一是自然界的共同体
      无论称其为道、神、上帝、规律、真理还是其他什么,总之有某种法则客观存在,由它创造了使人类认知的天和地乃至整个宇宙自然。西方感悟上帝的智者认为,“上帝的创造不是我们察觉到并栖居其间的宇宙本身,而是宇宙自我创造的潜能”。东方圣人认为,“道”创造了整个宇宙,“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即自然法则,作为本原,先天地生,似万物之宗;作为规律,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作为能量,绵绵若存,用之不勤道。老子说:“域中有四大”,即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道在天地之间,有天道、地道、人道,而天地人最终都道法自然,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由此可见,作为类主体,人与天地都是道生之物,这是来时路即“来龙”;而“去脉”,则是天地人合一并且共同道法自然,天地人是“人化了的自然界”中的命运共同体。
      在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能量传导、信息交融中,天地人合一而形成自然界的共同体。只有在自然界的共同体中,才能真正感悟并深刻理解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即自然法则,是天地人共同的本原,有天地人合一而形成自然界共同体运行的规律和能量。因此,地方学研究的终极目标是道法自然。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上一篇: 地方学未来发展
下一篇: 构建地方学





鲜花
2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Lmd 2021-5-27 10:15
因地制宜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