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地方学
包海山
地方学的构建与应用是系统性创新工程。对构建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从什么是地方学、地方学主要特点、怎样构建地方学这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
一、什么是地方学
“地方”,一般是指地面的某一个特定地区,地点,各行政区等。无论根据行政区域还是地理单元来划分,每个地方都是地球自然村里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地球自然村本身也只是一个地方。
古代有天圆地方的地理观念,即“天圆地方,道在中央”。道在天地之间,有天道、地道、人道,而天地人最终都道法自然。地方学研究的地方,有自然生态,有人文历史,有支配自然生态和人文历史的自然法则。
“学”,有学习、讲学、读书、效法、接受教育、钻研知识等词义,也有学校、学说、学科、学派等词义。地方学之“学”,是指学科知识体系。
目前很多学者对科学知识分为三大领域,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科学融合,是指承认学科差异的基础上不断打破学科边界,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融合的活动。科学文化所研究的对象原本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任何学科分类只是由于认识能力的局限性所划分的,因此一旦弄清每一门科学在事物以及关于事物的知识的总联系中的地位,那么关于总联系的任何特殊学科就是多余的了,科学将自然而然地融合发展。
探讨地方学,一般容易联想到有关“地”和“方”的各种学科。有关“地”的学科很多,例如地貌学、地磁学、地热学、地震学、地名学、地图学、地史学、地球系统科学、地球表层学等;有关“方”的学科有方志学。
“地方学”,不同于地球科学和方志学。相对而言,地球科学侧重于自然科学,是从研究地球的角度研究地球上的人类出现和发展;而地方学侧重于人文社会科学,是从研究人类的角度研究其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即地球自然村的演化规律。地方学与方志学的主要差别在于,方志学主要研究方志所记述的有形的事物和现象,而地方学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无形的思想和规律。方志有封闭性,只记述某个特定地方的事物和现象,而地方学有开放性,不仅立足某个特定地方,同时跳出地方看地方,以更开阔的视野、在更大的系统内研究
地方学,是在地方文化研究基础上创建新的学科知识体系;地方学,是“地方”文化特色与“学”科普遍原理的辩证统一。
目前全球各地有很多地方学,例如“伦敦学”“巴黎学”“首尔学”“东京学”“北京学”“上海学”等。对“北京学”“上海学”“内蒙古学”以及“中国地方学”“日本地方学”“韩国地方学”等,可以分别看作是不同层级上的平行并列的关系;而鄂尔多斯学、内蒙古学、中国地方学、亚洲地方学、全球地方学则是不断扩展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然而,就像每个地方都是地球自然村的一个组成部分一样,每个地方学也都是全球地方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如果把全球地方学比作一颗参天大树,那么做一个剖面示意图来看,主要是由根基、主干以及枝叶这三个部分组成的跨学科、跨地域融合发展的学科知识体系。地方学的枝叶,是从全球地方学共同的根基和主干生成开来的各地方学。
如果从地球仪的平面展开图来看,那么无论是根据行政区域划分还是地理单元来划分,都会看到每个地方学的小网格相互连接成为全球地方学的一个大网络。只有在全球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大网络中,才能看到每个地方学小网格所处的方位、范围、地理、生态、人文、社会等特点以及小网格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从而看清当地与整个世界的密切联系和互动关系中的动态画面。各个地方之间的必然联系和互动关系。
(一)地方学枝叶与内在联系
地方学是人类思维的产物,是对客观存在的包括人类自身自然在内的整个自然界的认知的提炼与系统化。就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而言,客观存在是一个有机整体,对此的思维也可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便是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地方学的连接,一方面是研究对象即客观存在的自然生态和人文历史的连接;另一方面是地方学研究者思维的连接,是对客观存在的自然界的认知的连接。对这些连接,可以从侧重于空间的横向和侧重于时间的纵向两个方面来探讨。
1.横向连接
地球自然村这个地方,是目前宇宙中人类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天体,是包括人类在内上百万种生物的家园。在地球表层上的生态环境,自然界的万物,彼此都有内在联系,地方学所研究的是“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
自然生态和人文历史,是人们在其中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的两个组成部分。在地域文化研究中,一般从生态环境角度划分为草原文化、森林文化、沙漠文化、山川文化、江河文化、海洋文化等。就各个地方与生态环境而言,有些地方有多种生态环境,例如内蒙古有草原、森林、沙漠、山川、江河等;而在同样的自然生态环境中,也会有很多地方,例如在中国长江流域有19个省、市、自治区,又如世界上有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粤港澳湾区四个大湾区。这些地方都在研究当地文化,而很多地方在研究当地文化基础上创建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例如内蒙古学、上海学、南京学、杭州学、武汉学、成都学、重庆学以及广州学、香港学、澳门学、岭南学等等。地方学研究,就是在研究当地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探寻各个地方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从而在全球地方学这颗参天大树中,各个地方学作为枝叶彼此相连;在全球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大网络中,每个地方学作为小网格相互连接。如果把全球地方学比作巨幅图画,那么各地方学是各具特色的点或片。只有不同颜色、不同明度的点或片的连接组合,才能呈现自然生动本真的巨幅画面。
2.纵向连接
在一个巨系统内,横向连接与纵向连接是一个有机整体。就人类的认知而言,在“人化的自然界”,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中,思维能够穿越时空,横向和纵向同时连接、融合;而存在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能够横向连接,而在纵向往往是不断产生、消亡、演化的过程。例如,在地质历史上曾经生存过的现在已经灭绝的5-10亿种生物,与现有生存的生物不能连接,而对曾经和现存生物的思维和认知可以连接、融合。
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运动这两个系列的一般规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而人的头脑可以自觉地发现、认识和应用这些规律,“对整个外部世界的有系统的认识是可以一代一代地得到巨大进展的”。恩格斯说:“正如可认识的物质的无限性,是由纯粹有限的东西所组成一样,绝对地进行认识的思维的无限性,是由无限多的有限的人的人脑所组成的,而人脑是一个挨一个地和一个跟一个地从事这种无限的认识”。其中,人脑一个挨一个是思维的横向连接,人脑一个跟一个是思维的纵向连接。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客观规律,它“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因此,无论什么地方、哪个时代的人,所研究探讨的客观规律的相同性,使人类在无限的思维空间横向和纵向连接,能够“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
(二)地方学主干与知识增量
在全球地方学这棵参天大树中,首先看到的是各具当地文化特色的茂盛的枝叶;而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探寻普遍规律,就会意识到包括每个地方在内的自然生态和人文历史都“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蔽着的规律支配的”,需要每个地方学都发现、认识和把握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客观规律。正是各地方学共同深入研究而构建起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主干部分,并且由此成为地方学最大的知识增量。
1.地方学主干
地方学研究,既要立足当地,弄清当地事物的知识,又要放眼全球,弄清各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各地方学在关于事物的知识的总联系中的地位,从而使各地方学成为全球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组成部分,而不是独立的特殊科学,即“一旦对每一门科学都提出了要求,要它弄清它在事物以及关于事物的知识的总联系中的地位,关于总联系的任何特殊科学就是多余的了”。
如果说地方文化的个性特色主要反映的是静态的具有针对性局限性的各种现象,那么地方学的共性揭示的是动态的事物彼此联系的一体化发展的内在本质规律。例如人的五官和手脚等各有各的固定位置,而血液和神经系统又是全身循环流通的;各个地方的地理区位是相对固定的,而在地理区位上的各种事物都在不断发展变化,不仅在内部而且与外界也处于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流动状态。人本身作为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主体,不仅可以请进来、走出去,而且使不同地方人们的思想意识、文化艺术、科学技术以及各种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也都逐渐融入全球经济社会一体化。
人类智慧具有不断有效整合的规律。一方面,科学文化所揭示和反映的是同样的客观规律,人类最终必然会共同道法自然,因此人类科学文化必然会一体化融合发展;另一方面,就像一个人身体的不同器官一样,不同文化群体会有各自不同特性,在一个系统内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相对而言,每个地方的有形的地理位置不变,而科学文化能够以无形的信息形态穿越时空、按几何级数发展,从而使智慧能够不断有效整合,使科学文化能够一体化融合发展。地方学研究者是从事于道者,是合乎真理的探讨,因此能够把真理的各个分散环节最终都相互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全球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主干部分。
2.地方学知识增量
全球各地的人们共同深入研究普遍规律而构建起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主干部分,而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知识能够成为地方学最大的知识增量。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大的全局性变化,将是通过构建利益和命运共同体,从盲目资本主义向科学社会主义平稳和谐转型发展。因此,有关构建利益和命运共同体、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的成果,将会成为全球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主干部分,并且由此实现最大的知识增量。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包括每个地方在内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有两个伟大的发现:一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二是彻底弄清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资本和劳动的关系。“由于这些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现在首先要做是对这门科学的一切细节和联系作出进一步的探讨”。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既需要理论研究,包括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资本和劳动关系的一切细节和联系作出进一步的探讨,也需要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系统性改变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最终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所具有的资本属性的“外壳”寿终就寝、自然消失。在人类共同从盲目资本主义向科学社会主义平稳和谐转型发展时期,马克思理论的全球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创新发展,将会成为全球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中的最大知识增量。
(三)地方学根基与动力之源
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中,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是思维的产物,是认识论层次上的表现形式;而地方学所研究探讨的对象,即自然生态、人文历史及其发展变化的内在本质规律是本体论层次上的客观存在。思维运动,与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一样,可以被理解为某种存在的方式,可以被理解为具有暗物质的固有属性,它能够汇集、整合、传导客观存在的信息和能量。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深入研究探讨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根基与动力之源。
在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中,人类往往是以自我意识看待自然界的,整个自然界也只是“人化了的自然界”;而在本质意义上,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作为自然界产物的人具有了自我意识,也就意味着自然界具有了自我意识,即“在它身上自然界达到了自我意识,这就是人”。一方面,作为自然界的产物,人具有了意识;另一方面,通过有意识的人,“自然界达到了自我意识”。只有理解了这两方面的自我意识,才能深刻理解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根基与动力之源,也是天地人合一的根基与动力之源。
1.人类的自我意识
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根基与动力原本客观存在。对它的意识和认知的成果的表现形式,可以成为个体性的形式、群体性的形式以及人脑和电脑结合的形式等。
(1)个体性的形式
包含本原、规律、能量的自然法则客观存在,它寂兮寥兮,其中有精、有信,老子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由此形成了老子道学这种个体性的认知和表达形式;它像阳光一样普照大地,它占有人而不是人占有它,马克思认为它是真理,由此形成了马克思理论这种个体性的认知和表达形式。
在自然界与人类世界,有无穷无尽的事物及其运动规律需要人类不断探索和认知。“绝对地进行认识的思维的无限性,是由无限多的有限的人的人脑所组成的”。无论是老子感悟道、马克思探索真理,还是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得知能量守恒定律等等,都是在有限的人脑中所形成的个体性的表现形式。
(2)群体性的形式
地方学穿越时空跨地域、跨学科、融学科研究,就是努力把有限的个体思维汇集和融会为无限的群体思维即类主体思维。一方面,自然法则对任何时期、任何地方的人们来说都是相同的客观存在;另一方面,个体思维可以离开母体头脑,以信息形态穿越时空在社会公共大脑中得到世代传承与发展。对于构建全球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来说,有自然法则这个相同的根基与动力之源,思维有以信息形态穿越时空世代传承与发展的特性,才能把从事这种无限的认识的人脑一个挨一个地和一个跟一个地连接起来,形成类主体的系统性思维。
(3)人脑与电脑结合的形式
思维主要感知和应用的是信息。思维科学研究生物“思维”与机器“思维”等,因为生物与机器都具有感知和应用信息的功能。相对来说,人脑感知和应用一定量的信息,电脑感知和应用海量信息,而且电脑与电脑之间可以形成全球互联网,极大地提高感知和应用信息的效率。信息的集成可以获得和形成知识,信息和知识的集成可以获得和形成智慧,而信息、知识、智慧的集成,可以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形成“全球脑”。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在网络世界,信息交流、互动、共享已经不再是最迫切的需求,而是在全球化的同一个互联网平台上,在“全球脑”中,对人类从古至今以及所能预测的未来即“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者为友”的所有信息、知识、智慧,进行规模化、专业化、系统化的分析、识别、分解、重组、融汇、整合、创新,将会成为最大的挑战、机遇和发展方向,可以促进人类科学文化在巨系统内一体化融合发展,而且由此将带来人类社会发展方式的根本性的巨大变革。
2.自然界的自我意识
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产物,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会有一个逐渐深入而系统性认知的过程。曾经,需要个体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成为巨人的时代,“就一切可能看来,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当时代需要把有限的个体思维汇集和融会为无限的群体思维即类主体思维,需要促进人类科学文化在巨系统内一体化融合发展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会有新的认知。
(1)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运动的一般规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而这个规律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经客观存在。
在地球出现人类是自然法则所决定的,而在宇宙中出现地球也是自然法则所决定的,它先天地生、可以为天地母,它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正是道(自然法则)生天地万物的一般规律,对人类来说,是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运动在本质上是同一的规律。在差不多处在开端的人类历史阶段,人类感觉到在自然界中这些规律是不自觉地、以外部必然性的形式、在无穷无尽的表面的偶然性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而且到现在为止在人类历史上大部分也是如此。“在表现上是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蔽着的规律支配的,而问题只是在于发现这些规律”。发现和认识始终支配人类历史和事物发展的内部隐蔽着的自然规律的过程,就是发现和认识自然界的自我意识的过程,而这种发现和认识即人的头脑真正自觉地应用这些自然规律,“实际上是无止境的人类世代更迭中才能”实现。
(2)当研究和应用者普遍意识到自然法则是地方学根基与动力之源时,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将具备自我繁殖能力。
学者认为,自然的野性是我们深刻认识活系统的主要信息来源。自然法则适用于所有大型活系统的统一原则,它是所有自我维持和自我完善系统共同遵循的基本原则。人类在创造复杂机械的进程中,一次又一次地回归自然去寻求指引。正如思维必须遵循认知规律及支配生命和自组织的定律一样,技术元素也必须服从思维、生命和自组织——包括人脑——的定律。技术元素包括人类发明所具有的“繁殖”动力,这种动力促进新工具的制作和新的科技发明,鼓励不同技术进行沟通以实现自我改进。这个系统开始具备某种自主性。人们越深入了解科技发明的整个系统,就越意识到它的强大和自我繁殖能力。因此,自然绝不仅仅是一个储量丰富的生物基因库,而且还是一个“文化基因库”,是一个创意工厂。变化本身是可以结构化的。当多个复杂系统构建成一个特大系统的时候,每个系统就开始影响直至最终改变其他系统的组织结构。当科技被生物激活之后,我们就得到了能够适应、学习和进化的人工制品,从而我们就拥有了一个崭新的生物文明。工业时代的标志是机械设计能力的登峰造极;而新生物文明的标志则是使设计再次回归自然,将工程技术和不羁的自然融合在一起。人造世界就像天然世界一样,很快就会具有自治力。
地方学研究顺应这种自然规律,以“人法地”为切入点,努力转化和体现客观存在的自然法则的巨大能量。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当研究和应用者普遍意识到自然法则是地方学根基与动力之源时,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将具备道法自然的自我繁殖能力,使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具有内在的生命活力。
二、地方学主要特点
地方学的主要特点是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构建地方学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因此构建地方学要研究基础理论,要研究应用方法,还要研究相互作用。基础理论研究,侧重于内外合一即人与天地合一,由此可谓之“至道”,知行合一即理论与实践合一,由此可谓之“至学”。至道是探寻自然法则,构建知识体系;至学是遵循自然法则,付诸社会实践;而这一切是彼此联系、相互促进的一个有机整体。
1.基础理论
科学的基础理论,一般指科学的基本概念、范畴与原理。概念具有内涵和外延两个基本特征:内涵就是指这个概念的含义,即该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所特有的属性;外延就是指这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的范围。范畴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涉及和延伸的界限。原理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
地方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按其历史发展,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永恒必然性的研究,二是特定历史时期特殊表现形式的研究。
劳动是人的内在本质。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劳动创造了人。然而,劳动可以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二重性。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对此研究,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永恒必然性的研究。生产交换价值的劳动则相反,它是劳动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形式。生产交换价值可以使劳动异化,使金钱成为一切事物的普遍价值,它剥夺人类世界和自然界本身的价值。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这样把劳动从商品地位解放出来,还原人类世界和自然界原本是无价之宝的自然属性,这特定历史时期特殊表现形式的研究。每个人都是特定社会关系的产物,因此,对于理论联系实际来说,对于知行合一而言,对特定历史时期特殊表现形式的研究更有现实意义。
2.应用方法
在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的系统工程中,应用方法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构建学科知识体系中,相对于基础理论而言的应用方法的研究;二是在系统工程的社会实践中,对应用学科知识体系服务社会发展的应用方法的研究。在这里主要探讨相对于基础理论而言的应用方法的研究。基础研究是为了认识现象,把握规律,获取和创造关于现象和规律的科学知识,而应用研究是在获得和创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有解决现实问题的具体应用目的。基础研究获取的知识必须经过应用研究才能发展为实际运用的形式。
一般认为,应用研究的主要特点,是围绕特定目的或目标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获取和创造新的知识,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努力将理论成果转化为可以实际运用的形式。应用研究的目的,是发展基础研究成果确定其可能用途,为达到具体的、预定的目标确定应采取的新的方法和途径。应用研究获得科学技术知识,是在开辟新的应用途径的基础上获得的,是对现有知识的扩展,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对应用具有直接影响。
在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中,最有价值的应用研究,是对最大知识增量的具体应用研究。因此,应该从普遍需求与市场主体、最大民生与创新创业、地方学的内在动力与价值体现等方面,开展地方学的应用方法的研究。
3.相互作用
跨学科、跨行业、跨地域的地方学研究的相互作用是系统性的,最终促进全球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一体化融合发展,构建人类利益和命运共同体,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就构建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而言,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永恒必然性的研究与特定历史时期特殊表现形式的研究,以及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方法研究等方面,都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和相互促进作用。
在永恒必然性与特殊的社会形式方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例如商品社会的出现,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它一方面奴役劳动,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生产力,在它不到一百年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而只有这样的条件,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建立现实基础”。对于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一方面,无论在情感和观念上怎样超脱,都是特定社会关系的产物;另一方面,无论在什么社会关系中,人的自然天性依然存在。因此,每个人都是在这二者之间寻找某种平衡。在商品生产强加于整个社会的时代,既要通过生产交换价值维持生存,又要通过创造使用价值作出更多贡献。商品社会为一个更高级的社会形式创造现实基础,而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是劳动者在商品社会中通过生产交换价值与创造使用价值的某种平衡中开始逐步实现的。
在基础理论与应用方法的相互作用方面,基础理论研究是为了真知,是应用方法研究之始;而应用方法研究能够检验和转化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并且通过应用方法研究的检验和转化,促进新的更深入的基础理论研究。
(一)普遍需求与市场主体
未来更高一级的社会形式的基本原则,是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在本质意义上,这是由每个人内在的符合人的自然天性的需求所决定的。
地方学的构建与应用,在某种意义上是知识体系的生产与消费,而需求是生产和消费的一个内在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普遍需求,只能在市场主体中得以实现。因此,从需求导向的角度来看,只有围绕着满足需求,在生产者和消费者广泛参与的市场主体中,才会使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效率更高,体现更大的使用价值。
马克思认为:就一个主体来说,生产和消费表现为一个行为的两个要素。消费,作为必需,作为需要,本身就是生产活动的一个内在要素。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也就是创造出生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后者是前者的前提。消费对于对象所感到的需要,是对于对象的直觉所创造的。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任何其他产品也都是这样。因此,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
创建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创造出能够理解并且主动应用地方学科学知识体系的大众。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这是创建和生产知识产品者的需求,也是应用和消费知识产品者的需求,这种需求是参与一个系统工程中的人们共同的内在需求。因此,地方学的构建与应用,要走出学术研究的小圈子,走进社会各行各业融合发展的大舞台。
1.普遍需求
地方学有没有用,最终看能不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
作为类主体,人们最普遍的也是最高境界的需求,是实现全面而自由发展。系统性地方学研究,就是探索其内在规律,为满足这种需求,创建能够促进人们实现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学科知识体系。
从基础理论研究来看,全面发展,主要是改变只用人的活动的一种称呼就足以表明他的职业发展的局限性和他对分工的依赖这一现象,使人们能够熟悉整个生产系统,从而根据社会需要或者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全面发挥他们得到的全面发展的才能。自由发展,就是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人们自己和外部自然,实现那种同已被人们认识的自然规律和谐一致的生活。
从应用方法研究来看,要研究实现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具体条件、路径和场景等。就条件而言,一方面,个人只有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才有可能获得个人自由;另一方面,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才能使每个人获得自己的自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的成长、共同体的形成,都与劳动就业、产业发展、市场融合等直接相关,需要不断深入研究。
市场包括产业市场和消费市场。
产业市场又叫生产者市场,是由那些购买货物和劳务,并用来生产其它货物和劳务,以出售、出租给其他人的个人或组织构成。生产者市场上的购买者,绝大多数都是企事业单位,购买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其一定规模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因而购买者的数量很少,但购买规模很大。
消费市场是指消费品 (包括劳务) 的交换领域或场所。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基础的,是消费品的供应和需求关系的总和。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要通过市场交换商品和劳务,才能满足自己各种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消费市场是连结生产和消费的桥梁,是发展生产,扩大供应,保证消费,满足需要,实现再生产的必要条件,是沟通产销,调节供求,指导消费,提高消费水平和消费经济效果的重要杠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从生产者角度来看还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人们的普遍需求必然会在市场主体中得以实现。随着社会大众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普遍提高,随着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相一致,随着科学文化成为真正有价值的可共享的社会财富和社会资本,各行各业以及整个市场都将遵循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客观规律而融合发展,从而使人们将有现实条件开始逐渐实现全面而自由发展。
(二)最大民生与创新创业
构建与应用地方学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就业对一个国家、一个地方、一个家庭可以说都是天大的事,因此地方学必然研究这个天大的事情。
如果说在本质意义上人们最普遍的需求是实现全面而自由发展,那么在现实社会中最大的问题是劳动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问题。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只有通过创新创业才能有效解决劳动就业问题,而只有在有效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基础上,才有条件现实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1.从劳动本质上改善民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教育、分配、社保以及民众的生存状态、生计来源、生活质量等,都与资本和劳动的关系直接相关。
在劳动处于弱势地位,劳动被资本所支配时,能不能就业是问题,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就业是天大的事情;在劳动与资本处于平等地位时,即人们既有劳动能力又有资本时,则有机会有能力自主创新创业;当能够体现人的主体地位、发挥资本的工具作用时,人们将实现全面而自由发展。
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雇佣劳动的实质是使劳动成为“出卖给资本的一种商品”。于是,资本“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灵光。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
把劳动从商品地位解放出来,是民生问题最根本性的改善,这也是人类共同面对的全局性的重大社会问题。把劳动从商品地位解放出来,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这需要世界各国、每个地方都在实践上和理论上的广泛而深入合作。
2.共同遵循规律创新创业
创新创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存在着严酷的社会现实。一方面,我国近10亿劳动者,近2亿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各类技能劳动者,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让每个有创新创业意愿的人都拥有自主创新创业的空间,让创新创造的血液在全社会自由流动;另一方面,也有数据表明,“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3.9年,而几乎98%的创业者必然失败”。
面对创新创业的必然趋势以及目前几乎98%的创业者必然失败的现实,探索和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必然规律,从而实现科学发展,这显得非常重要。如李克强所言:“我们所说的发展,是就业和收入增加的发展,是质量效益提高和节能环保的发展,也就是符合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科学发展”。
21世纪真正的科学发展,是人类共同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从盲目资本主义向科学社会主义平稳和谐地转型发展。在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依以旋转的轴心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现在首先要做的是对这门科学的一切细节和联系作出进一步的探讨,包括社会资本高度集中的引力中心、资本目的的改变、资本构成的改变、资本实质的改变、资本完成历史任务方式的改变、劳动解放、家庭发展、劳动分工与阶级划分、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双创融合发展、产业融合发展、市场融合发展、生产者自由平等的联合体等。只有共同探索和遵循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客观规律,人们才能顺应创新创业的必然趋势,避免盲目创新创业的失败,提升科学创新创业的成功率。
(三)地方学的内在动力与价值体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地方学的内在动力价值体现,可以从资本和劳动关系的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文化转化和体现自然法则的能量而成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这两个方面来探讨。
1.劳动协作与资本集中具有共同的引力中心
资本和劳动者都是社会力量。在现阶段,主要区别在于,资本成为一种集中的社会力量;而劳动者的“社会力量仅在于他们的数量”,“数量上的优势被他们的分散状态所破坏”。对于资本来说,竞争和信用是“集中的两个最强有力的杠杆”。相对而言,在私人资本占主体地位的发展阶段,资本集中的最强有力的杠杆是竞争;而在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占主体地位的发展阶段,资本集中的最强有力的杠杆是信用,特别是信用基础上的合作、联合。
从资本的集中规律来看,顺应社会发展规律的资本成为对其他资本的占压倒优势的引力中心,通过吞并即打破其他资本的个体内聚力,然后把各个零散的碎片吸引到自己方面来,还是通过建立股份公司这一比较平滑的办法把许多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资本溶合起来,经济作用总是一样的。总之,资本总会集中为唯一的单个资本,使社会总资本的高度集中达到极限。
从劳动的联合规律来看,顺应社会发展规律的协作劳动,能够使劳动者在有计划地同别人共同工作中,摆脱了他的个人局限,使劳动过程不间断地、同时地、空间上并存地进行下去,劳动者发挥出“种属能力”,使总体劳动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全能”性,劳动者社会力量充分体现出来。总之,劳动者联合起来能够使许多力量融合为一个总的力量而产生新的集体力量,这也是构建人类利益和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基础。
由此可见,资本的集中与劳动的联合,都有其引力中心,都是顺应和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本质规律。社会资本高度集中的背后是人类智慧的有效整合,而共同认识和遵循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客观规律,人类智慧才能有效整合。因此,探索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客观规律是地方学研究的根本任务,也由此形成地方学研究的内在动力。
2.科学文化最终转化和体现自然法则的能量
无论是个人职业还是社会事业,能否成功,主要看预期目标是什么。所谓成功,是指通过努力达到了预期目标;而所谓失败,是指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由于预期目标不同,人们对成功与失败的评判和理解不同。就眼前利益来看,一般人们认为有权有势、荣华富贵就是成功;然而在历史长河中,一切身外之物、特别是与人的文化灵魂无关的事物,都是过眼云烟。真正具有长久生命活力的成功,是从事于道者同于道的成功。从路径来看,“循道而行,功成事遂”;从结果来看,“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地方学研究的终极目标是道法自然,是指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所揭示、转化和体现的是自然法则的巨大能量,构建与应用地方学的目的是循道而行,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学的构建与应用,要努力使学科知识体系所揭示、转化和体现的自然法则的巨大能量成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使学科知识体系成为社会成员可以同创共享的社会财富和社会资本。总之,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地方学的构建与应用最终所揭示、转化和体现的是自然法则的巨大能量。
三、怎样构建地方学
就怎样构建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而言,可以从地方学顺应科学融合发展规律、全球地方学融合发展、地方学融入各行各业、地方学融入信息社会这四个方面研究探讨。
(一)顺应科学融合发展的规律
学科融合发展,是由科学所研究的对象即科学所研究的事物的各种现象及其内在规律所决定的。无论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是思维科学,在实质意义上,都是从某个角度或者较为系统性揭示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运动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客观规律。因此,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客观规律决定了揭示它的任何科学都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
1.学科的细化与融合
从宏观上来看,人类对整个宇宙自然的认知在不断丰富和细化。随着人们感悟和意识到在自然界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客观世界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从混沌不分的形态,开始形成作为科学之母的哲学思想,并且逐渐分化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等领域,甚至在万物层面细化为研究每一种事物的学科,这些多是依据事物的表面现象进行的学科划分。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找到各学科之间更多细节的内在的联系必然,传统学科间的界限被不断打破,一些交叉学科和多学科的研究领域开始大量出现,促进学科融合发展。
如果说不断出现新的学科是不断发现新的事物以及不断细化研究的结果,那么科学融合发展是因为看到各种事物的内在必然联系以及各种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就自然界的演化而言,从现象来看是“生万物”,而在本质意义上万物是一个“道”所生。因此,共同探索和遵循生万物之道,即意识到天地人最终共同道法自然,那么探索和揭示这种内在本质规律的人类科学必然融合发展。例如,通过老子道学、成吉思汗文化、马克思理论比较研究并努力集成创新,我们能够意识到,他们所讲的道、长生天、真理等只是称谓不同,而在本质意义上所探寻和遵循的是客观存在的自然法则。正因为意识到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自然规律对任何人、任何地方来说都是相同的客观存在,我们才能够深刻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地区的人们,探寻和遵循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客观规律的科学文化,能够穿越时空,世代传承、积累、创新,并且在一个巨系统内融合发展。
2.各学科要弄清科学知识总联系中的地位
无论是细化还是融合,总之科学是人类思维的产物,而人类思维运动的自然规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因此,“自然科学把自己的自然观尽可能地制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一旦对每一门科学都提出了要求,要它弄清它在事物以及关于事物的知识的总联系中的地位,关于总联系的任何特殊科学就是多余的了”。
从人类科学的融合发展来说,一方面,应该应用系统性思维,尽可能地创建一个和谐的整体性学科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应该对每一门学科都提出要求,要它弄清它在事物以及关于事物的知识的总联系中的地位,使每一门学科都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性学科知识体系中的组成部分,从而形成合力发挥整体效应。
在深层意义上,人类科学所探索和揭示的自然法则,在出现人类之前就是已经客观存在,而且出现了人类之后依然是自然法则在无形中决定着人类的发展。当清晰而真切地意识到人类自身是自然法则的创造物时,就能够深刻理解作为人类思维的产物即系统性科学与自然法则的关系,以及分门别类的每一门学科在一个和谐的整体性学科知识体系中的总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地方学研究要找到自己的地位,发挥自己的作用,以“人法地”为切入点,最终天地人合一,共同道法自然。
(二)全球地方学融合发展
在同一片蓝天下,在地球自然村这个地方,全球地方学是人类探索和遵循天地人共同道法自然的学科知识体系。就像每个地方都是地球自然村的一个组成部分一样,各地地方学也是全球地方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各地方学研究,一方面是立足当地,深入细化特色研究;另一方面是放眼全球,找到普遍规律,把当地的地方学作为一个联结点,与全球地方学网络连接起来。
1.连接各地方学网格,构建全球地方学网络
很多地方学研究者都非常重视“在地感”与“全球化”的辩证统一,把当地的地方学与全球地方学结合起来,使“天涯观”成为“地球村”理念,促进地方学融合发展。系统性地方学研究,就是在全球地方学大网络中进行宏观整体研究,在地方特色小网格里进行微观细化研究,在各个网线和结点进行对比和平行研究,使这种网络、网格、网线、结点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促进全球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融合发展。
北京学研究者:对于处于关系网络中的地方的科学研究来说,需要自观和他观、内观和外观的结合,需要当地学者与外地学者的交流和联动。不同地方学的学者,要注重本地地方学的理论建设和实践问题,同时加强不同地方学之间的交流沟通,并思考具有一般意义的地方学的理论和方法问题。闽南学研究者:我们必须在对世界地方学研究的了解观照的前提下,来开展地方学研究、区域文化学研究。虽然天南地北,但是地方学之间一定是有相同规律的,地方学学科的构建一定是可以而且必须协同创新、融合发展。温州学研究者:温州学是通过研究温州这一地球的一角、中国的一区域,研究这里的人、经济、文化如何越来越“全球化”,研究“世界中的温州人”以及“走向世界的温州公民”,进一步增强温州人的全球意识和世界眼光,变“区域人”为“世界人”。
总之,道法自然的地方学是一个有机整体,探索和遵循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客观规律的地方学研究者,必将通过交流合作、协同创新,促进全球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融合发展。如果把全球地方学比作一个参天大树,那么它的融合发展,就是各地方学共同探寻本原,合力培育主干,枝叶彼此相连;如果把全球地方学比作一架大飞机,那么它的融合发展,就是各地方学构建好零部件并且组合起来一同飞行。
2.促进学术联盟建设,合作开展课题研究
2005年,在鄂尔多斯学研究会的倡议下,温州学、泉州学、潮州学、扬州学、徽学等地方学研究机构共同发起创立了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由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担任第一届执行主席单位,推动了中国地方学研究的交流合作。2008年至今,由北京学研究所担任第二届执行主席单位,会员单位增加到30多家,正在将地方学研究工作逐步引向深入和走向世界。例如举办“海峡两岸地方学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中日韩地方学研究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第三届京台学者共研会·京台地方学分论坛”等,编辑出版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逐渐在亚洲地方学研究领域成为“带头人”。2019年,北京学研究基地与韩国首尔学和日本富士学等地方学研究机构合作,共同在北京成功举办“首届亚洲地方学与地方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收到来自韩国、日本、马来西亚、蒙古、加拿大、中国大陆和台湾学者提交论文70篇,中国社会科学网、北京市人民政府网“国际范儿”栏目等媒体作了报道。
学术交流增进共识,联盟建设形成合力。如日本富士学会理事长佐野充教授认为:“目前,我们正在以代表中国地方学研究最高水准的北京学研究所为带头人,和韩国首尔市立大学首尔学研究所一起,中、韩、日三方共同努力推进东亚地方学的研究。三方也应该更进一步地将地方学发展成为对全亚洲地区振兴和地方创生有所帮助的学科领域”。
韩国地方学研究者李奎泰教授提出:希望中国的地方学研究界与韩国、日本地方学的形成合作网络,持续把中国的地方学研究的合作领域扩大为世界化。韩日地方学界各自国内学术联网,若由北京学研究所的中介与中国地方学研究界建立合作研究活动网络的话,我们大家期待的各个地方学的国际化的研究网络将会成功展现出来,一定会成为世界性的一流学科。
正是在这种深入交流中,各国学者开始合作开展具体的课题研究。例如,北京学、首尔学、鄂尔多斯学研究者合作开展《创建世界一流学科,促进全球交流合作》课题研究。还有,日本学者提出的“人类的视野”含义是什么?日本文化本来的模样,只有从人类的视野与跨学科综合研究的角度才能解释清楚。那么中国、韩国乃至亚洲和全世界各地文化本来的模样,是不是也只有从人类的视野与跨学科综合研究的角度才能解释清楚。在未来图景中,中日韩乃至亚洲和全世界将会形成什么关系?人类利益和命运共同体是怎样构建的?这些都是亚洲地方学在协同创新、融合发展中,值得共同深入研究探讨的全局性重大社会问题。
(三)地方学融入各行各业
在地方学构建与应用的系统工程中,研究人员要走出学术机构的小圈子,融入各行各业融合发展的社会大舞台。
融合发展的前提是相互理解,有共同的兴趣、爱好、需求,产生心灵的共鸣,激起人们心中的波澜,形成共建的合力,激发自身自然的潜能。
1.兴趣爱好需求趋同中“共鸣”
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它是以发现、认识和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真相、奥妙、规律等求知需要为基础的。个体或群体兴趣,是一个人或一群人对特定的现象、人物、事件、活动、规律等所产生的好奇、喜爱、专注等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本能反应、瞬间顿悟以及日常的积极态度和饱满情绪;社会兴趣是指社会成员对某个领域、某种现象、某种事业的普遍兴趣,而社会成员普遍感兴趣的某个领域、某种现象、某种事业又会形成对社会成员共同参与的普遍需求。
在不同层次的需求中,相对而言,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是物质方面的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是精神方面的需求,而自我实现即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综合性的最高层次的普遍需求。地方学研究以探索客观规律为根本任务、以道法自然为终极目标,能够从根本上满足人们顺应人的自然天性的普遍需求,因此可以在满足普遍需求中放大“共振谐振频率”上共鸣的能量。
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人们的兴趣爱好和需求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在现代商品社会,“只要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还有分裂”,那么人们普遍存在着“只用他的活动的一种称呼就足以表明他的职业发展的局限性和他对分工的依赖这一现象”例如农民、工人、教师、画家、歌手、演员等等;而随着构建人类利益和命运共同体,“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人们把务农、制造、教育、绘画、歌唱、表演等等作为自己多种活动中的一项活动。
2.生活工作事业融合中“共建”
构建与应用地方学的系统工程,包含本能需求、兴趣爱好、社会职业等各种要素。构建学科体系侧重于探索规律,而应用服务侧重于社会实践,出现应用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服务社会发展的一种新的社会职业。
职业是个人所从事的服务于社会并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当人们能够创建有价值的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并且在应用它为社会发展服务中体现出价值的时候,就会出现构建与应用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新的社会职业。
(1)现有研究人员的职业变化与转型
目前,北京学、上海学、广州学等很多地方学,在当地大学有研究所、研究中心等机构,研究人员基本上都有各自的专业、职称等,地方学研究是副业、兼职。随着地方学形成学科框架、形成学科体系,随着大学开设地方学专业,特别是随着创办地方学构建与应用大学,将使很多研究人员的职业发生变化与转型。一是在原有专业基础上,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占比和总量不断提高,研究人员不再局限于原有的专业知识;二是从原来的专业转型发展,使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成为新的综合性系统性专业,构建与应用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成为新的社会职业。
(2)各行各业出现构建与应用综合性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职业需求
地方学跨学科、跨行业、跨地域的系统性研究,使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各方面的研究向着学科化、国际化方向发展,使各地的各行各业能够在一个更大的系统内汇集智慧、整合资源,共同遵循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客观规律来促进协同创新、融合发展,因此,各学科、各行业、各领域都会产生构建与应用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现实需要,与之相适应,将会出现满足广泛需要的新的社会职业。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形成的社会职业,是基于满足人们的本能需求,在有趣、乐趣的基础上所提升的志趣,是群体兴趣爱好的社会实践。这是地方学融入各行各业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四)地方学融入信息社会
理论联系实际,应用学科知识体系为社会发展服务,就必须使地方学研究走进并融入现实社会之中。相对而言,“走进”是单向推进,可以走出一条道路,主客关系没有改变;而“融入”是多向互动,可以形成多维空间,能够同创共享研究成果。因此,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必然会“走出”研究机构的小圈子,走进并融入现实社会大舞台,使知识体系与应用服务融为一体,成为社会大众可以共同参与、分享成果的一种社会事业。
地方学研究要走进并融入现实社会,而目前地方学所走进并融入的现实社会是信息社会。因此,应该以研究和应用信息为重点,可以从信息社会、个体思维与全球互联网、命运共同体与全球脑这三个方面来探讨。
1.信息社会
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自然界和人类世界的基本要素。人类的一切社会生产活动,都是通过调控思维的信息结构来改变物质结构以及发挥能量作用的过程。
人类思维能力的提高以及社会发展进步,是不断发现、认识和应用物质、能量、信息的结果。所谓信息社会,是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信息资源为基本发展资源,以信息服务性产业为基本社会产业,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基本社会交往方式的新型社会。信息社会的经济是以信息经济、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经济,信息、知识成为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和物质、能量一起构成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资源。
在信息社会,将会形成一批新兴产业,并促进新的产业结构的形成。一是信息技术革命催生一大批新兴产业,信息产业迅速发展壮大,信息部门产值在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迅速上升,并成为整个社会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二是传统产业普遍实行技术改造,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效率,而通过信息技术对传统能量转换工具的改造,使传统产业与信息产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处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中;三是在信息社会智能工具的广泛使用进一步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物质生产部门效率的提高进一步加快整个产业结构向服务业的转型,信息社会将是一个服务型经济的社会。
2.个体思维与全球互联网
在某种意义上,人类的思维能力决定时代发展。从动物进化为人类,是因为人类具有了自我意识,具有了应用信息的能力。科学文化是人类思维的产物,而思维的载体从人脑扩展和延伸到电脑和互联网,使人类发展进入了信息社会。
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这个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中,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运动这两个系列的一般规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而“人的头脑可以自觉地应用这些规律”。人类发现、认识和应用自然规律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恩格斯说:“正如可认识的物质的无限性,是由纯粹有限的东西所组成一样,绝对地进行认识的思维的无限性,是由无限多的有限的人的人脑所组成的,而人脑是一个挨一个地和一个跟一个地从事这种无限的认识”。在信息社会,使个体思维的人脑一个挨一个和一个跟一个地从事无限认识的活动,借助于电脑和互联网,能够穿越时空、形成合力,在同一个平台互动交流、协同创新、融合发展。
在信息社会,信息交流、互动、共享已经不再是最迫切的需求,而在全球化的同一个互联网平台上,对人类从古至今所有信息、知识、智慧,进行规模化、专业化、系统化的分析、识别、分解、重组、融汇、整合、创新,将会成为最大的挑战、机遇和发展方向,而且将由此带来人类社会发展方式的根本性的巨大变革。就学术研究来说,主要有两方面的转型:一是数据资料占有方式的转型,即大部分数据资料已经数字化,并迁移到互联网上,而且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巨量数据;二是研究组织方式的转型,即专家学者的“单位”印记被淡化,研究者合作的主要壁垒逐渐被打破,人们更看重的是观点、判断和预测,人们会变得很单纯,主要目的就是一个,探索客观规律。地方学研究融入信息社会,能够在全球互联网平台,把全球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联结点、小网格、大网络有机结合起来。
3.命运共同体与全球脑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培育共同体的文化灵魂和智慧头脑,在信息社会可以称其为信息互联的“全球脑”。全球脑可以促进人类利益和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也决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生存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人类利益和命运共同体需要以人为本的“全球脑”,实现从生产资料支配生产者向生产者掌握生产资料转变,体现人的主体地位,由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而作为自然界的产物,在回归人的自然天性中,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道法自然的“全球脑”,实现同已被认识的自然规律和谐一致的生活。
(1)以人为本的“全球脑”
信息的集成可以获得和形成知识,信息和知识的集成可以获得和形成智慧,而信息、知识、智慧的集成,可以构建“全球脑”,可以促进人类科学文化在一个巨系统内一体化协调和谐发展。也就是说,人类所意识到的智慧,都可以信息化、数字化,而任何信息和数字都可以穿越时空,在互联网平台重新排列组合,可以按几何级数迅速发展,这就是人类可以构建“全球脑”的根本原因所在。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具有资本属性的历史条件下,当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依以旋转的轴心时,人类普遍需求是把劳动从商品地位解放出来,以人为本,体现人的主体地位,发挥资本的工具作用,并且把生产资料由私人占有改变为社会占有。就实现它的实际条件来看,一方面,大数据、互联网等生产资料本身具有开放性和共享性;另一方面,人类已经具备了足够的物质产品的生产能力,而主要缺乏的是合理分配和消费的智慧。在信息社会,可以把隐隐约约地浮现在个别人物和整个派别的脑海中的理想,通过互联网平台变成实实在在的能够惠及社会全体成员的科学。由于发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及其规律,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而对其一切细节和联系,能够通过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在信息互联的“全球脑”中清晰地展现出来。
(2)道法自然的“全球脑”
在人类自身自然的生命体及其世代传承中,物质结构的躯体是载体,躯体是各自独立的,在不断繁衍与消亡;而信息形态的科学文化是灵魂,它能够以信息形态离开母体头脑,穿越时空按几何级数创新发展。信息社会借助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科学文化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除了个体人脑的载体之外,还形成了信息互联的“全球脑”载体。
“全球脑”能够沟通信息、传导能量。科学融合发展,就是把个人的全息图与别人的全息图以及整个人类的全息图拼接和融汇的过程。学者认为,通过调节与融合,使人脑和躯体产生的全息图进行“适应性共振”,这样我们就可以与不同的人们以及自然界发生微妙而有效的联系。人类的一种高水平的意识组成了知觉和感觉的精密方式,享有一个由两部分组成的自由:一是关于时空领域中“能量流”和贯穿场域的“信息流”的由自己决定的选择权利;二是对于两者的反应的能力,完善自身自然条件。越来越多的反应决定因素因为处于生物进化的较高层次而被内在化了,从而产生了物种的自由水平的上升。信息社会将从根本上改变学科建设的方式方法以及整个人类的知识结构,芯片技术、传感器、云计算的飞速发展让万物相连和无处不在的智能化成为普遍,计算机、互联网与生物技术的结合正呈现出人机共同进化的可能。
人们越深入了解科技发明的整个系统,就越意识到它的强大和自我繁殖能力。无论生命的定义是什么,其本质都不在于DNA、机体组织或肉体这样的物质,而在于看不见的“能量”和“物质”形式中包含的“信息”。同样,随着科技的物质面罩被揭开,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内核也是观念和信息。生命和科技似乎都是以非物质的信息流为基础的。在场域中,信息不仅可运动、保存,还可通过与时空领域的相互作用被生产出来。信息逐渐积累被渐渐地“内化”演变过程,调节我们的大脑使之与其他事物和其他人的全息图发生适应性共振,意味着超出自我界限和感官限制的意识,成为一种更宽阔的超越个人的意识。当人们产生超越个人的意识,开始意识到彼此之间、同生物圈的、同宇宙的深厚联系,同远近不同的人与科学文化产生更大的共鸣,对动物、植物及整个生物圈的敏感性也增加。当科技被生物激活之后,我们就得到了能够适应、学习和进化的人工制品,从而我们就拥有了一个崭新的生物文明。作为类主体,人类的终极目标是回归自然,是天地人合一并且共同道法自然。在这种发展与回归中,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道法自然的“全球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