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包海山 //www.sinovision.net/?2437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地方学根基与动力之源

热度 1已有 968 次阅读2021-2-20 03:50 |个人分类:地方学研究|系统分类:科技教育分享到微信

      地方学根基与动力之源
         包海山
      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中,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是思维的产物,是认识论层次上的表现形式;而地方学所研究探讨的对象,即自然生态、人文历史及其发展变化的内在本质规律是本体论层次上的客观存在。
      思维和存在“两者”,即一个事物的“概念”和它的“现实”,就像两条渐进线一样,一齐向前延伸,彼此不断接近。虽然概念并不无条件地直接就是现实,而现实也不直接就是它自己的概念,但是思维和存在这两个系列的运动规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而且人的头脑可以自觉地应用这些规律。
      对于运动,恩格斯指出:“运动,就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就它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来说,它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移动直到思维”。
      由此可见,思维运动,与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一样,可以被理解为某种存在的方式,可以被理解为具有暗物质的固有属性,它能够汇集、整合、传导客观存在的信息和能量。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应该深入研究探讨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根基与动力之源。全球地方学只有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才能更接地气,吸纳更多的阳光雨露,汇集、整合、传导更多的客观存在的信息和能量,从而根深、干壮、枝繁、叶茂,充分发挥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价值和魅力。
      地方学是思维的产物,思维是人脑的产物,人脑及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界的万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演化的本原和规律。就人类与自然法则(天道)的关系而言,可谓“始生人者天也,人无事焉”。不是人类想成为人类才出现了人类,而是自然法则决定了在自然界必然会出现人类,而出现了人类之后自然法则即自然界的自我意识依然在无形中决定人类命运和社会事物的发展变化。
      那么,自然法则是什么?根据老子道学,我们可以把万物本原、自然规律、自然能量统称为“道”即自然法则。笔者在“构建与应用鄂尔多斯学”系列活动百篇博文中,学习和研究老子《道德经》的有24篇,例如道为宇宙本原,先天地生,似万物之宗”“道为自然规律,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道为自然能量,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以及“自然法则是地方学学科体系的根基道法自然对地方学研究有普遍意义“地方学研究的终极目标是道法自然”等。对于地方学来说,其根基与动力之源是一个有机整体,如同老子道学之万物本原、自然规律、自然能量是一个有机整体。只是为了便于研究探讨,可以把万物本原看作是地方学根基,把客观规律和自然能量看作是地方学动力之源。
      在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中,人类往往是以自我意识看待自然界的,整个自然界也只是“人化了的自然界”;而在本质意义上,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作为自然界产物的人具有了自我意识,也就意味着自然界具有了自我意识。如恩格斯所言,从最初的动物中发展出这样一种脊椎动物,“在它身上自然界达到了自我意识,这就是人”。由此可见,一方面,作为自然界的产物人具有了自我意识;另一方面,在人的身上自然界达到了自我意识。只有意识到这两方面的自我意识,才能深刻理解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根基与动力之源。
      (一)人类的自我意识
      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根基与动力原本客观存在。对它的意识和认知的成果的表现形式,可以成为个体性的形式、群体性的形式以及人脑和电脑结合的形式等。
      1.个体性的形式
      包含本原、规律、能量的自然法则客观存在,它寂兮寥兮,其中有精、有信,老子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由此形成了老子道学这种个体性的认知和表达形式;它像阳光一样普照大地,它占有每一个人而不是人占有它,马克思认为它是真理,由此形成了马克思理论这种个体性的认知和表达形式。
      在自然界与人类世界,有无穷无尽的事物及其运动规律需要人类不断探索和认知。“绝对地进行认识的思维的无限性,是由无限多的有限的人‎的人脑所组‎成的”。无论是老子感悟道、马克思探索真理,还是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得知能量守恒定律等等,都是在限的人脑中所形成的个体性的表现形式。
      2.群体性的形式
     地方学穿越时空跨地域、跨学科、融学科研究,就是努力把有限的个体思维汇集和融会为无限的群体思维即类主体思维。一方面,自然法则对任何时期、任何地方的人们来说都是相同的客观存在;另一方面,个体思维可以离开母体头脑,以信息形态穿越时空在社会公共大脑中得到世代传承与发展。对于构建全球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来说,有自然法则这个相同的根基与动力之源,思维有以信息形态穿越时空世代传承与发展的特性,才能把从事这种无限的认识的人脑一个挨一个地和一个跟一个地连接起来,形成类主体的系统性思维。
      3.人脑与电脑结合的形式
     思维主要感知和应用的是信息。思维科学研究生物“思维”与机器“思维”等,因为生物与机器都具有感知和应用信息的功能。
     相对来说,人脑感知和应用一定量的信息,电脑感知和应用海量信息,而且电脑与电脑之间可以形成全球互联网,极大地提高感知和应用信息的效率。
     信息的集成可以获得和形成知识,信息和知识的集成可以获得和形成智慧,而信息、知识、智慧的集成,可以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形成“全球脑”。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在网络世界,信息交流、互动、共享已经不再是最迫切的需求,而是在全球化的同一个互联网平台上,在“全球脑”中,对人类从古至今以及所能预测的未来即“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者为友”的所有信息、知识、智慧,进行规模化、专业化、系统化的分析、识别、分解、重组、融汇、整合、创新,将会成为最大的挑战、机遇和发展方向,可以促进人类科学文化在巨系统内一体化融合发展,而且由此将带来人类社会发展方式的根本性的巨大变革。
     (二)自然界的自我意识
     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产物,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会有一个逐渐深入而系统性认知的过程。
     对需要个体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成为巨人的时代,恩格斯认为,“就一切可能看来,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也正是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辩证法就归结为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这两个系列的规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但是在表现上是不同的,这是因为人的头脑可以自觉地应用这些规律,而在自然界中这些规律是不自觉地、以外部必然性的形式、在无穷无尽的表面的偶然性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而且到现在为止在人类历史上大部分也是如此”。
     过了两个世纪,当时代需要把有限的个体思维汇集和融会为无限的群体思维即类主体思维,需要促进人类科学文化在巨系统内一体化融合发展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会有新的认知。
     1.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运动的一般规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而这个规律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经客观存在。
     据有关资料,如果把地球46亿年的时间压缩到一天24小时之中,在这个比例里,1秒相当于5.22万年;那么大约在早上4点钟地球出现第一个单细胞生命,但是在此后的16个小时中,几乎没有任何进化,这种单细胞的生命物质还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生物。一直要到晚上20点半,也就是差不多40亿年过去了,第一批微生物才终于诞生,这是宇宙中的奇迹,此后生物的进化开始加快了脚步。到了这一天还剩下最后2个小时时,生物从海洋里爬上了陆地,在陆地上顽强地生存了下来。由于10分钟的好天气,地球的表面突然就布满了茂密的大森林,这些森林哺育出了恐龙,恐龙在23点刚过的时候诞生,支配了这个世界长达45分钟的时间。而智人在这一天结束前4秒时出现,在最后的0.1秒,智人发明了文字。
     在地球出现人类是自然法则所决定的,而在宇宙中出现地球也是自然法则所决定的,它先天地生、可以为天地母,它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正是道(自然法则)生天地万物的一般规律,对人类来说,是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运动在本质上是同一的规律。在差不多处在开端的人类历史阶段,人类感觉到在自然界中这些规律是不自觉地、以外部必然性的形式、在无穷无尽的表面的偶然性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而且到现在为止在人类历史上大部分也是如此。而人的头脑真正自觉地应用这些规律,“实际上是无止境的人类世代更迭中才能”实现。
     2.当研究和应用者普遍意识到自然法则是地方学根基与动力之源时,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将具备自我繁殖能力。
     学者认为,自然的野性是我们深刻认识活系统的主要信息来源。自然法则适用于所有大型活系统的统一原则,它是所有自我维持和自我完善系统共同遵循的基本原则。人类在创造复杂机械的进程中,一次又一次地回归自然去寻求指引。正如思维必须遵循认知规律及支配生命和自组织的定律一样,技术元素也必须服从思维、生命和自组织——包括人脑——的定律。技术元素包括人类发明所具有的“繁殖”动力,这种动力促进新工具的制作和新的科技发明,鼓励不同技术进行沟通以实现自我改进。这个系统开始具备某种自主性。人们越深入了解科技发明的整个系统,就越意识到它的强大和自我繁殖能力。因此,自然绝不仅仅是一个储量丰富的生物基因库,而且还是一个“文化基因库”,是一个创意工厂。变化本身是可以结构化的。当多个复杂系统构建成一个特大系统的时候,每个系统就开始影响直至最终改变其他系统的组织结构。当科技被生物激活之后,我们就得到了能够适应、学习和进化的人工制品,从而我们就拥有了一个崭新的生物文明。工业时代的标志是机械设计能力的登峰造极;而新生物文明的标志则是使设计再次回归自然,将工程技术和不羁的自然融合在一起。人造世界就像天然世界一样,很快就会具有自治力。
     地方学研究顺应这种自然规律,以“人法地”为切入点,努力转化和体现客观存在的自然法则的巨大能量。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当研究和应用者普遍意识到自然法则是地方学根基与动力之源时,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将具备道法自然的自我繁殖能力,使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具有内在的生命活力。
      作者:包海山,地方学研究者、草野思想库副理事长、草根网地方学研究负责人。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1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