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和劳动关系的细节与联系
包海山
从宏观上来看,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自然演化中,万物都有其细节,而且万物内部细节以及万物之间都有某种必然联系。
恩格斯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资本和劳动关系的形成、发展、消亡,也是由种种细节和联系相互作用、彼此交织起来的一幅动态画面。在存在资本关系的全部现代社会,根据应用资本的运作规律发展社会劳动生产力具有盲目性和科学性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盲目资本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两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并且可以分别探讨资本和劳动关系的细节和联系。总体而言,资本和劳动的关系,在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是资本支配甚至奴役劳动,劳动者处于从属状态;而进入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将体现人的主体地位,劳动支配资本,劳动者发挥资本的工具作用。
(一)资本主义的资本和劳动关系的细节和联系
资本主义,是一种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般是指以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建立在机器大工业技术基础上的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生产方式。它是一种社会化大生产的生产方式,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过巨大推动作用,但由于生产力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占有形式的深刻矛盾不可能得到解决,因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一种过渡性的生产方式。
据有关资料,在资本主义制度诞生后的数百年间,社会生产力主要出现过三次飞跃,经历了三次科学技术上的革命。18-19世纪以蒸汽机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电动机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发生的根本变革分别体现在四个方面。
1.现代资本主义生产的技术条件的新特征。微电子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农业、服务业等部门的现代化,并出现了以电子技术为首的新产业群。劳动者一旦掌握了现代科技所形成的科技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效率的提高,劳动者只要操作计算机就可以快速度、高质量地完成高于以前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工作量,而且从事体力劳动的“篮领工人”人数急剧下降,目前不到工人总数的20%,而从事脑力劳动的“白领工人”人数大幅增长,已经达到工人总数的60%以上。
2.现代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条件的新特征。从广度上看,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分工已突出地表现为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协作从一国范围向国际范围发展;从深度上看,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分工已发展到部门内部的各种零部件和各工序之间的专业化分工,一个产品可能是由多个国家的厂家加工而成的。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产品品种越来越富个性化,消费者的需求逐渐多样化,企业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也趋向更加灵活的方式。企业管理模式由垂直型结构向分权结构发展,其特点是把工人、技术人员、设计师、经济师、销售等不同专业人员组合在一起,把研究开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等项职能集于一身,从而更能充分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形式新特征。主要是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经济模式的变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济模式:美国模式即自由市场模式,侧重对经济运行过程进行干预;日本模式即法人资本主义模式;德国模式即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侧重对市场制度进行干预;北欧模式即福利国家模式,侧重对市场分配结构进行干预的体制。其经济体制革新表现在于:首先,不再是单一的自由市场经济,而是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干预经济,使其向稳定增长的方向发展。其次,更加重视国家干预、宏观调控和计划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4.现代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形式的新特征。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特殊结合方式也具有局部的质变,私人资本不仅发展为社会资本,而且社会资本大量股份化。股份资本又职工化、大众化、分散化、全球化。工人拥有一定的企业股权,所得到的不仅仅是劳动力价格工资,而且还能分到红利和股息,劳动积极性大大提高。企业主和工人的关系已经由尖锐的对立变为融洽合作。现代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呈现民主化、社会化的特点。民众不仅可以参与企业管理,而且可以参与国家和社会的管理。
然而,虽说现代资本主义生产在技术条件、社会条件等方面出现了新的特征,但是整个资本主义财产关系的对抗性质并没有改变,人类交往仍然主要靠利益和金钱来维系。
恩格斯说:“在利益仍然保持着彻头彻尾的主观性和纯粹的利己性的时候,把利益提升为人类的纽带,就必然会造成普遍的分散状态,必然使人们只管自己,彼此隔绝,使人类变成一堆相互排斥的原子”;私有制“使‘现金交易成为人们之间唯一的纽带’。因此,财产——这是天然的、冷酷无情的准则,和人类应有的合乎人性的准则正相对立——被捧上宝座,最后,为了完成这种异化,金钱——财产的异化了的空洞的抽象——就成了世界的统治者”。
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劳动以及劳动产品一同异化,资本成为世界的统治者。
马克思在谈到“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时说:“为了‘规定’工资,即把工资强制地限制在有利于赚钱的界限内,延长工作日并使工人本身处于正常程度的从属状态,就需要并运用了国家权力。这是所谓原始积累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此可见,资本从原始积累开始,就强制劳动者的工资限制在有利于赚钱即资本获取利润的界限内,迫使劳动者处于从属资本支配状态。也由此决定了资本主义的资本和劳动关系的细节和联系,决定了社会各阶层衣食住行的基本条件和状态。
如果说安居乐业是“人类应有的合乎人性的准则”,那么资本主义私有制与此“正相对立”,把房子异化为资本获取利润的工具即“财产——这是天然的、冷酷无情的准则”,“被捧上宝座”,而居住在房子里的人却成为房奴,而且很多人还买不起房子,连成为房奴的条件都没有。
对于受资本调动和支配的农民工的居住条件,马克思说:“现在我们谈谈一个来自农村而大部分在工业中就业的居民阶层。他们是资本的轻步兵,资本按自己的需要把他们时而调到这里,时而调到那里。当不行军的时候,他们就‘露营’。这种流动的劳动被用在各种建筑工程和排水工程、制砖、烧石灰、修铁路等方面”;“农业革命的第一个行动,就是以极大的规模,象奉天之命一样,拆除耕地上的那些小屋。因此,许多工人不得不到村镇和城市里去寻找栖身之所。在那里,他们就象废物一样被抛进阁楼,洞窟,地下室和最糟糕的街区的屋角里”。
在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房子是用来抄的,而不是用来住的,因为房屋投机即开采现代城市贫民这个“矿山”比当年殖民时期开采自然界的矿山更能赚钱。如马克思所言:“随着财富的增长而实行的城市‘改良’是通过下列方法进行的:拆除建筑低劣地区的房屋,建造供银行和百货商店等等用的高楼大厦,为交易往来和豪华马车而加宽街道,修建铁轨马车路等等;这种改良明目张胆地把贫民赶到越来越坏、越来越挤的角落里去。另一方面,每个人都知道,房屋的昂贵和房屋的质量成反比,房屋投机分子开采贫民这个矿山比当年开采波托西矿山花的钱还要少,赚的钱还要多。在这里,资本主义积累的对抗性质,从而整个资本主义财产关系的对抗性质,表现得如此明显”。
马克思指出:“一座房子不管怎样小,在周围的房屋都是这样小的时候,它是能满足社会对住房的一切要求的。但是,一旦在这座小房子的近旁耸立起一座宫殿,这座小房子就缩成可怜的茅舍模样了。这时,狭小的房子证明它的居住者毫不讲究或者要求很低;并且,不管小房子的规模怎样随着文明的进步而扩大起来,但是,只要近旁的宫殿以同样的或更大的程度扩大起来,那座较小房子的居住者就会在那四壁之内越发觉得不舒适,越发不满意,越发被人轻视。工资的任何显著的增加是以生产资本的迅速增加为前提的。生产资本的迅速增加,就要引起财富、奢侈、社会需要和社会享受等同样迅速的增长。所以,工人可以得到的享受纵然增长了,但是,比起资本家的那些为工人所得不到的大为增加的享受来,比起一般社会发展水平来,工人所得到的社会满足的程度反而降低了。我们的需要和享受是由社会产生的,因此,我们对于需要和享受是以社会的尺度,而不是以满足它们的物品去衡量的。”
私有制是本质,是“利益仍然保持着彻头彻尾的主观性和纯粹的利己性”。资本为了利润建造供银行和百货商店等等用的高楼大厦,扩大宫殿,而不在乎周围缩成可怜的茅舍模样的狭小房子里的居民感受。扩大宫殿,不仅能够获取利润,以可以提高GDP、税收、政绩,因此不仅资本先生和土地太太在兴妖作怪,而且原本应该监管的社会权力拥有者也会随之起舞,为了一己之利,漠视百姓感受,在人妖之间,变成被拍的苍蝇、该打的老虎。
(二)社会主义的资本和劳动关系的细节和联系
社会主义也有资本,然而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能够改变资本和劳动的关系,能够自觉主动科学地应用资本的运作规律发展社会劳动生产力和改善社会生产关系,并且通过社会总资本的高度集中达到极限,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所具有的资本属性的“外壳”“炸毁”,最终把人类劳动从商品地位解放出来,共同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资本和劳动关系的细节和联系集中体现在一点,就是体现人的主体地位,劳动支配资本,劳动者发挥资本的工具作用。
生产、分配、消费是一个有机整体,就其中的分配而言,如果说资本主义“按能力计报酬”,共产主义“按需分配”,那么还存在资本关系的社会主义兼顾二者,逐渐从“按能力计报酬”向“按需分配”发展变化。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不同于一切反动的社会主义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下面这个以研究人的本性为基础的实际信念,即人们的头脑和智力的差别,根本不应引起胃和肉体需要的差别;由此可见,‘按能力计报酬’这个以我们目前的制度为基础的不正确的原理应当——因为这个原理是仅就狭义的消费而言——变为‘按需分配’这样一个原理,换句话说:活动上,劳动上的差别不会引起在占有和消费方面的任何不平等,任何特权”。
科学社会主义不同于一切反动的社会主义,最重要的就是不会局限于仅就狭义的消费而言的“按能力计报酬”的原理,而是开始研究人的本性为基础的实际信念,兼顾“按需分配”的原理。把劳动定义为生产交换价值的雇佣劳动,就会局限于“按能力计报酬”,分配就会被纯粹经济的利益考虑所支配,由生产的利益来调节;而把劳动理解为创造使用价值的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就会“按需分配”。
生产、分配、消费是彼此联系、相互促进的一个有机整体。从消费拉动生产的角度来看,马克思说:“消费,作为必需,作为需要,本身就是生产活动的一个内在要素”;“消费在观念上提出生产的对象,把它作为内心的图像、作为需要、作为动力和目标提出来”;“消费生产出生产者的素质,因为它在生产者身上引起追求一定目的的需要”。从分配促进生产的角度来看,恩格斯说:“最能促进生产的是能使一切社会成员尽可能全面发展、保持和施展自己能力的那种分配方式”。从提高生产能力和共享的角度来看,老子云:“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即圣人不去积蓄财富,他总是尽力帮助别人,结果使自己可以帮助别人的能力越来越大;他总是尽量给予别人财富,结果使自己可以给予别人的财富越来越多。天之道,是造福万物而不为害;圣人之道,是只管成就事业而不去争夺果实。
总之,在社会主义时代,从资本的角度来看,社会总资本将高度集中为唯一的单个资本,其引力中心是自然法则;从劳动的角度来看,自由平等的生产者构建人类利益和命运共同体,人类将与天地一同道法自然。资本和劳动的关系,将会成为社会总资本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关系,并且因为共同道法自然而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所具有的资本属性自然消失,还原自然界和人类世界原本是无价之宝的自然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