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天能量与真理光芒交相辉映
包海山
资本的产生、发展、消亡,有其内在必然规律。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谈到“货币转化为资本”时认为: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商品生产和发达的商品流通,即贸易,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现在每一个新资本最初仍然是作为货币出现在舞台上,也就是出现在市场上——商品市场、劳动市场或货币市场上,经过一定的过程,这个货币就转化为资本。
对待货币即金钱,人们可以有不同的认知和心态,例如“钱是命,命是钱,钱命紧相连”与“钱是驴,驴是钱,钱驴等价交换”就不同。游牧民族最先发展货币形式,是为了交换牲口;后来自作聪明的人们用来交换自己,使自己的劳动本质变成了可以买卖的一种商品,造成了人的自我异化。如恩格斯所言:商品“表现一种在物的外壳掩盖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力也是可以交换和消费的,人们刚刚开始交换,他们本身也就被交换起来了,主动态变成了被动态,不管人们愿意不愿意”。
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成为一种集中的社会力量。只有社会大众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个环节共同参与,资本才能运行起来。资本的各种社会职能,是人类按照自己的生产条件、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等共同所赋予的,因此,随着社会大众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人类能够使资本的基础、目的、构成、实质以及劳动价值评判体系和社会分配机制等发生整体性改变。在这方面,鄂尔多斯学不断深入研究,也在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
2007年,由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时任会长奇朝鲁先生以及后来成为第二任会长的奇海林教授担任主编和责任编辑,编辑出版“鄂尔多斯学研究丛书”《包海山论文集》,收录了发表于《中国科技发展经典文库.2006卷》等书刊的《草原文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草原人有智慧有能力训导资本狼》《灵气活化<资本论>——试让人类智慧最高结晶体现巨大经济价值》《资本的信息结构及其功能研究——开发马克思主义经济价值的最佳途径》(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等文章。
2015年,由九州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包海山专著《比较研究与集成创新——鄂尔多斯学学科建设探索》,包括“比较研究、探索规律”“集成创新、再论资本”“创建学科、服务社会”三部分,在“集成创新、再论资本”中主要探讨“资本产生、发展和消亡过程”“资本的基础、目的、构成、实质以及历史任务”“资本基础上的现代家庭与人的自身生产”“社会资本的高度集中与人类智慧的有效整合”等内容。
2021年,将完成“构建与应用鄂尔多斯学”系列活动百篇博文连载,在创新发展马克思理论方面,将从三个方面研究探讨改变资本和劳动关系的内在本质规律:1.通过创建利益一致的市场主体,促进人类利益和命运共同体的构建;2.通过有效整合人类智慧,促进社会总资本的高度集中;3.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社会总资本的关系中,整体性改变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最终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所具有的资本属性自然消失。
总之,在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成为“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依以旋转的轴心”的历史时期,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意识到,蒙古民族在成吉思汗影响力下,通过纸币的权力和信用“给予世界旋转的初次动力”,奠定了“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而马克思对资本和劳动的关系“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说明”。从这种历史发展的脉络及其必然性中,我们可以感悟到“长生天”的能量与“真理”之光芒的交相辉映。毕竟,真正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是其内在本质规律。对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内在本质规律,可以理解为长生天的能量,也可以理解为真理之光芒,而鄂尔多斯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本质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