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了中华文化体量和质量
包海山
鄂尔多斯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的多民族地区,域内居住生活着蒙古、汉、满、回、藏、维吾尔、苗、朝鲜、彝、壮等42个民族。
作为主体民族的鄂尔多斯地区蒙古族,主要是蒙古族鄂尔多斯部人;而蒙古族鄂尔多斯宫殿与部落都是围绕着成吉思汗形成和发展的,由此可见成吉思汗文化在鄂尔多斯地方文化中的特殊性。
地方学,是地方文化特色与学科普遍原理的辩证统一,其地方文化特色是客观规律得以实现的不同表现形式,而学科所揭示的普遍原理是不受地域局限、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因此,在构建鄂尔多斯学学科知识体系框架内研究成吉思汗文化,我们不仅研究具有特色的表现形式,而且更加注重内在的本质规律。
中华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汇集和融会了各民族的文化经典与智慧结晶。近日,内蒙古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额尔敦仓一行到鄂尔多斯学研究会调研指导社团工作的深化与提升。额尔敦仓对鄂尔多斯学研究提出希望:一是历史和现实研究要准确把握方向,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线研究,研究中华民族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多元一体文化。二是用好网络平台,发挥互联网平台的作用,把研究成果及时的发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鄂尔多斯。
在走进网络,发挥互联网平台作用方面,鄂尔多斯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在思想类公益性草根网建立“地方学研究”团体和个人博客,刊载博文1500多篇,海内外读者访问量达3000多万人次。未来,会通过文字、图片、视频、音频、视音频结合等多种新媒体形式,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鄂尔多斯,并且参与鄂尔多斯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在研究中华民族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多元一体文化方面,鄂尔多斯学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线研究。
成吉思汗文化,是蒙古族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文化,也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吉思汗对中华文化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两个方面做出重大贡献:一是促进中华文化扩大体量、提高质量;二是给予人类全部社会体系整体性旋转的初次动力。成吉思汗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些,根本原因是他本能地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发挥了他所敬仰的“长生天的力量”。如内蒙古文联原主席、鄂尔多斯学研究者阿云嘎曾经在《读<成吉思汗箴言选辑>后所想到的》中认为:“何为长生天的力量?我们可以理解为自然规律或者历史的必然性。因此他主张‘以诚敬天’,要求顺应事物的自然规律和历史潮流。我们大致可以概括成吉思汗建立新秩序的基本原则,那就是:崇尚自然,统一和谐,相互补充,依法治理”。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成为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和发展理念,是中华多民族文化在不断碰撞、交流、融合中形成的。其中,蒙古族文化对中华文化体量的扩大和质量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文化学者余秋雨在《秦长城下的文化思考》中所言:“蒙古文化,这是一个在我们辽阔的疆域上,能够让全世界都抬起头来惊讶的一种文化;也曾经是使中华文化改变了它的体量和质量的一种文化”。而蒙古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尤为明显,如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格·孟和在《蒙古文化概论》中所言:“从现在找到的历史文献来看,成吉思汗与长春真人见面,这在蒙汉两个民族文化交流史上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而成吉思汗成为蒙汉文化交流的奠基者,是多民族的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推动者”。鄂尔多斯学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线研究,就是要深入研究中华民族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而形成多元一体文化的内在必然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