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包海山
圣人遵天道,天道为天下浑其心:“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
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其客观规律,自生自灭,顺其自然。如李白《日出入行》诗云:“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世界万物都是按照“物竞”和“天择”的规律来演化的,“优胜劣汰”是“物竞”的法则,“适者生存”是“天择”的法则。不管在人类社会还是在自然界,谁能够最终生存下来,并不只取决于谁具有更强的竞争力,而主要取决于谁具备更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所谓“人算”不如“天算”,人类以及所有生命都永远不能战胜自然规律,而只能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
众人熙熙皆为利来,众人攘攘皆为利往,以利注其耳目,终归过眼云烟一场空;而圣人独泊兮,若无所归,如婴儿之未孩,人的自然天性永恒:“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
取天下,常以无事,以至于无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
“为学日益”,即学知识、做学问,知识和学问在日益增加,形成了知识和学问的海洋,人们有可能畅游,也有可能被淹死;“为道日损”,是大道至简、返璞归真,束缚和绑架人的自然天性的私心杂念、条条框框日渐消除。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演化中,会出现万种知识和学问,是“为学日益”;而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回归中,万种知识和学问揭示“在本质上是同一的”自然法则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对没有遵循规律甚至违背规律的所谓知识和学问日渐消除,是“为道日损”。
为道日损,终将得一。“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自古就有得道者。天得道而清明,地得道而宁静,神得道而灵验,河谷得到道而充盈,万物得道而生长,侯王得道而努力使天下自正。这一切是道所导致的结果。
道生一即道生一个巨系统,而天、地、神、谷、万物、侯王得一,是在道所生一个巨系统内共同顺应同样的自然法则而和谐相存。圣人以百姓心为心,是以人作为“类主体”之心为心,从而使人与天地方而不割、融为一体,共同道法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