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为自然能量,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包海山
道作为自然能量,“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构成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是物质、信息、能量。物质是有形的,信息是无形的,能量既包括有形的的部分,也包括无形的部分。老子所言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的自然能量是无形的部分。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湛兮,似或存”。道无形虚空却有巨大能量,然而对它应用不够、认识不足;它湛蓝空灵,似乎到处都存在。“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即对立统一、循环往复是道的运动规律,无形无声、柔弱微妙之处也有道的作用。“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即圆满的东西就好像有缺陷,但是它的作用不会衰竭。最充实的东西好像很空虚,可是它的作用不会穷尽。
就空间而言,有形的物质结构提供有利条件,而在无形之处发挥能量作用。如老子所言:“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绵绵若存的自然能量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然而它原本是浑然一体的客观存在。它上面显不出光明,下面也显不出昏暗,渺茫幽远不可名状,出自无形又回归于无形的暗物质状态。这就叫做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这就叫做恍恍惚惚存在的东西。即:“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曒,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然而,道作为自然能量,无形,却有质。老子通过人类所具有的模糊思维能力,凭借自身特有的直觉、感应,意识到惚兮恍兮、窈兮冥兮的自然能量中有物、象、精、真、信,即“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人作为自然界的产物,自身自然也有巨大的潜能。劳动和语言创造了人,其中劳动主要是变换物质、应用能量,而语言主要是应用信息、传导能量。
从语言应用信息的角度来看,人的意识中所包含的观念信息,是依靠人脑的信息反映功能,把从外界接收的信息与自身自然信息予以融合来加工制作的产物。在这里实现了由自然信息向观念信息的转换和质变。
从劳动变换物质的角度来看,马克思说:“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他使自身的自然中蕴藏着的潜力发挥出来,并且使这种力的活动受他自己的控制”。
劳动和语言,即物质变换、信息应用、能量传导是同时进行的。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可以理解为通过调控信息来支配、变换、应用物质和能量的过程。马克思说:“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想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
我们学习老子道学、马克思理论等科学文化,努力创建新的学科知识体系,最重要的是深刻理解“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即自然法则决定着人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努力“使自身的自然中蕴藏着的潜力发挥出来”。
然而,在现代商品社会,劳动异化,人性扭曲,人们自身的自然中蕴藏着的巨大潜力没有发挥出来。如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所言:伦敦人为了创造充满他们的城市的一切文明奇迹,不得不牺牲他们的人类本性的优良品质,潜伏在他们每一个人身上的几百种力量都没有使用出来。在这种街头的拥挤中已经包含着某种丑恶的违反人性的东西。每一个人的这种孤僻、这种目光短浅的利己主义是我们现代社会的基本的和普通的原则。人类分散成各个分子,每一个分子都有自己的特殊生活原则,都有自己的特殊目的,这种一盘散沙的世界在这里是发展到顶点了。
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就是要探索和遵循对任何地方、任何人来说都是相同的客观存在的自然法则,改变人类分散成各个分子、世界一盘散沙的状态,促进人类利益和命运共同体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