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包海山 //www.sinovision.net/?2437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理清需求,创建学科

热度 1已有 836 次阅读2020-8-12 06:32 |个人分类:地方学研究|系统分类:科技教育分享到微信

       清需求,创建学科
           包海山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人们有不同的需求。需求有多样性,同时也有共性,需求的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作为类主体,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最高境界的需求。系统性地方学研究,就是探索其内在规律,为满足普遍的也是高境界的需求,创建能够促进人们实现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学科知识体系
        一、理清需求
     探讨需求,一般都提起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他所讲的自我实现需求,是指在精神上臻于真善美合一人生境界的需求,亦即个人所有需求或理想全部实现的需求。
     相对而言,只有认识和把握必然规律,才能自我实现,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体现出人的自由;而生理、安全、社交、尊重成为重要需求,是因为社会还存在很多缺陷、扭曲、异化,为满足这些需求而拼搏体现出人的无奈。
     恩格斯说:“意志自由只是借助于对事物的认识来作出决定的能力。因此,人对一定问题的判断越是自由,这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的必然性就越大;而犹豫不决是以不知为基础的,它看来好像是在许多不同的和相互矛盾的可能的决定中任意进行选择,但恰好由此证明它的不自由,证明它被正好应该由它支配的对象所支配。”
     在选择看什么书的时候,有些人以不知为基础而表现出犹豫不决,有些人具备借助于对事物的认识来作出决定的能力。在康巴什城市书屋的交流互动中,经常有人问我,什么样的书是好书,希望推荐几本好书。然而,我一般不推荐书。一方面,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对知识的需求以及接受知识的能力等都不一样;另一方面,只见小才、不含大道的书也很多,看这种书会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所以我不能随意给别人推荐看什么书。当然,我自己对什么是好书的评判标准非常明确,那就是揭示客观规律的书。郭沫若说:“诗人与哲学家的共通点是在同以宇宙体为对象,以透视万事万物的核心为天职;只是诗人的利器是纯粹的直观,哲学家的利器是多一种精密的推理”。不管诗人还是哲学家,能够以透视万事万物的核心为天职,就值得学习和尊敬;不管文学还是理论,能够揭示宇宙体内在的自然规律,就值得潜心研究。
     就自己读书体会而言,中国古代很多诗歌以及马克思恩格斯著作是以透视万事万物的核心为天职的作品。我的《读诗》感言:“读遍古诗上千万,神游意境如梦乡。沟通情智呈一脉,汇入心田似海洋”。在网络媒体发表《穿越时空会情智,佛光灵性解诗词》等文章,选编出版《中国古代诗歌联艺欣赏》一书。我读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选编出版《我们最喜爱的马克思恩格斯名言》一书。在我看来,马恩著作,对当代紧张匆忙的人们来说,好象是五谷杂粮和大补的红枣搅在一起的一大锅粥。如果有效地把大补的红枣捞出来放在一个小盘子里,那么人们就会惊喜地发现,原来世上还有如此神奇的补品:不吃不知道,一吃忘不了;培元又健脑,能量知多少?只有以透视万事万物的核心为天职的诗歌,才能沟通情智呈一脉;只有揭示、反映、转化和体现自然法则能量的科学文化,才能培元又健脑,从根本上改善人的自身自然条件。由此评判和选择读好书,就能够高效率满足提高文化素质、改善自身自然条件的需求。
     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很多时候很多人的需求也模糊不清,甚至混乱不堪,患得患失私欲太多,使一切事情都变得太复杂,所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元代“秋思之祖”马致远词云:“禾黍高低六代宫,楸梧远近千官冢,一场恶梦”;“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衰草牛羊野,不恁么渔樵没话说。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千年以后,繁华落尽,一切都回归自然。很多荣华富贵、官位权势都是过眼云烟,却也会消耗伤害人性中最本真的东西。李白诗云,“草不谢荣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只要理清本能需求,理解万物兴歇皆自然,就不会被私欲贪婪所迷惑困扰、肆意妄为大道至简,符合人的自然天性的本能需求是返璞归真,实现人与自然规律和谐一致的生活。
        二、创建学科
      需求是创造的动力。只要理清需求,就能够精准发力,把解决问题、满足需求的学科知识体系创造出来。这也是城市书屋与学术团体合作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符合人的自然天性、顺应人类社会发展必然规律未来社会“基本原则”是“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这也是人作为类主体的普遍需求。实现这种普遍需求,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现实问题,创造必要的基础条件:一是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二是构建人类利益和命运共同体。
      要想现实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首先必须认识和把握其内在必然规律。对人的“自由”,恩格斯说:“自由就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真正的人的自由“是那种同已被认识的自然规律和谐一致的生活”。
      对个人实现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现实条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而共同体的社会,就是“在生产者自由平等的联合体的基础上按新方式来组织生产的社会”
      综合来看,人类之所能够构建利益和命运共同体,并且在共同体中,人们通过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就是因为人类世界和自然界在本质上是同一的规律,对任何人来说都是相同的客观存在。如果说客观规律很抽象,那么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来构建人类利益和命运共同体是具体的客观现实。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具有资本属性时,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依以旋转的轴心”。构建共同体而言,根据马克思的观点,从资本的角度来看,“资本是一种集中的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具有高度集中的内在规律;从劳动即工人的角度来看,“工人的社会力量仅在于他们的数量。然而,数量上的优势被他们的分散状态所打破”。劳动不只是在分散状态下完全委身于直接生产的工人体力劳动,还有在融合发展中从事于社会共同事务的各种智力劳动。因此,我们可以从资本、劳动以及科学文化三个方面,来简要探讨构建人类利益和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规律。
      1.资本力量促进社会共同的生产条件的形成。
      构建人类利益和命运共同体,在共同体中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要具备现实基础。马克思在谈到资本家是“受到尊敬”的“社会机制中的一个主动轮”时说:“作为价值增殖狂热追求者肆无忌惮地迫使人类去为生产而生产,从而去发展社会生产力,去创造生产的物质条件;而只有这样的条件,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建立现实基础。对资本的社会权力发挥的作用,马克思说:“由资本形成的一般的社会权力和资本家个人对这些社会生产条件拥有的私人权力之间的矛盾,发展得越来越尖锐,并且包含着这种关系的解体,因为它同时包含着生产条件向一般的、共同的、社会的生产条件的转化”;“规模不断扩大的劳动过程的协作形式日益发展,科学日益被自觉地应用于技术方面,土地日益被有计划地利用,劳动资料日益转化为只能共同使用的劳动资料,一切生产资料因作为结合的、社会的劳动资料使用而日益节省,各国人民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场网,从而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具有国际的性质”。正是生产条件向一般的、共同的、社会的生产条件的转化,正是规模不断扩大的劳动过程的协作形式日益发展以及劳动资料日益转化为只能共同使用的劳动资料,才能够促进人类利益和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2.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在消灭阶级划分的基础。
      构建人类利益和命运共同体,需要逐渐淡化并最终消除职业偏见和阶级对抗。对阶级划分以及消灭划分阶级基础的过程,恩格斯认为:“当社会总劳动所提供的产品除了满足社会全体成员最起码的生活需要以外只有少量剩余,因而劳动还占去社会大多数成员的全部或几乎全部时间的时候,这个社会就必然划分为阶级。在这个完全委身于劳动的大多数人之旁,形成了一个摆脱直接生产劳动的阶级,它从事于社会的共同事务:劳动管理、政务、司法、科学、艺术等等。因此,分工的规律就是阶级划分的基础”;“这种划分是以生产的不足为基础的,它将被现代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所消灭”。随着劳动者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普遍提高,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简单重复性的程序化劳动将逐渐由智能机器来代替,从而把大多数完全委身于直接生产的创造低价值的体力劳动解放出来,向从事社会共同事务的创造高价值的创新型高级智力劳动方向发展,创新型高级智力劳动将会成为人类未来主要劳动形态和价值形成主要来源,从而消灭生产的不足这个划分阶级的基础。
      3.科学文化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灵魂。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其路径方法,而且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有内在灵魂。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主任袁江洋教授在《科学共同体是通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桥梁》中认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取决于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动互渗,科学和科学文化正是在人类思想大汇聚大整合的基础上产生的。汇聚取决于历史的机缘,整合取决于理性主义精神的升华。科学文化是当今世界惟一的跨种族、跨肤色、跨宗教、跨文明的普遍文化;科学人在宏扬理性主义精神、沟通不同文明方面具有一份特殊的责任;科学共同体是通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桥梁”科学文化共同体不仅是通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桥梁,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灵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灵魂,而科学文化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灵魂。
       科学文化所揭示和转化的是不受地域局限、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演化以及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回归中,地方学是以“人法地”为切入点,揭示天地人共同道法自然这种规律的学科知识体系,即促进人类与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相处,因而在地球自然村这个地方是能够汇集、整合、融会更多人类智慧的学科知识体系,也是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能够同创并且共享的学科知识体系,最终所转化和体现的是客观存在的“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的自然法则的巨大能量。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1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