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包海山 //www.sinovision.net/?2437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地方学促进海峡两岸理性统一

已有 395 次阅读2020-7-18 21:21 |个人分类:地方学研究|系统分类:科技教育分享到微信

      地方学促进海峡两岸理性统一
           包海山
      地方学,是在研究地方文化特色基础上创建揭示普遍规律的学科知识体系。学科知识体系所揭示的普遍规律是不受地域局限、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本体论层次上的客观存在,因此各地方学研究者探索和遵循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客观规律而交流互鉴、协同创新、融合发展。
      近年来,北京学研究所作为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执行主席单位,通过学术论坛与成果汇集等方式,促进海峡两岸地方学研究的交流互鉴,海峡两岸地方学研究者积极参与。2017年10月,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指导,由北京学研究基地、京台文化交流研究中心和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共同主办的“海峡两岸地方学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北京联合大学召开,来自台湾、澳门和大陆(内地)的40余家单位的60多位领导、嘉宾、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分享海峡两岸地方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思想与智慧。北京学研究所以此次学术研讨会收到的论文为基础,2018年编辑出版《地方学研究》辑刊第2辑。2018年6月,“第三届京台学者共研会·京台地方学分论坛”在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召开,研讨主题是“京台地方学研究互鉴与地方文化交流展望”。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围绕地方学与地方文化研究现状与前瞻、互联网+地方学、地方学服务地方发展实践等方面展开研讨和交流。在此基础上,北京学研究所于2019年编辑出版《地方学研究》辑刊第3辑。
      一、地方学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1.地方学基本概念 
     地方研究不同于地方学研究。相对而言,“地方”研究局限于某个特定地方的综合研究,而“地方学”是在此基础上揭示普遍规律,既要立足当地、又要跳出当地鸟瞰地方,探寻当地与全球的内在必然联系,在谋划全局中惠及一域。
     对地方研究与地方学研究的差别,台南市文化协会厦门代表处主任郑道聪在《探讨台湾地方学与社区营造的发展及影响》中认为:与传统地方研究最大之不同,在于地方学崛起时,台湾史开始受到重视,社区营造运动如火如荼,因此有许多社造精神注入地方学研究,环绕着生态环保、古迹保护、环境美化、文创产业的议题,也带来台湾地方文史研究的新面貌,并使之朝向学科化、制度化和国际化发展。由于台湾政治及经济的变革使中小企业兴起,自主性的经济让民间开始有自己的活动空间,并因社会生活多元性的需求,逐渐扩及公共事务的领域。在民众参与地方学的建构过程中,也营造出公共性格,社区也成为真正的公共领域,此时台湾各地的地方学工作已经是社会重建的途径,亦是一个全新转变地方发展的过程。
     台湾地方学对大陆地方学很启示,主要是通过地方学研究,使地方历史、民俗、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研究朝向学科化和国际化发展。大陆地方学也在走进学校、走进社区、走进机关、走进企业、走进网络等,努力使地方学的构建与应用成为社会公共事业,而台湾在民众参与地方学的建构过程中,社区也成为真正的公共领域,使地方学工作成为社会重建的途径,亦是一个全新转变地方发展的过程,这也是大陆地方学工作应该学习借鉴的重要内容。
    地方学研究能够使地方研究朝向学科化和国际化发展,最根本的一点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本质上是同一”;地方学正是探索和遵循“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客观规律,才使各行各业各地的各种研究系统性朝向学科化和国际化发展。
    科学化与国际化彼此联系、相互促进,使“天涯观”成为“地球村”理念。台湾清华大学中国语文学系专任教授陈惠龄在《在地感、多元化与国际性——台湾地方学推展概况》中认为:数世纪以来,国际间交流互动的规模与密度都极为可观,然而现代世界却是一个全新的互动系统。延至十九世纪以来,主要的科技进展则在于交通和信息方面,诸如蒸汽船、汽车、飞机、相机、计算机和电话出现后,世界即处于“全球村”环境中。直至21世纪全球化时代来临之际,伴随着人群物流的“变迁”与“移动”现象,才真正落实了“天涯若比邻”的世界观。由于速度拉近了距离,四海之内皆如近邻,自此而改变了昔日的“天涯观”。
     广义文化是人的思维和行为的总和,人的思维和行为有遵循客观规律,有的违背客观规律。地方研究是广义地方文化研究,而地方学研究揭示客观规律,努力使人们认识和遵循客观规律,从而使地方研究朝向学科化和国际化发展,使全球各地更多的民众参与地方学的构建与应用的系统工程。老子云:“执大象,天下往”;马克思说:“合乎真理的探讨就是扩展了的真理,这种真理的各个分散环节最终都相互结合在一起”。地方学的构建与应用是努力执大象,努力做合乎真理的探讨和实践,因此天下各地民众会向往并参与,在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中真理的各个分散环节最终都相互结合在一起,扩展原本客观存在的真理能量,惠及地球自然村每个居民。
      2.地方学发展现状
      地方学研究包括提出基本概念、不断探索、深入研究、形成框架、构建学科体系的全过程。中国很多地方学提出基本概念十几年、二十几年,经过不断探索和深入研究,目前到了应该初步形成学科框架的发展阶段。例如,温州学于2002年创立即提出基本概念。18年来,在“温州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完成700余部著作,但是学界认同度还不高,主要原因是尚未构建起“学科体系”,所以2019年“启动”温州学研究创新发展系统工程,明确提出到2025年初步形成学科框架,使温州学学科建设有了时间表和路线图。这对各地方学在需要广泛交流、形成合力、加快学科建设的关键时期具有普遍意义和促进作用。
     温州学要通过研究温州这一地球的一角、中国的一区域,研究这里的人、经济、文化如何越来越“全球化”,变“区域人”为“世界人”。这也是地方学研究的共性。有些地方学很多年被当地特色缠绕而“裹足不前”或找不到出路而“踏步不前”,主要是因为没有对学科知识体系的普遍原理进行深入研究,没有变“区域人”的目光为“世界人”的视野。地方学是“在地感”与“全球化”、个性特色与普遍原理的辩证统一。如果说多年来各地方学侧重于在地感与个性特色的研究,那么现在到了通过协同创新、融合发展,在全球化与普遍原理研究方面有重大突破的关键时期,这也是初步形成学科框架以及构建学科知识体系的关键所在。
     在地方学研究的交流合作以及共同推动学科建设方面,北京学研究所作为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执行主席单位与韩国首尔学和日本富士学等地方学研究机构合作,共同推进亚洲地方学学术联盟建设。2018年在北京学研究所成立20周年纪念会上,日本佐野充教授致辞中说:“目前,我们正在以代表中国地方学研究最高水准的北京学研究所为带头人,和韩国首尔市立大学首尔学研究所一起,中、韩、日三方共同努力推进东亚地方学的研究。三方也应该更进一步地将地方学发展成为对全亚洲地区振兴和地方创生有所帮助的学科领域。”韩国李奎泰教授致辞中认为:中国地方学的研究活动方面,北京学研究基地联合中国各地的地方学研究单位,形成了中国地方学研究全国化的趋势,促进交流合作,使中国地方学成为一个成功的学术领域。希望以此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平台,构建中国的地方学研究界与韩国、日本地方学的合作网络,持续把中国的地方学研究的合作领域扩大为世界化。韩日地方学界各自国内学术联网,若由北京学研究所的中介与中国地方学研究界建立合作研究活动网络的话,我们大家期待的各个地方学的国际化的研究网络将会成功展现出来,一定会成为世界性的一流学科。
      李奎泰教授专业方向是“中国学”。他从1985年到1992年在台湾读书,1992年首次到大陆,与北京学研究所从创立之初就一直有交流,他对中国学、中国地方学很了解。他在北京学学术研讨会上提出创建“世界性一流学科”的观点,中国学者也有同感。于是,2019年中韩日三方有关地方学研究机构合作在北京成功举办“首届亚洲地方学与地方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之后,北京学、首尔学、鄂尔多斯学研究者合作开展了《创建世界性一流学科,促进全球化交流合作》课题研究,将用中韩两种文字完成。
      对于地方学来说,研究对象的融合发展以及现代科学的融合发展决定了地方学的融合发展。在粤港澳大湾区有广州学、香港学、澳门学等,在台湾岛有以县市为范围的宜兰学、台南学、屏东学以及以乡镇为主的北投学、淡水学、安平学等,在中国有北京学、上海学、天津学、重庆学、晋学、桂学、内蒙古学、台湾学等,在亚洲有中国地方学、韩国地方学、日本地方学等。无论怎样划分,就像每个地方都是地球自然村的一个组成部分一样,各地方学都是全球地方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从宏观上来看,无论是根据行政区域还是地理单元来划分,每个地方学都是全球地方学大网络中的一个网格。各地方学既要立足当地,研究网格里的特色;又要放眼世界,根据普遍原理把各自网格与相邻网格连接起来,使这种网络、网格、网线、结点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描绘原本是完整的全球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发展的巨幅动态画卷,使全球地方学成为世界性一流学科,而这需要人类全球化交流合作才能完成。
      3.地方学未来趋势 
     地方学学科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是学科研究、科普教学、应用服务、社会实践各个环节彼此联系、相互促进的一个系统工程。构建学科体系是基础,只有构建起学科体系,才能应用它来社会发展服务;而社会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学科普及与教学的过程,又倒逼学科体系加快建设。构建与应用地方学的一个核心,其内在的原动力,就是认识和遵循“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客观规律以及“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的自然法则的巨大能量。
     根据地方学构建与应用的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预测:2025年初步形成学科框架,有些大学将在研究所、研究中心等基础上开设地方学专业,将出现应用地方学服务社会发展的新的职业;2030年基本形成学科体系,有些地方将创办地方学构建与应用大学,将出现把地方学学术研究、科普教学、社会实践各环节连接起来的新的市场主体;2045年,随着“奇点”来临,全球地方学将形成具有“自我繁殖”能力的世界性一流学科,对构建人类利益与命运共同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在现实社会与网络世界的融合中,信息交流、互动、共享已经不再是最迫切的需求,而是在全球化的同一个互联网平台上,通过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对人类从古至今以及所能预测的未来所有信息、知识、智慧,进行规模化、专业化、系统化的分析、识别、分解、重组、融汇、整合、创新,将会成为最大的挑战、机遇和发展方向,而且将由此带来人类社会发展方式的根本性的巨大变革。无论是百年、数千年还是从来“未有之大变局”,总之人类社会最大的变局,将是作为人类灵魂的科学文化的创新发展之变局。
      从人类科学文化一体化融合发展的系统看来,就是把个人的全息图与别人的全息图以及整个人类的全息图拼接和融会的过程。在场域中,信息不仅可保存,还可通过与时空领域的相互作用被生产出来。信息逐渐积累被渐渐地“内化”演变过程,调节我们的大脑使之与其他事物和其他人的全息图发生适应性共振,意味着超出今天的自我界限和感官限制的意识,成为一种更宽阔的超越个人的意识,这样我们就可以与不同的人们以及自然界发生微妙而有效的联系。当人们产生超越个人的意识,开始意识到彼此之间、同生物圈的、同宇宙的深厚联系。人类的一种高水平的意识组成了知觉和感觉的精密方式,享有一个由两部分组成的自由:一是关于时空领域中“能量流”和贯穿场域的“信息流”的由自己决定的选择权利,一是对于两者的反应的能力。越来越多的反应决定因素因为处于生物进化的较高层次而被内在化了,从而产生了物种的自由水平的上升,从而一种新的文明将会问世。
      人类最终不是征服自然,而回归自然,最终天地人共同道法自然。这个转折点就是“奇点”,“奇点”是从企图征服自然转向理性回归自然,是从“人想有为难有为”达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自然发展。美国奇点大学校长雷·库兹韦尔在《奇点临近》中认为:人类创造技术的节奏正在加快,技术的力量也正以指数级的速度在增长。同时,计算机智能应用也在逐渐拓宽。在未来几十年,基于信息的技术将会容纳人类所有的知识和技能,甚至包含识别模式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技巧,以及人类大脑中的情感与道德。“奇点”将代表我们的生物思想与现存技术融合的顶点,预测“奇点”将于2045年到来。它将导致人类超越自身的生物局限性,使我们将获得超越命运的力量。我们将充分理解人类的思想并极大限度地拓展思想的外延。人类智能中的非生物部分将无限超越生物智能部分,非生物智能部分将占主导地位。
      美国《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在《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中认为:自然的野性是我们深刻认识活系统的主要信息来源。从这些特殊的大系统中,我提取出一套适用于所有大型活系统的统一原则,称之为“神律”。这套神律是所有自我维持和自我完善系统共同遵循的基本原则。人类在创造复杂机械的进程中,一次又一次地回归自然去寻求指引。正如思维必须遵循认知规律及支配生命和自组织的定律一样,技术元素也必须服从思维、生命和自组织——包括人脑——的定律。技术元素包括人类发明所具有的“繁殖”动力,这种动力促进新工具的制作和新的科技发明,鼓励不同技术进行沟通以实现自我改进。这个系统开始具备某种自主性。人们越深入了解科技发明的整个系统,就越意识到它的强大和自我繁殖能力。因此自然绝不仅仅是一个储量丰富的生物基因库,而且还是一个“文化基因库”,是一个创意工厂。变化本身是可以结构化的。当多个复杂系统构建成一个特大系统的时候,每个系统就开始影响直至最终改变其他系统的组织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使系统产生变化的规则,自身也产生了变化。当科技被生物激活之后,我们就得到了能够适应、学习和进化的人工制品,从而我们就拥有了一个崭新的生物文明。工业时代的标志是机械设计能力的登峰造极;而新生物文明的标志则是使设计再次回归自然,将工程技术和不羁的自然融合在一起。在即将到来的新生物时代,所有我们所依赖和担心的事物,都将具有更多天生的属性,并使之接受它那不断进化、常变常新且不受我们掌控的进程安排。人造世界就像天然世界一样,很快就会具有自治力,也随之失去我们的控制,而这却是个最美妙的结局。
     总之,科学文化的融合发展,一方面激活人类自身自然中所蕴含的巨大潜能,另一方面回归人本身存在于自然、属于自然的本质属性。穿越时空、以信息形态汇集和融合更多人类智慧的全球地方学研究所探索和遵循的就是这种必然规律。
      二、基于学科体系的理性思考
     在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回归中,地方学,是人作为“类主体”,以“人法地”为切入点,天地人共同道法自然的学科体系。基于这样的学科体系来理性思考,祖国的统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1.消除心界,促进理解
     在同一片蓝天下,人类共同生活在大地母亲怀抱。地方学研究,是为了感悟和认知人杰地灵,培育人们对土地的认同与热爱。如台湾学者林呈蓉在《从“淡水学”到“台湾学”——兼谈地方学研究之意义》中所言:“地方学研究的盛行绝非是民粹主义抬头,而是国民大众对乡里、土地的认同与执着”。
     大地母亲敞开胸怀抚育世代各地人们,然而人们以其小小的心划出很多界限:地界、国界、心界、族群界、贫富界、官民界、强弱界等等。台湾诗人卜衮在《界》中诗云:“心好比被刀割划着/心好比被撕裂割划着/地球是完整的被天制造的/不过,人以其小小的心/将地球小块小块地界出自己的世界”。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也说:“只把某些人联合起来,这样的联合正好把这些人和其他人隔开,因此这种局部的联合往往不仅是使人不团结的根由,而且是使一些人对另一些人怀有敌意的根由”
     很多界限源于人的心界私利。恩格斯说:“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官僚的王国,只要一担负某种职务,它就立刻暴露出来”。而官僚与国家联系起来,那就会伤害很多老百姓,因为官僚者的飞黄腾达是以老百姓的忍辱负重为基础的。马克思在谈到“官僚机构”和“单个官僚”时说:“官僚机构掌握了国家,掌握了社会的唯灵论实质:这是它的私有财产。官僚机构的普遍精神是秘密,是奥秘。······权威是它的知识原则,而崇拜权威则是它的思想方式。但在官僚界内部,唯灵论变成了粗劣的唯物主义,变成了盲目服从的唯物主义,变成了对权威的信赖的唯物主义,变成了例行公事、成规、成见和传统的机械论的唯物主义。就单个的官僚来说,国家的目的变成了他的个人目的,变成了他升官发财、飞黄腾达的手段”。由此可以了解为何台湾官僚者会提出“两国论”“一边一国论”等。
      在人类社会,只要存在统治与被统治、领导与被领导、雇佣与被雇佣关系,人与人之间就不可能有平等,更谈不上自由发展,而只有共同遵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时,才能实现人人平等,才能形成“在生产者自由平等的联合体的基础上按新方式来组织生产的社会”,“那时,对人的统治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对社会事业的成功,老子云:“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恩格斯说:正确的“思想被掌握以后就会自然而然地实现”。地方学研究,就是探索能够让百姓皆谓我自然中功成事遂的必然规律,构建让群众掌握以后就会自然而然地实现的正确思想理论和学科知识体系。
      自然法则在无形中支配人的命运以及事物的发展变化。自然法则即真理对任何人来说都是相同的客观存在,因此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马克思说:“真理是普遍的,它不属于我一个人,而为大家所有;真理占有我,而不是我占有真理。我只有构成我的精神个体性的形式”。任何思想理论、学科体系,都只是个体或群体认识论层次上的某种表现形式,而所揭示和反映的规律即真理是本体论层次上的客观存在。大道至简。只有消除私心杂念,直奔真理,才能悟得真谛。笔者作为一个普通群众(政治面貌是“群众”),学习和热爱马克思恩格斯著作,是因为它是科学,它揭示了包括每个地方在内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就信仰而言,不是信仰真理占有的马克思,而是占有和属于所有人的真理。“志同者必然道合”。同样追求真理的人们能够形成共同的信仰,而共同的信仰是基于共同感悟真理即自然法则的人们之间最深刻、最真诚、最持久的相互理解与信任
      2.认识规律,实现自由
     商品社会,是基于交换价值来盲目追求私人利益的社会。由于被贪婪所惑、欲望所累,自作聪明的人们在盲目追求交换价值中自我异化,即“物的异化就是人的自我异化的实践”。
     对台湾人在商品社会中的日常表现,台湾山海文化杂志社总编孙大川在《森林漫步》中说:生活在台湾的人是忙碌的,惯常以“勤奋”二字来合理化我们忙乱的生活步调;我们甚至认为“忙碌”即是“积极”,乃是现代化生活的表现。于是,“工作”时想到的是“指标”和“效果”,“读书”时关心的是“考试”和“文凭”,对于“知识”殚精竭虑四处“掠夺”,就是为了满足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权利欲望。于是,“忙碌”使我们更“贪婪”,而“贪婪”使我们更“忙碌”;我们的“勤奋”,使我们彻底“商业化”,生命日益“贫乏”,生活日渐“空洞”!“忙碌”与“贪婪”,只能让我们成为“经济动物”,既无法成就高远的文化理念,也无法体验到作为一个人的尊严。
     一样共识,不同表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据有关资料,大陆人均年可支配收入3万元人民币,但是有6亿中低收入及以下人群,他们平均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左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出席记者会回答记者提问时说:“1000元在一个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难,现在又碰到疫情”;“对他们的困难,我们要给予救助,但是从根本上说,还是要帮助他们就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天大的事情”。由此可见,当一个人能不能就业成为天大的事情,连租房都困难的时候,在大陆也无法成就高远的文化理念,无法体验到作为一个人的尊严,只能“”过每一天。李明轩在《企业困境:中小企业面临着哪些困境?》中说:创业和就业是一场“熬”的修行,有些人“熬”成功,有些人“熬”失败,还有些人深陷“熬”的苦海,永远看不到尽头。他说:大量调研发现一个规律,中小企业大多数都会倒闭在成立的前三年即“命坎之年”,其路径:第一年,资金充足,斗志昂扬,打基础,拓市场;第二年,目标高远,闷头狂奔,扩人力,搞布局;第三年,资金告罄,斗志萎靡,撂挑子,鸟兽散。
     透过现象看本质。无论是商品社会还是市场经济,都存在资本。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雇佣劳动的实质就是使劳动力成为一种商品。恩格斯说:“理解商品的困难在于”,商品“表现一种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者使他们的不同种类的劳动作为一般人类劳动互相发生关系,是通过使他们的产品作为商品互相发生关系;没有物这种中介,他们便不能这样做。这样一来,人的关系便表现为物的关系了”;“人力也是可以交换和消费的,人们刚刚开始交换,他们本身也就被交换起来,主动态变成了被动态,不管人们愿意不愿意”。由此,我们不仅要知道人所创造的一切商品都有交换价值,都可以用金钱来买卖,同时要更要深刻地理解创造其它商品的人的劳动也变成了一种商品。正因为人的劳动本质异化为一种商品,有钱人和没钱人都受资本的支配和奴役。如马克思所言,“将军或银行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人本身则扮演着极卑微的角色一样,人类劳动在这里也是这样”。
     资本支配和奴役的是人类劳动,因此把劳动从商品地位解放出来是人类共同的社会事业,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马克思指出:“劳动的解放既不是一个地方的问题,也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涉及存在现代社会的一切国家的社会问题,它的解决有赖于最先进各国在实践上和理论上的合作”。地方学就是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本质规律,促进各国、各地在实践上和理论上的合作,共同有效解决涉及存在现代社会的一切国家、每个地方的全局性重大社会问题。
     从“劳动的解放”到“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决定的。实现全面而自由发展起码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因为“自由就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而真正的人的自由“是那种同已被认识的自然规律和谐一致的生活”;二是构建人类利益和命运共同体,因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地方学的构建与应用,就是要通过探索规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来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3.理性统一,融合发展
     系统性地方学研究,促进多学科的融合发展,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各行业的融合发展,促进全球各地、各国、各民族的融合发展。
     日本富士学会理事长、日本大学文理学部教授佐野充“在北京学研究所成立20周年纪念会上的致辞”中说:“在当今世界,地方学作为以一个区域所有领域为研究对象,在综合研究中寻找更好解决问题办法的一门学问被广泛认可”;“富士学,是以富士山及其周边地区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人类的视野与跨学科综合研究的角度,解释明白日本文化本来的模样,摸索日本未来图景的学问”。
     这是地方学研究的普遍规律,表现出几个主要特征:一是以一个区域所有领域为研究对象,在综合研究中寻找更好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是以当地及其周边地区为主要研究对象,促进当地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合作、协同发展;三是从人类的视野与跨学科综合研究的角度,看清楚、说明白各个国家、各个地方文化历史与现状的本来模样,并且共同探索未来融合发展前景。
     各国各地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只有以人类视野以及融学科系统性研究,才能看清楚、说明白、能洞察。那么,人类视野是什么,怎样促进融学科系统性研究,这是全球各地方学都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人类是命运共同体,有共同的视野,共同的灵魂。构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能量、信息等要素客观存在,人类在多大程度上意识到它的存在,使其信息化、符号化、数字化、意识化,就能够形成和创造多少科学文化。马克思说:“人的感觉、感觉的人类性,都只是由于相应的对象的存在,由于存在着人化了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相对来说,包括人的自身自然内在的整个自然界的物质、能量、信息是无穷无尽的,而目前由此产生出来的人类的感觉和意识、人类所创造的科学文化以及整个“人化了的自然界”,都非常有限。系统性地方学研究的优势,就是注重人的“类主体”,“感觉的人类性”,从而形成合力,多角度、全方位拓展“人化了的自然界”,由此形成人类共同的视野,共同的灵魂在现实生活中,个体主观意识外化,会导致社会规范行为的兑现,彼此释放能量,相互感应融合,并形成共同的思维态势,情感氛围。一个群体,如果“心有灵犀一点通”,就等于发出了“频率”相同、“波段”一致的信息,经过共振同化,形成更为强大的气场而倍增其作用力,形成强大的科学文化力量。
     从生命科学和生命文化的角度来看,人的生命是由物质结构的躯体和信息结构的灵魂组成的。躯体是载体,它会老化和消亡;灵魂是主体,它能传承和发展。如恩格斯所言:人的物质结构,“生就意味着死”,“死亡或者是有机体的解体,除了构成有机体实体的各种化学成分,什么东西也没有留下来”;而人的信息结构,“还留下某种生命本原,或多或少和灵魂相同的东西,这种本原不仅比人,而且比一切活的机体都活得更久”。在人化世界里,比一切活的机体都活得更久的东西,就是灵魂和文化。 西方“智慧设计”理论认为,地球上的生命非常复杂,不可能通过进化发展而来,肯定还有一种更高的力量参与生命创造。我们认为,人类除了有形的躯体的物质结构的缓慢进化之外,还有无形的精神、灵魂、文化的信息结构按几何级数发展的迅速进化。在本质意义上,自然法则,作为“某种生命本原”,作为“智慧设计”内容,参与有精神、有灵魂、有文化的新的生命创造,也由此使地方学将形成具有“自我繁殖”能力的学科体系。“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从环境创造人的角度来看,从精神、灵魂、文化等无形的信息结构预先预定新的一代得到一定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性质来看,每个时代“社会公共大脑”里形成和发展的信息结构总的能量,对每个新的个体生命来说,作为某种生命本原,都会形成某种“环境势”,产生特定作用,决定人的成长和发展的方式。这也是研究人类视野与文化灵魂的真正意义所在。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主任袁江洋教授在《科学共同体是通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桥梁》中认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取决于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动互渗,科学和科学文化正是在人类思想大汇聚大整合的基础上产生的。汇聚取决于历史的机缘,整合取决于理性主义精神的升华。科学文化是当今世界惟一的跨种族、跨肤色、跨宗教、跨文明的普遍文化;科学人在宏扬理性主义精神、沟通不同文明方面具有一份特殊的责任;科学共同体是通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桥梁。”
      在路径上,科学文化是通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桥梁;在本质上,科学文化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灵魂。揭示和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形成的科学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灵魂。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产物,人的自身自然与外部自然都同样受自然法则的支配。不是人类想成为人类才出现了人类,而是自然法则决定了在自然界必然会出现人类,所谓“始生人者天也,人无事焉”;而出现了人类之后,自然法则依然在无形中决定人类的命运并支配事物的发展变化。探索规律、道法自然的地方学研究,培育人类共同的科学文化灵魂,促进各学科、各行业、各地域、各民族的融合发展,构建人类利益和命运共同体。
     作者:包海山,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副会长、草野思想库副理事长、草根网地方学研究负责人。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