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缘武汉学
包海山
对武汉很有感情,特别是十几年前孩子在武汉上大学期间,我和妻子想孩子就会想到武汉,经常关注武汉天气,这与孩子的冷暖有关。
我们一家三口,我和孩子都在武汉读过大学。我是在职教育,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进修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孩子读本科,在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学习金融专业。来自中国北方“黄河几子湾”环绕的现代草原文化名城鄂尔多斯的蒙古族一家两代人,在不同的年代,分别来到位于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水交汇处的中国中部地区最大都市武汉,用汉语学习不同的专业,由此也能够体会到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科学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武汉是中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截至2014年,在汉高等院校98所;其中普通高校和本科院校数仅次于北京居中国第二,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数量居全国第三, 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总数107.26万人,居世界第一。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发布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将武汉列为超大城市;同年12月,国家发改委明确要求武汉加快建成以全国经济中心、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四大功能为支撑的国家中心城市。
我第一次知道“武汉学”,是“2017年广州学学术报告会”期间,在会序册看到的;第一次参与武汉学活动,是经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所长、《成都学概论》作者何一民教授引荐,我给2019年12月7日召开的“首届武汉学高峰论坛”提交了一篇文章;2019年12月30日,我收到《武汉学研究》编辑部的约稿函,对武汉学研究有了比较深入的思考。特别是在全球新冠疫情期间,经常在新闻媒体关注武汉、纽约等地,感悟全球抗疫、命运与共的现实意义。新冠病毒在武汉爆发期间,我写过《坐而论道宅家里,驰骋天下看世界》《地方文化特色与地方学普遍原理》《地方学两个博客访问量达千万人次》等博文;新冠病毒在纽约爆发期间,总部位于纽约曼哈顿中城的北美地区最有影响力最具规模的中文电视之一即美国中文电视建立的网站“美国中文网”,也一直在刊载博文,我于2010年在美国中文网建立地方学研究方面的博客,2020年上半年刊载了30多篇博文。正是地方学研究,把鄂尔多斯、广州、成都、武汉、纽约等地以及网络世界联系起来,使我对武汉学以及地方学发展有了进一步的深入思考和前景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