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湖四海通融相连,地方学研究亲如一家
包海山
近日,在温州网新闻看到记者华晓露的报道《“温州学”研究创新发展系统工程启动 到2025年初步形成学科框架》,有种亲切感,也令人振奋。
温州学与鄂尔多斯学都创立于2002年,今年18岁,可以说成长为成年人走向社会。
2002年7月,温州市委八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上正式提出“抓紧建立温州学”、“深入开展温州学研究”的要求。自此以后,相继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创立温州学的意见建议。8月14日,《温州日报》推出《创立温州学的思考》专栏。尤其是11月1日,温州市委书记李强在《光明日报》发表了《关于创立温州学的思考》一文,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温州学就这样应运而生。
2002年5月30日,原伊克昭盟(2001年撤盟设市为鄂尔多斯市)副盟长奇朝鲁,在鄂尔多斯日报发表《开掘鄂尔多斯人文资源,弘扬鄂尔多斯文明精华——关于开展鄂尔多斯学研究的思考》一文,第一次在媒体正式提出“鄂尔多斯学”概念。9月16日,经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批准、市民政局注册登记的专门研究鄂尔多斯学的群众性学术团体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正式成立,创办了《鄂尔多斯学研究》季刊、开设了《鄂尔多斯日报·鄂尔多斯学研究专刊》等,开始全方位、深层次、多领域、系统性研究鄂尔多斯学。
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与温州学研究中心相互学习借鉴、交流合作。2004年,鄂尔多斯学研究会第一次外出考察学习,是研究会秘书长杨道尔吉带队去考察学习温州学和扬州学。2007年,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会长奇朝鲁率团去参加温州市举办的“区域文化研究与地方学建设(温州)研讨会”,奇朝鲁以《对地方学建设之我见——鄂尔多斯学及其研究会实践的启示》题为作了大会发言。温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洪振宁教授、温州学研究中心胡晓慧研究员等,也先后到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传经送宝,在鄂尔多斯学研究会编辑出版的《论地方学建设与发展——中国地方学建设与发展研讨会文集》发表文章《温州学研究任务及方法的思考 》等。
2005年,在鄂尔多斯学研究会的倡议下,温州学、泉州学、潮州学、扬州学、徽学六家地方学研究机构共同发起创立了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2005年9月至2008年10月,由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担任第一届执行主席;2008年11月至今,由北京学研究所担任第二届执行主席。目前会员单位有30多家,通过联席会的方式,把分散在各地的全国地方学研究机构以及海内外从事地方学研究的学术团体和有识之士联合起来,发挥人才的聚集效应,形成合力,有组织地开展学术交流、互通信息、共享成果。十几年来,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与会员单位合作,举办“中国地方学建设与发展研讨会”“走向世界的地方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城市的变迁——2015年中国地方学学术研讨会”“海峡两岸地方学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首届亚洲地方学与地方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等,编辑出版中国地方学研究成果系列《地方学研究》辑刊等,发挥着联系、联络、联合、联谊的职能,正在将地方学研究工作逐步引向深入和走向世界。
一、从温州学看地方学与整个世界的内在必然联系
对地方学与整个世界的内在必然联系,可以从地域相连、文化融通,应用知识、创建学科,探索规律、道法自然这三个方面来理解。
1.地域相连、文化融通
在地球自然村,人类所感知和赖以生存的自然界与人文历史是相结合的一个有机整体。从生态环境来看,山川河流、草原森林、大陆、海洋等,都是彼此联系、密切相关的自然生态系统;从人文历史来看,如马克思所言,“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失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地方学研究,就是每个地方作为一个联结点,一方面立足当地,细化研究地域科学文化;另一方面放眼世界,把当地科学文化与全球人类科学文化的大网络结合起来。
在创立温州学之初,时任温州市委书记李强在《关于创立温州学的思考》一文中谈到“区域性和世界性——温州学研究的钥匙”时说:研究温州学,首先应该立足于温州,离开了温州也就无所谓温州学。然而,在经济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世界性文化交流日益扩大的今天,任何一个地方的文化,不可能是孤立的、封闭的,而是联系的、开放的。研究一个地方的文化,应该把它放到全国、放到世界中去分析、去比较,大胆地借鉴和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我们研究温州学,无意在今天这个全球化、数字化、现代化的时代,去强化乡土意识、地方观念,恰恰相反,希望通过它的研究,尤其是对温州人“筑码头、闯天下”、开拓海内外市场的研究,对温州人开放意识、开放观念的研究,进一步增强温州人的全球意识和世界眼光,变“区域人”为“世界人”。因此,温州学的研究必须坚持开放性。研究的视野是开放的,要跳出温州看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研究的力量是开放的,要借助海内外各种研究人员,整合现有各种研究资源和研究成果,为我所用,以提高温州学的研究水平。
中华文明的系统论源远流长。被称为“六经之首”的《易经》对系统论归纳为整体关联、动态平衡8个字,而老子提出了“大制不割”,即遇到什么问题应该放在系统中看,不能割裂开来。地方学研究,就是要汇集和融汇更多的人类智慧,构建和应用学科知识体系来解决系统性社会现实问题。
温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原副主席洪振宁在《从“河文化”到“海文化”》一文中说:创立温州学,不是要把“河文化”变成“井文化”,而是要使“河文化”变成为“海文化”。创立温州学,深入研究中国一个区域的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并不是把自己圈起来,坐在井里看自己,而是通过研究温州这一地球的一角、中国的一区域,研究这里的人、这里的经济、这里的文化如何越来越“世界化”、“全球化”;通过温州学的研究,加快温州的发展,推进文化的创新。我们建立温州学,是要推进先进文化在温州的建设,推进温州人理念、观念的创新,努力促使温州市民从地域人成为“世界公民”。立足温州,接轨世界,研究“世界中的温州人”,研究“走向世界的温州公民”,必得有全球化的头脑和心胸。事实上,温州人与世界的交往越来越频繁,温州人的世界意识、开放观念越来越得到强化。研究中的学人应当一手拿着显微镜,一手拿着望远镜。要以现代理念着手温州学的研究,以世界眼光进行温州学的研究,以科学精神推进温州学的研究。
2.应用知识、创建学科
地方学,是在研究地方文化基础上,创建新的学科知识体系。
温州学是以温州文化、温州人和温州发展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综合性地方学科。“温州学”研究创新发展系统工程是在归纳梳理温州研究方面的700余部著作基础上,为深化“温州学”研究,提升文化温州城市形象基础上提出的。内容包括谋划“温州学”研究重大创新课题、建设“温州学”研究重点基地、组织“温州学”研究品牌活动、升级“温州学”研究民间智库、推动“温州学”研究海内外传播、打造“温州学”研究名师大讲堂、搭建“温州学”研究宣传交流平台和探索多端联动成果共享机制。
在“温州学”研究创新发展系统工程中,相对而言,温州研究方面已经有700余部著作,未来某个时间段还会有7000余部著作,而在此基础上归纳、梳理、整合、提炼出一两部温州学学科知识体系专著也是非常艰难的核心内容,能够以此把所有相关研究组织成一个有机整体。
浙江大学奚从清教授在《试论温州学的若干问题》中认为:温州学涉及的不只是某一学科或某一领域的知识,而是要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文化学、社会学、伦理学、人才学等多学科,它是这些知识的综合性应用。但它主要是以温州经济和文化互动关系的机制及其发展的规律作为研究对象,解决既属于经济学,也属于文化学的问题。
可见,地方学是综合性应用经济学、管理学、文化学、社会学、伦理学、人才学等多学科知识,系统性解决各个学科从不同的角度想要解决的问题。应该说,地方学研究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实际问题往往超越任何学科的界限,因此系统性地方学应运而生。在综合性应用多学科知识开展地方学研究中,由于马克思主义揭示了包括每个地方在内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因此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地方学研究。
李强在《关于创立温州学的思考》一文中认为:研究温州学,应该采取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对传统文化大胆地进行扬弃、进行创新,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先进的现代文化结合起来,不断赋予温州文化新的内涵和时代特征,在继承中创新、跨越,在创新、跨越中更好地继承。这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也是研究温州学的科学方法。温州学的研究,要着重研究文化,又不能局限于文化,不能单纯就文化说文化,就文化研究文化,而是要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全方位视角,以多学科交叉的科学视角,研究文化与经济的互动,研究文化力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多年来,不少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温州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并且在许多方面取得了成果。但是,从总体上看,现有的研究资源和学术成果还是分散的、零碎的,没有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创立温州学,就是要整合现有的各种研究资源和学术成果,变分散的为整体的,变零碎的为系统的,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温州市社科联主席潘忠强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温州学研究》一文中说:目前,温州学的学界认同度还不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温州学尚未构建起学科体系。这就要求温州学研究聚焦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确立核心命题和逻辑主线、构建学科理论体系、构建学术话语体系、形成学术共同体等五个要素,努力成为“常规学科”。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温州区域传统优秀文化、国内外地方学研究资源融通起来,以当代温州发展为研究起点,以温州历史文化的演进为主线,以创新发展为主题,深入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努力推进温州学学科体系、学术话语体系和学术共同体的创新和建设。
可见,由于现有的研究资源和学术成果还是分散的、零碎的,没有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温州学的学界认同度还不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温州学尚未构建起学科体系。而现在启动“温州学”研究创新发展系统工程,到2025年初步形成学科框架,这对温州学乃至对中国地方学学科建设都是一种鼓舞和鞭策。
3.探索规律、道法自然
地方学研究,就是要探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发展的内在本质规律,以此为核心,把所有相关研究组织成一个有机整体。
李强在《关于创立温州学的思考》一文中认为:温州学应该是一门主要研究温州文化,研究温州人和温州人精神,研究温州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揭示温州经济和社会发展内在规律的综合性地方学科。潘忠强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温州学研究》一文中也说:从内涵上看,温州学将温州作为人文、自然要素共同构成的地域综合体,进行综合性研究;从外延上看,具体研究对象理论上包括温州地区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生态,以及温州人与温州人文精神等,将其作为一个有机综合体进行研究,探究其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作为温州学研究者,必须原原本本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本原理,要下真功夫感悟理论精髓、做到融会贯通,真正使马克思主义成为温州学建构学科体系、学术话语体系的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是通过构建人类利益和命运共同体来“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而“真正的人的自由”,如恩格斯所言,“就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世界”,实现“那种同已被认识的自然规律和谐一致的生活”。
一方面,只有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才能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另一方面,只有共同认识规律、道法自然,才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而实现那种同已被认识的自然规律和谐一致的生活。
温州学研究注重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提高研究者探索和把握客观规律的能力。奚从清在《试论温州学的若干问题》中认为:创立温州学,有其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温州人的现代化、温州人的全面发展,是温州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最关键的因素,又是温州实现现代化导向战略中最艰巨的工程。这正是创立温州学的价值所在。道理很简单,因为只有提高温州人的整体素质,才能更加自觉地运用经济和文化相互作用的规律,推动温州有计划的社会变迁。
二、中国地方学促进亚洲乃至全球地方学融合发展
(一)地方学研究的协同创新与融合发展
地域相连、文化融通,应用知识、创建学科,探索规律、道法自然,这对地方学研究具有普遍意义,也正是具有这种共性使地方学研究能够协同创新、融合发展。
1.为构建学科知识体系而交流合作、协同创新
“地方学”,是“地方”文化的个性特色与“学”科普遍原理的辩证统一。没有地方个性特色,学科建设无需“地方”;没有“学”科普遍原理,不会成为学科知识体系。
上海学研究者特别注重学科体系的“贯通”“共相”“总相”“共性”,这里分享几个主要观点。
杨国强认为,上海学的主体还是上海史,但上海学跟上海史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古今贯通的,学科贯通的。只有打破学科壁垒,走出碎片化的迷障,从大的视野、大的问题意识着手,才能拥有大的格局,从而超越“地方性知识”。
熊月之认为,上海学应该研究上海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状态,研究上海的历史与现状。但是,上海学不应该是这些分门别类研究的简单集合,不是上海概览和综述,而应是上海研究的理论升华,由殊相而共相。
周武认为,分门别类的研究是现代社会科学的一种常态,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各有各的视域、理路和方法,但相对于整体而言,由各社会科学具体学科切入的观察和研究,所能看到的和捕捉到的都只是局部的真相或某一特定方面的意义,并不足以说明一个社会或一个城市的“总相”。如果缺乏通贯整体的视野,不具备起码的通识,把它们跟“城市的生命”、城市的内在需要、城市空间与功能的衍变连接起来,这样的微观叙事就会变成无法串起来的一地散碎。
陈旭麓在《上海学刍议》中说:上海学要研究上海沿革、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自然状态,这些都是早已分别研究的内容,也是正在深入研究的内容,但它们的排列不等于“上海学”,即使在这基础上的综合,也只是“上海大观”或“上海概述”,称不上“上海学”。上海学应该是从对于上海的分门别类及其历史和现状的研究中,找出它们的联系和内核,由此构成为研究和发展上海这样一种都市型的学理,富有上海的特殊性,又含有都市学的共性。
地方研究不同于地方学研究,地方学是在地方研究基础上创建新的学科知识体系。目前很多地方学研究成果,不管是几百本还是几千本著作,基本上还是分门别类的地方研究的简单排列、集合,有些微观叙事变成无法串起来的一地散碎。尽快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地方学研究共同围绕构建学科知识体系来交流合作、协同创新。
地方学所具有的学科普遍原理,决定了全球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如果把全球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比作一架大飞机,那么各个地方学就是其中形状不同、性能各异的零部件。因此,在地球自然村这个地方,各个地方学不仅要做好各自的零部件,还需要交流合作、协同创新,在一个更大的系统内,使全球地方学的大飞机能够蕴含更多系统性高科技研究成果,安全起飞,惠及人类,同创共享地方学发展成果。
2.因共同的内在理念和知识增量而凝聚智慧、融合发展
在地方学研究领域,只有找到一个核心内容,才能围绕这个核心把所有的相关研究组织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对于跨学科、综合性的中国地方学研究来说,每个地方学都必然会研究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内容和最大知识增量,二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和发展理念。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国外哲学社会科学这三个方面的资源,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成果及其文化形态,“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内容,也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最大增量”。
2019年,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
那么,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创新发展能够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内容和最大知识增量?为什么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和发展理念?地方学研究怎样融会贯通这些人类智慧结晶?这些是每个地方学都必然会深入研究的重点课题和核心内容。
近年来,笔者通过“老子道学、成吉思汗文化、马克思理论比较研究与集成创新”课题研究(由九州出版社出版发行专著《比较研究与集成创新——鄂尔多斯学学科建设探索》),意识到,老子探索的“道”、成吉思汗敬仰的“长生天”、马克思揭示的“真理”,只是称谓不同,只是在认识论层次上的研究和感知的方式方法不同,而在实质意义上,可以统称为“自然法则”,它“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是本体论层次上对任何地方、任何人来说都是相同的的客观存在。
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演化以及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回归中,全球地方学,就是人类作为“类主体”,以“人法地”为切入点,天地人合一并且共同“道法自然”的学科知识体系,所研究探讨的是不受地域局限、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如果把地方学比作参天大树,那么客观存在的自然法则是它的根基,人类共同揭示和转化自然法则的科学文化是它的主干,而既各具特色又共同遵循普遍规律的各地方学,是由根基和主干生长发育的枝叶。总有一个系统包含了所有的系统。只有在一个系统内,彼此联系、相互促进、共同道法自然,全球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才能根深、干壮、枝繁、叶茂。能够深刻理解这一点,地方学研究就会穿越时空,汇集并融会更多的人类智慧,协同创新,融合发展。
(二)地方学等多学科融合发展促进科学文化共同体的构建
就像每个地方都是地球自然村的一个组成部分一样,各地方学也是全球地方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各地方学必然需要围绕构建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来交流合作、融合发展。
广州学研究者张嘉极在《广州学引论·序》中说:“我还希望有广州以外的专家也有兴趣参加广州学的研究,只有当不仅仅是广州人、广东人在研究广州学的时候,广州学的研究方真正成功了”。温州学研究者也有相似的观点:奚从清教授认为,“只要温州本地学者与外地学者携起手来,共同探讨,就一定能够创立出富有时代特色的温州学这门崭新的综合性地方学科”;洪振宁教授认为,“在网上分布信息,发表最新研究成果,吸引全世界的学者共同研究温州,赢得全国人民进一步关注温州。继续吸引国内外专家学者深入研究温州,温州学才能真正得以创立和建设”。
可见,对于各地方学而言,“只有”“只要”“继续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深入研究,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才能真正得以创立和建设。具体来说,洪振宁在《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在温州的实施》中认为:在温州文化研究工程中,省外一些研究机构如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泉州学研究所和广州文史研究馆相继派人相继派人来取经学习。温州社科界树立大社科理念,协作创新,支持外地学者研究温州,力求外地专家与温州本地力量相结合,坚持学术研究与人文科普相结合,注重链合各方力量,整合研究资源,联手互动,每年择优分批立项,推进温州文化研究工程的实施。
温州学明确提出,到2025年初步形成学科框架,这必然需要温州本地学者与外地学者携起手来,必然需要继续吸引国内外专家学者深入研究温州。
在中国地方学研究领域,李强的身份很特殊。2002—2004年,他在担任温州市委书记期间倡议推动创立了温州学;2017年,他升任中 央政 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上海有上海学。温州学继续吸引国内外专家学者深入研究,他会怎样继续深入研究,怎样对温州学到2025年初步形成学科框架助一臂之力?他是否推动温州学与上海学的协同创新、融合发展?各地方学研究者必然会关注这些问题,毕竟这也是地方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地方学协同创新、融合发展中,上海学、北京学、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1.上海学
1986年,上海大学人文学院成立了“上海学研究所”,举办“首届上海学研讨会”,时任上海市市长汪道涵、上海市社联主席罗竹风等到会祝贺并发表讲话。1987年出版的《上海文化年鉴》,在“新学科”中增设“上海学”辞条:这是一门以“上海”命名的新学科研究。它以“上海”为研究对象,以探讨振兴上海的理论、方法为该学科建立的目的。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并不以分门别类地研究上海的过去、现在、未来为其终端结果 ,而是在研究上海诸方面(从历时性到共时性)所形成的各分支学科的基础上,在“动态”探寻上海与外部(国际和国内其它省市)的联系,以及上海自身各子系统间相互联系,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视野,为上海和上海经济区的发展提供研究成果。“上海学”研究涉及的范围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化、经济、生态环境、工艺技术,以及城市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目前,该学科研究还处在构架阶段。
上海有“上海学研究所”,也有“中国学研究所”。中国学主要包括海外中国学和本土中国学。目前在上海具有影响力的,主要是海外或者称世界中国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是依托世界中国学论坛而建立的。2004年,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上海社会科学院成功举办了首届世界中国学论坛。自2010年起,论坛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上海市政府联合主办,由此升格为国家级学术交流平台。为推动论坛朝长期化、机制化、高端化方向发展,中国学研究所于2012年3月正式成立。作为常设研究机构,中国学研究所为论坛提供学术支撑,同时借助论坛提升对海外中国学的研究。
海外中国学与本土中国学融为一体,那是真正完整的中国学。相对来说,现在海外中国学已经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在中国也有国家级学术交流平台,而本土中国学还处在起步阶段,这是一种遗憾,也迫使中国学术界应该有一种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中国学视野下的上海学研究,可以起源于海外中国学,现在应该回归于本土中国学,未来应该融入海内外相结合的真正的完整的中国学。就现阶段来说,构建本土中国学是重点。本土中国学视野下的上海学研究,以及本土中国学视野下的所有中国地方学研究,这是必然趋势;换一个角度来看,中国各个地方学的协同发展、融合发展,是构建本土中国学的有效途径。
2.北京学
1998年,经北京市政府编制办批准正式成立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是一个学校直属的实体性研究机构。北京学研究所成立已有22多年来,有四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一是1998年北京市政府编制办批准成立北京学研究所;二是2004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与北京市教委批准设立北京市级社科研究基地——北京学研究基地;三是2008年北京学研究所成为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执行主席单位;四是2019年以地理学、历史学、考古学和设计学为主体学科的北京学学科(群)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名单。
北京学是基于“时—空—人结合”、“过去—现在—未来贯通”的“全方位—多要素—立体化”研究的综合体。在北京学研究所成立20周年纪念会暨第二十次北京学学术年会上,北京联合大学党委副书记周志成在致辞中对北京学的发展提出两方面的希望:希望北京学研究所在新的征程中,继续依托研究基地发挥平台作用,进一步凝聚校内外专兼职科研力量,强化与校内相关学科的学术联系,研究北京、挖掘文化、传承文脉、服务发展,不断提升咨询服务能力、辐射能力和影响力,充分发挥文化智库作用,为首都北京强化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努力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和世界级文化城市提供智力支持。同时,也希望北京学研究基地继续履行好全国地方学联席会轮值主席单位的责任担当,团结各会员单位加强地方学基础理论探索,加强与港澳台地方文化研究部门的合作,进一步提升地方学研究的国际化水平,为中国地方学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北京学研究所所长张宝秀教授在《北京学研究所20年发展历程回顾与未来展望》中强调发展学科、提升平台、走向世界。她说:北京学研究所(基地)将深化北京学和地方学学科建设理论认识,进一步明晰学科研究框架和研究范式,建设立足北京实践、具有中国特色、面向国际前沿的综合性“北京学”高精尖学科,多学科协同创新,共同发展,增强学科(群)的综合实力。北京学研究所(基地)将坚持开放共享,努力提升平台层次和综合实力,努力建设成为高水平的服务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的全国性地方学学术交流平台,建设亚洲地方学学术联盟,加强与欧美地区相关研究机构、学者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北京学和中国地方学逐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世界地方学研究领域发出强有力的中国声音。
3.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
2005年由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倡议成立,2008年开始由北京学研究所担任执行主席的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主要从推动学科建设和促进交流合作两个方面开展工作,而学科建设与交流合作是彼此联系、相互促进的系统工程。
2018年,北京学研究所带领中国地方学与韩国和日本地方学研究机构合作,共同推进亚洲地方学学术联盟建设。2019年10月,“首届亚洲地方学与地方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第二届亚洲地方学与地方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原计划2020年10月在韩国济州岛举行。
共同举办学术研讨会奠定了基础,而通过学术交流,对共同关注的具体内容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就能够实质性促进地方学研究的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在亚洲地方学研究领域,北京学研究所成为“带头人”。如日本富士学会理事长、日本大学文理学部教授佐野充,在北京学研究所成立20周年纪念会上的致辞中所言:“目前,我们正在以代表中国地方学研究最高水准的北京学研究所为带头人,和韩国首尔市立大学首尔学研究所一起,中、韩、日三方共同努力推进东亚地方学的研究。三方也应该更进一步地将地方学发展成为对全亚洲地区振兴和地方创生有所帮助的学科领域”。韩国首尔学研究者李奎泰教授认为:中国地方学的研究活动方面,北京学研究基地联合中国各地的地方学研究单位,形成了中国地方学研究全国化的趋势,促进交流合作,使中国地方学成为一个成功的学术领域。希望以此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平台,构建中国的地方学研究界与韩国、日本地方学的合作网络,持续把中国的地方学研究的合作领域扩大为世界化。韩日地方学界各自国内学术联网,若由北京学研究所的中介与中国地方学研究界建立合作研究活动网络的话,我们大家期待的各个地方学的国际化的研究网络将会成功展现出来,一定会成为世界性的一流学科。
那么,什么是世界性一流学科?怎样为创建世界性一流学科而促进全球化交流合作?这些是中国和韩国地方学研究者共同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因此北京学、鄂尔多斯学、首尔学等地方学研究者合作开展《创建世界性一流学科,促进全球化交流合作》等课题研究。
日本富士学研究者佐野充教授认为:在当今世界,地方学作为以一个区域所有领域为研究对象,在综合研究中寻找更好解决问题办法的一门学问被广泛认可。我们富士学会所探求的富士学,是以富士山及其周边地区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人类的视野与跨学科综合研究的角度,解释明白日本文化本来的模样,摸索日本未来图景的学问。
那么,什么是人类的视野?作为“类主体”的人类视野将会怎样形成?日本文化本来的模样,只有从人类的视野与跨学科综合研究的角度才能解释清楚,而中国、韩国乃至亚洲和全世界各地文化本来的模样,也只有从人类的视野与跨学科综合研究的角度才能解释清楚。在未来图景中,中日韩乃至亚洲和全世界将会形成什么关系?人类利益和命运共同体是怎样构建的?这些都是亚洲地方学在协同创新、融合发展中,值得共同深入研究探讨的全局性重大社会问题。相信北京学研究所作为地方学研究领域的“带头人”,能够在促进学科建设和交流合作方面履行好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执行主席单位的责任担当。
4.多学科融合发展促进科学文化共同体的构建
北京、上海,都有地方学、中国学、全球学研究机构。例如,北京联合大学有“北京学”研究所,北京学研究所是“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执行主席单位,北京联合大学还有“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上海大学有“上海学”研究所,还有“全球学”研究中心。
科学研究方法“万变”,“不离”探索规律“其宗”。无论什么学,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探寻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上海大学全球学研究中心以人类社会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试图通过科学研究探寻问题的解决之道,寻求人类社会多样化文化和文明的和谐共生。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所长蔡拓教授在《全球学的时代价值》中认为:“全球学是一门以世界为视角的综合性学科。它以经济全球化为时代和学科背景,以经济全球化和全球问题所催生的全球现象、全球关系为研究对象,以探寻全球治理为目标,以挖掘、揭示全球性规律为学术宗旨,探究世界的整体联系和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发展特点、进程与趋势”。他在首届“内蒙古学”论坛上以《全球学与地方学的发展离不开人类文明的大道》为题的发言中说:“无论是全球学还是地方学,都离不开人类文明的大道,而人类文明的大道,就是人类文明的普遍性”。
无论是地方学,还是中国学、全球学,人类共同遵循的自然法则之道把人类科学文化融为一体。从宏观上来看,人类整体科学文化是由无数个网线和联结点形成的一张网络,即“天网恢恢”;而全球各个地方文化是其中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网格,即“疏而不失”。无论是根据行政区域还是地理单元来划分,每个地方、每个国家的科学文化都是人类科学文化大网络中的一个小网格或者大网格。我们努力构建新的综合性系统性学科知识体系,就是探索和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本质规律,以此在全球文化网络上进行整体研究,在地方或国家特色网格里进行微观、中观研究,在各个网线和联结点进行对比和平行研究,使这种网络、网格、网线、联结点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对这样一个有机整体,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地方学、国家学、全球学等不同的称谓,而其实质是能够形成科学文化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