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包海山 //www.sinovision.net/?2437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对开展“唱响百首鄂尔多斯经典民歌”活动的思考(2)

已有 820 次阅读2020-4-7 21:39 |个人分类:地方学研究|系统分类:艺术分享到微信

      开展“唱响百首鄂尔多斯经典民歌”活动的思考(2)

                 包海山

      二、民歌与地方学

      地方学是跨学科、综合性、系统性研究当地科学文化的学科体系。鄂尔多斯学是地方学,综合性、系统性研究包括民歌在内的鄂尔多斯各种文化现象及其内在规律。
      鄂尔多斯学研究会第一任会长奇朝鲁在研究会一周年之际写的《回顾与瞻望》中认为: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是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融多学科为一体的“鄂尔多斯学”,旨在构建包容性很强的地域性、系统性专门学问。使命感和责任感决定了我们去追求这种选择,去做信仰和信念决定我们应该做、必须做的事情。志同者必然道合。对事业的认同感汇集成一股巨大的信心和力量。他在《共鸣 共建  共谐》中认为:对“共鸣、共建、共谐”这几个字的词义,大家都了然于胸。我是想把它与鄂尔多斯学、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及其专家委员会这五年来的情况联系起来说说我的感受。大家知道,在声学上的“共鸣”,在物理学原理上叫“共振”或“谐振”。人们把“共鸣”引申到社会文化创作和学术研究中,指人们的一种共同心理,指一种双向互动效应,即有感染 力的事物(或人)和有鉴赏力的观赏者之间相互作用引起“共鸣”。说鄂尔多斯学引起大家的共鸣似乎也符合这个原理。这种共鸣,从过程上说是同物理学上的共振谐振一样的动态。从效果形态上就像同频共振谐振达到增强能量的结果,是放大了在鄂尔多斯学这个“共振谐振频率”上共鸣的能量。大家共同建立了鄂尔多斯学,这是鄂尔多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我们共同为和谐文化、和谐鄂尔多斯而形成共建链。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灵魂。从宏观上说,我们这个共建链,就是要通过和谐文化链,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的形成;从微观上看,就是通过鄂尔多斯学研究链,推动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全体会员和专家委员会全体委员,共同为鄂尔多斯学研究事业尽责尽力。我们是在创造自己的历史,创造自己的生活,制造自己的快乐,共同和谐享受人生。我们在共建和谐,用心做人做事。只有以共同和谐为出发点和归宿,不同需求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是人们所能得到的最大快乐。我们都以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和行为方式投身到鄂尔多斯建设发展事业中,去为共创财富共建和谐而共鸣。在共鸣中共建,在共建中共谐,在共鸣共建共谐中共享。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及其专家委员会全体同仁愿以自我和谐去为共同和谐而敬奉,愿与全市人民在共同和谐中享受和谐文化成果,共享社会和谐发展的快乐幸福。
      在通过和谐文化链,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的形成过程中,艺术和学术都可以产生“共鸣”。系统性地方学研究包括音乐,而音乐对地方学研究者改善自身自然条件以及提高综合素质发挥重要作用,能够使地方学的构建与应用成为大众广泛积极参与的充满激情和快乐幸福的社会事业。
      音乐,是人与人心灵的交流,是思想的表达和情感的融会;是人与自然灵性的感应,是自然信息的转化和生命能量的培植。音乐,可以与数学、物理、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等有机结合,形成一种新的科学文化。包括音乐在内的人类文化,原本就是一个任何一处都不能打断的具有内在必然联系的有机整体。我们从音乐的角度来研究这个整体,或许能够形成新的思维和方法,产生更多的灵感和激情。“让科学与艺术联姻吧,那将会创造奇迹!”科学家钱学森夫人、音乐教授蒋英,在一次病愈后说,在病危中,一次又一次把她从死亡线上呼唤出来的就是音乐,是跳动的音符和优美的旋律,支撑着她的整个精神世界。我们认为,这不仅有情绪调节和自我暗示等心理作用,更为重要的,其实最终还是有某种振动形式的生命能量的转换。对人的生命本能来讲,音乐能够起到其他科学技术、思想意识、政策法规无法起到的作用,因为音乐达到最高境界时,它是对人的生命能量的振动和增强,是直接对人的内在本质和自然天性的呼唤和呵护。
      音乐是世界通用语言,也是人与自然的一种信息沟通与交流。柏拉图说:“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白居易认为:“上自圣贤,下至愚騃,微及豚鱼,幽及鬼神 ,群分而气同,形异而情一,未有声入而不应,情交而不感者”。对作为艺术灵魂的音乐,从精神方面来讲,孔子认为,音乐是立身之本,在欣赏音乐中完成情性的修养。杨筠如也说:“音乐为涵养内心之最重要的工具;人能涵养内心,保持一种柔嫩之心灵,则其乐无穷”。而威廉则认为:“音乐之为物,实足转移人类污浊之灵魂,使之清净纯洁,日益向上,而趋美化也”。从物质方面来讲,莫扎特等音乐大师,相信宇宙存在一种神圣的几何学,大自然以及人类的身体,都是受一些既定的比值所管治。如果将这些比值用在音乐创作上,就会与宇宙的生命力产生 一种共振,因而它具有支持生命的影响力。物理学家也说,任何物质及能量,其实都是一种振动。小至原子结构,大至银河星系,其振动的频率都是依据一定的比值,非常之数学化。例如鄂尔多斯古海、大陆亿万年间的沉降隆起的演变,其实也是以一定的比值振动所至。

      有关研究显示,当听到17及18世纪欧洲音乐时,人的心率、脉搏、脑电波等都倾向与音乐的节奏同步,因而变得舒缓而协调;血压也会保持更有利于健康的状态。这是由于作曲家创造了一种理想的数学形式以及自然的和谐感在作品里。他们对音乐的节奏感、对称感、规律感、对比效果等非常讲究,像科学家一样严谨。那么,一个风驰电掣的马背民族,一种所向披靡的天之骄子心态,在走进新时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存的社会环境里,他们的民歌又会表现出怎样的个性特色?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在更大的视野中系统性深入研究的重要内容。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