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包海山 //www.sinovision.net/?2437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原学:创建与应用世界性一流学科为中原发展服务(1)

已有 936 次阅读2020-1-5 20:53 |个人分类:地方学研究|系统分类:科技教育分享到微信

            中原学:创建与应用世界性一流学科为中原发展服务(1)
                            包海山
           河南省社科联创造性地提出建设“中原学”构想,并大力探索推进“中原学”学科建设,先后组织召开了“塑造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原品牌与‘中原学’学科建设”“深入推进‘中原学’研究”等专题座谈会;在《河南日报》策划推出《推进‘中原学’建设  让中原更加出彩》等专版文章;在《河南社会科学》开设《中原学研究》专栏,刊发《打造“中原学”一流学科  奋力建设思想河南》《中原学研究范式初探》等一批学术研究成果。郑州大学将中原历史与文化研究纳入一流学科建设,推动成立郑州大学中原学研究中心,为“中原学”研究搭建学术平台。
          近日,我在河南省社科联主办的中原人文社科网“中原学”专栏,阅读学习了相关文章,深受启发,受益匪浅。由此谈谈自己的感想和思考。
           一、地方学是有机整体
          地方学是一个有机整体。从平行关系来看,在我国省市自治区层面,有晋学、中原学、北京学、上海学、桂学、内蒙古学等,在国家层面,有中国地方学、韩国地方学、日本地方学等;从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来看,有郑州学、中原学、中国地方学、亚洲地方学、全球地方学等,而在地球自然村这个地方,全球地方学包含了所有的地方学。
          中原学具有开放性,注重全球视野下的区域性研究,促进地方学研究的协同创新、融合发展。
          河南省社科联主席李庚香研究员在《打造“中原学”一流学科,奋力建设思想河南——从中原发展哲学的视角考察》中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建构“中国学”,让中原更出彩需要建构“中原学”。建构与中国崛起、中部崛起、中原崛起相对应的“中国学”“中原学”正当其时。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个广阔的视角,把“中原学”的建构放到世界和我国发展的大历史中去看,放到全面决胜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的实践进程中去看。现代中国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既有传统中原文化,也有各种地区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相互渗透与交融,呈现出百花齐放、兼容并包的特色。只有以开放性的态度阐释传统“中原学”的现代内涵,同时打造有足够影响力的现代中原学科体系和知识体系,才能向外传出中原的声音、中国的声音。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提升与“他者”的沟通能力,获取他人的认同。包括中华文明在内的世界各种文明正在加速融合与会通,世界文化的交流日趋深入和频繁,不同文明之间和谐共融的状态正在逐步形成。
           尹全海教授在《中原学的地域性与开放性》中认为:区域性学科发展,最忌讳为突出区域特色而画地为牢,自设疆域。中原学,作为一门区域性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及建设中的一流学科,不仅要有中原标识,更应具有开放性特征。中原学之“中原”,界定的是中原学的空间范围,从中原之中原,到中国之中原、世界之中原,是一个由内向外多层演进中的“空间过程”,极具开放性。
         王喜成研究员在《中原学研究应突出“四性”、构建四大体系》中认为:推动包括洛阳学、开封学、郑州学、南阳学、安阳学、商丘学等在内的地方学研究,以及一些地方对重要人物和思想的研究,如老子学、周易学、墨学、理学、冯友兰哲学思想等,将其纳入中原学研究体系,形成中原学的地域支撑和配合体系,做到省级层面与地市级层面和地方的协同作战。我们既要着重对自己脚下这一方土地的研究,也要抬起头来看周围、看全国、看世界,要在中国的视野下,在对世界地方学研究的深刻了解下开展地方学研究。
          宋朝丽博士、汪振军教授在《构建中原学基本理论体系探析》中认为:“中原学”的研究不能就中原论中原,要将中原放在整个世界史人类史的发展历程中、放在中华文明演进历程中去研究,从全国看中原,从中原看全国,以更宏观的观察视角来看待中原的具体问题。从人类整体科学文化发展层面来看,如果把人类整体科学文化比作一个网络,每个地方学都是这个网络上各具特色的网格,共同构成一个严密细致的研究网络。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原学”既要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又要在研究范式、学科建设等共性层面与其他地方学交流合作、协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更大的系统内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在中国地方学研究领域,北京学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名单,中原学提出打造一流学科,这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2019年,北京学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名单,北京学成立了高精尖学科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由24位知名专家学者组成,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周成虎任主任。周成虎建议以“一条主线、两个北京、三个交叉、四个平台”的思路进行北京学高精尖学科建设,即以都城文化为主线,研究看得见的北京和“看不见”的北京、过去的北京和现代的北京,注意学科交叉、人才交叉、应用交叉,建设科研平台、人才平台、教育平台和智库平台。北京史研究会会长、北京学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建平研究员指出,北京学高精尖学科建设要强调多学科的融合,加强各学科的靠拢意识,在高目标、大课题、标志性成果、博士点突破、高端智库建设等方面体现高、精、尖的水平。
          系统性地方学,既要跨学科研究,也要跨地域研究。地方学是在地感与全球化相结合,是个性特色与普遍原理相统一。地方学作为科学,所揭示的是不受地域局限、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因此不同的地方学探索和揭示“在本质上同一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就像每个地方都是地球自然村里的一个组成部分一样,每个地方学也都是全球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在全球地方学的根基、主干、枝叶形成的有机整体中,才能看得清每个地方学树叶的特色与个性;只有在全球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大网络中,才能看得清每个地方学小网格的独特功能与作用。
         在促进亚洲地方学交流合作方面,北京学研究所作为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执行主席单位,发挥着重要作用。2018年,在北京学研究所成立20周年纪念会上,日本和韩国学者在致辞中也给予高度评价。
         日本富士学会理事长、日本大学文理学部教授佐野充说:“目前,我们正在以代表中国地方学研究最高水准的北京学研究所为带头人,和韩国首尔市立大学首尔学研究所一起,中、韩、日三方共同努力推进东亚地方学的研究。三方也应该更进一步地将地方学发展成为对全亚洲地区振兴和地方创生有所帮助的学科领域。”
         韩国关东大学东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原主任,教授,首尔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李奎泰说:中国地方学的研究活动方面,北京学研究基地联合中国各地的地方学研究单位,形成了中国地方学研究全国化的趋势,促进交流合作,使中国地方学成为一个成功的学术领域。希望以此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平台,构建中国的地方学研究界与韩国、日本地方学的合作网络,持续把中国的地方学研究的合作领域扩大为世界化。韩日地方学界各自国内学术联网,若由北京学研究所的中介与中国地方学研究界建立合作研究活动网络的话,我们大家期待的各个地方学的国际化的研究网络将会成功展现出来,一定会成为世界性的一流学科。
          2019年10月,由中日韩三国相关地方学研究机构共同在北京成功举办首届亚洲地方学与地方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二届亚洲地方学与地方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2020年10月在韩国举行。相信中原学,也会融入中国地方学、亚洲地方学、全球地方学学术联盟建设,共同创建世界性一流学科。
           大道至简,有容乃大。地方学的创建与应用的优势,一方面,每个地方学都立足当地,放眼世界,通过协同创新、融合发展,共同创建世界性一流学科;另一方面,每个地方学都可以应用可共享的世界性一流学科,为当地社会发展服务。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