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包海山 //www.sinovision.net/?2437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地方学研究协同创新融合发展

已有 435 次阅读2019-12-9 05:18 |个人分类:地方学研究|系统分类:科技教育分享到微信

     中国地方学研究协同创新融合发展
                包海山
      对中国地方学研究的协同创新、融合发展,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一是建设地方学学术联盟以及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二是促进地方学研究、科普、教学、应用各环节的融合;三是推动“互联网+地方学”,促进人类智慧与非生物智能的融合。
     1.建设地方学学术联盟以及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在中国,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的创立,可谓是建设中国地方学学术联盟以及搭建交流合作平台的一种探索。
     2005年,在鄂尔多斯学研究会的倡议下,温州学、泉州学、潮州学、扬州学、徽学六家地方学研究机构共同发起创立了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并由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担任第一任轮值主席方。2008年,轮值主席方移交北京学研究所,目前会员单位有30多家。
     十几年来,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把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地方学研究机构以及海内外从事地方学研究的学术团体和有识之士联合起来,发挥人才的聚集效应,形成合力,有组织地开展学术交流、互通信息、共享成果,把地方学研究工作引向深入、走向世界。
     在举办学术研讨会、出版研究成果方面,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创办了《地方学研究信息》季刊,与北京学研究基地、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泉州学研究所等联合举办“中日韩地方学研究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海峡两岸地方学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中国地方学建设与发展研讨会”“地方学应用与创新研讨会”、“走向世界的地方学研究学术研讨会”等,编辑出版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从2018年开始,编辑出版中国地方学研究成果系列《地方学研究》辑刊,形成某种稳定的长效机制。
     2017年10月,在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基地召开的中国地方学联席会工作会议决定,从2018年开始,联席会与成员单位合作,编辑出版中国地方学研究系列《地方学研究》辑刊,每年出版2辑。作为联席会的系列出版物,汇集地方学与地方文化研究成果,促进相关系列成果的持续积累,推进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的交流与分享,不断提升学术研究水平,扩大地方学与地方文化研究的影响力,打造“中国地方学”特色品牌。
      2018年,《地方学研究》第1辑,由鄂尔多斯学研究会负责编辑出版,收录有关北京学、上海学、晋学、桂学、内蒙古学、台湾学、广州学、杭州学、 敦煌学、西夏学、西域学、伊犁学、闽南学、泉州学、扬州学、大冶学、鄂尔多斯学等30个地方学和地方文化研究方面的43篇文章,这也是中国地方学研究团体部分代表第一次“集体亮相”。
      《地方学研究》第2辑,由北京学研究所负责编辑出版,收录来自台湾和大陆(内地)专家学为“海峡两岸地方学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提交的论文,内容主要包括海峡两岸地方学理论思考、实践探索、地方历史和文化研究等,是海峡两岸地方学和地方文化研究者的成果汇集。
       2019年,《地方学研究》第3辑,由北京学研究所负责编辑出版。 “第三届京台学者共研会·京台地方学分论坛”在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召开,研讨主题是“京台地方学研究互鉴与地方文化交流展望”。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台湾高雄中山大学、屏东大学、台中科技大学、慈济大学、中正大学以及内蒙古、福建、山西、陕西等地的地方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主题展开研讨和交流,以期促进海峡两岸地方学和地方文化研究经验互鉴和交流合作,在此基础上编辑出版《地方学研究》第3辑。
     《地方学研究》第4辑,由鄂尔多斯学研究会负责编辑出版,是通过以“地方学与地方发展”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收录来自北京、广东、浙江、江苏、福建、湖北、河北、四川、宁夏、新疆、内蒙古等全国各地地方学专家学者,有关地方学与地方发展、智库建设为地方发展服务、城市发展、地域文化和文化旅游等多个方面的35篇论文和研究报告。
      2020年,将是编辑出版《地方学研究》辑刊的第三年,随着地方学研究走向世界,辑刊质量也会不断提高。由中日韩有关地方学研究机构共同主办的“首届亚洲地方学与地方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2019年10月在北京举办,收到来自韩国、日本、马来西亚、蒙古、加拿大、中国大陆和台湾学者提交论文70篇,北京学研究所将在此基础上负责编辑出版《地方学研究》第5辑。第二届亚洲地方学与地方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2020年将在韩国举办,北京学研究所作为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执行主席单位,将负责征集中国地方学和地方文化研究论文和研究报告并组团去参会,或许能够在此基础上编辑出版《地方学研究》第6辑。北京市人民政府网“国际范儿”栏目报道过首届亚洲地方学与地方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如果2020年编辑出版首届和第二届亚洲地方学与地方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地方学研究》辑刊也会有“国际范儿”。
      对于推动地方学学科建设来说,《地方学研究》辑刊搭建了一个很好的成果展现和学术交流平台。虽然辑刊目前还只是论文集,但是这种汇集和积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及高质量发展奠定着基础。一方面,辑刊能够为中国地方学系统性研究汇集和积累很多基础资料,许多经验教训可以学习、借鉴和总结,许多创新观念和思想火花可以有效整合、激发活力;另一方面,也将促进地方学研究专著系列成果的出现,从而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构建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
      相对来说,专著是在论文基础上的汇集、整合、提升,是更深入而系统性思考和探索。例如,在首届亚洲地方学与地方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北京学研究基地与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共同印制了“首届亚洲地方学与地方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地方学的构建与应用——以中国鄂尔多斯学为例》专著初稿,就是一种新的探索和实践。在研讨会上,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执行主席单位负责人,对鄂尔多斯学研究者的探索精神和取得的研究成果给予高度评价,与会学者认为鄂尔多斯学研究在促进地方学协同创新、融合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毕竟,地方学的构建与应用,是各国地方学研究者共同的社会事业。各国地方学研究者共同努力,才能展现出全球化的研究网络,而世界性的一流学科,将由世界各国地方学研究者的系统性研究的一系列著作成果来支撑。
       2.促进地方学研究、科普、教学、应用各环节的融合
       地方学是把研究、科普(教学)、应用等各环节连接起来、融合发展的一个系统工程。这种融合发展,主要包括学科建设的融合发展、科普(教学)的融合发展、各行各业应用的融合发展以及研究、科普、教学、应用等各环节的融合发展,其中学科普及(教学)是连接研究与应用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为一个重要环节,科学普及是一种社会教育,其基本特点是:社会性、群众性和持续性。地方学研究是探索和构建新的系统性学科知识体系,因此,地方学的学科知识体系的普及具有特殊的意义,特别需要把创建科学与学科普及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使研究、科普、实践更具有互动性,更容易彼此联系、相互促进,使研究人员以及通过科普获得学科知识的人们,共同参与和经历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科普、应用的全过程,从而使社会大众在这个过程中,具有更多的参与感、获得感、成就感。
       地方学学科普及,需要对研究成果汇集、梳理、整合,对所要普及的学科有全面、系统、清晰的认知;而通过学科普及,又能够逆向促动学科建设,即审视、检验、促进学科知识体系的建设。
       在鄂尔多斯学的构建与应用中,2020年将通过沙龙、讲座、座谈会等形式开展百场学科普及活动。这就需要对鄂尔多斯学的研究成果以及通过协同创新、融合发展所取得的地方学研究成果,进行汇集、梳理、整合,要有全面、系统、清晰的认知。其实,每个地方学都需要这种学科普及。在地方学学科普及方面,需要各个地方学相互学习借鉴,共同融合发展。就像每个地方都是地球自然村里的一个组成部分一样,每个地方学也都是全球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在全球地方学的根基、主干、枝叶形成的有机整体中,才能看得清每个地方学树叶的特色与个性;只有在全球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大网络中,才能看得清每个地方学小网格的功能与作用。
       在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中,根据探索、创新、认知、接受、参与、应用等要素,大学师生以及企业创业者从业人员是两个主要群体,大学侧重研究和教学,企业侧重普及和应用。
       相对而言,地方学研究的研究人员以及对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需求,在大学更集中一些,而且很多地方学研究机构就设立在当地大学。例如,北京学研究所在北京联合大学、晋学研究中心在山西师范大学、广州学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在广州大学、邯郸学研究机构在邯郸职业技术学院、鄂尔多斯学在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有研究中心、在鄂尔多斯职业学院有研究基地等。地方学无论创建于大学,还是走进并融入大学,可以全方位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教学科研领域,能够让师生们随时感知和参与创建新的学科知识体系的全过程。
       2019年,北京学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名单,北京学成立了高精尖学科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由24位知名专家学者组成,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周成虎任主任。周成虎建议以“一条主线、两个北京、三个交叉、四个平台”的思路进行北京学高精尖学科建设,即以都城文化为主线,研究看得见的北京和“看不见”的北京、过去的北京和现代的北京,注意学科交叉、人才交叉、应用交叉,建设科研平台、人才平台、教育平台和智库平台。北京史研究会会长、北京学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建平研究员指出,北京学高精尖学科建设要强调多学科的融合,加强各学科的靠拢意识,在高目标、大课题、标志性成果、博士点突破、高端智库建设等方面体现高、精、尖的水平。
       北京学在北京联合大学的发展已走过20多个年头。期间有四个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一是1998年北京市政府编制办批准成立北京学研究所;二是2004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与北京市教委批准设立北京市级社科研究基地——北京学研究基地;三是2008年北京学研究所成为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执行主席单位;四是2019年以地理学、历史学、考古学和设计学为主体学科的北京学学科(群)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名单。北京学在校内发挥了重要的科研平台作用,在北京市、全国地方学领域影响不断扩大,美誉度逐步提高,已引起国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已产生一定的国际影响。北京学属于北京,也属于中国、亚洲和世界。
      在中国地方学研究领域,北京学率先成为当地高校高精尖学科,而上海学、天津学、重庆学、晋学、桂学、海南学、内蒙古学、台湾学、香港学、澳门学、广州学、杭州学、南京学、武汉学、成都学以及首尔学、富士学、伦敦学、巴黎学、罗马学等等世界各地地方学,都有可能成为当地高精尖学科。在地球自然村这个地方,能够包容、融合各地更多高精尖学科的系统性学科,必然是全球系统性地方学。全球地方学都会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在本质上同一的客观规律,这个共性使全球系统性地方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而成为世界性一流学科,这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这个道理,地球人都可以理解,因此地方学的社会化普及也会变成一种新常态。所谓大道至简,探索规律、道法自然,不要受太多人为的学科分类、范式、界限、规定等束缚与干扰就好。
      地方学在一个巨系统内研究、教学、应用的全过程中,学科知识体系由人来研究,人对人教学,从而更多的人们应用它来为社会发展服务。其中,人是主体,研究、教学、应用都是由人围绕着人来开展的,要从各个方面系统性提高人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从根本上完善人的自身自然条件。
      学习型社会是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以终身教育体系为基础,以各类学习型组织为主要载体,形成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和谐社会。社会化、组织化的学习与每个人自愿学习相结合,是学习型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创建学习型社会,要有相应的机制和手段促进和保障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终身教育应作为一种社会福利纳入政府财政予以保障”;要有信息网络和知识传播投入,具备基本的“学习型”基础;要有开放互动的学习制度,保证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自由传播、交流、融合并集成创新,实现组织或社会内部以及同外部在学习上互相促进,同时把学习纳入工作和生活程序中。那时,教育将会融入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角落,人们的第一需求将会是学习,整个社会将会成为一种以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核心的教育体系,终身学习将会成为人们自然而然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本身。
       杭州学研究者马智慧博士认为:地方学是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学科,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一个区域的历史、地理、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各种问题,都可以置于地方学的研究视野之中。地方学基础研究的工作量之繁重,不是一个地方学会或者某个科研机构能够全部承担的。如果不能全面吸收社会各界的研究力量共同参与,就无法完成地方学研究工作的使命。同时,如果地方学无法及时、有效回应现实问题,破解经济、社会、文化、科学等融合发展过程中的热点、焦点问题,就会“坐而论道”,与市场需求和时代发展“格格不入”,进而难以承担地方学研究应有的使命。
      全球系统性地方学研究,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从灵魂层面来讲,努力创建具有“全球脑”的科学文化共同体;从经济基础来看,为构建能够对社会总资本形成“引力中心”的全球利益共同体的企业集团提供智力支持。人类“全球脑”与资本“引力中心”的融合,科学文化共同体与企业利益共同体的融合,是促进地方学研究、科普、教学、应用各环节的融合更高境界,也是中国地方学研究协同创新、融合发展的方向。
      3.推动“互联网+地方学”,促进人类智慧与非生物智能的融合
      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自然界和人类世界的基本要素。所谓科学文化,就是对自然界和人类世界的物质、能量、信息的客观存在及其运动规律的发现、认知、应用而形成的。
      马克思指出:“人的感觉、感觉的人类性,都只是由于相应的对象的存在,由于存在着人化了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
      应该说,自然界和人类世界的物质、能量、信息是无穷无尽的,而目前由此产生出来的人类的感觉和意识、人类所创造的科学文化以及整个“人化了的自然界”,都非常有限。系统性的地方学研究,就是注重人的“类主体”,“感觉的人类性”,从而形成合力,多角度、全方位拓展“人化了的自然界”。
      相对而言,物质和能量看得见、摸得着,是构成人类世界的现实社会的主要构件;而信息无形无相,但是“天下之至柔”的信息,能够“驰骋天下之至坚”物质和能量,由此形成信息化的网络世界。在物质、能量、信息等要素中,凡是能够信息化、符号化、数字化、意识化的内容,都可以形成人类的科学文化;而信息形态的科学文化,能够穿越时空形成和融入网络世界,可以在网络世界重新排列组合,按几何级数迅速创新发展。
      地方学+互联网,地方学研究走进并融入网络世界,是因为网络世界虽然是一个虚拟空间,但是虚拟空间也是一个“地方”,是超越传统意义上的地理物质空间的具有无限容量的新的“空间”。台湾地方学研究者陈惠龄教授认为:“地方学研究趋势足以说明,全球化时代非但没有忽略地方身份感,反而更加增强了地方身份意识。然而让地方更像地方的同时,也必须进行一种地方改造,使地方表现出第二次生命······今日,对生产的分析显示我们已经由空间中事物的生产转向空间本身的生产”。地方学+互联网,使我们由空间中事物的生产转向空间本身的生产,能够通过地方学研究“同一个主题”,在互联网“同一个平台”,汇集融合全球地方学研究者的智慧,一方面在已经形成的网络世界不断充实新的内容,另一方面不断扩展网络世界新的“空间”。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使科学文化的创新发展除了现实社会中个体头脑的物质结构载体之外,还形成了网络世界里的“全球脑”信息结构载体,这是全球地方学研究以信息形态穿越时空在一个巨系统内融合发展的新的空间。
      人类思维有两种特性:一是个体思维的局限性、短暂性,二是群体思维的扩展性、延续性。恩格斯对个体思维认为:一方面,人的思维的性质必然被看作是绝对的;另一方面,人的思维又是在完全有限地思维着的个人中实现的。对群体思维认为:“这种矛盾只有在无限的前进过程中,在至少对我们来说,实际上是无止境的人类世代更迭中才能得到解决”。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使无止境的人类世代更迭中才能得到解决的思维问题,有了一个穿越时空、无限汇集、有效整合的新的网络世界。可见,互联网+地方学研究有多么重要。地方学研究效率最高、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还是走进和融入网络世界。
      人的出生、成长、生活、工作等分地方、有国籍,而所创作的科学文化无国界。当地方学研究真正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走进”并“融入”网络世界时,也就意味着“走出”了地方与研究机构的小圈子,使“知识体系+应用服务”在更广阔领域相融合,从而使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成为社会大众可以共同参与、分享成果的一种社会事业。事业的成功,首先是思想观念的成功,关键是要培养事业成功之前就“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的能力。在互联网时代,观念的东西不仅可以移入人的头脑,而且为观念的东西移入、交流、互动、重组、生成、创新开辟了新的天地即网络世界,由此可以构建社会“公共大脑”,并且由社会“公共大脑”协调社会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互联网神奇的地方所在,也是地方学走进和融入网络世界的意义所在。
      在地方学研究+互联网起步阶段,主要是在网上刊载文章以及传播课件。例如,在公益性思想类网站草根网建立团体博客“地方学研究”以及个人博,发表有关数十个地方学研究成果和相关信息的博文一千多篇,访问量达2000万人次,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为地方学的交流合作开辟了新的路径和空间。现在有条件、有基础在此基础上提炼、整合研究成果,制作相对完整的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自成体系的学术讲座系列课件,逐渐使地方学研究成果成为社会大众可共享的互联网产品,从而广泛应用于社会实践。
       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使科学文化的创新发展除了现实社会中个体头脑的物质结构载体之外,还形成了网络世界里的“全球脑”信息结构载体,这是全球地方学研究以信息形态穿越时空在一个巨系统内融合发展的新的空间。        
       提到人工智能,人们会想到那些容易被替换掉的领域,如体力劳动、高级别计算或是数据驱动优化。现在,人工智能有望在创意产业掀起一波新浪潮。人工智能可以下棋、作词、作曲、写作,最重要的一点是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作为机器学习领域中一个重要分支,深度学习可以实现多层“神经网络”中海量数据的信息处理。它可以让人工智能学习数据中更加抽象的高层表示属性类别或特征,例如某段旋律或人脸特征表达。强化学习其实也是机器学习的一个分支。常见的机器学习 —— 监督学习 ——是对具有标签的训练样本进行学习。而强化学习与之不同,它让代理者(人工智能)通过“累计回报”最大化,在没有标签的海量数据中自动学习,人类和机器通过共同协作,将各自的创作潜能发挥到最大。例如,人们普遍认为文案内容创作本身是难以解释和带有个性色彩的,而人工智能更像勤恳的好学者,把这件事情变成了一道数学题,这项服务只是一项技术的自然演变。
       总之,人类发现、认识和遵循自然法则而形成科学文化,因此遵循自然法则所形成的科学文化与“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自然法则接近或融合而具有生命活力,具备自我“繁殖”能力。随着科学文化自我繁殖能力的形成,全球化系统性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将由人类与人工智能共同来完成,汇集全人类智慧和能力来构建的人类利益和命运共同体的一切细节和联系,将率先在网络世界清晰地推演并展现出来。由此可见,推动“互联网+地方学”以及促进人类智慧与非生物智能的融合发展有多么重要。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