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学的内涵与结构以及构建与应用
包海山
为中日韩有关地方学与地方文化研究机构共同举办的“首届亚洲地方学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我提交论文《亚洲文明对话与亚洲地方学研究》,提交会议交流材料《地方学的构建与应用——以中国内蒙古鄂尔多斯学为例》书稿(由北京学研究基地与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印制)。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地方学的内涵与结构,二是地方学的构建与应用。因此,我准备以《地方学的内涵与结构以及构建与应用》为题,作大会发言。
一、地方学的内涵与结构
对地方学的内涵,在自然界、人类思维、学科探寻,这三个层面来探讨;
对地方学的结构,从剖面示意的根基、主干、枝叶,以及平面示意的大网络与小网格,这两个视角来探讨。
(一)地方学的内涵
所谓内涵,是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
地方学的内涵,就是地方学这个概念的本质属性的总和。
地方学是学科知识体系,学科知识体系是人类思维的产物,而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这是三个不同层次的概念,但是在本质上是密切相关的一个有机整体。
恩格斯指出:“辩证法就归结为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这两个系列的规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外部世界即自然界有其运动规律,人类思维也有其运动规律;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产物,人与自然都服从同样的规律支配;而地方学就是应用辩证法,揭示和遵循人与自然这两个系列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客观规律。因此,对地方学这个概念的本质属性,可以在自然界、人类思维、学科体系,这三个层面来探讨。
1.自然界层面
在自然界层面,“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谓天地根”、“似万物之宗”,人类是万物层面上的产物。不是人类想成为人类才出现了人类,而是自然法则决定了在自然界必然会出现人类,所谓“始生人者天也,人无事焉”。
由此可以看到,包括人类自身自然在内的整个自然界的“来龙”;而对“去脉”,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与天地因“法”的合一而天地人合一,最终共同道法自然。
2.人类思维层面
从人类自身来看,劳动和语言创造了人。文化作为内在灵魂,是人的思维和行为的总和,而人的一切活动,都是通过思维(包括本能反应和潜意识)支配行为的过程。
对思维和意识,恩格斯说:“如果进一步问:究竟什么是思维和意识,它们是从哪里来的,那么就会发现,它们都是人脑的产物,而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人脑的产物,归根到底亦即自然界的产物”。
可见,思维和意识归根到底都是自然界所产之“物”,只是由于思维、意识、精神等超三维无形无象的暗物质存在、隐性运动的特点,不同于三维物质运动的显性表现形式,它一般只在思维、意识、心理、精神、智慧、灵感的外化时才能体现出来。例如,我们在互联网上的沟通交流,就是一种思维和意识的信息结构的接收、识别、筛选、重组、整合、创新等,可以通过外化为某种思想文化体现出来。这些就是我们创建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是思维和意识基础。
3.学科体系层面
“地方学”,是“地方”文化特色与“学科”普遍原理的辩证统一。
恩格斯指出:“历史进程是受一般规律支配的”,“在表现上是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蔽着的规律支配的,而问题只是在于发现这些规律”。
在表现上是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可以形成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而始终支配人类历史进程的内部隐蔽着的一般规律具有普遍性,即科学所揭示的是不受地域局限、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我们能不能在研究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基础上,创建具有普遍原理的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就取决于能不能发现、认识和把握始终支配包括每个地方在内的人类历史进程的内部隐蔽着的一般规律。
(二)地方学的结构
所谓系统性是相对而言的,总有一个系统包含了所有的系统。系统性地方学,即包括在当地的跨学科研究,也包括各地方学之间的跨学科研究。在地球自然村这个地方,全球地方学是一个有机整体。
如果把全球地方学比作一颗参天大树,那么做一个剖面示意图来看,主要是由根基、主干以及枝叶这三个部分组成的跨学科、跨地域的系统性学科知识体系;而从地球仪的平面展开图来看,无论是根据行政区域划分还是地理单元来划分,都会看到每个地方学的小网格相互连接成为全球地方学的一个大网络。
1.地方学的根基、主干、枝叶
地方学的根基,是自然法则。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主旨演讲中指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这是中华大地每个地方的内在生存和发展理念,也是人类共同的生存和发展理念,因此全球地方学学科体系必然生成于这个共同的根基。
地方学的主干,将由每个地方学都要研究的内容而形成。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成果及其文化形态,“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内容,也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最大增量”。这具有普遍意义。马克思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它的全球化创新发展,将会成为人类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内容和最大知识增量,也会成为全球地方学学科体系的主干部分。
地方学的枝叶,是从全球地方学共同的根基和主干生成开来的各地方学,例如亚洲地方学、中国地方学、内蒙古学、鄂尔多斯学等不断细化的地方学。全球地方学只有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才能更接地气,吸纳更多的阳光雨露,从而根深、干壮、枝繁、叶茂。
2.地方学的小网格、大网络
创建系统性地方学,就是在全球科学文化大网络上进行整体研究,在地方特色小网格里进行微观研究,在各个网线和结点进行对比和平行研究,使这种网络、网格、网线、结点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当全球各地方学都能够既立足当地、又跳出地方看地方,既研究小网格里的文化特色、又探索大网络的普遍原理时,就可以把个性特色与普遍原理有机结合起来,共同描绘原本是完整的全球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发展的巨幅动态画卷。
二、地方学的构建与应用
地方学是系统工程,是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并且应用学科知识体系为社会发展服务。一方面,各地方学需要协同创新、融合发展,共同构建揭示普遍规律的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另一方面,需要把学科知识体系灵活应用于各地发展,最终所发挥的是学科知识体系所揭示和转化的客观存在的自然法则的巨大能量。
(一)地方学的构建
地方学的构建,与地方学的内涵与结构相适应,在根基部分有一个核心,在主干部分有两个抓手,在枝叶部分要融合发展,从而使地方学的小网格与大网络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1.一个核心
道法自然是人类文明内在的生存和发展理念,是构建地方学的根基,因此地方学研究的一个核心是探索规律、道法自然。例如鄂尔多斯学研究会第一任会长奇朝鲁在《浅议地方学和地域文化》中所言:“地方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探索规律,终极目标是道法自然”。可见鄂尔多斯学研究,对人类文明内在的生存和发展理念的认识和把握是精准的。
近年来,我们以哪些学科文化更接近于客观规律为评判和选择的标准,开展了“老子道学、成吉思汗文化、马克思理论比较研究与集成创新”,出版专著《比较研究与集成创新——鄂尔多斯学学科建设探索》。老子、成吉思汗、马克思是个体生命,个体生命“生就意味着死”;他们所创造的科学文化,可以离开母体,以信息形态穿越时空得到传承与发展;而科学文化所揭示和转化的自然法则,则是对任何地方、任何人来说,都是相同的客观存在。我们学习和研究老子道学、成吉思汗文化、马克思理论等,是学习和掌握他们的方式方法,而最终目的是认识和遵循客观存在的自然法则本身。
2.两个抓手
当“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依以旋转的轴心”时,每个地方学都必然会研究这个旋转的轴心。马克思说:“劳动的解放,既不是一个地方的问题,也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涉及存在现代社会的一切国家的社会问题,它的解决有赖于最先进各国在实践上和理论上的合作”。正因为把劳动从商品地位解放出来,是涉及存在现代社会每个地方、一切国家的社会问题,它的解决有赖于世界各国在实践上和理论上的合作,所以把劳动从商品地位解放出来的马克思理论的全球化创新发展,将会成为人类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内容和最大知识增量,其中可以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科学应用资本运作规律,视为地方学研究的两个抓手。
从人的角度来看,只有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才能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从资本的角度来看,社会总资本只有高度集中为唯一的单个资本,资本的集中才算达到极限,从而最终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所具有的资本属性的“外壳”“炸毁”。在这种必然的历史发展中,怎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怎样科学应用资本运作规律,通过构建人类利益和命运共同体,从根本上改变资本和劳动的关系,将会成为人类最大的知识增量,也使全球地方学的主干茁壮成长。
3.融合发展
地方学不是自我封闭,不是对科学文化的割裂,而是汇集和融会更多的人类智慧,共同探讨真理,由此如马克思所言:“合乎真理的探讨就是扩展了的真理,这种真理的各个分散环节最终都相互结合在一起”。系统性地方学研究的优势,是有共同的根基和主干,由此生长的枝叶都具有内在必然的联系。中国地方学、亚洲地方学乃至全球地方学学术联盟的建设,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学术委员会创办《地方学研究》辑刊、在互联网建立团体博客“地方学研究”,中日韩共同举办“亚洲地方学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等,都是在促进地方学的协同创新、融合发展。
遵循客观规律的地方学研究,顺应了不同地方和民族的历史和文化逐渐成为世界历史和文化的必然发展趋势。马克思恩格斯说:“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流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可见,随着生产方式的日益完善、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交流层次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民族历史、地域历史会成为世界历史,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也会成为世界文化中的组成部分,会形成全球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有机整体。
(二)地方学的应用
地方学的研究、教学、实践各环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教学与实践也能够逆向促动,倒逼加快学科建设。目前地方学处在从注重学科建设向注重应用服务转型发展阶段。应用服务,可以从学科普及、智库建设、产业化发展三个方面来推进。例如,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是民间学术研究团体,也是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联和鄂尔多斯市社科联的社科普及基地,并在全国社科联第十八次学术工作会议上被评为“全国社科联创建新型智库先进社会组织”。可见,学术、科普、智库“三轮”驱动,对鄂尔多斯学的构建与应用都在发挥作用;而在未来,鄂尔多斯学构建与应用的产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将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激活并形成更大的发展动力,体现更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1.学科普及
习近平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地方学特别需要把创建科学与学科普及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从本质上说,科学普及是一种社会教育,其基本特点是:社会性、群众性和持续性。地方学研究是探索和构建新的系统性学科知识体系,因此,地方学的学科知识体系的普及具有特殊的意义,使研究、科普、实践更具有互动性,更容易彼此联系、相互促进,使研究人员以及通过科普获得学科知识的人们,共同参与和经历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科普、应用的全过程,从而使社会大众在这个过程中,具有更多的参与感、获得感、成就感。鄂尔多斯学在积极走进和融入现实社会与网络世界,推进学科普及常态化。
2.智库建设
学科普及是公益性事业,而智库建设向产业化发展迈进一步,通过具体项目,为企业和政府提供使他们创造更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的服务,从而使自己也获益。对于智库建设而言,运营可以为研究工作“赋能”,把研究价值通过运营体现出来,这样更有利于提升智库的价值和效能。
地方学研究有“同一个主题”,可以形成“同一个平台”,可以通过开展具体研究课题的智库建设,在文化旅游、科学教育等领域,促进各地方学之间协同创新、融合发展。应用地方学推动智库建设的优势在于,地方学本身就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创建的学科知识体系。系统性地方学研究,把很多地方小网格与全球大网络连接并融合起来时,就能够促进很多地方的更多智库的交流合作。我们推动中国地方学、亚洲地方学乃至全球地方学学术联盟建设,与此相适应,能够合作起来为各地发展提供具体研究成果的智库建设是可以预期和推动的。
3.产业化发展
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能够产业化发展,是因为它有价值,并且应用它来为社会发展服务中能够体现出它的价值;而地方学主干部分的主体内容和最大知识增量,能够体现最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从宏观上来看,在资本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中,草原游牧民族最先发展了货币形式;蒙古族最先使纸币成为具有信用的主体货币,奠定了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对资本和劳动的关系,马克思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说明;而从根本上改变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方面,或许蒙古族又能发挥特殊的重要作用。
草原人最先发展货币形式,是为了交换牲口;后来自作聪明的人们用来交换自己,使劳动这个人的内在本质成为可以自由买卖的一种商品。解铃还须系铃人。草原人正在深入研究怎样系统性改变资本的目的、构成、实质以及完善劳动价值评判体系、社会公平分配机制等的内在必然规律。例如,鄂尔多斯学研究系列成果《草原文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草原人有智慧有能力训导资本狼》、《灵气活化“资本论”——试让人类智慧最高结晶体现巨大经济价值》(发表于《中国科技发展经典文库2006卷》)、《资本的信息结构及其功能研究——开发马克思主义经济价值的最佳途径》(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等,就是这方面的探索。这种探索,为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通过产业化发展来体现价值,奠定着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