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地方学构建与应用的市场化运作
包海山
创业就是开创一种新的事业,是创业者对自己拥有以及能够调控的各种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和社会价值的过程。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的各个领域都有创业者。
在经济建设领域,成功的企业家都是优秀的创业者,体现出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例如,内蒙古鄂尔多斯投资控股集团公司的董事长王林祥是成功的企业家,也是优秀的创业者。1980年,鄂尔多斯集团的前身伊克昭盟羊绒衫厂正式成立,当时只有30岁的王林祥受命出任厂长,对制造工艺和薪资结构进行了精确又大幅的调整,在短短的时间里就让厂里的工作效率提升了60%,羊绒制品更是突破了500吨。1989年,在中央电视台打出“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的广告,开始拓荒羊绒制品国内市场;1995年,鄂尔多斯成为全区也是西部省区第一枚中国驰名商标,同年,鄂尔多斯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家上市公司;1998年,鄂尔多斯集团更是在他的带领下走向了世界。如今,鄂尔多斯集团已经发展成为多元化经营的大型现代综合产业集团,这展现了王林祥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的风采。而在《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中王林祥榜上有名,体现了他的社会地位和价值,相信未来他会带领鄂尔多斯集团成为更有影响力的民族品牌。
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灵魂,而经济与文化需要融合发展。如果说在经济基础领域,王林祥以企业家的精神和干劲打造了“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的品牌,那么在科学文化发展方面,奇朝鲁基于科学信仰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创建具有广泛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地方学”——鄂尔多斯学。
奇朝鲁在《回顾与瞻望——写在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一周年之际》中说: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是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融多学科为一体的“鄂尔多斯学”,旨在构建包容性很强的地域性、系统性专门学问。这就是创意“鄂尔多斯学”命题的基本内涵和依据。创业难,难在对事业取得共识。创业好,贵在实际行动。使命感和责任感决定我们去追求这种选择,去做信仰和信念决定我们应该做、必须做的事情。志同者必然道合。对事业的认同感汇集成一股巨大的信心和力量。
正因为有信仰和信念,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奇朝鲁先生60岁也敢于和善于创业,探索和构建鄂尔多斯学学科知识体系,并且倡议成立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促进地方学更广泛的交流合作与融合发展。现在,中日韩三国地方学研究者共同推动亚洲地方学学术联盟建设,今年10月将在北京举办“首届亚洲地方学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
今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他说:“人是文明交流互鉴最好的载体。深化人文交流互鉴是消除隔阂和误解、促进民心相知相通的重要途径。这些年来,中国同各国一道,在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领域搭建了众多合作平台,开辟了广泛合作渠道。中国愿同各国加强青少年、民间团体、地方、媒体等各界交流,打造智库交流合作网络,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各种形式的合作走深走实,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创造条件。”
对于中国地方学研究来说,深刻理解“道法自然”这个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和发展理念非常重要。奇朝鲁先生提出鄂尔多斯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探索规律”,“终极目标是道法自然”。可见,鄂尔多斯学研究对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和发展理念的认知和把握是精准的。我们要弘扬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和发展理念,努力使其成为亚洲地方学乃至全球地方学研究的共识,使“道法自然”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基。
创业难,难在对事业取得共识。创业好,贵在实际行动。对于鄂尔多斯学的构建与应用来说,最好的实际行动,就是应用学科知识体系来为社会发展服务。在中国地方学研究领域,鄂尔多斯学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
产品、企业、地方学都需要品牌。品牌具有开拓力、内蓄力、扩张力、适应力等显著效应。品牌也有创造价值的能力,并且具有“继往开来”的特点。它是在过去的积累中形成的,其价值“成果”在目前发挥作用,形成的“能力”对未来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在每个地方贮存文化、流传文化和创造文化中,贮存和流传的是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而创造的是推动和引领未来发展的科学文化。我们不仅要看自己有什么文化,更重要的是看自己需要什么文化;只要需要就有可能创造出来,这才是研究和创造科学文化的真正意义所在。从品牌的环境生态适应力效应来看,世界万物都是按照“物竞”和“天择”的规律来演化的,“优胜劣汰”是“物竞”的法则,“适者生存”是“天择”的法则。不管在人类社会还是在自然界,谁能够生存并且得到发展,最终并不取决于谁具有更强的竞争力,而是取决于谁具有更强的适应力。可谓“人算”不如“天算”。对于系统性地方学研究的品牌来说,不能仅限于“物竞”的层面,而是要达到适应“天择”法则的境界。无论是企业还是地方,对于一个大型组织来说,要保持它的效率,就必须简化,即大道至简。鄂尔多斯学研究提出的根本任务是探索规律,终极目标是道法自然,可谓是大道至简,精准把握了中华文明道法自然的内在生存和发展理念,由此形成鄂尔多斯学品牌效应。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说鄂尔多斯学研究的根本任务和终极目标是无形中支配鄂尔多斯发展变化的自然法则,那么应用学科知识体系来为社会发展服务的两个抓手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工程,一是遵循规律来促进人的全面而而自由发展,二是科学应用资本的运作规律创造更多可共享的社会财富和社会资本。我们围绕探索和遵循自然法则为核心,以资本和劳动的关系为抓手研究探讨的“地方学研究的主体内容和最大知识增量”“在地方学的构建与应用中创造与体现科学价值”“地方学走进并融入现实社会与网络世界”“促进地方学研究、教学、应用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通过劳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赚钱是最大的需求,通过资本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等,其实就是为了构建有价值的学科知识体系,并且应用它来社会发展服务的过程中把价值体现出来,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最现实的路径就是产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
鄂尔多斯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的最理想状态,就是每个鄂尔多斯人心中都有一个鄂尔多斯学,同时鄂尔多斯学与全球每个地方学都有内在必然联系;而有可能达到这种状态,是因为鄂尔多斯学探索和遵循的自然法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相同的客观存在,而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包括每个地方在内的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依以旋转的轴心。
鄂尔多斯学的构建与应用已经形成了基本框架,明确了方向,找到了切入点,现在需要以社会实践为推动力,使产学研结合起来共同发力。包源在《内蒙古学的学科内涵探讨》中认为:地方学要成为成熟的学科,需要积累足够规模的研究成果。而保证能够积累足够规模的研究成果,必然回答以下两个问题:地方学的研究增长点应该在哪里?地方学如何保证人才队伍规模的增长?唯有通过实践才有可能摸索出将多学科知识结构化的方法论;唯有实践才能提供产业,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凝聚更多人的智慧,培养更多的人才;只有将地方学的产品以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方式运转起来,地方学的学术成果才能实现指数式的增长。在地方学的产学研中,产是基础,无产则无学,无学则研不能继。而产是农业社会式的生产还是以工业社会式的生产,则决定了学术成果的增长模式是线性增长还是指数增长。研究的成果只要以产业、产品的形式转化为实际的价值,学科人才队伍就会越来越壮大,研究成果越来越丰富,教学内容越来越充实,使应用、教学和研究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在需求—生产—市场扩张—资本介入—人才需求扩张—教育需求扩张—主干课程的确立和发展—教育机构扩张—促进生产—促进更高层次的需求的循环中,劳动、信息、知识以及资本的系统性共同作用下,学科内涵得以不断增加和深化,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把每个地方科学文化的小网格与全球科学文化的大网络连接并融合起来的全球系统性地方学研究,是穿越时空汇集和融会更多人类智慧的宏大工程。在鄂尔多斯,奇朝鲁及其他的团队共同努力,创立了鄂尔多斯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基本架构,现在到了转型发展阶段,以社会实践为推动力,举社会之力,办大众之事,惠及更多普通老百姓实际利益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