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包海山 //www.sinovision.net/?2437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通过劳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已有 413 次阅读2019-6-7 07:17 |个人分类:地方学研究|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通过劳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包海山
        地方学研究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而在现实社会中最大的民生问题是劳动就业问题。把劳动力从商品地位解放出来,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最终都必然通过劳动就业条件和形式的改善得以解决。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那么,为什么劳动就业会成为最大的民生问题,而且是全球性最大的民生问题,这本身就是最大的社会现实问题。劳动就业和增加收入密切相关,共同成为全球性重大社会问题。系统性地方学研究,把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作为一个抓手,来为大众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服务;把科学应用资本的运作规律作为另一个抓手,来为实现人民收入水平普遍提高提供智力支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在哪个行业、哪个部门工作或者说劳动就业,只要人们之间的利益不一致,甚至相对立,那么人们就会通过竞争来争取就业机会,也会在竞争中失业或者找不到工作;而只有使利益变得相一致,联合与合作才能成为一种必然,劳动才能成为一种快乐,在联合体中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对此,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研究探讨。
            1)私人利益与竞争
            我们先看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描绘的街头场景:只有在大街上挤了几天,费力地穿过人群,穿过没有尽头的络绎不绝的车辆,只有到过这个世界城市的贫民窟,才会开始觉察到,伦敦人为了创造充满他们的城市的一切文明奇迹,不得不牺牲他们的人类本性的优良品质;才会开始觉察到,潜伏在他们每一个人身上的几百种力量都没有使用出来,而且是被压制着,为的是让这些力量中的一小部分获得充分的发展,并能够和别人的力量相结合而加倍扩大起来。在这种街头的拥挤中已经包含着某种丑恶的违反人性的东西。难道这些群集在街头的、代表着各个阶级和各个等级的成千上万的人,不都是具有同样的属性和能力、同样渴求幸福的人吗?难道他们不应当通过同样的方法和途径去寻求自己的幸福吗?可是他们彼此从身旁匆匆地走过,好像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共同的地方,好像他们彼此毫不相干,只在一点上建立了一种默契,就是行人必须在人行道上靠右边走,以免阻碍迎面走过来的人;同时,谁也没有想到要看谁一眼。所有这些人愈是聚集在一个小小的空间里,每一个人在追逐私人利益时的这种可怕的冷淡、这种不近人情的孤僻就愈是使人难堪,愈是可恨。虽然我们也知道,每一个人的这种孤僻、这种目光短浅的利己主义是我们现代社会的基本的和普通的原则,可是,这些特点在任何一个地方也不像在这里,在这个大城市的纷扰里表现得这样露骨,这样无耻,这样被人们有意识地运用着。
            现在170多年过去了,很多城市依然为了创造一切文明奇迹而不得不牺牲人类本性的优良品质,潜伏在每一个人身上的几百种力量依然没有使用出来,为了让这些力量中的一小部分获得充分发展依然聚集在一个小小的空间里孤僻的不近人情地在996”加班加点,成千上万具有同样的属性和能力、同样渴求幸福的人们还在为买房子、还贷款、结婚成家、生儿育女各自追逐私人利益在匆匆奔波,外人好像彼此毫不相干、谁也没有想到要看谁一眼。
            为什么会如此?最根本的一点,就是现代社会基本和普通的原则即人们孤僻和目光短浅的利己主义没有改变。
            利己主义使人们之间的利益相对立,因而使人们相互竞争,为了私利不择手段。如恩格斯所言:在今天的社会里,直接由于竞争的影响,产生了浪费劳动力的现象,因为竞争使大批的人失了业,他们很想工作,但是却得不到工作”;“由于私有制把每一个人孤立在他直接的粗鄙的独特状态中,又由于每个人和他周围的人有同样的利害关系,所以地主敌视地主,资本家敌视资本家,工人敌视工人。正是由于利害关系的共同性,所以在这种共同的利害关系的敌对状态中,人类目前状况的不道德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而竞争就是顶点
           当利己主义是普遍原则的时候,人们就业是为了自己的生存,为了养家糊口,劳动是不得已的。例如,农民工盖起高楼大厦,高楼大厦与他们无关,与他们有关的只是挣钱,而且工钱还会被拖欠。这种现象早就存在,如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认为:如果说自愿的生产活动是我们所知道的最高的享受,那么强制劳动就是一种最残酷、最带侮辱性的痛苦。还有什么比必须从早到晚整体地做那种自己讨厌的事情更可怕呢!他为什么工作呢?是由于喜欢创造吗?是由于本能吗?决不是这样!他是为了钱,为了和工作本身无关系的东西而工作。在大多数的劳动部门里,工人的活动都被局限在琐碎的纯机械操作上,一分钟又一分钟固定不变地重复着,年年都是如此,这样也就很难保留下多少人的感情和能力了。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而只有利益相一致才能奋斗出幸福,否则难以改变贫富差距、商业不景气等现象。如恩格斯所言:“这种困难处境的真正原因究竟在哪里呢?小资产阶级的破产、贫富之间的鲜明的对照、商业的不景气和由此产生的资本浪费的现象,是由什么引起的呢?就是人们的利益彼此背离”;“每个人的利益、福利和幸福同其他人的福利不可分隔的联系,这一事实却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不言而喻的真理。虽然我们大家都应该承认,没有自己的伙伴我们就寸步难行,应该承认仅仅是利益把我们大家联系起来,但是我们却以我们的行动来践踏这一真理,我们把我们的社会安排得好像我们的利益不但不能一致,而且还是直接对立的”。
        那么,怎样才能使劳动者自愿参与生产活动而得到人生最高享受,使潜伏在每一个人身上的几百种力量都充分发挥出来,实现全面而自由发展?这就要促进人们的利益相一致,推动全世界劳动者联合起来。
            2)共同利益与联合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学批判〉导言》中指出:“只有当现实的个人同时也是抽象的公民,并且作为个人,在自己的经验生活,自己的个人劳动,自己的个人关系中间,成为类存在物的时候,只有当人认识到自己的‘原有力量’并把这种力量组织成社会力量因而不再把社会力量当做政治力量跟自己分开的时候,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人类解放才能完成。
       人的“原有力量”源于人的自然天性,是每一个人自身自然中潜在的几百种力量,这种力量是人类作为类主体所共有的,是真正的人类共同利益所在,而只有共同遵循自然法则,人类才能把这种力量组织成社会力量,把人的“原有力量”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有能力改变人们孤僻和目光短浅的利己主义,用可共享的自然法则的巨大能量造福于全人类
           劳动是人的内在本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而拥有多少资产、划分为什么阶级等只是身外之物。因此,把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扩展为全世界劳动者联合起来,就能够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而能够更文明和谐地把人的作为类主体的“原有力量”组织成社会力量,把人类劳动力从商品地位解放出来
           对阶级划分以及消灭划分阶级基础的过程,恩格斯认为:当社会总劳动所提供的产品除了满足社会全体成员最起码的生活需要以外只有少量剩余,因而劳动还占去社会大多数成员的全部或几乎全部时间的时候,这个社会就必然划分为阶级。在这个完全委身于劳动的大多数人之旁,形成了一个摆脱直接生产劳动的阶级,它从事于社会的共同事务:劳动管理、政务、司法、科学、艺术等等。因此,分工的规律就是阶级划分的基础这种划分是以生产的不足为基础的,它将被现代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所消灭
           以此来看,我们不能根据资本这个身外之物的多少,把马克思和恩格斯分别划分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并且对立起来,而是应该根据劳动这个人的内在本质,把他们一同划分为摆脱直接生产劳动、从事于社会共同事务的高级智力劳动者阶级。随着劳动者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普遍提高,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简单重复性的程序化劳动将逐渐由智能机器来代替,从而把大多数完全委身于直接生产的创造低价值的体力劳动解放出来,向从事社会共同事务的创造高价值的创新型高级智力劳动方向发展,创新型高级智力劳动将会成为人类未来主要劳动形态和价值形成主要来源,从而消灭生产的不足这个划分阶级的基础。
           从人类的联合以及构建命运共同体的角度来看,完全委身于直接生产的体力劳动者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从事于劳动管理、政务、司法、科学、艺术等等社会共同事务的高级智力劳动者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地方学研究,也是摆脱直接生产劳动而从事社会共同事物的高级智力劳动。全球各个地方学之间跨学科的系统性研究,就是要突破地域和民族的局限性,联合起来共同构建新的学科知识体系,包括联合起来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从而以人类共同利益与价值为依归来体现出人类作为一个类主体所具有的整体性、共同性、公共性。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认为;在历史发展的最初阶段,每天都在重新发明,而且每个地域都是独立进行的。单个人随着自己的活动扩大为世界历史性的活动,越来越受到对他们来说是异己的力量的支配(他们把这种压迫想象为所谓宇宙精神等等的圈套),受到日益扩大的、归根结底表现为世界市场的力量的支配。只有这样,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人们的创造)的能力,这些力量本来是由人们的相互作用产生的。例如,如果在英国发明了一种机器,它夺走了印度和中国的无数劳动者的饭碗并引起这些国家的整个生存形式的改变。 
        正是人类劳动的联合以及世界市场力量的支配,曾经英国发明一种机器就能夺走印度和中国无数劳动者的饭碗并引起这些国家的整个生存形式的改变;同样,现在中国华为的发明创造也能够冲击美国总统特朗普美国优先的梦想。以全球性思维和认知来看,无数劳动者的饭碗被夺走,是因为这些国家的整个生存形式和生产方式需要改变;美国优先的梦想受到冲击并且会被打破,是因为这种梦想不符合人类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必然规律。
        草根网博主王青松先生刊载《信息资本社会》《谁创造了“剩余价值”?》《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变革》《生产动力体论》《人的解放规律:生产力发展历史趋势》《社会主义理论思维》等博文。他认为:社会主义精要之义是社会化,生产社会化、商品化、市场化,劳动社会化,产权股份化、社会化,资本社会化,资源社会化等,把全社会拥有的凡是一切能够社会化的统统都进行“社会化改造”,最终全面实现“社会化”的客观演变进程。这正是社会主义具有的功力和存在的价值之所在!王先生对共同体也有新的认知:纵观世界发展,就是走出“家庭发展阶段”,进入企业群体发展阶段,产权股份化,构建企业“共同体”,并逐步走向集团化、社会化。我国向全世界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写进宪法修正案,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不了的“大同”情结,通向共产主义的一个英明果敢的伟大创举!——何不率先在国内作出典范,创建“企业命运共同体”?以“产权共有”构建“企业命运共同体”,是时代使命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路径选择。
        全球是全球的各个地方组成的,人类是各个地方的人们组成的。比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理想,首先构建每个地方命运共同体更有现实意义,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相对更容易把人们的利益和命运联系和结合在一起,因此认为以“产权共有”构建“企业命运共同体”是时代使命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路径选择,这或许有其必然性。总之,在利益相一致的企业命运共同体中,相对更容易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从而有现实基础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本文系《鄂尔多斯学的构建与应用》之十五)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