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包海山 //www.sinovision.net/?2437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弘扬中华文明内在生存和发展理念

热度 1已有 1492 次阅读2019-5-27 22:26 |个人分类:地方学研究|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弘扬中华文明内在生存和发展理念
                            包海山
       5月26日,“鄂尔多斯学研究会2019年工作座谈会”在东胜召开,研究会荣誉会长奇朝鲁、部分常务理事以及在东胜地区的部分顾问、专家学者等30多人参加会议。会议主要围绕鄂尔多斯学研究会2019年前五个月工作以及筹备举办建国70年鄂尔多斯文献展和建立鄂尔多斯文献馆等进行讨论。有专家建议,在征集展出鄂尔多斯人写的以及写鄂尔多斯的等相关文献之外,还应征集展示全国各地方学的研究成果。
      鄂尔多斯学是地方学。地方学,是在研究地方文化特色基础上探索普遍规律,构建跨学科的系统性学科知识体系。包括对当地进行跨学科系统性研究,也包括各地方学之间的跨学科系统性研究,从而把各地方学的小网格与全球地方学大网络连接起来,在更大的巨系统内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鄂尔多斯学及其研究会创立于2002年,2005年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倡议成立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并担任轮值主席方,2008年轮值主席方移交北京学研究基地;北京学研究基地成为执行主席单位以来发挥更大的作用,已有数十个成员单位,成立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学术委员会,2018年创办中国地方学研究成果系列《地方学研究》辑刊,每年编辑出版2辑(第1和4辑由鄂尔多斯学研究会负责编辑出版,第2和3辑由北京学研究基地负责编辑出版,汇集北京学、上海学、晋学、桂学、内蒙古学、台湾学、广州学、杭州学、鄂尔多斯学等数十个地方学和地方文化研究成果),并且与日本和韩国地方学研究团体合作,共同推动亚洲地方学学术联盟建设,三国轮流每年举办一次学术研讨会,“首届亚洲地方学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将于今年10月在北京举办。2022年是创建鄂尔多斯学及其研究会20周年,也是第四届亚洲地方学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举办之年,要是第四届亚洲地方学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能够在鄂尔多斯举办,将充分展现鄂尔多斯学走进全国、走向亚洲乃至世界的实力和风采。
       以地方学研究的视角来看,2019年,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亚洲地方学交流合作具有特殊意义。
       在国家层面,5月15日,“首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他说:“人是文明交流互鉴最好的载体。深化人文交流互鉴是消除隔阂和误解、促进民心相知相通的重要途径。这些年来,中国同各国一道,在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领域搭建了众多合作平台,开辟了广泛合作渠道。中国愿同各国加强青少年、民间团体、地方、媒体等各界交流,打造智库交流合作网络,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各种形式的合作走深走实,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创造条件。
在民间社团层面,10月27日,“首届亚洲地方学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也将在北京举办,将在加强各地方民间团体、教育科技、旅游文化、智库建设等方面,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各种形式的交流合作走深走实,形成长效机制
        对于中国地方学研究来说,深刻理解“道法自然”这个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和发展理念非常重要。鄂尔多斯学及其研究会创始人之一奇朝鲁先生在《浅论鄂尔多斯学及其研究会》中认为:“遵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去探寻认知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包括鄂尔多斯学与鄂尔多斯文化及其与鄂尔多斯经济、政治、生态等社会文化现象的内在客观规律,是鄂尔多斯学研究的根本任务”;“运用规律,引领发展;认识自我,超越自我;集成创新,道法自然是终极目标”。
         根本任务是探索规律,终极目标是道法自然。可见,鄂尔多斯学研究对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和发展理念的认知和把握是精准的。我们要弘扬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和发展理念,努力使其成为亚洲地方学乃至全球地方学研究的共识,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演化以及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回归中,使“道法自然”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基。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1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