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学的使命以及广州学的特点 ——在“2018广州学与全球城市发展国际论坛”上的发言
包海山
我为“2018广州学与全球城市发展国际论坛”提交论文《广州学研究的地方特色与全球共性》。文章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鄂尔多斯学与广州学的交流合作;二、广州学研究的地方特色;三、地方学与全球学的融合发展。会议安排我作8分钟的主题发言,我想说两个要点。
一、地方学的使命
“地方学”,是在地方文化研究基础上构建综合性系统性学科知识体系。在地球自然村,无论是地方文化还是地方学,都会研究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发展。如果说有所区别,那么地方文化研究更注重的是“地方”特色,在一定的界限内各美其美、美人之美;而地方学研究是在关注地方文化特色的同时,更加注重“学”即学科的普遍原理,在更大的系统内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正是学科的普遍原理,使系统性地方学不仅在当地跨学科研究,而且各地方学之间也在更大的系统内跨学科研究,努力构建科学共同体,因为真正的科学最终所揭示和反映的是不受地域局限、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主任袁江洋教授在《科学共同体是通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桥梁》中认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取决于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动互渗,科学和科学文化正是在人类思想大汇聚大整合的基础上产生的。汇聚取决于历史的机缘,整合取决于理性主义精神的升华。科学文化是当今世界惟一的跨种族、跨肤色、跨宗教、跨文明的普遍文化;科学人在宏扬理性主义精神、沟通不同文明方面具有一份特殊的责任;科学共同体是通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桥梁。”
广义文化是人的思维和行为的总和,而人的思维和行为有遵循客观规律的,也有违背客观规律的。科学文化是遵循客观规律的具有科学内涵的文化,因此是当今世界惟一跨种族、跨肤色、跨宗教、跨文明、跨学科的普遍文化。由于历史的机缘,当今世界人类文化在广泛汇集;而地方学研究者的特殊责任和使命感,就是在文化汇集基础上的有效整合,使人类共同遵循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客观规律,促进全球融合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作为一个“类主体”,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理性回归与融合发展中,由道法自然形成的科学文化共同体,它不仅是通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桥梁,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取向和内在灵魂。
目前,在地方学研究领域,就科学文化的广泛汇集与有效整合而言,在两个方面卓有成效。
在创立学术联盟方面,2005年,在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倡议下,温州学、泉州学、潮州学、扬州学、徽学等地方学研究机构共同发起创立了“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并由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担任第一任轮值主席方;2008年,北京学研究所担任联席会执行主席单位,举办了“海峡两岸地方学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中日韩地方学研究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等,并且带领中国地方学与日本和韩国地方学研究机构合作,共同推进亚洲地方学学术联盟建设,初步计划于2019年在北京举办第一届亚洲地方学学术研讨会。
在搭建交流平台方面,主要是建立了线上和线下两个具体的学术交流平台。一是在思想类公益性网站草根网建立了团体博客“地方学研究”,把地方学研究的“同一个主题”与互联网的“同一个平台”结合起来,发挥整体优势。二是创办了地方学研究成果系列《地方学研究》辑刊,从2018年开始每年出版2辑。第1辑在由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主持,与近30个相关地方学地方文化研究团体合作,共同开展“中国地方学研究理论与实践调查报告”基础上编辑出版,这也是中国地方学研究团体部分代表第一次“集体亮相”。第2辑在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指导,由北京市级哲学社会科学基地——北京学研究基地、京台文化交流研究中心和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共同主办的“海峡两岸地方学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基础上编辑出版。2019年,《地方学研究》第3辑,将在“第三届京台学者共研会·京台地方学分论坛”基础上,由北京学研究所编辑出版。我建议,地方学研究成果系列《地方学研究》第4辑,在“2018广州学与全球城市发展国际论坛”基础上 ,由广州学编辑出版。
二、广州学的特点
地方特色包括很多内容,例如特有的地形地貌、自然环境、民间习俗、民族风情等,而在顺应时代潮流的一体化融合发展中的特殊表现,也可以形成新的地方特色。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也由此形成了广东改革开放的地方特色,换句话说,改革开放在广东这个地方更有特色。
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中国,特别是深刻改变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也深刻影响了世界,特别是在与国际接轨中逐渐形成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例如发展市场经济和实现一国两制,这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系统性工程。
邓小平先生曾经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中指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我们从中国自己的情况出发考虑的,而现在已成为国际上注意的问题了。······世界上一系列问题都面临着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还是用非和平方式来解决的问题。总得找出个办法来。新问题就得用新办法来解决。香港问题的成功解决,这个事例可能为国际上许多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有益的线索。
新问题、新办法、新发展,形成新特色。一国两制,特别是全球两制一体化融合发展,有利于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有利于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改革开放的影响力是全局性、系统性的,例如“一国两制”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一脉相承的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
2017年7月1日,在国家主席习近平见证下,国家发改委、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签署了《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按照协议,粤港澳三地将在中央有关部门支持下,完善创新合作机制,促进互利共赢合作关系,共同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我们应该看到,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开放的经济结构、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和发达的国际交往网络等一般湾区经济特征之外,最大的特点是“一国两制”的制度对接与融会的优势,是全世界唯一“一区两制”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地方。这对“一国两制”、“一球两制”的融合发展具有启示和推动作用,对全球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一体化融合发展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现实和历史意义。以全球视野来看,“一区两制”一体化融合发展,或许是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地方特色,而广州市作为广东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发挥着特殊的重要作用。
中国进入新时代,中国人将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融入世界,走向未来。习近平指出:“中国人民的成功实践昭示世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只要找准正确方向、驰而不息,条条大路通罗马”;“面向未来,我们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
殊途同归,在存在资本关系的历史条件下,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都会共同实现科学应用资本运作规律的科学社会主义。在这发展过程中,相互尊重、平等相待非常重要。这既包括世界各国尊重中国自主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也包括中国尊重世界各国自主选择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这种相互理解、尊重以及融合发展,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非常重要的现实基础。“2018广州学与全球城市发展国际论坛”,是以全球视野促进科学文化的汇集与整合,在为全球一体化融合发展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