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包海山 //www.sinovision.net/?2437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对构建内蒙古学的启示

已有 2250 次阅读2018-11-5 10:35 |个人分类:地方学研究|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对构建内蒙古学的启示 
                    包海山
        鄂尔多斯学研究经验对构建内蒙古学的启示,有做得好的方面启示,也有做得不够好的方面启示,而扬长补短,促进研究、教学、应用三个环节形成一个有机整融合发展经验的启示更有价值。
     1.建立同创联盟、搭建共享平台
        地方学的构建与应用需要同创共享,主要是由自然生态环境的相连性以及人文历史发展的融合性,这两个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
       系统性是相对而言的。一滴水珠能透射出太阳的万丈光辉。在地球自然村,每个地方都可以创建系统性地方学,而地球自然村也是一个地方,因此全球学其实也是一个地方学。
     从自然生态环境来看,所谓草原文化、沙漠文化、森林文化、长江文化、黄河文化、海洋文化等,都是以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特征的地域文化。江河源头在草原,草原怀中有江河,江河两岸是草原,因此在“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中,草原与江河相依相恋。例如,长江黄河源区在青藏高原腹地,就是高寒草原系统;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母亲河的源头在草原,而母亲河最终都汇入海洋。可见,草原文化、长江文化、黄河文化、海洋文化等,其实原本就是一个完整的相依相恋的自然生态系统文化。
        从人文历史发展来看,各民族在不断流动、迁徙、融合,生产生活方式在不断相互影响和改变。马克思恩格斯说:“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88页)冲破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逐渐消除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构建人类利益和命运共同体,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探寻内在客观规律作为根本任务,道法自然作为终极目标的地方学研究是“合乎真理的探讨”,因而能够把研究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发展的“各个分散环节最终都相互结合在一起”。在这种顺应必然趋势的发展过程中,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倡议成立的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以及北京学研究所成为联席会执行主席方之后,带领中国地方学与日本和韩国地方学研究机构合作,共同推进的亚洲地方学学术联盟建设,为把地方学各个分散环节最终都相互结合在一起创造着条件;而思想类公益性草根网团体博客“地方学研究”以及成果系列《地方学研究》辑刊,为地方学研究成果搭建了两个交流与共享平台。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在这些方面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对构建内蒙古学有很好的启示。
     2.注重学科建设、推出系列成果
        地方学的探索和构建,不同于地方文化研究,不只在当地看到什么就研究什么,不能局限于传承保护,不能冠之以“学”来只图个热闹”,而是要构建起可以用来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新的系统性学科知识体系。
        地方学研究要为社会发展提供理论和智力支持,但不同于一般的智库建设。上海社会科学院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胡键研究员在《学术思想是智库的灵魂》中说:“当前大多数智库仅仅是对具体问题提供一种应对之策,而不是从战略上提出某种深远而持久的战略理论。政府的功利倾向也迫使智库紧跟形势去思考现实中具体问题的应对之策,而难以对热点问题进行理论的冷思考,更难以从长远来构建一种战略理论”。他认为,学术与智库,是鸟之两翼。智库不是要淡化学术研究,而是更加强调学术研究的重要性,智库为理论研究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野。只有当学术与智库二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之时,学术与智库就达到了“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和谐境界。只有这种有深厚理论底蕴的智库才是有灵魂的智库,才是智慧之库。
         可见学术研究对智库建设的重要性,而且综合性系统性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远远超越只是提供智力支持智库作用。
         揭示和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客观规律的科学文化是一个有机整体,对其主体内容及其发展的最大增量,不同国家、不同地方的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来研究探讨。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国外哲学社会科学这三个方面的资源,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成果及其文化形态,“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内容,也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最大增量”。
       马克思主义可以中国化,也可以美国化、日本化,而且还可以超越国家和民族来实现全球化、时代化、大众化,因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即它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任何人、任何地方来说,都是相同的客观存在。“政治的原则就是意志”,而科学所揭示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因此全球各地方学把探索客观规律作为根本任务时,就能够超越意识形态的障碍而共同直奔真理。可以说,探索和遵循客观规律,这是地球村男女老少共同的内在本能需要,不管自己是否能够意识到。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具有资本属性的历史条件下,当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依以旋转的轴心时,我们通过鄂尔多斯学研究的感悟和体会,提出地方学研究的“一个核心”和“两个抓手”,而这些都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
         那么,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的主要内容会是什么?就是人类共同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恩格斯认为:由于马克思“伟大的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现在首先要做的是对这门科学的一切细节和联系作进一步的探讨”;“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各种社会进行生产和交换并相应地进行产品分配的条件和形式的科学——这样广义的政治经济学尚待创造”。
         我们确信,对社会主义门科学的一切细节和联系作进一步的探讨,把尚待创造的科学社会主义进行生产和交换并相应地进行产品分配的条件和形式的政治经济学创造出来,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科学应运资本的运作规律,促进人类从盲目资本主义向科学社会主义共同平稳和谐转型升级,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全球化、时代化、大众化创新发展的主要内容,也是全球地方学学科建设的主体内容及其发展的最大知识增量。地方学研究的同创共享以及系列成果的推出和应用,都将汇集在这些方面。
      3.研学用相结合、体现学科价值
       世界各地很多关注地方学研究的人们,通过公益性思想类草根网的团体博客“地方学研究”来了解各地地方学研究情况,特别是草根网博主们也对地方学研究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思考。举两个草根网博主评论地方学研究相关文章的例子:
         草根网博主车武军,智能社会经济模式探索者,著有《智能社会分工管理学说》一书。他说:现在的理论界,到处都是一盘散沙,没有一套理论体系能够真正让人信服。没有过硬的理论,那也是画饼充饥。研究经济学就要研究全世界各国能够通用的经济学,地方学偏居一隅,并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来凝聚所有成员的心,不能团结一致,而且每个成员学者各搞各一套理论,这种状况本身标志着所有人都在敷衍,有劲也使不到一处来。怎样从根本上摆平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相信99%的经济学家与经济理论者都唯恐避之不及,为什么?因为想不出办法解决,就只有逃避。没有什么比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更有说服力。地方学研究者敢不敢迎难而上?敢不敢接下“摆平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这个活?如果选择逃避,何以“努力构建系统性的地方学”?即便是构建了所谓地方学,那也是忽悠学。
         草根网博主张中,曾出国留学,在日本东北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后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富士通、久保田工作,担任高管。他说:地方学的学科建设以谁为主体?学科大归类在哪里?具体地域还是一般性概念?投入产出如何?如何落地,这些还需要搞清楚细节。
      探索和构建地方学,是为了解决当地实际问题,而想不出办法解决教育、就业、医疗、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当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那就只能选择逃避。很多地方学研究者,其实还是局限于自己原来掌握的专业思考问题,而且往往都强调自己所掌握的专业很重要。如果把局限于原有专业的研究,说成是创建新的系统性学科知识体系,那就会出现忽悠现象。
         那么,怎样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系统性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我认为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围绕客观规律这个核心把所有的相关研究组织成一个有机整体,创造和体现学科知识体系本身的价值;二是把研究、教学、应用三个环节连接起来,使其成为具有内在生命活力的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
        一方面,构建地方学系统性学科知识体系是基础,是前提条件,而它本身有价值。
        恩格斯指出:“正是由于这种工业革命,人的劳动生产力才达到了这样高的水平,以致在人类历史上破天荒第一次创造了这样的可能性:在所有的人实行合理的分工条件下,不仅进行大规模生产以充分满足全体社会成员丰裕的消费和造成充实的储备,而且使每个人都有充分的闲暇时间从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科学、艺术、交际方式等等——中间承受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且不仅是承受,而且还要把这一切从统治阶级的独占品变成全社会的共同财富和促进它进一步发展。关键就在这里。
        探索和构建系统性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就是努力使它成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而且还要把它品变成全社会的共同财富和促进它进一步发展。“关键就在这里”。
        另一方面,在地方学的研究、教学、应用三个环节形成的系统工程中,现实需要是内在动力。
        恩格斯指出:如果说“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状况,那么科学却在更大的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状况和需要。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在整个地球村子里各个地方之间密切相关的系统性地方学的构建和应用,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因此这种需要就会比千所、万所大学更能把科学系统性推向前进。
        21世纪人类社会最大的现实需要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从盲目资本主义向科学社会主义平稳和谐转型升级,而为此系统性提供理论和智力支持的将是从根本上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全球化、时代化、大众化创新发展。
        由此,我们可以判断两点,一是最大的社会需要是什么,二是什么样的科学文化最有价值。清楚地意识到这两点,对于在全球科学文化网络中,构建地方学网格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学术研究以及把研究成果转化为互联网产品,从而高效 率地广泛应用于各地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并且在具体的教学与社会实践中体现出研究成果的价值,这将会使地方学有突破性大发展。在这些方面,具有超常思维方式创新意识的青年一代将会发挥重要作用。例如,西安绿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包源在为首届内蒙古学论坛提交的论文《内蒙古学的学科内涵探讨》中认为:“内蒙古学应该成为在内蒙古的背景条件下,以社会实践为第一推动力,以互联网产品为行动方案,以资源配置问题为出发点构建理论框架,将多学科知识结构化的系统性学科。”
        总之,明确了社会需要、学科价值、行动方案,就能够形成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以及科学应用资本运作规律两个抓手,把地方学的研究、教学、应用等各个环节结合起来,彼此联系、相互促进,系统性推进地方学的构建与应用。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