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包海山 //www.sinovision.net/?2437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广州学研究的地方特色与全球共性

已有 917 次阅读2018-9-7 07:38 |个人分类:地方学研究|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提交“2018广州学与全球城市发展国际论坛”论文

                    广州学研究的地方特色与全球共性
                                        包海山
          内容提要: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开放的经济结构、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和发达的国际交往网络等一般湾区经济特征之外,最大的特点是“一国两制”的制度对接与融会的优势,是全世界唯一“一区两制”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地方。这对全球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一体化融合发展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现实和历史意义。地方特色与全球共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无论是地方学还是全球学,都应该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当我们把人类作为一个类主体”,用全球性坐标来审视世界,就会对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关 键 词:广州学;全球学;特色;共性;融合发展

          一、鄂尔多斯学与广州学的交流合作      
         在“2017年广州学与城市学学术报告会”开幕式上,广州市副市长黎明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把广州学研究与国家大事联系起来;二是把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结合起来;三是将广州学学术报告会建成与全国各城市学地方学交流合作的平台。
         其实,每个地方学研究都应该如此。地方学研究既关注当地特色,也重视普遍原理;既挖掘内部潜力,也整合外部资源,努力在更大的系统内发挥整体效应。当我们把地方学研究与国家大事乃至全球一体化发展联系起来时,就会促进地方学乃至全球学的交流合作以及协同创新、融合发展,这也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一种具有全局性系统性的创新发展。
        近年来,广州学与鄂尔多斯学都重视相互交流与合作。广州学研究者参加在鄂尔多斯举办的“地方学的应用与创新座谈会”“中国地方学研究交流暨鄂尔多斯学学术座谈会”等,并提交相关论文,例如李明华先生的《关于广州学的整体文化背景与个体文化体验》,梁达平先生的《城市学、地方学及鄂尔多斯学的兴起与发展》,广州市文史研究馆的《广州学的研究概况、理论探讨及学科建设 ——广州学理论与实践调查报告》等。
         鄂尔多斯学研究者也积极参加近几年的“广州学与城市学地方学学术报告会”,笔者连续几年提交《地方学遵循同一规律来协同发展》《地方学研究的个性与共性》《中国学共融点与地方学协同发展》《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之魂——地方学融合发展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等系列文章,都入选广州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其中2015年和2017年论文集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广州学研究者与鄂尔多斯学研究者在北京学、杭州学、扬州学等其它地方学学术研讨会上也相遇和交流,特别是今年8月,在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鄂尔多斯学研究会等协办的首届“内蒙古学”论坛上,作了题为“鄂尔多斯学研究的经验及对内蒙古学的启示”的主题发言,而广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刘素燕女士作为评议人,对我的主题发言作了评议。她还特别提到:“包海山先生也是我们广州学研究的专家”
         其实,谈不上是“专家”,然而我很有兴趣深入研究广州学,这是真的。广州学研究是开放的、包容的,因而能够吸引更多的研究者,汇集更多的人类智慧。从促进广州学研究的机构来看,我们从有关资料看到的有广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广州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广州大学广州学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广东省广州学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广州市广州学与广州大典研究会等。广州学不仅是与广州市每个人的利益和发展相关的综合性学科,也是与全球一体化融合发展相关的系统性学科,因此也希望广州之外的专家学者共同研究广州学,如广州市人大原副主任、广州学研究者张嘉极先生在《广州学引论·序》中所言:“我还希望有广州以外的专家也有兴趣参加广州学的研究,只有当不仅仅是广州人、广东人在研究广州学的时候,广州学的研究方真正成功了”。 
         那么,鄂尔多斯学与广州学交流合作的根基是什么?这就是共同探索和遵循客观规律。恩格斯指出:“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在表现上是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蔽着的规律支配的,而问题只是在于发现这些规律”。【1】只有发现、认识和揭示了某种必然规律即定律,才能形成某种学科知识体系,例如数学、物理学等都揭示了定律,构建地方学学科体系也是如此。
           在“地方学”中,每个“地方”都有鲜明特色,而“学”即学科知识体系所揭示的是不受地域局限、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客观规律邓小平曾指出:“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2】马克思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也是每个地方社会发展的规律。例如,鄂尔多斯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发展的规律是客观存在,无论从鄂尔多斯学、广州学还是从中国学、全球学的角度来研究,本体论层次上的客观规律本身不会改变,所改变的只是探索和揭示规律的视野和格局,只是看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中来研究,只是看能否探寻鄂尔多斯与各个地方乃至整个世界的内在必然联系。各地构建和应用综合性系统性学科知识体系的意义,一方面是通过各个地方学之间的广泛交流、协同创新、融合发展,凝聚更多的智慧,整合更多的资源,共同探索和揭示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是把共同探索和揭示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客观规律所构建的综合性系统性学科知识体系,应用于各个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一体化融合发展。
          二、广州学研究的地方特色
         地方特色包括很多内容,例如特有的地形地貌、自然环境、民间习俗、民族风情等,而在顺应时代潮流的一体化融合发展中的特殊表现,也可以形成地方特色。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由此形成了广东改革开放的地方特色,换句话说,改革开放在广东这个地方更有特色。
         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他说:40年来,中国人民坚持立足国情、放眼世界,既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又注重对外开放、合作共赢,既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40年来,中国人民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成功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今天,中国人民完全可以自豪地说,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3】
          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中国,特别是深刻改变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也深刻影响了世界,特别是在与国际接轨中逐渐形成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例如发展市场经济和实现一国两制,这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系统性工程。
          1.市场经济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认为,市场经济是发展经济的有效工具,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根据邓小平的“南方讲话”,当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路线的确立给中国带来前所未有的改革开放动力。
         市场经济最基本的特征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具有资本属性。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可以用市场经济,是因为都存在资本。资本是人类共同创造出来的,资本的各种社会职能都是人类所共同赋予的,而且只有社会全体成员在产生、分配、消费各个环节共同参与,资本才能动起来。
         恩格斯认为马克思有“两个伟大的发现”,一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二是彻底弄清了资本和劳动的关系,而“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依以旋转的轴心”。他说:“由于这些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现在首先要做的是对这门科学的一切细节和联系作出进一步的探讨”。【4】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创新发展,使我们有了新的发现,这就是党的领导作为政治力量和组织资源,能够对资本和劳动同时发挥重要作用。我们需要对组织和资本的关系、组织和劳动的关系以及由此发生系统性变化的资本和劳动的新型关系等一切细节和联系作出进一步的探讨,从而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可以说,有组织的市场经济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特征。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正是这种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成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组织的市场经济的政治力量和组织资源。这种政治力量和组织资源作为第三方出现,就能够打破在欠组织的市场经济中,资本对劳动的支配和奴役,从而使组织、资本、劳动形成三个支点,在有组织的市场经济形成某种新的平衡,实现新的转型发展,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依以旋转的轴心的构成要素和旋转方式。正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及进入新时代的社会实践,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发展奠定了现实基础。
         2.一国两制
         因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有市场经济,都存在资本关系,这是相同的基础,所以一国两制乃至全球两制一体化融合发展成为可能,甚至是必然。
         邓小平先生曾经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中指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我们从中国自己的情况出发考虑的,而现在已成为国际上注意的问题了。······世界上一系列问题都面临着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还是用非和平方式来解决的问题。总得找出个办法来。新问题就得用新办法来解决。香港问题的成功解决,这个事例可能为国际上许多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有益的线索。【5】他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之,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6】
         一国两制,特别是全球两制一体化融合发展,有利于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有利于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改革开放的影响力是全局性、系统性的,例如“一国两制”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一脉相承的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
         2017年7月1日,在国家主席习近平见证下,国家发改委、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签署了《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按照协议,粤港澳三地将在中央有关部门支持下,完善创新合作机制,促进互利共赢合作关系,共同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我们应该看到,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开放的经济结构、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和发达的国际交往网络等一般湾区经济特征之外,最大的特点是“一国两制”的制度对接与融会的优势,是全世界唯一“一区两制”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地方。这对“一国两制”、“一球两制”的融合发展具有启示和推动作用,对全球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一体化融合发展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现实和历史意义。以全球视野来看,“一区两制”一体化融合发展,或许是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地方特色,而广州市作为广东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发挥着特殊的重要作用
         中国进入新时代,中国人将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融入世界,走向未来。习近平指出:“中国人民的成功实践昭示世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只要找准正确方向、驰而不息,条条大路通罗马”;“面向未来,我们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3】
        殊途同归,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都会共同实现科学社会主义。在这发展过程中,相互尊重、平等相待非常重要。这既包括世界各国尊重中国自主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也包括中国尊重世界各国自主选择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 
          三、地方学与全球学的融合发展
        地方学是系统性学科体系,而系统性是相对而言的,总有一个巨系统包含了所有的系统。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9市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其中,广州、香港、澳门都有系统性的城市学或地方学,即广州学、香港学、澳门学。然而,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一体化融合发展来说,广州学、香港学、澳门学就不再具有独立的系统性,而是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对于“岭南学”来说,广州学、潮州学、香港学、澳门学以及广西桂学、海南学等等,也只是其中的组成部分中山大学中文系吴承学教授在岭南学刍议》中认为:岭南文化研究岭南学,不仅是量的增加,应该有质的变化。岭南学应该是一门包容性强的专门学问,有理论性、系统性,是一个完整的、方法性强的研究体系。未来岭南学的内涵与外延必将得到富和扩展,生发出更多的学术生长点,使这门学科更加丰富和活跃
          对于每个地方来说,能不能构建新的系统性学科知识体系,就看能不能在同一个主题和目标下实现多学科的有效整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达到某种共融状态多学科的有效整合需要跨学科研究,包括跨当地应用的各学科,以及各地方学之间的跨学科研究。而去学科是跨学科的高境界跨学科与去学科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就像在地感与全球化、世界每个地方与地球自然村、地方学与全球学都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形式上的去学科,实质上则是构建新的学科,是在更大的系统内形成一个新的共融的有机整体。去学科也包含着去复杂化,就是发现并且抓住最基本规律与现实问题之间的最近、最直接的联系,从而更有效解决问题。从广州学、岭南学到中国学、全球学,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发展趋势。总之,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演化中,在万物层面会出现万种学科;而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回归中,在一个巨系统内达到去学科的境界,就会形成一个新的共融的有机整体
        无论是地方学还是全球学,最终所揭示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所长蔡拓教授在《全球学与地方学的发展离不开人类文明的大道》中认为:无论是全球学还是地方学,都离不开人类文明的大道,而人类文明的大道,就是人类文明的普遍性。全球学是以全球化为时代和学科背景,探索世界的整体性联系和人类作为一个类主体的发展特点、进程与趋势的新兴综合性学科。在全球化时代,我们不仅要从中国看世界,更要学会从世界看中国。全球学就是试图突破传统的、习惯上的思维局限,用另一种新坐标来审视世界,解释世界,并用以指导人类的实践。他在《全球学导论》中说,全球性以人类为主体,以全球为舞台,以人类共同利益与价值为依归所体现出的人类作为一个类主体所具有的整体性、共同性、公共性新质与特征。【7】
        当我们把人类作为一个类主体”,用全球性坐标来审视世界,就会对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习近平指出:“中国人民将继续与世界同行、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坚定支持多边主义,积极参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其客观规律。从市场经济发展趋势来看,马克思说:“规模不断扩大的劳动过程的协作形式日益发展,科学日益被自觉地应用于技术方面,土地日益被有计划地利用,劳动资料日益转化为只能共同使用的劳动资料,一切生产资料因作为结合的、社会的劳动资料使用而日益节省,各国人民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场网。”【8】从解决商品社会全球性根本性问题来看,马克思说:劳动的解放既不是一个地方的问题,也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涉及存在现代社会的一切国家的社会问题,它的解放有赖于最先进各国在实践上和理论上的合作。【9】
          无论是地方学还是全球学,都应该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当“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依以旋转的轴心”时,从劳动即人的角度来看,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是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而只有在利益和命运共同体中才能实现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从资本的角度来看,社会总资本具有不断高度集中的必然规律,而社会资本高度集中的背后是人类智慧的有效整合。那么,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高度集中的社会总资本之间的关系,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实质性变化?怎样使资本主义、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向科学社会主义平稳自然地转型发展?我们相信这将是马克思理论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而探寻其必然规律,也应该是跨学科的综合性系统性的地方学、全球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而且由于有相同的根本性的研究内容,使地方学与全球学能够协同创新、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247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382页,人民出版社,1993.10
            【3】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新华网,2018-04-10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366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
            【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59页,人民出版社,1993.10
            【6】《邓小平文选》第三卷372~373页,人民出版社,1993.10
            【7】蔡拓等著:《全球学导论》48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4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268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609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
            
             作者:包海山,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副会长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