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海峡两岸地方学研究互鉴与地方文化交流展望
6月24日,“第三届京台学者共研会·京台地方学分论坛”在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召开。北京市台办副巡视员赵孝清,北京联合大学校长李学伟、原校长兼任北京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张妙弟,内蒙古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杭栓柱等知名专家以及来自北京、台湾、内蒙古、福建、山西、陕西等地的地方学和地方文化专家学者70余人出席论坛。
“第三届京台学者共研会•京台地方学分论坛”的研讨主题是“京台地方学研究互鉴与地方文化交流展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京台地方学与地方文化研究现状与前瞻、地方文化传承与认同、地方性与地方感、地方文学、地方戏剧、民间信仰、文化创意、文化遗产保护、地方学服务地方发展实践等方面展开研讨和交流,以期促进京台地方学和地方文化研究经验互鉴和交流合作。
在论坛上,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的学者重点报告了北京地区的地方文化传承与文化特色;台湾高雄中山大学、屏东大学、台中科技大学、慈济大学、中正大学等学术机构的学者就台湾的民间宗教信仰、地方文学、台湾歌仔戏、苗栗客家采茶戏、台湾地方文化传承保护等与参会者进行分享;福建、内蒙古、山西、陕西等地的高校及地方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分别就闽南文化、鄂尔多斯学、晋学、巴山文化等本地区的地方学与地方文化研究现状与未来前景等向与会者进行了介绍。我们分享论文摘要:
1.《闽南文化研究新世纪的回顾与新时代的前瞻》
( 陈耕,福建省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
新世纪以来闽南文化的回顾给予我们最重要的启示:顺应天时,问题导向,走历史要走的路,和人民一起前进,为国家贡献智慧,从边缘走向舞台的焦点。
从回顾引入前瞻,世界的潮流将引领新时代闽南文化学术研究的四个走向:第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潮流,推动中国地方学、区域文化学的兴盛,将成为新时代闽南文化研究的重要走向。第二,福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构建民心相通的文化平台闽南文化有历史和现实的优势,需要理论的总结和引领。第三,世界走向海洋和湾区建设的潮流,提出厦漳泉同城化共建闽南金三角湾区城市群的课题。第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闽南文化有先期的实践,需要理论的总结,启示今天。
中国的潮流将推动新时代闽南文化研究三个走向:第一,争取两岸和平统一,闽南文化大有文章可做。第二,文化的融合发展是世界潮流,闽南文化如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课题。第三,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闽南学有无尽的问题与天地。
2.《台湾屏东地区的民间宗教信仰——论王爷信仰与王船祭》
( 萧登福,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台中科技大学应用中文系教授)
台湾民间信仰的神祇中,拥有较多信众的,当属:妈祖、西王母、关公、地母、玄天上帝、土地公及各府王爷,其它如保生大帝、陈靖姑、哪咤、济公、九天玄女等,也在台湾各地拥有不少信徒。这些神祇,大都是自然神或是生前有功于民的阳神;此外,也有沿袭周代祀厉风俗而来,所供祀的是阴神,阴神未必生前有功,但却是死后有灵。
台湾的神祇信仰,遍布全台各地,然而各地区,亦各有偏重,如台湾南部以王爷信仰居多,台湾中部以妈祖庙居多,北部则较无所偏,似以慈惠堂的王母信仰较盛。在民俗上,各地都有神祇绕境科仪,而最负盛名者,则为大甲镇澜宫九天八夜的妈祖绕境游行。至于南部屏东地区,则以东港温府王爷庙八天的代天巡狩绕境及烧王船祭典,最享盛名。
3.《建构地方幸福学:屏东文学与在地记忆》
( 黄文车,台湾中正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文学博士,现任台湾屏东大学中国语文学系专任副教授,兼任新加坡道教学院顾问)
2005年屏东学学术研讨会在屏东县小区大学文教发展协会和屏北小区大学的致力推动下,开始推动区域学或地方学的研究,用意乃在为鼓励民众认识乡土、溯源文化、关怀母语、凝聚共识,甚而去整理地方文史、振兴文化产业,以及提升区域的文学与文化环境能量。尔后,为求屏东学研究能更加聚焦于“屏东文学”主题,笔者乃结合屏东大学中国语文学系与屏东县阿缑文学会于2011年提出举办2011第一届屏东文学研讨会的计划,希望透过“人文地理学”的空间思考,探讨屏东文学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人文景观特色,以“地方─空间”的概念,思考地方和空间两者互相成就彼此的存在意义。接着2012-2014、2016接续办理第二至五届屏东文学学术会议,主题包括屏东作家陈冠学、曾贵海,以及文学地景与地方书写、原住民文学与文化等。透过论文研讨与座谈,不但让屏东文学的研究能量持续累积,并引起地方回响,藉以凝聚屏东地区的地方感(sense of place),落实地方文化与乡土语文的关怀,例如自2017下半年起,屏东大学乃将“屏东学”列为人文社会学院大一必修通识课程,藉以凝聚学生对于地方的认同,进而落实大学社会责任。
推动屏东文学学术会议过程前后时间,笔者同时进行三年的屏东县闽南语民间文学全面调查工作,并出版相关民间文学成果集;之后更与屏东县政府文化处合作整理“屏东文学作家小百科”,进行“屏东作家身影”拍摄工作,出版《屏东文学青少年读本》等成果,透过调查、采集、整理、分析后的屏东民间文学与文人文学已稍具雏形,我们将更进一步思考如何带领学生走进小区与群众交流?如何让屏东文学走进校园和地方,与青年学子和群众对话?透过“地方-走读”与“亲近-大师光影”,我们期待看见“地方幸福学”被建构的可能。
4.《越在地、越国际――从地方信仰、文化资产、两岸交流来看高雄青云宫和神农大帝信仰的发展》
(罗景文,台湾成功大学中文系博士,现为中山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
大社青云宫神农大帝于康熙36年(1697)由黄氏先民自福建泉州奉请金身来台,迄今已有三百二十余年历史。青云宫历史悠久,香火鼎盛,在台湾主祀神农大帝的庙宇中拥有重要的地位,再加上神农大帝的灵验事迹频传,信徒遍及全台,更有不少奉祀神农大帝庙宇从青云宫分灵,成为台湾神农信仰的祖庙之一。除此之外,青云宫尚有颇具规模的南北巡大典与两岸交流活动。本文试从地方信仰、文化资产、两岸交流等角度,来观察高雄青云宫及神农大帝信仰的发展状态,进一步思考青云宫如何掌握在地信仰元素,发展地方宗教特色,进而吸引台湾与大陆各地神农庙宇或炎帝故里,与之往来互动。青云宫因而超越了原有的地域空间,走向两岸、朝向国际,其发展历程亦有可资借鉴省思之处。
5.《北京的二十四节气文化及其保护传承》
(张勃,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地北京学研究基地副主任,兼任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节气研究中心副主任等职)
二十四节气自秦汉时代定型并订入历法之后,一直在国计民生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是农业生产的指南针,还是日常生活的风向标、国家行政的时间准绳,而其中蕴含的尊重自然、效法自然、爱护自然、利用自然、扶助自然的天人合一思想,更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对全人类的贡献。对于不同地方而言,二十四节气提供了一个在国家规范之下可以因地制宜填充不同内容的时间框架,因此不同地方形成了同中有异的二十四节气文化。透过二十四节气文化,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地方的特性。
明清以来北京的二十四节气文化内容丰富,叠加了不同层面的内容,其中既有国家规定的全国范围内通行的礼仪活动,又有首都所特有的节气文化,也有地域色彩浓厚的节气文化,具有礼俗共存的鲜明特征,反映了北京的地方特性。当前,伴随着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已经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如何保护、传承和利用好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值得关注。当前,有必要开展北京二十四节气文献搜集和田野调查工作,同时加大传播力度,增强内涵解读,激发民众文化认知与传承热情,形成跟着节气过日子的生活日常,并充分运用传统资源进行文化创意和文化服务,以传承京城文脉,增强二十四节气文化的活力,进一步突显北京的首都风范、古都风韵和时代风貌。
6.《人类学者看“地方”》
(林美容,生于1952年。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文学硕士学位、美国加州大学Irvine校区的社会科学博士。台湾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研究员、慈济大学宗教与人文研究所教授)
古说天圆地方,何云地方?地分东西南北四方,故云地方。人居天地之间,却非漂浮半空,而是落地生根,故而有地方意识。实则地方因人而有,因人能辨方,若是有地无方,无方是无规矩,乃无人设规矩故也,自然不成地方。人居一地,必设规矩方圆,规矩方圆所及之处,即其地方。对人而言,天圆意识反倒不是那么真确。
地方有其自然性,亦有其人文性。以其自然性而言,人之呱呱落“地”,最为自然,最自然的,也是最神圣的。然而现代人游移性强,少有人能生于斯地,长于斯地,游于斯地,又终于斯地。古人常以神圣的“落土时”,作为人与土地亲密交会的神圣符码。不同的文化以八字、星座、生肖等来归类、划分不同的“落土时”,并诠释其对人们一生或某一生命时段命运的影响。现代人常常太强调运与时,而忽略了背景的地的因素,实是因为人地关系的自然性,习以为常使然。
以地方之人文性而言,规矩方圆即其人文性。从聚落的选址定向、民宅的奠基起造、公庙的肇基兴建、街市、产业、田园、道路、墓地的擘划等物质面的塑造,还有地方人情、意理、公约、道德、风格、特色等精神面的形成,也随之而生。而各式各样的风俗习惯、节庆庙会、笙歌弦乐,充斥其间,地方的个性也就更为鲜活。人们的生活作息,于焉声气相通。若没有地方,便没有人文荟萃。
长年在台湾的大庄、小庄、街市、街坊、角头、小区走访,台湾民间社会所形塑的地方,一个个都是活生生的生命体,有起始,有发展,有变化,有分裂,有融合,有地缘,有血缘。生命是一种历程,它走过一些轨迹,留下一些痕迹。这些大大小小的地方,不只人类学家研究它,历史学家、地理学家、民俗学家也研究它,但似乎人类学者较能抓住“地方”的生命。我对台湾汉人庄社特别有感觉,除了长期以来,对祭祀圈与信仰圈、曲馆与武馆、岩仔与斋堂等课题的研究,都强调庄社作为基本的研究单位之重要性,以及对汉人庄社之特性的关注 : 从祭祀圈的观念来看,它是一个祭祀共同体;从法律的观点来看,它具有法人性格;从居民的生活经验与宗教理念来看,它是一个命运共同体;而从庄社增衍的现象来看,“庄头也湠庄仔子”这样清楚的社会事实,正显示它是一个生命体。当然它的生命现象不仅止于此。我曾提出台湾汉人庄社也是一个意志单位,对外可以自由表达其意志,这自然也是其生命现象之一。
对人类学研究者而言,接触活生生的人,并感受他们的关心、他们的情感、他们的归属、他们的愿望,是这个学科与其他的学科最不一样的地方。人类学者离不开人,而人离不开地方,也因此我们常观察到人类学者对他所研究的地方产生特殊的感情。我所知道的在台湾进行研究的外国人类学者,在台南研究的喜欢台南,在台东研究的喜欢台东,在台北研究的喜欢台北的大街小巷。不管他们来自哪一个国家,他们都很喜欢台湾。其实,一个逆向的道理也是存在的,因为喜欢哪里,所以去哪里做研究。人类学家对一个地方的情感,是人类学外一章。
7.《如何在地,怎样创艺?——阿里山触口游客中心的营运模式》
(江宝钗,现任台湾中正大学中国文学系与台湾文学与创意应用研究所合聘教授兼所长,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博士,傅尔布莱特基金会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访问学者)
自古以来,阿里山是台湾的世界品牌,它拥有多样性的地形景观,有山麓、河流、河阶平台等以及植被与野生动物所构成的生态圈,此地的环境生态(ecology)在长期的演替下已具有典型性(typicality)的特质。而其原住民邹族紧密利用地形、地物等环境资源,在此定居、狩猎与开垦,建构出悠久传统的部落社会,并发展出以农耕、狩猎为主的维持经济民生的主要方式。同时,历经殖民统治,阿里山也杂厕着荷兰、日本与汉族的身影,形成极特殊的多元文化场。
本文以阿里山特色观光为议题的主轴,观察并投入“阿里山触口游客活动中心”的营运转型,如何将自然景观的特色,融入地方发展史,将山林、住民的“生产活动”暨其细节,纳入实体与虚拟的观光活动。特别是,当山林、部落被卷入更大的社会体系――特别是在经济转型、政治环境、基督教传入以及部落观光兴起之后,因着全球化与后殖民情境的牵动而消融蚀毁,生产活动叙事文化,与自然景观,如何搭配,方足以成就阿里山自我的文化“展演”(performance),而不致于被扭曲?我们如何撷取、挪用各种新旧文化元素或符号,赋予山林或邹族群的归属、特质等意义,而邹族的“族群性”和“文化意象”不断被重新模塑、利用、移除或移入、稀释或强化,不断地赋予新的定义,却能免于消失的危殆?而怎样有效的故事讲述,当代各种可能的通路,如文字、视象等实体或数字化编辑,广为传播,方得以达到阿里山/邹品牌营销的效果?
8.《从文化传承与认同的视角探索文化产业发展课题》
(陈春霖,严家淦先生纪念园区执行董事、财团法人沈春池文教基金会顾问、翰雅文化顾问有限公司创办人)
文化产业具国家整体发展战略高度,推动时需厘清阶段性重点是追求文化对外影响力的提升或关注民众对于本文化的传承与认同的课题。唯无论前后者,其效益均无法一蹴可几,而是一条漫长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传播过程。
文化产业具有审美力、消费力与认同度等社会环境支持门坎,各地发展不能以相同条件一概而论。而其发展关键在于文化传播体系的建构与有效发挥,依序可从讯息、载体、对象以及路径、影响、回馈等两层次六面向深入探索。其产值除商业效益外还有文化效益,包括知名度与好感度提升等。文化效益较高的文化产业表现,对于在地文化传播具有较大带动能量。
现代化的文化传播体系呈现多层次复合型特质,具可规格化、可复制性、可数码传输性的产品与服务其传播条件最佳。而从文化传承发展视角而言,文化产业发展是文化传播的手段而非目的。小区、村落或乡镇是在地文化传播的基础单位,在地受众的积极培育则是文化与产业发展的核心课题。必须清楚认知文化产业无法从天而降,更难无中生有,而需挖掘沉淀,去芜存菁而成。
9.《地方学学科建设的最大知识增量及其价值体现——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学为例》
(包海山,内蒙古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副会长,公益性思想类网站草根网“地方学研究”负责人)
地方学的研究与应用到了应该协同创新,联合起来有所新的突破的关键时期。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包含着每个地方的发展规律,因此各个地方学研究者共同探索包括每个地方在内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客观规律,这将是地方学学科建设的最大知识增量;同时,由于最大知识增量能够解决各地更多的社会现实问题而能够体现更多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地方学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应用、教学、研究三个重要环节的有机融合。在信息时代、互联网社会,把地方学研究的“同一个主题”与互联网“同一个平台”结合起来,利用“互联网+学术生产”,是各个地方学研究者共同促进地方学学科建设的最大知识增量的有效途径;而通过互联网产品把共同融合发展的研究成果,同时广泛在各个地方用来教学与应用,是充分体现研究成果的经济和社会价值的有效方法。
10.《晋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谢耀亭,山西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张焕君,山西省晋学研究中心)
山西师范大学的地方学研究,从最早的晋国史研究,到三晋文化研究,再到晋学研究,走过了近四十年的历程。四十年的历程,研究范畴不断扩大,内涵不断丰富,晋学的理论框架体系及研究定位不断完善,这既是晋学研究不断成长的历程,也是从“地方史”到“地方学”转变的历程,更是晋学研究定位不断完善的过程。晋学学科体系建设方面,在基本资料的整理、研究的范围及目标、晋学精神的提炼和概括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实践方面,也积极服务于地方,同时注重地方学人才的培养。经过对晋学研究的回顾,可为今后晋学研究提供借鉴和启发。
11.《文化遗址遗存在地方学构建中的重要作用》
(钟昌斌,中国巴山文化研究会会长)
文化遗址遗存积聚着一定地域十分重要的文化讯息,它一个侧面深刻反映着这一地域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深入研究一定地域内的文化遗址遗存,不仅对构建这一地区地方学产生重要影响,更重要的还会对推进这个地区的发展提供借鉴。本文从中华大地上似繁星密布的古人生活的村落文化遗址对划定地方学研究区域的影响,分布在一定区域里城市文化遗址如同具有强大能量的太阳辐射一定区域在地方学建构中的作用,以及像皎洁的月光一样照耀在一定地域里的墓葬文化遗存在构建地方学中的地位问题进行了探讨,阐明了文化遗址遗存在构建地方学中的作用问题。
12.《台湾歌仔戏的跨境传播与在地型塑》
( 蔡欣欣,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文学博士,现任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所教授)
聚合了福建歌谣曲艺与民间歌舞小戏,在台湾风土人文与其它剧种的养分涵融下所孕生茁壮的歌仔戏,百余年来伴随着本岛政经社会文化的发展变迁,历经成形发展期、成熟壮大期、转型蜕变期与精致创新期等不同历史阶段,演化出落地扫、内台、外台、广播、电影、电视与现代剧场等剧艺表演型态,始终以坚韧的生命力与强大的包容力,“与时俱进”地调适自我以生存竞争。
发散浓郁乡土草根情味,具有宗教酬神祭仪功能,饶富商业娱乐观赏价值的台湾歌仔戏,于1920年代随着民众的返乡祭祖,回传到厦门、漳州等闽南一带;且随着华人族群的海外迁徙,于1930年代流播到东南亚的侨乡社会中。跨境传播的台湾歌仔戏,深受普罗大众所喜爱,不仅培养了大批戏迷观众,并间接催化了在地剧团的转型,以及当地歌仔戏班的成立。
然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台湾歌仔戏的跨境传播为之中断。二战结束后由于台海两岸的政治情势分裂,阻绝了彼此的交流往来;台湾歌仔戏与被大陆定名的“芗剧”,遂在各自特有的历史语境与社会脉动中发展演化。直至1987年台湾宣布解严,两岸歌仔戏才逐渐重启传播通路,在学术研讨、剧艺创作与薪传教育等面向开展频繁活络的多元对话。
至于二战后的东南亚侨乡,随着人民生活与社会经济的渐趋安定繁荣,侨商们从1950年代起,遂陆续邀约台湾歌仔戏班到菲律宾、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等国演出,部分剧团还在当地录制唱片发行。直至1980年代初期,福建歌仔戏班也开始登陆星马作场,不但成为解严前两岸歌仔戏音像制品的交流平台,也对在地歌仔戏剧艺产生了交互影响。
同被陈世雄教授归属于“闽南戏剧文化圈”的台湾、福建与新加坡三地,由于闽南人聚居与方言的使用,而造就了歌仔戏“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生存空间。是以通过“地方学”的研究视域,当更能结合各地的政治环境、社会结构与人文思潮等时空背景,进而剖析台湾歌仔戏在跨境传播后,其在剧坛生态、剧艺思维与演剧景观等面向的“在地”型塑,从而可相互参照研析、彼此借鉴交流。
13.《从大众娱乐到文化保存——台湾苗栗客家采茶戏之发展、传承与推广》
(苏秀婷,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台湾戏曲学院客家戏学系系主任)
台湾苗栗为客族人口集中地,全县十八乡镇约有过半数乡镇使用四县腔客语,是目前台湾客家族群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苗栗客家族群的早期娱乐,亦以客语系的山歌、采茶戏、客家八音为主,本地客家戏曲表演活动兴盛,传统音乐、戏曲人才汇聚,而有“采茶窟”之称,百年来积极参与采茶戏的表演、文化传承、以及当代校园推广,“客家采茶戏”已于2008年登录为苗栗县传统艺术类无形文化资产。本文以台湾苗栗为研究范围,探讨此一地区的客家采茶戏的历史发展,在二十世纪初传统戏曲仍为大众娱乐之际,客籍艺人如何利用自身优势,经由剧种竞争、融合,创造出新型剧种,而在台湾戏曲史占有一席之地;在戏曲衰微之时,又如何藉由打入民间酬神场域,并透过新式媒体转型生存;其后,当代文化保存意识下,制作新戏诉求客家传统元素,推动客家戏进入体制教育,以及持续性的执行“客戏一夏”戏曲夏令营,在苗栗地区国小校园推广的扎根活动,展现出维系客家表演文化的强烈企图。
14.《一年一度的村落——京西空心化村中的幡会仪式》
(鞠熙,民俗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副研究员)
城市化浪潮席卷下,村落空心化成为全球普遍现象。北京西郊门头沟的庄户村与千军台村,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将近二十年间已几乎无人长期居住,村民散住于城市各地。但每年正月十五、十六两天,两村村民仍自发回村走会,“京西幡会”仪式至今已连续坚持三十余年,并于2011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幡会仪式成为形成村落认同、共同体意识与村民组织的核心纽带。本文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在小区解体、村落空心化的背景下,幡会仪式何以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其内部组织与认同机制是什么,仪式是否可以成为村落复兴的契机?经过长期田野调查,本文认为,长期的集体生产方式所铸造的共同体精神仍有余威;虽然有消退迹象,但血缘与地缘的纽带仍在发挥作用,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亦是组织动力之一;神权权威减弱,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称号成了新的神圣感来源,对村民构成新的感召力与凝聚力。
15.《张我军与“五四”新文化在台湾的传播》
(李跃乾,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副研究员)
本文论述了台湾作家在台湾传播五四新文化的基本过程、内容。张我军1921年从台北到厦门工作,开始了解祖国大陆的五四新文化。1923年到1924年,他又在北京求学,深入地了解五四新文化的内容。1924年10月到1926年6月,他在台湾出任《台湾民报》学艺栏目的编辑,大张旗鼓地宣传祖国大陆的五四新文化尤其是新文学内容,推动了台湾新文学的发生和发展,为台湾文化的现代化与反对日本殖民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16.《地域文化的复兴与再现——金门传统聚落文化资产保护的再思考》
(姜波,山东建筑大学教授)
金门为台湾的离岛,自1949年以后一直是两岸对峙的前线。1992年11月金门结束“战地政务”后,开始基础设施的恢复与建设,并对一系列在两岸对峙时期破坏的聚落及历史建筑进行修缮。在世界遗产保护理念的指导下,金门村落及历史建筑的修缮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十几年来不仅大量的历史建筑得以修复,聚落中民众的民间信仰、宗族制度、祭祖礼仪等民间信仰和祭祀活动都得以恢复,成为闽台文化保护的经典样板。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当地政府、学校研究机构及地方文化学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对我们今天的传统村落保护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17.《京台两地文学的互鉴与交流》
(赵复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河北省作家协会、地方志学会会员)
文章叙述了台湾与大陆文学发展的概况。强调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共同的根,是我们共同的家。呼吁互鉴互补,携手共赢,加强合作,共创辉煌。
18.《探讨台湾地方学与社区营造的发展与影响》
( 郑道聪,社团法人台南市文化协会厦门市代表处主任)
台湾学术界开始反省长期以来依附外来学术典范的边陲性格,遂展开以“本土学术研究”为起点的研究取向,其中以台湾各地行政区域为范围,对其进行历史社会等相关面向之研究,为当时台湾地方文史研究热潮之一。其与传统地方研究最大之不同,在于地方学崛起时,台湾史开始受到重视,社区营造运动如火如荼,因此有许多社造精神注入地方学研究,环绕着生态环保、古迹保护、环境美化、文创产业的议题,也带来台湾地方文史研究的新面貌。并朝向学科化、制度化和国际化发展。
19.《以具体项目促进地方学协同创新、融合发展》
(杨勇,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包海山,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秘书长)
地方学,是在地方文化研究基础上,构建跨多学科的综合性系统性新的学科知识体系。在地球自然村,可以有许许多多的地方学,例如鄂尔多斯学、内蒙古学、中国学、全球学等都是地 方学,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范围,主要研究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发展。在“地方学”中,“地方”是定语,具有个性特色,每个地方学都有特定的研究范围;而“学”即科学体系是中心语,具有普遍原理,真正的学科体系所揭示和反映的是不受地域局限、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类不能创造和改变规律,只能认识和把握规律来创造和改变世界。鄂尔多斯学是在内蒙古自治区创建的第一个地方学,16年来的探索与实践,为构建内蒙古学奠定了现实基础。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系统性地方学研究重视三个方面:一是超越当地的宏观研究,二是当地的微观与综合研究,三是各地文化之间的平行研究。地方学研究,一方面要有大格局,要努力从宏观上看到各种事物立体、动态、全景式的运动场景;另一方面要细致入微,研究人的全面发展与科学应用资本的运作规律之间的内在关系, 以及两个抓手在什么产业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等具体问题。地方学之间一定有相同规律,地方学学科构建与应用必须协同创新、融合发展,这是鄂尔多斯学、厦门学研究者的共识,而“互联网+学术生产”以及以互联网产品的形式把研究成果应用于各地的社会发展,这为同创共享地方学开辟了新的路径与空间。鄂尔多斯学与厦门学的合作,当下就可以打开地方学协同创新、融合发展之门。以文化旅游和社会化教育两个系列互联网产 品为行动方案,能够汇集和整合政府、企业以及大众的政策、资本、智力等各种资源,有效激活和增加生产和消费能力,使地方学学科建设与应用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一体化融合发展发挥更 大的作用。
20.《基于Airbnb网站评价信息的京台民宿对比研究》
(李燕琴: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导;于文浩;柏雨帆)
以北京和台北为例,从Airbnb收集数据并采用内容分析法,比较两地民宿业房源、房东、周边环境和游客心情等差距,构建对比图,发现京台民宿在位置选择、空间营造、房东特征、品牌管理和游客忠诚方面皆存在差距。建议北京民宿:(1)选址才能够交通便捷性像综合便捷性过渡;(2)注重“宿”之根基,从干净、便捷和舒适多角度提升房源质量;(3)吸引更多热爱民宿、有专业知识的房东,做有生命的民宿;(4)讲好民宿故事,展现寻常之外的别样生活方式;(5)适度降价,以收益管理拓展盈利空间。此外,民宿良性发展需以城市大环境建设为依托,进一步提升需以土地政策创新为保障。
21.《空间表征对北京历史文化景观保护与利用的借鉴——以三种不同类型的历史文化景观为案例》
(成志芬,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晓凤)
北京历史文化景观的类型多样,其数量和影响位居全国之首,在我国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强国的背景下,如何把历史文化景观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与表达出来,并为历史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利用提供指导,是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本文基于法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亨利·列斐伏尔的“三元空间辩证法”中空间表征的概念,以老字号全聚德老店、私家园林半亩园、名人故居中纪晓岚故居这三个不同类型的历史文化景观为案例,采用文献分析法、景观记录法、对比法等方法进行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历史文化景观的空间表征是历史文化景观最需要保护的要素和内容;(2)北京历史文化景观的空间表征为历史文化景观之间建立空间逻辑。(3)历史文化景观的空间表征可以为其历史变迁、再现等提供资料,为现存的景观遗迹提供“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2.《北京学研究国际化战略实施路径思考》
( 张艳,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博士,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副教授;张宝秀,北京大学历史地理学博士,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院长、北京学研究基地主任、北京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北京学研究所的诞生受到韩国首尔市立大学首尔学的启发而成立,“首尔学”综合性、多学科地研究首尔,而北京学以“立足北京、研究北京、服务北京”为宗旨,基于时-空-人结合、过去-现在-未来结合、全方位-多要素-立体化地研究北京地域综合体。经历近20年的发展,北京学从中国地方学研究中脱颖而出,并从成立伊始便与国际地方学研究保持紧密联系。面临当下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与地方文化保护传承的时代需求,北京学研究需要在更广阔的国际舞台上进行展示、交流与寻求新的合作。本文首先回顾北京学研究基地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历程,将其分为萌芽阶段(1998年至2007年)、探索阶段(2008年至2015年)和加速发展阶段(2016年至今),并总结每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并且,立足北京学研究使命与主要研究方向,本文思考北京学研究国际化的战略定位,提出北京学研究国际化战略实施的三个方向、四个圈层与五条途径,明确提出从培育四个圈层的研究网络、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积极申报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培养国际化人才、签订证战略合作协议等途径落实北京学研究国际化战略。
(论坛主办方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基地、北京联合大学京台文化交流研究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