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方学研究的基础
对地方学研究的基础,可以从研究什么以及谁来研究,这两个方面来理解。“研究什么”包括研究对象、范围、内涵、外延等,“谁来研究”包括研究人员、方法、路径以及组织形式和资金保障等。
地方学,是在地方文化研究基础上,构建跨多学科的综合性系统性“新的”科学知识体系。在“地方学”中,“地方”是定语,每个地方都有个性特色;而“学”即学科体系是中心语,具有普遍原理。
人本身作为自然界的产物,“人和自然都服从同样的规律”。恩格斯指出:“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在表现上是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蔽着的规律支配的,而问题只是在于发现这些规律。”每个地方的历史进程都受一般规律支配。地方学研究的核心任务,就是发现、认识并且揭示在无形中始终支配当地历史进程的蔽着的内在规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民族地区,只是由于规律得以实现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学科文化,而科学文化所揭示和反映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
对于地方学研究来说,始终支配当地历史进程的规律是本体论层次上的客观存在,这是最根本的一点;而能否构建系统性学科知识体系是认识论层次上的表现形式,这取决于是否有能够发现、认识并且揭示客观规律的研究人员。从这两个方面,可以比较深刻地理解地方学研究的基础。
地方学研究,既要立足当地,又要跳出地方鸟瞰看地方。从宏观上来看,人类整体文化是由无数个网线和网结形成的一张网,即“天网恢恢”;而内蒙古文化等各个地方文化是其中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网格,即“疏而不失”。我们探索和构建内蒙古学,是在全球文化网络上进行整体研究,在地方特色网格里进行微观研究,在各个网线和结点进行对比和平行研究。很多地方都研究地方学的意义,一方面是不同地方的人们从各自的角度既研究当地文化特色,又研究当地与整个世界相联系的普遍规律,共同构建跨多学科的综合性系统性学科知识体系;另一方面,不同地方的人们应用跨多学科的综合性系统性学科知识体系,为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一体化融合发展服务。理解了这一点,也就理解了鄂尔多斯学、内蒙古学、中国学、全球学的各自特征及其内在必然联系,这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二、研究鄂尔多斯学的经验和体会
刻意“谦虚”是因为心里有私心杂念。忘掉谦虚和不谦虚,“使事物本身突出”,“用事物本身的语言来说话,来表达这种事物的本质的特征”(马克思语),这是客观面对现实的态度,也是自然而然的语言表达方式。
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在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圈子里被称为“老大哥”,认为在有些方面引领中国地方学研究前行。这主要是因为:1.2005年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倡议成立了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并担任轮值主席方,2008年移交北京学研究所担任轮值主席方,使地方学研究机构有常态化的联系方式;二是在促进地方学协同创新、融合发展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三是与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合作,在公益性思想类网站草根网建立团体博客“地方学研究”(也有个人博客),把地方学研究的“同一个主题”与互联网“同一个平台”结合起来,刊载博文2000多篇,访问量近2000万人次,引起广泛社会关注。
我们从探索社会发展的内在本质规律以及促进地方学协同创新融合发展两个方面,来简要谈谈研究鄂尔多斯学的经验和体会。
1.地方学研究的一个核心、两个抓手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国外哲学社会科学这三个方面的资源,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成果及其文化形态,“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内容,也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最大增量”。
我们之所以能够融通古今中外各种科学文化资源,是因为各种科学文化最终都同样道法自然。近年来,我们以哪些科学文化更接近于自然法则为评判标准,把“老子道学、成吉思汗文化、马克思理论比较研究与集成创新”作为重点课题,并且取得阶段性成果,2015年由九州出版社出版发行专著《比较研究与集成创新——鄂尔多斯学学科建设探索》。我们意识到,道、长生天、真理这些概念,只是称谓不同,而实质意义相同,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从不同的角度探索和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即自然法则。自然法则不受地域局限、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对任何人、任何地方来说都是相同的客观存在,它是人类科学文化相同的“根本”。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包括每个地方内在的“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依以旋转的轴心”时,马克思从两个方面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一是通过劳动者的联合,在共同体中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二是通过社会总资本的高度集中达到“极限”,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资本属性的“外壳”“炸毁”,最终把劳动力从商品地位解放出来。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类共同面对的社会现实问题。恩格斯指出:“由于这些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现在首先要做的是对这门科学的一切细节和联系作出进一步的探讨”;“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各种社会进行生产和交换并相应地进行产品分配的条件和形式的科学——这样广义的政治经济学尚待创造”。对这门科学的一切细节和联系作出进一步探讨,以及创造尚待创造的广义政治经济学,这将会成为人类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内容”及其发展的“最大增量”。
对于构建地方学即构建跨多学科的综合性系统性“新的”学科知识体系来说,与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内容及其发展的最大增量密切相关。为了有效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并且顺应现代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提出,地方学研究的一个核心,是无形中始终支配历史进程的内在规律即自然法则;而两个抓手,一是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来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二是应用资本的运作规律来创造社会财富和社会资本,使生产、分配、消费成为相互促进的一个有机整体。
2.地方学协同创新、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
地方学研究能够持续多久,能够汇集多少人的智慧,这取决于所研究的内容在多大程度上关系到社会科学发展的整体利益,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有助于解决人们普遍遇到的实际问题。地方学研究,不仅要看当地有过什么,而更重要的是看现在和未来需要什么。构建地方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就是把促进当地各行各业以及各个地方之间一体化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系统性学科知识体系创造出来。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全社会都会遇到同样的现实问题。例如,马克思指出:“劳动的解放既不是一个地方的问题,也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涉及存在现代社会的一切国家的社会问题,它的解决有赖于最先进的各国在实践上和理论上的合作。”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而雇佣劳动的实质是劳动变成一种商品。马克思说:“将军或银行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人本身则扮演极卑微的角色一样,人类劳动在这里也是这样。”资本不仅奴役无产者,也奴役有产者,将军或银行家也需要劳动的解放。将军或银行家也会在人妖之间变成“老虎”,成为被打的对象,这也是被资本奴役的结果。
那么,在新时代,最先进的各国在实践上和理论上怎样合作?我们认为改变资本的实质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重大课题。马克思说:“只是由于积累起来的、过去的、对象化的劳动支配直接的、活的劳动,积累起来的劳动才变成资本。资本的实质并不在于积累起来的劳动是替活劳动充当进行新生产的手段。它的实质在于活劳动是替积累起来的劳动充当保存并增加其交换价值的手段。”其实,是过积累起来的劳动支配现在直接的活劳动,还是现在直接的活劳动支配过去积累起来的劳动,这取决于哪个能量更大。资本关系因人而变,人因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而变。资本只是像一面无形的大镜子,所窥探、反射和映照的都是人类自己的思维、欲望和灵魂;资本只是像一台无形的大电脑,根据人类按照自己的生产条件、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等设定和编排的程序在机械地运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是一种集中的社会力量”,而有效整合起来的人类智慧和科学文化可以成为支配资本的社会力量,由此为改变资本的实质创造现实条件:1.科学文化是在过去劳动中形成和积累的,同时也是现在直接活劳动所掌握和发展的,因此当科学文化成为第一生产力并在生产力体系中发挥决定性的指数效应时,现在直接的活劳动将有条件有智慧有能力支配过去积累起来的劳动;2.当只有在创新和共享中才能无限增值的科学文化,成为社会财富和社会资本主体时,这种共享性和无限增值性决定了,现在直接的活劳动在创造剩余价值时,便可以使社会资本具有为未来活劳动提供服务的功能;3.随着现在直接的活劳动具备几十天之内就能够使真正有价值的科学文化总量翻一番的能力,随着资本具有为直接的活劳动提供服务的功能,人类不仅可以改变资本实质,而且还能够通过不断提高可共享的社会公共产品比例和总量,来逐渐淡化并最终消除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资本属性。
我们相信,在马克思理论研究基础上的创新,将会成为人类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内容及其发展的最大知识增量,这也是促进地方学协同创新、融合发展的具体课题。在地方学研究领域,我们请进来,邀请各地地方学研究者参加学术研讨会,编辑出版《“地方学的应用与创新”座谈会论文集》《论地方学建设与发展——中国地方学建设与发展研讨会文集》等,也合作完成“中国地方学研究理论与实践调查报告”;我们也走出去,去参加北京学、广州学、杭州学、闽南学、泉州学、扬州学、温州学等相关学术活动。我们体会到,共同研究包括每个地方内在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是促进地方学协同创新、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例如,我们连续几年参加广州学学术报告会,相继提交《地方学遵循同一规律来协同发展》《地方学学科建设的个性与共性》《中国学共融点与地方学协同发展》《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之魂——地方学融合发展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等系列文章,都是在探索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科学应用资本的运作规律。
三、对构建内蒙古学的启示和建议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自治区社科联主席杭栓柱在“中国地方学研究交流暨鄂尔多斯学学术座谈会”上正式提出“内蒙古学”概念,到内蒙古学专项重点课题立项、筹备举办“内蒙古学”学术论坛以及去参加北京学、厦门学、泉州学等学术交流调研活动,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联高起点、高效率、高质量启动了内蒙古学的探索与构建。
对于内蒙古学的未来发展,我们在中国地方学研究理论与实践调研基础上,结合研究内容、合作团体、服务对象、互联网技术几个方面谈三点建议。
1.高校社科联与地方学研究的协同创新、融合发展,能够高效率地促进学科知识体系的最大增量。
6月11日,鄂尔多斯职业学院、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成立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标志着内蒙古本科高校社科联全覆盖。
鄂尔多斯学研究在走进大学、走进基层、走进网络中,首先走进的就是这两所大学。跨多学科研究的地方学与当地各大学的合作是必然的,有共同的研究和服务对象,有相似的思维方式和家乡情怀。例如鄂尔多斯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苏翠芳在鄂尔多斯职业学院、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成立大会讲话中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学研结合、服务地方,积极为学院和地方发展服务,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哲学社会科学繁荣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从全区来看,在内蒙古师范大学的访谈“杭栓柱:高校社科联让社科格局悄然发生变化”中,自治区社科联主席杭栓柱说:推进内蒙古高校社科联建设,有利于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社科理论领域的指导地位,有利于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理论创新,有利于带动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整体提升,有利于发展少数民族优势特色学科,逐步形成具有北疆特色、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有助于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学会、学科、学者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实现跨界联合、协同发展。高校社科联要从国家和地方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要提倡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鼓励大胆探索,积极培育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要积极组织学术活动,特别是那些跨区域、跨学校、跨院系、跨学科的学术活动。
由此可见,自治区各高校社科联跨区域、跨学校、跨院系、跨学科的学术活动,都可以自然而然地融入构建跨多学科的内蒙古学学科知识体系之中,通过协同创新、融合发展,共同高效率地促进综合性系统性新的学科体系的最大知识增量;而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各高校社科联与地方学所探索和遵循的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
2.以旅游文化为具体项目,联合各个地方学共同描绘原本完整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发展画卷。
地方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发展,也包括当地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与融合。从自然生态环境来看,不同地方的草原文化、森林文化、山川文化、江河文化、海洋文化等,都有其鲜明特色,而在更大的系统内,整个地球自然村的生态环境是彼此联系、密不可分的一个有机整体。从人文历史发展来看,从单一的狩猎、游牧、捕鱼、农耕、工商业等文明走向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以及城乡之间、各行各业之间一体化融合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言:“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流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正是自然规律的同一性,以及各个地方学研究对象原本是一个有机整体,所以各个地方学研究者能够找到共同的研究课题。
恩格斯说:“大自然是宏伟壮观的。为了从历史的运动中脱身休息一下,我总是满心爱慕地奔向大自然。······归根到底,自然和历史——这是我们在其中生存、活动并表现自己的那个环境的两个组成部分。”每个地方学都会研究自然和历史这个人们在其中生存、活动并表现自己的那个环境的两个组成部分,这也是地方学研究的强项;而相对来说,旅游文化更容易把当地与外部世界以及整个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发展融为一体。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包括了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这两个人类活动的最根本的组成部分。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可以使我们从历史的运动中脱身休息一下,也可以使我们推动新的历史发展;可以使我们满心爱慕地奔向大自然,也可以根据自然规律以及我们的现实需要来改善和创造新的生存环境。
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坚持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业发展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推动优势旅游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打造跨界融合的产业集团和产业联盟。”这就大大扩展了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内涵与外延。
在包容了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的旅游文化融合发展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是与教育和生态建设的融合发展,由此能够开启旅游文化引领经济繁荣以及全球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一体化和谐发展的新时代。对于人员流动以及旅游与教育的融合,从北京APEC会议形成的共识中可以看出一种趋势,例如高度肯定人员流动对互联互通的基础性作用,决定实施跨境教育、商务旅行卡、跨境旅游等新倡议,让太平洋两岸更多普通民众从中受益。鼓励各经济体采取更加便利的移民政策,基于利益共享和互利,切实促进区域内包括商务人员、游客、科研人员、学生、劳务人员的流动。通过进一步增加学生、研究人员和教育提供者三方面人员流动性,促进亚太经合组织跨境教育活动。
这些都是地方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因此以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为具体项目,找到多种关联性并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就能够在地方学协同创新、融合发展中,共同描绘全球原本是完整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发展的巨幅画卷。
3.把互联网+学术生产的研究成果,转化为互联网产品,高效率地广泛应用于各地的教学与社会实践。
地方学的研究、教学、应用三个环节是彼此联系、相互促进的一个有机整体。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学术研究以及把研究成果转化为互联网产品,从而高效率地广泛应用于各地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并且在具体的教学与社会实践中体现出研究成果的价值,这将会使地方学有突破性大发展。在这些方面,具有创新意识和超常思维方式的青年一代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最近,内蒙古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会员、西安绿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包源写了《内蒙古学的学科内涵探讨》《以互联网教育产品实践内蒙古学》《内蒙古学人才队伍建设和资本管理教育市场》等系列文章,他认为:“内蒙古学应该成为在内蒙古的背景条件下,以社会实践为第一推动力,以互联网产品为行动方案,以资源配置问题为出发点构建理论框架,将多学科知识结构化的系统性学科。”在谈到文化旅游领域的创业教育+互联网产品时,包源认为,地方学要成为产学研相互推动,服务于地方发展的综合性、系统性学科,首先需要将服务对象由原来的少数和文化旅游相关的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业,扩大为服务于广大的旅游创业者和中层管理人员;研究的对象由原来的地方文化旅游资源,扩大为研究地方的文化旅游经济活动;研究中运用的学科由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旅游管理学等,扩大为综合地、系统地运用各个学科,特别是创建新的学科;要了解消费者和其他生产者的相关数据,把所采集的在不同的组织之中、不同的社会活动中生产的分散的相关数据,与民政、工商和税务等部门其他拥有数据的组织合作,生成各自实践领域可共享的大数据,服务于创业者、其他社会组织以及内蒙古学自身的发展。
这些给予我们有益启示,特别是以社会实践为第一推动力,根据现实需要来选择、汇集、整合、创新学科体系,这符合现代科学发展的规律。恩格斯指出:“在最普通的情况下,科学也是按几何级数发展的”;如果说“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状况,那么科学却在更大的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状况和需要。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一旦各个地方学找到相同的广泛的现实需要,而且具有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技术条件和发展空间,那么这种需要就会比万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也是现实需要和社会实践成为第一推动力所能发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