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域构建地方学学科体系的基础
包海山
人作为自然界的产物,广义文化是对自然界的意识化,由此形成人类可感知的自然界。人类在多大程度上发现、认识、感觉和意识到包括自身自然在内的整个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及其运动规律,就能够形成和创造多少文化。
广义文化包括科学,但是文化并不等于科学。广义文化是人的思维和行为的总和。思维和行为有遵循客观规律的,也有违背客观规律的,而科学所揭示和反映的是客观存在的必然规律,必然规律不受地域局限、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地方学”是在地方文化研究基础上构建系统性学科知识体系。对此,可以分解为“地方”文化和“学”科体系两个方面来理解。在有人类的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与人文历史,由此形成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而能不能构建地方学,就看能不能把地域文化研究组织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形成跨多学科的系统性学科知识体系。
1.跨多学科研究
所谓学科分类以及跨学科研究等,都是人类对自然生态和社会发展的各种现象及其运动规律的不断细化以及系统性研究的反映。客观规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而揭示规律的学科分类都是人为设置的,因此为了取得更大的研究进展,就必须突破学科划分形成的限制,走向更大范围的跨学科的系统性研究。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随着道生万物,人类为了细化、深入研究万物而出现万种学科;而随着人类整体意识的不断增强,在道法自然层面,理解万物都在一个巨系统内发展变化时,科学文化也会与此相适应,不仅会跨学科研究,而且会不断消除各种独立学科自我限定的界限,达到去学科、超学科的境界,促进科学文化多元一体即在更大的系统内综合性、系统性融合发展。
跨学科研究之前要了解学科分类。很多国家都有不同的学科分类。据刘少雪等的《美国学科门类设置情况》,CIP-2000学科群设置中的“学科大类”有17类:交叉学科、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医学、工商管理、教育学、农学、法学、建筑学、艺术学、公共管理、新闻学、图书馆学、神学、职业技术。其中,“交叉学科”包括生物与自然科学,系统科学与理论,科学、技术与社会,行为科学,自然科学与生命科学,国际/全球研究,多文化与多元化研究,神经科学,认知科学,文理综合等;“人文科学”包括语言文学,哲学,逻辑学,伦理学,宗教等;“社会科学”包括包括社会科学(综合),人类学,经济学,地理学,政治学与政体,社会学,城市问题研究,心理学,历史学,区域研究,中国研究等。
美国高等教育突出交叉学科,德国学科门类设置中也体现着跨学科研究,例如“法学、经济科学和社会科学”类本身就是跨学科研究,而“经济科学”类有劳动学/经济学,劳动学/劳动科学等;“地理学”类有地理学/地球学,地球生态学/生物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社会地理学等;“农学”类有农业经济科学和社会科学等。
我国目前学科分类有国家推荐标准以及教育部学科分类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简称《学科分类与代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学科分类的国家推荐标准,最新版本是GB/T 13745-2009。共设5个门类、62个一级学科、748个二级学科、近6000个三级学科。门类排列顺序是:A自然科学,B农业科学,C医药科学,D工程与技术科学,E人文与社会科学。其中人文与社会科学类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语言学、艺术学、历史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与文化学、教育学等。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分设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13个学科门类。
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是高等教育工作的基本指导性文件之一。本目录的学科门类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的学科门类基本一致,分设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个学科门类。新增了艺术学学科门类,未设军事学学科门类,其代码11预留。专业类由修订前的73个增加到92个;专业由修订前的635种调减到506种。
地方学研究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问题本身往往超越如何学科的界限,因此必然要跨学科研究。地方学研究之所以努力创建新的系统性学科知识体系,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即目前还没有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融为一体的解决当地实际问题的系统性学科知识体系;另一方面是学科知识体系本身发展的需要,即打破自我限定的学科分类以及自我束缚的学术范式等等局限性思维定式,构建综合性、系统性新的学科知识体系。
所谓跨学科,是吸收过去已经形成的学科知识精华的过程;所谓去学科,是在更大的系统内融会为一个新的学科知识体系时,对过去的存在形式来说就是去学科。去学科与构建新的学科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形式上的去学科,实质上则是构建新的学科,是在更大的系统内形成一个新的共融的有机整体。去学科也包含着去复杂化,就是发现并且抓住最基本规律与现实问题之间的最近、最直接的联系,不必太在意各种学科自我限定的概念、范式之类,而主要看怎样有效解决我们所遇到的现实问题。
通过学科分类深入细化研究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把原本是完整的知识体系分解割裂开,限定为独立的学科专业,那就非常令人遗憾。以“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为例来看,其中有三个概念,即学位授予、人才培养、学科分类,这样的排序也值得深思和反省。地方学研究只是一种新的探索,在学科目录中没有“户口”,更没有学位授予,但是社会发展非常需要。地方学研究对学科需要的三个概念是:解决问题、人才培养、学科融合。
揭示包括中国在内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是指导中国人思想的理论基础,因此我们全面、完整、系统性学习和掌握马克思理论,就能够促进中国科学文化系统性融合发展。我国学科门类有哲学、经济学、法学(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分为一级学科)、教育学、历史学、理学等,而马克思对哲学、政治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数学都有系统性深入研究。由此可见,这些学科分类,在马克思的知识结构中原本就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全面、完整、系统性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哲学,是促进中国科学文化系统性融合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
2.系统性学科体系
所谓系统性是相对而言的,大系统包含小系统,而总有一个巨系统包含所有的系统。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演化中,道包含了天地万物之演化系统;而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回归中,天地人及万物最终都融入道法自然的巨系统。
对于系统性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来说,一方面包括研究当地自然环境与人文历史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系统性,另一方面也包括各个地方学之间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系统性,因为不仅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本身是系统性学科知识体系,而且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原本是系统性的一个有机整体。
恩格斯指出:“辩证法就归结为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这两个系列的规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 ”。(《马恩全集》一卷337页)人本身作为自然界的产物,“人和自然都服从同样的规律”。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都是人类思维的产物,而人类思维运动的一般规律与外部自然界运动的一般规律虽然是两个系列,但在本质上是同一的。这是人类科学文化最终系统性融合发展的根本原因或者说根基所在。
那么,很多地方都构建当地系统性地方学学科体系有什么现实意义?对此,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很多地方都既可以构建当地系统性地方学学科体系,又可以通过各个地方学协同创新、融合发展来构建更大区域的系统性地方学学科体系;二是再大的巨系统都是由无数个小细节组成的,系统性学科知识体系最终都要具体应用在不同地方的小细节里。所谓不谋全局,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有人在互联网为鄂尔多斯学研究点赞:“着眼全局,策应一偶,足见奇谋。”这应该是很多地方都构建系统性学科知识体系的现实意义所在。
在地方学研究中,每个地方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是相对稳定的,很多地方的行政区域划分也是相对稳定和独立的。然而,一方面,整个地球自然村是一个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草原、森林、山岳、江河、海洋等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基于自然生态而言的草原文化、江河文化、海洋文化等都是相对而言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是相融合的文化;另一方面,不同的行政区域以及各个国家之间也有千丝万缕的内在必然联系,整个人类也要构建命运共同体。由此可见地方学研究其系统性的真正含义。
对于鄂尔多斯学研究者承担内蒙古学专项课题来说,首先要清楚鄂尔多斯学必然会融入内蒙古学,内蒙古学必然包含鄂尔多斯学。同样,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包括广东省的广州等9个城市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其中,广州、香港、澳门都有系统性的城市学或地方学,而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一体化融合发展来说,广州学、香港学、澳门学就不再是独立的系统性,而是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对于岭南来说,粤港澳、广西、海南也只是其中的组成部分。岭南,原是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及海南全境,由于历代行政区划的变动,现在提及到岭南一词,特指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五省区。中山大学中文系吴承学教授在《“岭南学”刍议》中认为:“岭南学”不是诸种“岭南文化研究”的简单合并,而需要理论的升华。从“岭南文化研究”到“岭南学”,不仅是量的增加,应该有质的变化。“岭南学”应该是一门包容性强的专门学问,有理论性、系统性,是一个完整的、方法性强的研究体系。未来“岭南学”的内涵与外延必将得到丰富和扩展,生发出更多的学术生长点,使这门学科更加丰富和活跃。
随着北京学、上海学、内蒙古学、台湾学、桂学、晋学以及岭南学、西南学等等各个地方学内涵与外延的不断丰富和扩展,生发出更多的学术生长点,必然会共同构建中国学、全球学,这是人类思维的系统性所决定的。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认为:“就一切可能来看,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一方面,人的思维的性质必然被看作是绝对的,另一方面,人的思维又是在完全有限地思维着的个人中实现的。这个矛盾只有在无限的前进过程中,在至少对我们来说实际上是无止境的人类世代更迭中才能得到解决”。就整体而言,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认识还处在开端阶段,在无止境的人类世代更迭中认识能力的提高有无限的可能性。一方面,宇宙自然无穷无尽,人类在多大程度上感觉和意识到它的客观存在,才会有多大的人化了的自然界;另一方面,随着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人类能够感觉和意识到更大的宇宙自然,使其成为人化了的自然界。航天航空、潜水入海,都在不断提高人类感觉和认识宇宙自然的能力。
在这种发展过程中,互联网可以为提高人类思维能力插上隐形的翅膀。互联网是一个虚拟世界,但也是一个真实的世界。在这个虚拟世界里,不仅可以把现实社会中所创作的科学文化真实地展现出来,而且能够汇集、整合、创造为现实社会发展服务的新的系统性融合发展的科学文化。
从地方学研究角度来看,互联网空间也是一个地方,是超越传统意义上的地理物质空间的新的具有无限容量的“空间”。台湾地方学研究者陈惠龄教授在《在地感、多元化与国际性——台湾地方学推展概况》中认为:台湾目前地方学研究趋势,方兴未艾,正足以说明全球化时代的临现,非但没有忽略地方身份感,反而更加增强了地方身份意识。然而让地方更像地方的同时,也必须进行一种地方改造,使地方表现出第二次生命。人文地理学者昂希·列斐伏尔尝言:“‘生产空间’是令人惊异的说法,······今日,对生产的分析显示我们已经由空间中事物的生产转向空间本身的生产。”其意认为我们不只是在“空间”中从事生产,更是在生产“空间”。
可以说,“互联网+地方学研究”,能够使地方表现出第二次生命,可以使我们由空间中事物的生产转向空间本身的生产。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鄂尔多斯学研究会、草野思想库在公益性思想类网站草根网建立的团体博客“地方学研究”,就是以地方学研究“同一个主题”、以互联网“同一个平台”为优势互补和融合发展,能够把研究各个地方学的成千上万研究者的智慧融合起来的新的具有无限容量的“空间”。当这个空间汇集地方学研究的海量信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系统性优化提炼时,地方学研究的系统性将进一步体现出来。
在更宽领域,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真正的系统性,是穿越时空、世代传承发展创新的巨系统。我们先从三位故人的体会中,看文化灵魂和生命能量是怎样形成和传承下去的。由此我们也可以感悟自己的文化灵魂和生命能量能否融入人类科学文化世代融合发展的巨系统之中。
老子云:“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庄子曰:“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生死无始终者为友”。恩格斯认为:人的物质躯体的“死亡或者是有机体的解体,除了构成有机体实体的各种化学成分,什么东西也没有留下来”;而人的文化灵魂“或者还留下某种生命本原,或多或少和灵魂相同的东西,这种本原不仅比人,而且比一切活的机体都活得更久”。(《马恩选集》四卷177页)
人的生命是由物质结构的躯体和信息结构的灵魂组成的。在人化世界里,比一切活的机体都活得更久的东西,就是人的文化灵魂。西方“智慧设计”理论认为,地球上的生命非常复杂,不可能通过进化发展而来,肯定还有一种更高的力量参与生命创造。我们认为,人类除了躯体的物质结构的缓慢进化之外,还有灵魂即信息结构的科学文化按几何级数发展的迅速进化。在本质意义上,自然法则及其能量,作为“某种生命本原”,作为“智慧设计”内容,它参与生命创造。当某种以信息形态形成的科学文化,从母体即个体头脑这个信息化了的物质结构,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体传播出来时,就可以穿越时空,在“社会公共大脑”以及互联网虚拟世界里得到传承和发展,使个人思维融入系统性的社会意识和网络世界。文化环境对下一代来说,不仅可以决定人的生活起点、成长条件和发展形式,而且还可以成为某种生命本原,通过完善人的自身自然,创造新的高质量的有优质遗传基因的生命体。
在一个巨系统内,几百年、几千年前发生的某些事情,有可能会决定我们今天去做某些特定的事;同样,今天发生的事,也有可能会决定几百年、几千年后人们去做某些特定的事。互联网为遵循在本质上是同一的自然法则的人们,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的巨系统内,为“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生死无始终者为友”开创了人类可以真切感知的虚拟世界和信息通道,由此形成人类穿越时空、回归自然的巨系统。
3.中华文化之根本
科学文化是人类所创造出来的,而人类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在万物生长演化过程中,不是人类想成为人类才出现了人类,而是自然法则决定了必然会出现人类,所谓“始生人者天也,人无事焉”;而出现了人类之后,自然法则依然在无形中支配着人类的发展变化。如恩格斯所言:“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在表现上是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蔽着的规律支配的,而问题只是在于发现这些规律。”(《马恩选集》四卷247页)发现和认识了这些规律就形成了相应的科学文化。因此可以说,始终在无形中支配人类命运以及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内部隐蔽着的自然规律,是人类科学文化之根本。
人类不能创造和改变自然规律,只能根据规律创造和改变世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民族地区,只是由于规律得以实现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科学文化,而科学文化的内在本质即所揭示和反映的客观规律是相同的。对于中国人来说,一般认为老子道学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之根本。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在谈到“核心思想理念”时强调:“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在谈到“基本原则”时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立足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解决现实问题、助推社会发展”。
对中华文化根与本的关系,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周书俊教授在《用“根”的营养,丰富马克思主义之“本”》中认为:如何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的营养来丰富和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之“本”,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型或创新性发展极为关键的问题。关注人的存在和发展,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它使马克思主义这个“本”深深地扎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上成为可能。
从中华文化之“根”来看,如果把中国文化比做一颗大树,那么各个地方文化是各具特色的枝干和树叶,而树根则是相同的。中国文豪鲁迅、英国科学家李约瑟,都认为“中国文化之根在于道家”。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也不管这句话的原意是什么,总之在本质意义上,老子道学所揭示的自然法则,不仅是中国文化之根,也是世界文化之根,这是中华文化与整个人类科学文化融合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正因为如此,老子《道德经》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优秀经典著作。
作为揭示文化之根的老子道学,不仅是中国的,也是全世界的。《德道经》的各种版本高达二百六十多种语言版,位居世界第二。老子在近代被世界各国学者称之为“东方的巨人”,赞誉为是中国和世界的“第一哲人”。美国《纽约时报》将老子列为世界十大古代作家之首。老子哲学思想穿越时空,不仅影响和启迪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对世界文化也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成为全人类共同拥有和享受的文化财富,奠定了人类共同的深厚的文化根基。
国外学者对老子、道学以及“道”这三个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也有深刻的理解。美国科学家威尔杜兰说:“《道德经》出自何人手笔,倒是次要的问题,最重要的乃是他所蕴涵的思想”。丹麦物理学家玻尔认为:“我不是理论的创立者,我只是个(道家)得道者”。相对而言,道学比老子本人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而道学所探寻的“道”即自然法则本身更不仅是永恒的,而且能量无限,“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创立道学的人只有一个,而人人都可以成为得道之人。德国学者尤利斯噶尔说:“也许是老子的那个时代没有人真正理解老子,或许真正认识老子的时代至今还没有到来,老子已不再是一个人,不再是一个名字了。老子,他是推动未来的能动力量,他比任何现代的,都更加具有现代意义,他比任何生命都更具有生命的活力”。在真正认识老子的时代,“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人人都可以成为得道之人,从而“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这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照亮全球、影响世界的最大魅力所在。
从中华文化之“本”来看,马克思主义因为揭示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成为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在人类思想史上,还没有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如此广泛而巨大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而这种普遍规律不仅是中华文化之“本”,也是各国文化之“本”,因此人类科学文化能够融通共生。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3方面资源。一是马克思主义的资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成果及其文化形态,如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我国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社会、生态、外交、国防、党建等领域形成的哲学社会科学思想和成果。这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内容,也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最大增量。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这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分宝贵、不可多得的资源。三是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包括世界所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积极成果,这可以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益滋养。”
在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哲学社会科学这3方面资源中,之所以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成果及其文化形态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的资源,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主体内容和最大增量,是因为它更具有现代意义,也是相对更为完整系统的科学理论。恩格斯认为马克思有“两个伟大的发现”:一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二是彻底弄清了资本和劳动的关系,并且对这种关系“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说明”;“由于这些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现在首先要做的是对这门科学的一切细节和联系作出进一步的探讨”。(《马恩选集》三卷366页)实现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共同的事业,而在当代社会,对社会主义这门科学的一切细节和联系作出进一步的探讨,将是人类科学文化系统性融合发展发展的主体内容和最大增量。
中华文化的“根”与“本”,是中国每个地方文化之根本。在地方文化研究基础上构建新的系统性学科知识体系的地方学,不能没有或者失去这个根本。我们判断各个地方学有没有学术内涵,是否具有持续发展的生命活力,最终就是看它有没有植根于中华文化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