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方学课题设立的思考
——以鄂尔多斯学为例
包海山
摘要:课题研究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具体路径。可以说,跨多学科、多行业、多领域的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课题研究来构建的。因此,鄂尔多斯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注重在一个基本框架和综合系统内,有规划、分阶段、按步骤来设立和开展具体课题研究。例如,我们近期开展和推进的《鄂尔多斯传奇故事》、《中国地方学研究理论与实践调查报告》、《中国学视野下的地方学研究》三个课题,就是在一个更大的系统内,把鄂尔多斯学、中国地方学以及中国学,作为具有千丝万缕的内在必然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通过具体的课题研究,来促进中国地方学研究的协同发展,努力达到中国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同创共享境界。
关键词:跨学科 系统性 地方学 课题项目 学科建设 本质规律
任何事物都是分为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发展过程。对于一个地方或一个城市来说,地方学或城市学是一个系统性的学科知识体系;而对于一个区域或城市群的一体化融合发展来说,地方学或城市学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体系,而是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学者认为,文化交融是不同学科所依托的文化背景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是一个更深、更广的过程,是跨学科研究的终极目标。也有学者认为:“去学科”是跨学科的高境界。跨学科还是基于学科的基础之上,它难以超越学科的界限,进入无学科的反结构或共融状态,去探索事物的深层规律而不是关心新学科的建立。事物的存在本身是以其内在规则而不是学科划分为据的,而我们的学科划分多是依据事物的表面现象进行的,不论“政治”、“经济”、“历史”、“人类”还是“社会”。这个意义上的跨学科,仍然是跨现象的学科,是表面事物的学科。其实,现象后面的规律探索(包括“问题”意识)才是超越性的、才可能是真正“去学科”的。
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随着道生万物,人类为了细化、深入研究万物而出现万种学科;而随着人类意识到万物都遵循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客观规律即万物都道法自然,科学文化也会与此相适应,不断消除各种独立学科自我限定的界限即去学科,在一个巨系统内形成一个新的有机整体。正是为了顺应这种学科建设与去学科的必然发展趋势,我们把《鄂尔多斯传奇故事》、《中国地方学研究理论与实践调查报告》、《中国学视野下的地方学研究》三个课题,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有序整体推进。
一、鄂尔多斯传奇故事
地方学是在地方文化研究基础上达到学术层次的知识体系,因此,研究当地文化,讲好当地故事,是构建地方学的基础。从2017年2月8日开始,连续50多天,我在草根网等网络媒体刊发了《讲好鄂尔多斯传奇故事》初稿的42篇博文,引起一定的社会关注,今日头条、今日看点、一点资讯、经典语录网、搜狐公众平台、腾讯网微信等网络媒体推荐了部分博文。我们希望鄂尔多斯学研究,不只是完成之后举行首发式、书评会之类,而是在研究的全过程中都有更多的互动交流、得到不断提高的机会;希望研究课题公开透明,研究内容理论联系实际,研究过程中互动交流,研究成果与更多感兴趣、有需要的人们同创共享,成为鄂尔多斯学研究的一种新常态。
从地方学研究的角度讲好当地故事,这是一种新的尝试。内蒙古文联原主席、鄂尔多斯学研究专家阿云嘎,在《讲好鄂尔多斯传奇故事·序》中觉得这部书的特点:一是视野开阔;二是材料丰富;三是学术性强。他认为,这部书的阐述是在一个相当广阔的时空背景下展开的,其描述也是相当的波澜壮阔。作者对鄂尔多斯市文化的描述不是单一和平面的,而是带有立体感的,而这种立体感体现的就是历史发展的迂回曲折和复杂性。要写出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就必须掌握丰厚的历史素材。这部书的叙述不是历史事件和现象的罗列,而是作者在叙述中努力用一些学术观点去进行阐释。所以就带出了新意,也带出了深度。将一些“学”、“观”、“理论”融会贯通成为一个大的体系,并以此来阐述鄂尔多斯文化,那就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从书中我们确实可以看到这样的努力。
包括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城市文化的鄂尔多斯文化很神奇,而把这些文化融为一体,构建综合性、系统性的新的学科知识体系更神奇,这将是鄂尔多斯文化发展中最艰巨、最长久、最宏大的系统工程。鄂尔多斯文化以及鄂尔多斯学研究有个性,也有共性。从宗教文化的角度来看,在蒙元时期,成吉思汗把道学作为“仙命”来虔诚地遵从,忽必烈则是把佛教确立为国教。从商业文明的角度来看,游牧民族最先发展了货币形式,蒙古民族最先使纸币成为主体货币,奠定了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而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成为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依以旋转的轴心时,马克思对资本和劳动的关系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说明。这些都是非常奇特的文化现象,而穿越时空,找到他们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就能够构建新的学科知识体系。
自然法则是本体论层次上的客观存在,人们不能创造和改变自然法则本身;而在不同层次上、从不同角度发现、认识、揭示、遵循自然法则所形成的各种科学文化,是认识论层次上的不同表现形式。近年来,我们进行“老子道学、成吉思汗文化、马克思理论比较研究与集成创新”,非常清晰地意识到,他们的学说、文化、理论之所以成为人类智慧结晶,共同的一点、也是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揭示和反映了自然法则,而自然法则对任何人、任何地方来说都是相同的客观存在,它在无形中决定人的命运并且支配事物的发展变化,因此我们把自然法则作为鄂尔多斯学研究的一个核心内容。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具有资本属性的历史条件下,一方面遵循自然法则来提高人们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应用资本的运作规律来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这是鄂尔多斯学研究的两个抓手。通俗讲,鄂尔多斯学研究的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而遵循客观规律来提高人的素质、创造社会财富,这是鄂尔多斯学研究的两个抓手。这是我们讲好鄂尔多斯新的传奇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中国地方学研究理论与实践调查报告
近年来,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与全国各地的地方学研究团体保持着密切联系,积极参与和组织有关学术交流活动。例如,我们去参加的有关学术研讨会有:温州学“区域文化研究与地方学建设”学术研讨会、泉州学“走向世界的地方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广州学“广州学与城市学地方学”学术报告会、扬州学“城市的变迁——2015年中国地方学”学术研讨会、杭州国际城市学“中国城市学年会”、晋学“晋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学“中日韩地方学研究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等。我们也组织并邀请全国各地方学专家学者参加学术研讨会,会后编辑出版文集《地方学与鄂尔多斯发展研讨会专辑》、《论地方学建设与发展——中国地方学建设与发展研讨会文集》、《地方学的应用与创新座谈会专辑》等。
中国地方学研究深入交流、协同发展是必然趋势。2016年8月,由北京市社会科学北京学研究基地与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共同举办“中日韩地方学研究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来自中日韩三国各地方学的8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这是一次具有较大影响的研讨会,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中国社会科学网、环球网等作了报道。会后,与会者普遍意识到地方学研究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必然性。因此,由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倡议,北京学、晋学、杭州学、泉州学以及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等达成共识,以具体的课题项目,来共同促进中国地方学研究进入有实质性合作内容的协同发展阶段。每个地方学都既要立足当地,探寻特色,细化研究;又要跳出地方看地方,研究普遍规律。那么,跳到什么高度?各个地方学能不能跳到某一高度形成合作机制,共建地方学研究的“空间站”?这是值得每个地方学研究团体深入思考的问题。中国地方学研究需要广泛交流、深入合作、协同发展。每个地方学都是跨学科、综合性、系统性的学科知识体系,而各个地方学所跨的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又是相对完整的学科体系,因此各个地方学之间的跨学科研究就成为一种必然,而且是彼此联系、相互借鉴、整合资源、开拓市场的有效纽带和具体路径。我们应该寻找共性,从共同感兴趣、有必要合作研究的课题着手。
促进中国地方学研究协同发展,主要是由各地方学研究团体自愿提出课题研究项目,经联席会成员讨论、评估,每年确定一两个项目,之后感兴趣的团体共同参与课题研究,同创共享研究成果。首次由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提出两个课题项目:一是《中国地方学研究理论与实践调查报告》,二是《中国学视野下的地方学研究》。课题研究项目,由有关团体自愿参与,具体由鄂尔多斯学研究会组织实施,研究成果的出版发行费用由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承担。
2005年,由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倡议成立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并担任首届轮值主席方;2008年移交北京学研究基地担任轮值主席方,目前有30多个会员单位。2016年,由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与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草野思想库理事会,共同在学术性网站草根网建立团体博客“地方学研究”。一年多来刊载文章800多篇,包括北京学、晋学、桂学、徽学、敦煌学、西夏学、广州学、杭州学、成都学、鄂尔多斯学、泉州学、扬州学、温州学等40多个地方学和民族学研究成果和相关信息,为全面了解中国地方学研究概况奠定了基础。
2017年9月,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将举办成立15周年庆典暨学术研讨会,会后编辑出版《中国地方学研究理论与实践调查报告》(暂名)。调查报告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精选部分有代表性、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地方学研究机构,各自撰写概况,重点是学科建设与社会实践方面,以及最新学术成果与动态等内容,字数5000—8000,写作特色、风格等各自掌握,并提供一两张图片。
2.精选部分有代表性、在全区、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地方文化研究机构,各自写概况,重点是文化研究与服务社会方面的内容,字数3000—5000,写作特色、风格等各自掌握,并提供一两张图片。
3.除了各自撰写之外,根据有关报刊、书籍以及网上资料,再选择30家左右地方学、民族学研究机构,简要介绍概况、特点等。
4.根据所收集到的60个左右研究机构相关资料,综合性研究地方文化特色、地方文化与地方学研究之间的关系,以及地方学产生原因、主要特点、发展趋势等,努力揭示内在基本规律。
之所以出现很多跨学科的地方学研究,是因为科学研究已经进入跨学科行动这样一种大科学时代;换句话说,当进入跨学科行动这样一种大科学时代,对于每个地方来说,把新的跨学科知识体系称之为地方学似乎更恰当一些。系统性也有大小之分,有城市系统、区域系统、国家系统、国际系统等,而且总有一个巨系统包含了所有的系统。对于地方来说,地方学是系统性知识体系;而对于中国来说,中国学是系统性知识体系。各个地方学融合发展为中国学,这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在这种发展过程中,地方学的协同发展是重要的发展阶段,是学科建设融合发展的重要环节。例如,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9市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其中,广州、香港、澳门都有系统性的城市学或地方学,即广州学、香港学、澳门学。然而,任何事物都是相对而言的。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一体化融合发展来说,广州学、香港学、澳门学就不再具有独立的系统性,而是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而对于岭南来说,粤港澳、广西、海南也只是其中的组成部分。地方学的协同发展、融合发展,是由研究对象本身的一体化融合发展所决定的。顺应这种发展规律,由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主持,各地方学研究机构合作,共同完成《中国地方学研究理论与实践调查报告》,显得非常有必要。
三、中国学视野下的地方学研究
相对来说,《中国地方学研究理论与实践调查报告》侧重的是平行的比较研究,而《中国学视野下的地方学研究》注重的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因为人、地、天最终都道法自然,所以总有一个巨系统包容了所有的系统。在这种回归自然以及科学文化的融合发展中,各个地方的综合性、系统性学科是地方学,而中国的综合性、系统性学科是中国学。
目前,中国学主要有国外中国学和本土中国学。顺应知识大融通、智慧大融合的必然趋势,国外的“汉学”较快升级为“中国学”,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美国、日本、韩国等很多国家都有“中国学”。据有关资料,欧盟委员会已经注意到了欧洲中国学研究的分散状况,正着手研究相关框架协议,来促进欧洲各地机构的相互合作。在欧盟“伊拉斯谟”项目中,就专门设有一定的基金供各成员国研究中国学的学者们相互访学和交流。另外,欧盟委员会正尝试建立起中国与欧盟之间的学术网络,这项计划的资金投入预计高达250万欧元。
对于国外中国学,我国有关部门也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简称“中国学所”)依托世界中国学论坛而建立。2004年,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上海社会科学院成功举办了首届世界中国学论坛。自2010年起,论坛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上海市政府联合主办,由此升格为国家级学术交流平台。为推动论坛朝长期化、机制化、高端化方向发展,中国学所于2012年3月正式成立。作为常设研究机构,中国学所为论坛提供学术支撑,同时借助论坛提升对海外中国学的研究。中国学所以海外各学科领域内研究中国的重要人物、机构、流派,及其代表性成果、发展趋势等为研究对象,旨在全面跟踪和掌握世界各国的中国研究动态。研究工作以当代中国学为内核,兼采汉学研究及其他人文社科研究之长,拟形成多学科融汇、厚今薄古的研究特色。同时,中国学所在整理和吸收海外中国研究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将协助加强中国学的学科建设,并发挥建言资政的智库功能。
当然,不管世界各国的中国学是什么样子,也不管什么人研究中国学,中国本身该什么样就什么样。我们确信,中国学的构建,最终还是主要会靠中国人,本土中国学将会成为中国学的主体。上海社科院院长王战教授的《历史与未来,中国学视角下的上海》,四川大学中国学中心副主任何一民教授认为“构建中国本土的中国学,是时代的呼唤”,并著有《成都学概论》。他们把中国学与地方、地方学联系起来,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把中国学、地方学联系起来研究,就会视野宽、格局大、层次高,这是我们应该共同所追求的。作为中国地方学研究者,我们应该有更多的担当,应该通过互动交流与协同发展来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国内的“国学”、“地方学”也升级和整合为“中国学”。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随着中国文化成为引导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世界各国的中国学也会不断发展,而本土中国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将会成为中国学的主体。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历史的必然。
中国是中国的各个地方组成的,中国学也会由中国的各个地方学组成。中国地方学的协同发展,将促进中国学的构建。2015年,在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成立十周年之际,联席会主席方负责人张宝秀在“地方学应用与创新”座谈会总结讲话中认为:相对于国际上来说,中国开展地方学研究还是比较多、比较深入的。国内外的合作,有必要进一步推进,国外好多地方在研究中国学,我们要让他们知道“中国学”是很丰富的,其中应该包括各地的地方学。中国地方学研究很活跃,现在国际上还没有地方学这个专门词汇。英语就是一个交流工具,是一种国际语言,将地方学这个词翻译成英文,就是要向外宣传、要让中国地方学走出去。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晋学研究中心教授张有智、吉淑娟,在谈到“地方学之展望”时说:中国学与地方学有着紧密联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中国学好比森林,地方学好比树木。在研究时,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形成片面研究的局面。中国学研究由来已久,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广义讲是对整个中国历史发展中所产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研究,这和地方学概念有相似之处。地方学是中国学的个性部分,对中国学的研究不能脱离地方学研究。从古至今,我国众多地方之间不断进行物质文化交流碰撞,才逐渐形成了如今的中国学,形成国人共同认可的文化。对地方学的研究,可以发现其个性独特的地域文化,丰富和弥补中国学研究的内容。可见地方学研究在中国学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此看来,地方学作为中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前景广阔。
中国学包括哲学、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习近平主席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指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涵盖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党建等各领域,囊括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冷门学科等诸多学科”;“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我们可以把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理解为“中国学”。
我们认为,研究中国学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中国文化之根,如中国文豪鲁迅、英国科学家李约瑟,都认为“中国文化之根在于道家”。准确地说,中国文化之根就在于老子道学所揭示的“道”即自然法则。道学所揭示的自然法则,不仅是中国文化之根,其实也是世界文化之根。如果把人类文化比做一颗大树,那么世界各地文化是各具特色的枝干和树叶,而树根则是相同的。对于中国学视野下的地方学研究来说,中国以及各个地方有相同的文化之根,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二是指导我们中国人思想的理论基础,那就是马克思主义,这“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雇佣劳动的实质就是使人的劳动本质变成一种商品。我们就是要逐渐把劳动力从商品地位解放出来,还原人类世界和自然界本身是无价之宝的自然属性,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而“自由就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是“那种同已被认识的自然规律和谐一致的生活”。马克思:“劳动的解放既不是一个地方的问题,也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涉及存在现代社会的一切国家的社会问题,它的解决有赖于最先进各国在实践上和理论上的合作”。正是面对同样的社会现实问题,正是这种理论和实践的合作,将会使中国地方学协同发展为中国学,而且使本土中国学与国外中国学也融为一体。
总之,我们把《鄂尔多斯传奇故事》、《中国地方学研究理论与实践调查报告》、《中国学视野下的地方学研究》三个课题,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有序整体推进,是因为意识到,鄂尔多斯学、各个地方学乃至中国学,都有相同的文化之根,所研究探讨的原本就是融合发展的一个有机整体。
参考文献:
1、《地方学的应用与创新座谈会专辑》,鄂尔多斯学研究会,2015年
2、《论地方学建设与发展——中国地方学建设与发展研讨会文集》,奇朝鲁主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4.3
3、《比较研究与集成创新:鄂尔多斯学学科建设探索》,包海山著,九州出版社,2015.5
作者简介:包海山,男,蒙古族,1960年出生。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草野思想库理事会副理事长、草根网团体博客“地方学研究”负责人。主要致力于鄂尔多斯学研究。读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等大量书籍,编著出版《以人为本,实现全面而自由发展》、《比较研究与集成创新——鄂尔多斯学学科建设探索》、《鄂尔多斯传奇故事》等书籍;发表《资本的信息结构及其功能研究——开发马克思主义经济价值的最佳途径》等论文。有关著作和论文获鄂尔多斯市和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有关奖项,本人曾获得全国大中城市社科联先进工作者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