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包海山 //www.sinovision.net/?2437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学共融点与地方学协同发展

已有 1394 次阅读2017-4-18 04:45 |个人分类:地方学研究|系统分类:杂谈| 报告会, 中国, 广州, 协同, 论文 分享到微信

提交“2017年广州学和城市学学术报告会”论文

                       中国学共融点地方学协同发展

                                              包海山

            内容提要:文化是包括人的自身自然内在的整个宇宙自然的人性化、意识化、信息化,即文化是“人化了的自然界”。人类在多大程度上感觉到、意识到、认识到自然界的各种物质、能量、信息及其运动规律的客观存在,就能够形成多少文化。文化是人的思维和行为的总和。人的思维和行为,有遵循规律的部分,也有违背规律的部分。我们把遵循规律的思维和行为,称之为具有科学内涵的文化,由此能够自然形成或者说主动构建各种科学知识体系。

       中国学是在中华文化研究基础上达到学术层次的学科知识体系。广义中华文化包括中国学,而中国学的构建能够促进整个中华文化具有更多的科学内涵。在本体论层次上,包括人的自身自然内在的整个宇宙自然原本是一个有机整体;因此,在认识论层次上,与此相适应,总会有一个系统能够包含共融所有系统。在中国的各个地方,地方学是跨多学科的综合性、系统性的学科知识体系;而在整个中国,中国学能够成为跨中国所有学科的综合性、系统性的学科知识体系。由此,我们能够找到中国学的共融点以及地方学协同发展的必然规律。

             关键词:中国学   道法自然   地方学   协同发展

             一、中国学的共融点:道法自然

            目前,“中国学”主要有国外中国学和本土中国学两种。顺应知识大融通、智慧大融合的必然趋势,国外的“汉学”较快升级为“中国学”,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美国、日本、韩国等很多国家都有“中国学”;与此同时,国内有识之士也致力于促进侧重于传统文化的“国学”和立足于地方的“地方学”,也有效整合为跨多学科的综合性、系统性的本土“中国学”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随着中国文化成为引导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世界各国的中国学也会不断发展,而本土中国学的构建,将会成为中国学的主体。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历史的必然。 

            中国是由中国的各个地方组成的,中国学也将由中国各个地方学融合发展而成。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晋学研究中心教授张有智、吉淑娟认为:中国学与地方学有着紧密联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中国学好比森林,地方学好比树木。在研究时,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形成片面研究的局面。中国学研究由来已久,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广义讲是对整个中国历史发展中所产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研究,这和地方学概念有相似之处。地方学是中国学的个性部分,对中国学的研究不能脱离地方学研究。从古至今,我国众多地方之间不断进行物质文化交流碰撞,才逐渐形成了如今的中国学,形成国人共同认可的文化。对地方学的研究,可以发现其个性独特的地域文化,丰富和弥补中国学研究的内容。可见地方学研究在中国学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原本就是一个有机整体,因此中国地方学将会与此相适应融合发展为一个有机整体,而本土中国学与国外中国学也会一体化融合发展。在这种发展过程中,中国地方学应该发挥特殊的作用。如北京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轮值主席方负责人张宝秀教授所言:相对于国际上来说,中国开展地方学研究还是比较多、比较深入的。国内外的合作,有必要进一步推进,国外好多地方在研究中国学,我们要让他们知道“中国学”是很丰富的,其中应该包括各地的地方学。中国地方学研究很活跃,我们要向外宣传、要让中国地方学走出去。

             那么,中国学的共融点在哪里?就是道法自然。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文化是人的灵魂,而民族的血脉、人的灵魂以及人类本身又来自哪里、走向何方?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演化过程中,人类本身是万物层面上的产物;而人类作为域中四大之一,最终与天地一同道法自然。由此可见人类的来龙与去脉。人类生存于不同的地域,分为不同的民族,但是最终都受在本质上是同一的自然法则支配。如果把中国文化比做一颗大树,那么各个地方文化是各具特色的枝干和树叶,而树根则是相同的。因此中国文豪鲁迅、英国科学家李约瑟,都认为“中国文化之根在于道家”。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也不管这句话的原意是什么,总之在本质意义上,老子道学所揭示的自然法则,不仅是中国文化之根,也是世界文化之根,这是本土中国学与国外中国学也将融合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正因为如此,老子《道德经》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优秀的经典著作。随着中国优秀文化成为引导人类社会发展并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力量,构建以道法自然为核心的中国学,将会成为人类共同关注和参与的跨界、跨国、跨民族的综合性、系统性的学科知识体系。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在谈到“核心思想理念”时强调:“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作为揭示文化之根的老子道学,不仅是中国的,也是全世界的。《德道经》的各种版本高达二百六十多种语言版,位居世界第二。老子在近代被世界各国学者称之为“东方的巨人 ”,赞誉为是中国和世界的“第一哲人”。美国《纽约时报》将老子列为世界十大古代作家之首。老子哲学思想穿越时空,不仅影响和启迪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对世界文化也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成为全人类共同拥有和享受的文化财富,奠定了人类共同的深厚的文化根基。

            哲学是关于宇宙整体的理论学说,是人类全部科学之母,而“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从道生万物,到万物都道法自然,我们可以把老子哲学看做一个跨所有学科的巨系统,其中包括人类思维、外部世界、客观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重大的基本问题。 

            国外学者对老子、道学以及“大道”之间的关系,也有深刻的理解。美国科学家威尔杜兰说:“《道德经》出自何人手笔,倒是次要的问题,最重要的乃是他所蕴涵的思想”。丹麦物理学家玻尔认为:“我不是理论的创立者,我只是个(道家)得道者”。相对而言,道学比老子本人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而道学所探寻的“大道”即自然法则本身更不仅是永恒的 ,而且能量无限;创立道学的人只有一个,而人人都可以成为得道之人。德国学者尤利斯噶尔说:“也许是老子的那个时代没有人真正理解老子,或许真正认识老子的时代至今还没有到来,老子已不再是一个人,不再是一个名字了。老子,他是推动未来的能动力量,他比任何现代的,都更加具有现代意义,他比任何生命都更具有生命的活力”。在真正认识老子的时代,“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人人都可以成为得道之人,从而“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这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照亮全球、影响世界的最大魅力所在。

            任何事物都是分为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发展过程,构建学科与去学科也是如此。学者认为:在“学科”之名出现之前就已有“学科”之实。学科最原初的状态即是“一”,没有此学科与彼学科之分。人之所以将此“一”分为“二”再化为“多”,是因为人想更好地、更深入地了解世界、社会及人类自身。学科最终在同一个主题和目标下实现整合。文化交融是不同学科所依托的文化背景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是一个更深、更广的过程,是跨学科研究的终极目标。也有学者认为:“去学科”是跨学科的高境界。跨学科还是基于学科的基础之上,它难以超越学科的界限,进入无学科的反结构或共融状态,去探索事物的深层规律而不是关心新学科的建立。事物的存在本身是以其内在规则而不是学科划分为据的,而我们的学科划分多是依据事物的表面现象进行的,不论“政治”、“经济”、“历史”、“人类”还是“社会”。这个意义上的跨学科,仍然是跨现象的学科,是表面事物的学科。其实,现象后面的规律探索(包括“问题”意识)才是超越性的、才可能是真正“去学科”的。

             由此可见,构建中国学是跨学科的过程,在同一个主题和目标下实现新的学科整合,是吸收过去已经形成的学科知识精华的过程;也是去学科的过程,在更大的系统内融会为一个新的学科知识体系时,对过去的存在形式来说就是去学科。形式上的去学科,实质上则是构建新的学科,是在更大的系统内形成一个新的共融的有机整体。去学科也包含着去复杂化,就是发现并且抓住最基本规律与现实问题之间的最近、最直接的联系,从而更有效解决现实问题。

             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法则决定了必然会出现人类,所谓“始生人者天也,人无事焉”;而出现了人类之后,自然法则依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者认为,造物者的“创造不是我们察觉得到并栖居其间的宇宙本身,而是宇宙自我创造的潜力”。包括人的自身自然内在的整个宇宙自然,都具有自我创造的潜能,我们需要的就是学习和应用人类智慧,把我们更多自我创造的潜能发挥出来。欧文·拉兹洛在《全球脑的量子跃迁》中说:宇宙通过能量和信息的传递、转移和保存环节进行演变。在场域中,信息不仅可保存,还可通过与时空领域的相互作用被生产出来。信息逐渐积累被渐渐地“内化”演变过程,调节我们的大脑使之与其他事物和其他人的全息图发生适应性共振,意味着超出今天的自我界限和感官限制的意识,成为一种更宽阔的超越个人的意识。这种转变可能会导致重大的结果。当人们产生超越个人的意识,开始意识到彼此之间、同生物圈的、同宇宙的深厚联系。同远近不同的人与文化产生更大的共鸣,而对动物、植物及整个生物圈的敏感性也增加,从而一种新的生物文明将会问世。 

            如果我们把穿越时空、自成体系、自我繁殖的人类科学文化,看作是一个具有内在生命活力的有机整体,那么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认识和应用各种定律的个体生命,就是融入和支撑人类科学文化有机整体的具有内在生命力的活细胞。科学文化的创造和应用的整个系统和全过程,都是围绕定律形成和进行的。科学文化的发展,就是发现、认识和应用各种定律的过程。一方面,通过观察各种现象和事实,归纳和推理出定律和理论,包括在前人发现的定律和创造的理论基础上进行比较研究,认识新的定律和创造新的理论。另一方面,解释和演绎定律和理论,根据定律和理论来预见、推测事物和现象将会发生的新的变化。
            从倾向、趋势、能动力量或能力以某种复杂的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来看,人类科学文化总量翻一番的时间,从几千年、几百年向几个月、几十天方向发展。恩格斯说:“自然界用了亿万年的时间才产生了具有意识的生物,而现在这些具有意识的生物只用几千年的时间就能够有意识地组织共同的活动;不仅意识到自己作为个体的行动,而且也意识到自己作为群众的行动,共同活动,一起去争取实现预定的共同目标”。
            科学文化按几何级数发展,不仅得益于人类生物机能的进化,不仅得益于科学文化能够世代积累传承,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得益于人类能够有意识地组织共同的活动,使形成科学文化的内在组织结构发生系统性变化。变化本身是可以结构化的。当多个复杂系统构建成一个特大系统的时候,每个系统就开始影响直至最终改变其他系统的组织结构。我们构建中国学的现实意义也在于此。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使系统产生变化的规则,自身也产生了变化。工业时代的标志是机械设计能力的登峰造极;而新生物文明的标志则是使设计再次回归自然,将工程技术和不羁的自然融合在一起。智能时代的到来,并不只是靠机械设计能力的提高,而主要是对原本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是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其中自由是核心,而“自由”如恩格斯所言,“是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界”,真正的人的自由是“那种同已被认识的自然规律和谐一致的生活”。

             二、地方学的协同发展:共同探索和遵循客观规律

             人们只能发现、认识、遵循规律来创造和改变世界,但是不能创造和改变规律。规律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不受任何地域局限、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它“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科学文化所揭示和反映的客观规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只是由于规律得以实现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文化。各个地方学,一方面,由于规律得以实现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特色,形成鲜明个性;另一方面,由于每个地方学所揭示和反映的客观规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共性。正是这种共性,形成了地方学协同发展的内在动力,从而共同探索和遵循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客观规律。

             老子道学所揭示的自然法则是中华文化之根,也就是每个地方文化之根;每个地方都会研究自己的文化之根,这就是地方学协同发展的文化根基。探索规律的人们可以分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而所探索的规律对任何民族、任何国家来说,都是同样的客观存在。邓小平曾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应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正因为揭示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所以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我们中国每个地方人思想的理论基础。如果说古代人老子揭示的自然法则奠定了文化根基,那么现代人马克思揭示的客观规律为社会实践指明了方向,使中国地方学协同发展既有相同的文化根基,又有相互借鉴、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深入合作的具体内容。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具有资本属性的历史条件下,当“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依以旋转的轴心”时,每个国家、每个地方以及每个人,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都围绕着这个轴心在旋转。之所以世界上赞成马克思理论的人会越来越多,是因为他对资本和劳动的关系“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说明”。从劳动的角度来看,通过不断提高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最终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从资本的角度来看,通过社会总资本高度集中达到极限,使资本关系的“外壳”“炸毁”,把劳动力从商品地位解放出来,最终还原人类世界和自然界原本是无价之宝的自然属性。马克思指出:“劳动的解放既不是一个地方的问题,也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涉及存在现代社会的一切国家的社会问题,它的解决有赖于最先进各国在实践上和理论上的合作”。涉及存在现代社会的一切国家的社会问题,也是每个地方普遍的社会问题;它的解决有赖于最先进各国在实践上和理论上的合作,在中国特别需要各个地方学在实践上和理论上的合作。地方学为解决当地社会问题应用而生,而资本和劳动的关系问题就是每个地方的社会问题。

             地方学研究并不局限于某个地方,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综合性、系统性的本质,恰恰打破局限性、片面性、狭隘性。所谓“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为一时而某万世,为一域而谋全局。广州学研究者李明华博士认为:“广州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研究,时间维度是纵贯古今,学科维度是跨越各界,功能维度是学术价值与对策应用并举”。广州学研究者、广州市人大副主任张嘉极说:“我还希望有广州以外的专家也有兴趣参加广州学的研究,只有当不仅仅是广州人、广东人在研究广州学的时候,广州学的研究方真正成功了”。广州学纵贯古今、跨越各界、学术价值与对策应用并举,所以广州以外的专家也有兴趣参加广州学的研究。这对每个地方学来说都是同样的,也由此形成了各个地方学协同发展的可能性、甚至是迫切性。

             北京学研究所张勃研究员认为:立足地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地方学的倡导者和研究者往往是对该地方更有感情、获得研究资料更为方便的当地学者,研究机构也往往设立在当地,比如专门从事北京学研究的北京学研究所设在北京联合大学,专门从事鄂尔多斯学研究的鄂尔多斯学研究会设在鄂尔多斯,专门从事广州学研究的广东省广州学协同创新发展中心设在广州。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地方学研究只能由当地学者来进行。学术乃天下公器,只要一个人有志于地方学研究,无论他身居何方,都可以从事地方学研究。对于处于关系网络中的地方的科学研究来说,仅有当地学者的参与是不够的。地方学研究需要自观和他观、内观和外观的结合,需要当地学者与外地学者的交流和联动。每个地方总是处于全局之中,处于整体之中,地方是全局和整体的组成部分。伴随着国际交往的密切,尤其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一个地方与世界、国家整体的联系日益增强,这决定了只有将地方置于整体、全局当中,超越地方看地方,才能看清地方在全局中的地位,才能对地方之地方性的形成以及地方发展的脉络和逻辑有更好的理解。 如果不同地方学的学者,一方面注重本地地方学的理论建设和实践问题,同时加强不同地方学之间的交流沟通,并思考具有一般意义的地方学的理论和方法问题,那么地方学的美好未来就是可以期待的。

             每个地方学都既要立足当地,探寻特色,细化研究;又要跳出地方看地方,研究普遍规律。那么,跳到什么高度?各个地方学能不能跳到某一高度形成合作机制,共建地方学研究的“空间站”?这是值得每个地方学研究团体深入思考的问题。中国地方学研究需要广泛交流、深入合作、协同发展。每个地方学都是跨学科、综合性、系统性的学科知识体系,而各个地方学所跨的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又是相对完整的学科体系,因此各个地方学之间的跨学科研究就成为一种必然,而且是彼此联系、相互借鉴、整合资源、开拓市场的有效纽带和具体路径。

              地方学协同发展需要有共同研究的具体内容和互动交流的平台。2016年,由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草野思想智库理事会,共同创建了地方学研究互联网交流互动平台——草根网“地方学研究”思想类公益网站草根网上线11年来有630 多名海内外学者在草根网开博发表文章8万多篇有注册评论员近1.2万名发表评论74万多条吸引了全球150多个国家地区网友的访问所谓“高手在民间,就在广大的民间土地上,生生不息地鲜活着一个民族在各行各业、在各方各面的生命力。而在已经拥有7亿网民、还将汇聚更多网民的中国,网络空间,就是一个广大而真实的民间,不可不进入,不可不融入。草根网博主与地方学研究者有很多相似之处,都在民间,既接地气,关注现实、非常勤奋,又能仰望天空,勇于探索、努力创新。每个草根网博主都生活在某个地方,能够为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而很多地方都有地方学研究结构,需要汇集草根网博主们的创新智慧。因此,这两个群体的联合,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草根网“地方学研究”为此提供了互联网平台,为这两个群体的互惠互利、同创共享奠定了基础我们希望更多的地方学研究团体,在免费服务、无私奉献的草根网,开设各自的团体博客,使各个地方学之间的随时互动交流成为一种新常态,从而促进中国地方学研究在公开、透明的互联网平台同创共享、协同发展。

             从研究内容来看,我们应该寻找共性,从共同感兴趣、有必要合作研究的具体课题着手。目前,据我们所知,目标相似、应该协同发展的有两个群众团体:一是全国各地的地方学研究者,二是草野思想库理事会成员以及海内外草根网博主。近两年,我们计划与自愿参与者合作完成2组4个课题项目。第一组,“中国地方学研究理论与实践调查报告”、“中国学视野下的地方学研究”。相对来说,“中国地方学研究理论与实践调查报告”侧重的是平行的比较研究,而“中国学视野下的地方学研究”注重的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把中国学、地方学联系起来研究,就会视野宽、格局大、层次高,这是我们应该共同所追求的。第二组,“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科学应用资本的运作规律”。鄂尔多斯学研究有一个“核心”内容,即把自然法则作为研究的核心内容;有两个“抓手”,一是提高人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二是应用资本的运作规律、创造更多社会财富和社会资本。我们确信,鄂尔多斯学研究的一个“核心”和两个“抓手”,是每个地方学都共同感兴趣、有必要合作研究的具体课题,因此能够成为地方学协同发展的具体合作项目。

             作者: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副会长、草野思想库理事会副理事长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