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包海山 //www.sinovision.net/?2437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地方学研究走进大学、走向社会

已有 1233 次阅读2016-6-9 22:52 |个人分类:走进大学|系统分类:杂谈| 大学 分享到微信

                            地方学研究走进大学、走向社会
                                           包海山
             地方学研究走进大学、走向社会,不局限于特定的课堂教学,也不局限于报刊书籍等传统媒介,而是还可以应用无限广阔的互联网平台。我们民间智库草根网建立团体博客“地方学研究”,在走进大学、走向社会过程中,在不同的阶段可以发挥不同的作用:一是在起步阶段,主要集中展示已有成果;二是在发展阶段,可以交流互动,共同创造新的成果;三是进入收获阶段,可以分享成果,在具体应用中体现研究成果的内在价值。当然,起步、发展、收获都是相对而言的。在螺旋式的轮回发展中,已经获得的成果,还可以成为新的发展的一个起点。
                            一、集中展示成果
             首先感谢民间智库草根网的创建者和工作人员的无私奉献和辛勤劳动,使我们有条件、有机会,在注重学术研究的专业互联网平台上,建立团体博客“地方学研究”。
             2016年2月22日开博以来,我们每天刊载2篇博文,主要集中展示两方面的研究成果:一是鄂尔多斯学研究成果;二是其他相关学科研究成果,包括中国学、各个地方学以及互联网思维等方面的文章和信息
           (一)鄂尔多斯学研究成果
            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成立近14年,在报刊书籍发表有关经济社会文化历史民俗等大约2000多万字的研究成果和基础资料,其中围绕学科建设方面的成果大约100万字,包括专著《鄂尔多斯学概论》、《比较研究与集成创新——鄂尔多斯学学科建设探索》,论文集《鄂尔多斯学研究》、《论地方学建设与发展——中国地方学建设与发展研讨会文集》、《地方学的应用与创新座谈会专辑》,还有奇朝鲁《心路——鄂尔多斯学及其研究会十年历程》、陈育宁《我与鄂尔多斯学》《地域文化的资源与开发》、夏日《我眼中的鄂尔多斯现象》等有关著作中收录的鄂尔多斯学研究成果,以及近几年在报刊发表和论坛提交的文章。我们将用半年的时间,以博文的形式,把14年来的有关鄂尔多斯学研究方面的成果集中展现出来。
           (二)其他相关学科研究成果
             1、中国学
             目前“中国学”研究主要有三个不同的概念。一是国外的“中国学”研究,例如欧洲、美国、日本等世界各国研究“中国学”。我们刊载了 国外中国学研究的发展与意义》、《牛津大学里“中国学”的变迁》、《美国学者对中国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澳大利亚和英国的中国学比较》、《“国际中国学”十年:焦点、争论与走向等文章。二是国内有些大学开设的“中国学”专业,例如北京大学燕京学堂、浙江大学等界定的中国学主要是面向国外,侧重于中华文化的对外介绍和传播。三是本土“中国学”,这是未来中国学构建的必然趋势。我们刊载了如何思考和建构一门真正的中国学》、《时代的呼唤:构建中国本土的“中国学”》、《中国崛起与 “中国学”的本土化》、《江苏高校召开“中国学”一级学科建设研讨会等文章。
             2、各个地方学
             我们开博3个多月以来,刊载了北京学、上海学、晋学、桂学、徽学、湘学、中国蒙古学、中国藏学、西南学、敦煌学、西夏学、香港学、澳门学、广州学、西安学、成都学、三峡学、鄂尔多斯学、泉州学、温州学、扬州学、潮州学、岭南学、延安学、大学、大冶学、玉门学、邯郸学、大足学、长安学、洛阳学、河洛学、楚学、吐鲁番学、景镇学、河学、锡学以及元上都历史文化、敕勒川文化、西口文化、巴山文化等40多个地方学地域文化研究机构的初步设想、研究成果和相关息。
             3、互联思维
             充分应用互联网平台,不仅是地方学研究成果走进大学、走向社会的必经之路,而且是地方学研究本身必须应用的新的方法。我们刊载了《互联网在重组人类思维》、《互联网思维对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启示》、《“互联网+”呼唤思维方式深刻变革》、《“互联网+”时代:学术研究方式如何转型?》、《互联网+学术生产等文章。 互联网信息技术使事物信息在相互交流、相互贯通基础上实现了信息之间的有效整合。“互联网+”树立的整合性思维理念,善于吸收新技术、新创意、新成果、新渠道等各种优质资源,形成发展的系统优势,而这些优势特别适用于构建地方学这个跨多学科的综合性、系统性学科知识体系。
                           二、交流合作创新
             地方学研究要想为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服务,让更多的人知道和理解是前提;换句话说,地方学研究有什么成果,当地人们不知道,那就很难发挥作用。邯郸学院赵文化研究中心刘广瑞在《关于邯郸学发展中的几点建议》中说:“打开因特网查询‘邯郸学’,结果一定是令人失望的,······邯郸学在媒体中的影响实在太微弱了”。这似乎也是普遍现象。在有关资料中提到,目前我国还有重庆学、武汉学、南京学、青岛学、开封学、大理学等等,但在互联网上却查不到更多具体信息,的确也很遗憾。当然,把成果展示在网上也会有负面的评论,例如:“地方,没有学,这个牵强附会地穷扯个没完呀”;“这伙计是彻底磨症了,什么都想给弄个学,累不累呀”等。我们不必在意这些,这些不会影响地方学研究的探索精神和前行脚步。
            或许鄂尔多斯人更具有开放意识和坦荡胸怀,敢于和乐于把尽力而为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都集中展现出来,而且努力搜集更多的相关成果和信息,建立团体博客“地方学研究”。这在我国地方学研究领域,也算得上是创新之举,算得上是独树一帜了。我们非常清楚,不仅鄂尔多斯学需要走进大学、走向社会,而且所有的地方学研究都需要走进大学、走向社会。如果更多的地方学研究机构,共同营造团体博客“地方学研究”,使它形成更大的合力,在更多的地方走进更多的大学,走向更广泛的社会领域,那么它的作用和价值是可想而知的。
            对于鄂尔多斯学研究来说,我们将用半年的时间把14年的探索学科建设的成果展现出来,并且努力搜集刊载更多有关中国学和各个地方学的研究成果;与此同时,我们认真学习、吸收、消化、整合这些已有成果,理清思路,捋顺脉络,这是起步阶段的主要工作。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广泛交流,精准对接,真诚合作,进入协同创新发展阶段。在注重学术研究的专业互联网平台上,要有具体的课题项目,才能提高交流合作创新的效率,取得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未来几年,在学科建设方面,我们规划完成三部专著,以此在穿越时空的互联网平台上,吸引、汇集和整合更多人的智慧和能力。也就是说,“地方学研究”走进大学、走向社会,不仅可以展现成果,讲授知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了解创造知识的过程,甚至可以参与其中,为构建新的学科知识体系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每个地方学都是跨多学科的综合性、系统性的学科知识体系,而各个地方学所跨的哲学、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等本身又是一个系统性学科。那么,以经济学为例,北京学、上海学、广州学、杭州学、鄂尔多斯学等所跨的必然是具有内在紧密联系的学科体系。对此,我们从“中国学”的视野来思考,那就会看得更清晰些。
              中国学包括哲学、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习近平主席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对于构建中国学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他说:“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涵盖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党建等各领域,囊括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冷门学科等诸多学科”;“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我们可以把这种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理解为“中国学”。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这也是中国学的根本标志。那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邓小平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习近平也认为:“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我们之所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因为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而自然界和人类思维的普遍规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如恩格斯所言,“辩证法就归结为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这两个系列的规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也正因为对各个地方乃至整个中国来说,客观存在着自然界和人类思维在本质上是同一的普遍规律,所以我们才能构建认识和把握在本质上是同一的普遍规律的综合性、系统性学科知识体系,即地方学、中国学。
              近年来,我们通过“老子道学、成吉思汗文化、马克思理论比较研究与集成创新”,意识到老子的“道”、成吉思汗的“长生天”、马克思的“真理”,都不是他们个人的东西;它们只是称谓不同,而在本质上对任何人来说都是相同的客观存在,我们可以统称为自然法则。人们不能创造和改变规律,只能认识和把握规律来创造和改变世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民族地区,只是由于规律得以实现的形式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文化,而科学文化在本质上所揭示和反映的是客观存在的自然法则。正因为意识到这一点,我们认为鄂尔多斯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在无形中决定任何人的命运并支配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法则本身;也正因为意识到这一点,我们看到了中国学与中国地方学以及各个地方学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由此可以找到交流合作创新的具体课题和实施路径
             互联网在重组人类思维“互联网+”时代在促学术研究方式的转型。未来几年,我们将在互联网平台上,在公开、透明、自由的学术研究范围中,愿意与所有对课题项目感兴趣的有识之士,共同合作完成“中国学视野下的鄂尔多斯学研究”、“鄂尔多斯学与各个地方学”、“鄂尔多斯学的构建与应用”三部专著(暂名)。人们的探索角度、思维方式、写作风格等是多样的,而所揭示的客观规律是同一的,我们确信有智慧、有能力使更接近于客观规律的研究成果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三、共同体现价值
             我们集中展示成果,交流合作创新,最终都是为了分享成果,在具体应用中共同体现研究成果的内在价值。
             那么,科学文化的内在价值是什么?它来自哪里?要想深刻理解这些问题,我们首先应该理解本体论与认识论这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的自然法则及其能量,是本体论层次上的客观存在;而揭示、反映和转化它的科学文化,是认识论层次上的表现形式。
            马克思说:“真理是普遍的,它不属于我一个人,而为大家所有;真理占有我,而不是我占有真理。我只有构成我的精神个体性的形式”。任何人的理论、学说,都是认识论层次上的表现形式,都只是构成其精神个体性的形式,而真正有价值的是其所揭示、反映和转化的本体论层次上客观存在的大家所有普遍的真理,即本体论层次上客观存在的原本人类可共享的自然法则的巨大能量。这就是我们分享成果,在具体应用中共同体现研究成果的内在价值的本质所在。
             人本身作为自然界的产物,是由躯体的物质结构和思维的信息结构组成的。
             从宏观上来说,作为物质结构的躯体,“生就意味着死”,而由思维所产生的科学文化却能够以信息形态离开母体即个体头脑,穿越时空,在社会“公共大脑”得到传承与发展,并且与其所揭示、反映和转化的自然法则融为一体而得以永恒。在地方学研究走进大学、走向社会中,在互联网平台,我们所集中展示成果、交流合作创新以及共同体现价值,正是这种以信息形态穿越时空、按几何级数发展的科学文化及其所揭示、反映和转化的自然法的巨大能量。
            从微观上来说,每个人的一切社会活动,都是通过调控和支配自己的思维的信息结构来实现的,而学术研究的成果,主要是用来改善提升人的思维的调控和支配能力。正是学术研究的这种功能和需要,我们能够把智者的创新能力与大众的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我们将通过互联网平台,在一个更大的系统内,注重 “众创学术与众筹资金”相结合,为共创与分享学术研究成果开辟广阔的空间和具体的路径。
           总之,“地方学研究”通过互联网平台走进大学、走向社会,最终的目的,就是使更多关注、参与地方学研究的师生和社会大众,能够意识到,自然法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相同的客观存在,它在无形中决定人的命运并支配事物的发展变化。这是探索和遵循客观规律的学术研究成果的内在价值所在。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