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包海山 //www.sinovision.net/?2437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营造道法自然的鄂尔多斯城市主题文化品牌(35)

已有 1183 次阅读2016-5-28 07:09 |个人分类:比较研究与集成创新|系统分类:杂谈| 鄂尔多斯, 主题 分享到微信

          第二节  营造道法自然的鄂尔多斯城市主题文化品牌

     就像沙漠、草原、森林、山川、河流、海洋等各具天然形成的特色一样,真正的特色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在道生万物中,万物原本各具特色。在城市建设中,只有遵循规律,顺其自然,才能彰显其根据自然环境和历史演变等自然而然形成的特色,从而避免出现因为主观意志造成产业相似、功能重复、形象雷同、千城一面的现象。在某种意义上没有特色就是一种特色,是自然而然形成的特色;而刻意打造特色反而失去了特色。例如煤都、药都、瓷都、盐都、钢城、汽车城之类实际上都是以经济利益的考量来定位城市特色而以经济利益的考量来定位城市特色就有很大的局限性,可能会忽视了在整个生态系统里所具有的本真的特色。

   营造城市主题文化品牌是一个系统工程。据央视新闻报道,2008年1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看望杰出科学家钱学森时,曾讲过“深受教益”的两个例子:一是系统工程理论,“这个理论强调,在处理复杂问题时一定要注意从整体上加以把握,统筹考虑各方面因素,这很有创见。现在我们强调科学发展,就是注重统筹兼顾,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沙产业理论,“我到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考察,看到那里沙产业发展得很好,沙生植物加工搞起来了,生态正在得到恢复,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钱老,您的设想正在变成现实”。

   沙产业理论率先在鄂尔多斯正在变成现实,而系统工程理论也能不能同步在鄂尔多斯变成现实,这关键是看我们能不能创造以系统工程理论为“顶层设计”的城市主题文化。总有一个系统包含了所有系统,总有一个顶层包含了所有“顶层设计”,那就是比“人法天地”更高境界的“道法自然”。不管我们是否能够意识到,总之在客观上鄂尔多斯的一切都在道法自然,因此如果我们能够自觉地营造道法自然的城市主题文化品牌,那就彰显了鄂尔多斯人的胸怀、智慧和境界。

   任何城市最终都会道法自然,但是在任何城市都没有提出来的时候,如果鄂尔多斯能够认识和把握文化的根本,率先营造道法自然的城市主题文化品牌,那就会形成鲜明的个性,使鄂尔多斯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具有共同的内在灵魂和核心动力,在一个巨系统内围绕一个核心、一个主题来一体化协调发展。鄂尔多斯学就是以此作为基本框架,探索其内在必然规律,创建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从而为企业、政府和社会提供高质量、高价值的研究成果和文化产品。从鄂尔多斯学研究的角度来说,我们营造道法自然的城市主题文化,就是在转化和体现自然法则的巨大能量的同时,培育学科体系建设本身的内在生命活力。

   城市靠人来建设,人靠思想支配,思想靠文化充实,因此出色的城市经营者,能够把文化凝聚在品牌之中,又通过品牌来促进城市文化的发展和升华。城市主题文化品牌也有创造价值的能力,并且具有“继往开来”的特点。它是在过去的积累中形成的,其价值“成果”在目前发挥作用,形成的“能力”对未来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城市主题文化品牌价值,包含着人们对城市未来发展的预测和期盼,能够成为人们共同的愿景。我们通过“比较研究与集成创新”真切地体会到,老子道学的含义、成吉思汗文化的生命活力、马克思理论的内在灵魂以及整个人类智慧的融汇点,就在于道法自然。据我们所知,目前中国各个地方学研究机构中,只有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把它作为重点课题来研究,这本身就是一大特色,一大亮点。因此,我们营造鄂尔多斯道法自然的城市主题文化品牌,应该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一、营造道法自然的城市主题文化品牌是一个系统工程

    鄂尔多斯从草原变成了城市,变成了在鄂尔多斯地区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现代鄂尔多斯草原。美国著名城市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指出:“城市的意义在于贮存文化、流传文化和创造文化。这大概就是城市的三个基本使命了”(中国城市发展网)。在草原文化与城市文化的融合中,鄂尔多斯文化的贮存、流传和创造,会有独特之处。草原文化是开放的文化、包容的文化,是以自然为本的文化,因此更容易贮存、流传各种不同文化,并在此基础上集成创新,创造新的文化。

    贮存和流传的是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而创造的是推动和引领未来发展的文化。我们不仅要看自己有什么文化,更重要的是看自己需要什么文化;只要需要就有可能创造出来,这才是研究和创造文化的真正意义所在。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最广泛、最长久、最根本的需要,就是能够推动和引领未来发展的城市主题文化。日本著名建筑师矶崎新提出:“主题就意味着要有一个共同的概念,这个共同概念就是一种理想,所谓的理想主义就是现在的世界中没有的东西,要去寻找”;“让一个城市有一个自己的理想,一个主题,这是新世纪城市规划设计的一个崭新的课题”(新浪网)

    从共同概念来看,鄂尔多斯现在最需要共同遵循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客观规律,团结在“爱我鄂尔多斯”的发展旗帜下,在全市形成同心同德、同志同向的转型发展强大合力,提高人民幸福指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对外进一步提升美誉度、影响力。而能够满足这种共同需要的文化,就是鄂尔多斯道法自然的城市主题文化。

    城市主题文化有两点很重要,一是系统性,二是规律性。钱学森曾指出:“要彻底解决城市的发展规划、建设、管理和结构、形态等方面的深层问题,应当建立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通过‘综合集成研讨厅’、‘大成智慧工程’等创新理论和方法来解决当前城市所遇到的复杂矛盾问题”(中国城市发展网)。中国城市主题文化设计院院长付宝华认为,“顶层设计”是系统工程规划的一种哲学思想,是用系统工程论的方法对城市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建筑、景观、功能等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种要素进行系统考虑的规划模式。一个城市找准了城市主题文化,就破解了城市特色文化建设的密码,抓住了城市特色文化建设的命门,锁定了城市特色文化建设的方向(人民网)。我们认为,“综合集成研讨厅”、“大成智慧工程”、“顶层设计”等讲的是系统性,而“密码”、“命门”等讲的是规律性。我们研究和创造城市主题文化,既要注重认识论层面上的系统性,更要注重本体论层面上的规律性。在认识论层面上,最高效率的创新是集成创新;而在本体论层面上,无论是集成、创新还是系统论,都要遵循客观规律,道法自然。

    产品、企业、城市都有品牌,而对于经营城市、促进全市整体转型发展来说,能够最广泛“凝心聚力”的就是城市主题文化品牌。品牌具有开拓力、内蓄力、扩张力、适应力等显著效应。从品牌的环境生态适应力效应来看,培育凝心聚力的功能比提高竞争力更重要。达尔文的《进化论》被人们简化为“物竞天择、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也就是说,世界万物都是按照“物竞”和“天择”的规律来演化的,“优胜劣汰”是“物竞”的法则,“适者生存”是“天择”的法则。不管在人类社会还是在自然界,谁能够生存并且得到发展,最终并不取决于谁具有更强的竞争力,而是取决于谁具有更强的适应力。可谓“人算”不如“天算”。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无论是企业还是城市,都不可能改变规律,更不可能战胜规律,只能让人算适应规律。对于营造城市主题文化品牌来说,不能仅限于“物竞”的层面,而是要达到适应“天择”法则的境界。

    无论是企业还是城市,对于一个大型组织来说,要保持它的效率,就必须简化。真正的领导者用不着那么繁琐,而唯有头脑清醒、意志坚定、充满自信的人,才是最简化的。领导者应该相信并且创造机会发挥群众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而不能少数人“日理万机”,那样或许会使更多的人失去机会。品牌的特殊效应基础是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同时又融汇社会大众的智慧,是在一个大系统内不断深化、提升和普及的过程。

       二、营造道法自然的城市主题文化品牌的基础是生态经济

    对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一体化发展来说,我们所说的工业、农牧业、第三产业以及文化产业、信息产业、旅游产业、环保产业等等,都只是从某一个角度来看而已,而事实本身是一个具有内在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无论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还是知识经济、文化经济,总之只有共同遵循同一的自然法则的生态经济,才能真正实现本质意义上的一体化和谐发展。

    生态经济是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融合。如果我们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理解为主要是应用“人类思维的运动的一般规律”的建设,而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是遵循自然界的一般规律的建设,那么,生态经济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例的应用“人类思维的运动的一般规律”与遵循自然界的一般规律的有机融合,共同遵循“在本质上是同一”的自然法则。

    在这种发展过程中,从宏观上来看,在以人为本的层次上,共同应用“人类思维的运动的一般规律”的必然结果,是构建“全球脑”;而人类达到回归自然、道法自然的境界,“奇点”就会来临。生态经济的第一个阶段,就是以人为本,构建“全球脑”,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一体化发展;第二个阶段,就是道法自然,促进“奇点”来临,充分发挥自然法则的巨大能量。

    生态经济系统有融合性的特征,把经济活动和自然生态环境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即资源再生产、经济再生产、人类自身再生产这三个再生产过程的融合。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人类的生存以及经济活动,只能依赖生态系统这个自然功能单元,用劳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这种物质变换关系,就是经济再生产过程在自然生态系统循环的基础上,加入了人为的因素,从自然生态系统获取资源、能源,加速或改变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过程,使之在一定时间内转化出较多的产品。这些产品通过经济系统内部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的各个环节后,变为经济能量和经济资料,再输入生态系统,以补偿其一部分输出的能量和物质,从而推动和维持能量和物质的循环,使社会再生产不断进行。

    经济平衡与生态平衡都是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物流、能流和信息流的稳定关系,都存在价值形式的问题。社会财富是在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的生产力作用下形成的。例如,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变换的经济成果是创造使用价值。随着植物光合作用不断吸收、转化、储存和积累,植物继续生长发育,至植物发展到可供人类使用的形态时,潜在使用价值就可变成满足人类需要的实在使用价值,这就是可供人类食用的植物性农产品。人类消费这些农产品,其残渣及排泄物又成为潜在的使用价值,这就是价值流的全过程。

    从全球经济来说,主要是靠利益驱动和追求交换价值形成的。由于市场经济价值评判体系本身不健全,不科学,再加上没有反映商品和服务的完全成本,特别是没有反映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市场向经济决策者和建设者提供的信息存在严重的欠缺性和误导性,这就造成了与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不协调,甚至破坏天然支持系统的畸形经济,把对地球生态系统的掠夺性需求推到了超越可持续发展的程度。例如对煤炭、石油、矿产等不可再生资源需求的成倍增长,导致了许多资源枯竭的城市和地区。

    从鄂尔多斯来看,经济结构“高碳”特征明显,原材料和能源工业占全部工业的比重偏高,特别是煤炭行业依然“一业过大”。如果社会大众与创造财富和分配利益的企业主体无关,不能融入企业主体这个参与劳动、发挥才华的主战场,那么在资源垄断中创造多少GDP、实现多少财政收入,都与社会大众没有直接关系。只有以人为本、全民参与的生产和分配方式,才能让人民群众从根本上真正共享发展成果。

    生态经济改变现行经济核算体系,探索实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现行经济核算体系在统计方法上没有扣除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损失,是一种不全面、不真实、不科学的统计核算。目前,一些国家已经采用新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法。这种方法采用绿色国民生产总值(EDP)概念,它等于GDP减去产品资本折旧、自然资源损耗、环境破坏造成的损失之值。对于能源之都鄂尔多斯来说具有绿色国民生产总值(EDP)的概念非常重要。有了绿色生态概念,我们就能够对传统产业重新进行核算,看我们创造了多少GDP,同时也要清楚破坏和损耗了多少资源。

    作为一种自然生态系统,草原只是对地表植物而言的,而在草原的上空和地下还有很多宝藏,即草原上有大量可开发利用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自然资源;也有煤炭、金、银、铜、铁、陶土等矿产以及天然气、风能、太阳能等非生物自然资源。生态学者了解地球的维持过程,懂得光合作用、可持续产量、水文循环、气候敏感性以及动植物王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知道地球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比它所提供的产品更有价值。大自然有赖于平衡,如土壤侵蚀与新土壤形成之间的平衡,碳排放与碳固定之间的平衡,树木死亡和树木再生之间的平衡等等。生态学者欣赏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维持地球生命的生化能,提高地球的生产率。

    对于城市与草原融合的鄂尔多斯来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特殊的意义。我们应该把鄂尔多斯建成以生态经济为基础的草原生态城。生态建设是鄂尔多斯最大的基本建设,环境保护是鄂尔多斯最根本的底线,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不懈,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真正对鄂尔多斯长远发展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把保护基本草原和保护耕地放在同等重要位置”的要求,设立草原保护红线,决不允许新开荒。严格执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政策和草畜平衡制度。构建政府引导、产业拉动、企业带动、全民参与的生态建设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政策、资金、保障等方面的引导作用。更加有效地用市场手段推进生态建设,让政府引导这只手硬起来,让市场推动这只手强起来,广泛动员全市各族干部群众更积极投身建设绿色家园,向市场、向产业要绿色效益,形成生态建设持续推进稳定机制。围绕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等制定推进方案,探索出一条具有鄂尔多斯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存的一个生态系统,从经济角度来看,主要突出的是两点:一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相结合,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二是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在我国,环保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结构中,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而进行的技术产品开发、商业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建设等活动的总称。它在美国称为“环境产业”,在日本称为“生态产业”或“生态商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环保产业是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关行业的中长期发展前景广阔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速在15%以上到2015年,总产值将达到4.5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

    2013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提出解决节能环保问题,是扩内需、稳增长调结构,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营造绿色消费政策环境推广节能环保产品加快实施节能、循环经济和环境保护重点工程释放节能环保产品、设备、服务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形成对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有力拉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用改革的办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针对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瓶颈制约有效发挥政府规划引导、政策激励和调控作用通过推广节能环保产品有效拉动消费需求;通过增强工程技术能力拉动节能环保社会投资增长有力支撑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发展一批由骨干企业主导、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平台支持区域节能环保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加强生态文明理念和资源环境国情教育把节能环保、生态文明纳入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体系普及节能环保知识和方法倡导绿色消费新风尚形成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在做好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的同时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整合节能减排和新能源发展相关财政政策系统推进节能减排带动经济转型升级为跨区域、跨流域节能减排探索积累经验形成节能减排、生态文明的综合能力

    鄂尔多斯正处于转型发展时期,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环保产业有巨大的潜在市场。环保产业、绿色营销,注重消费者、企业、社会和生态环境这四者利益的统一,并且将生态环境利益看作是前三者利益可持续获得的关键所在。环保产业的基本趋向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和绿色化转变。

    鄂尔多斯很重视环境保护。白玉刚强调:“通过地方规定,设定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最严门槛,严格执行污染排放国家高标准,决不允许淘汰落后产能落户我市;对严重污染项目和企业严惩重罚、直至关闭,决不迁就。推动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先进技术和管理落户鄂尔多斯,率先走出一条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由能源大市变为清洁能源输出城市、节能减排先进城市和环境友好城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保护的产业化发展,能够把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统一起来。黄奇良在《发展环保产业,建设美丽鄂尔多斯》中说:作为正逐步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点和重要力量的环保产业,在鄂尔多斯有庞大市场,理应成为鄂尔多斯市产业多元化的重要一极。他建议“引进智力资源”:借助环保基金会平台,以支持入驻企业建立基于技术合作的各种联盟机制为纽带,吸引相关科研机构入驻园区,逐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科研单位密切参与的环保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并且具备技术研发、应用、咨询、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服务功能的公共服务中心(《鄂尔多斯工作》2014年第2期35页)。 

    说到底,生态经济就是人与自然在物质变换中同样受自然法则的支配。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自然条件到处决定人的历史发展,同时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马恩选集》四卷329页)。我们的学术研究,为社会发展服务,营造城市主题文化品牌,最终都是探索和遵循这种在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内在本质规律。

 

     主要参考文献

    《资本论》,马克思著,人民出版社,1975年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8年至1976年

    《〈老子〉究竟说什么》,郭世铭著,红旗出版社,2006年

    《千年风云第一人:世界名人眼中的成吉思汗》,巴拉吉尼玛等编著,民族出版社,2005年

  《鄂尔多斯学研究成果丛书》,奇朝鲁主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2年

  《论地方学建设与发展——中国地方学建设与发展研讨会文集》,奇朝鲁主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4年

  《扬州文化通论》,赵昌智主编,广陵书社出版,2011年

    《21世纪资本论》,托马斯·皮凯蒂著,巴曙松等译,中信出版社,2014年

  《奇点临近》,雷·库兹韦尔著,李庆诚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2013重印)年

  《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凯文·凯利著,东西文库译,新星出版社,2012年

  《技术元素》,凯文·凯利著,张行舟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年

  《科技想要什么》,凯文·凯利著,熊祥译,中信出版社,2011年

  《科学究竟是什么》,A.F.查尔默斯著,鲁旭东译,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7年

  《全球脑的量子跃迁》,欧文·拉兹洛著,刘钢等译,金城出版社,2010年

  《文学理论学习参考资料》【上】,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编,春风文艺出版社,1981年

  《文学理论学习参考资料》【下】,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编,春风文艺出版社,1982年

         来源:《比较研究与集成创新:鄂尔多斯学学科建设探索》,包海山著,九州出版社,2015.5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