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包海山 //www.sinovision.net/?2437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地方文化与地方学(1)

已有 1094 次阅读2016-4-17 07:09 |个人分类:比较研究与集成创新|系统分类:杂谈| 鄂尔多斯 分享到微信

(为了凸出要点,将以各个章节的标题为博文题目,连载包海山的专著《比较研究与集成创新——鄂尔多斯学学科建设探索》

                           比较研究与集成创新

                  ——鄂尔多斯学学科建设探索

                               第一章    前言

            文化是人的思维和行为的总和。地方学是在地方文化基础上,达到学术层次的知识体系,是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具有科学内涵的地方文化。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民族地区,只是由于规律得以实现的表现形式不同,才形成不同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而任何具有科学内涵的文化,在本质上所揭示和反映的都是不受任何地域局限、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我们是否能够创建鄂尔多斯学这个新兴的学科体系最关键、最根本的问题,就是看是否能够发现、认识、揭示某些定律,即在无形中决定鄂尔多斯人的命运并支配鄂尔多斯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本身

             创造文化的人有年代、有国籍、分地区,而所创造的科学文化无国界,所揭示的规律(例如数学、物理、化学中的各种定律)是永恒的。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规律本身,对任何人来说都是相同的客观存在。因此,我们以哪些理论和学说更接近于客观规律为评判和选择的标准,穿越时空,融汇文化,通过老子道学、成吉思汗文化、马克思理论比较研究与集成创新,努力更全面、深刻、系统地认识和把握前人所揭示的规律,并且对规律本身有新的发现和认识。这是我们从事鄂尔多斯学研究以及创建鄂尔多斯学学科体系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地方文化与地方学

            地方文化研究可以拼凑,其成果可以是各种各样的论文汇编;而地方学研究必须自成体系,其成果是具有完整性、综合性、系统性的由一系列专著展现出来的知识体系。目前,中国很多地方的相关研究机构,正处在从地方文化研究向地方学研究转型发展阶段。泉州学研究者张明、李双幼在《再探泉州学》中认为:近年来,大多数学者囿于有限的学术视野,画地为牢,以至于有的本地学者气愤地说,我们只不过是井底之蛙。泉州学的学科建设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没有底气解释这门学科,无人再往更深层次的研究推进一步。难道泉州学已经走到了回望的尽头?

             只有找到文化之根,才能推动地方学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确,地方文化研究如果冠之以却不能创建学科知识体系,就会走到回望的尽头。例如扬州文化研究会《关于地方学建设的几点思考》也认为:地方学既然作为一门学科,就应该有一定的学术内涵和学术体系。我们平时所讲的学术学说,都是指一种自成系统的学问。地方学即使不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也应该能够自圆其说,成一家之言,而不是拼拼凑凑,堆砌而成。我们觉得,在建设扬州学的过程中,还是应该遵循客观规律,循序渐进,打好扎实的基础,努力做到水到渠成(《中国地方学建设与发展研讨会文集》83页)。

             应该说,扬州文化研究会的认识是非常清晰的,清楚自己还没有达到扬州学的程度,而是在努力的过程中。那么,中国其他地方学就已经达到学术层次的知识体系了吗?这也是各个地方学值得思考的问题。就扬州学鄂尔多斯学比较而言,我觉得是异曲同工,即目标相同,只是程序和步骤有所不同:扬州学先努力,再达到目标;鄂尔多斯学先确立目标,再通过努力来达到目标。

            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创建于2002年。是努力全方位、多学科、系统性研究鄂尔多斯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发展现象和规律的民间学术团体。十几年来,研究会有很多创新,取得很大成绩。例如创办会刊《鄂尔多斯学研究》(季刊)、《鄂尔多斯日报·鄂尔多斯学研究专刊》(每月1期),编撰出版《鄂尔多斯学概论》、《鄂尔多斯大辞典》等近两千万字的有关书籍报刊,举办二十多次各类论坛、研讨会,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获得全区先进民间组织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等荣誉。

      在与外界合作以及拓宽学科研究领域方面,也做出了不懈努力和大胆探索。2005年,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与温州学、泉州学、潮学、徽学、扬州文化研究会等6家地方学、地方文化研究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并担任第一任联席会轮值主席方2008年由北京学担任第二任轮值主席单位,成员单位发展到二十多家);2013年,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与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共同举办中国地方学建设与发展研讨会,编辑出版《中国地方学建设与发展论文集》;2014年,参加了泉州学与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共同举办的走向世界的地方学研究学术研讨会等。总之,十几年来的不懈努力和所取得的成绩,为创建鄂尔多斯学学科知识体系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作为地方性的社会组织,我们学术研究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当地实际问题,而问题本身超越任何学科的界限,于是跨学科、综合性、系统性的新兴学科——“地方学应运而生。地方学研究,既包括当地所形成和创造的文化,也包括当地所融汇和应用的文化;既要立足当地,也要跳出地方来研究地方,要有系统思维和全球视野。马克思恩格斯说: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流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马恩选集》三卷88页)。可见,随着生产方式的日益完善、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交流层次的不断深入,民族历史、地域历史会成为世界历史,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也会成为世界文化。

             如果说地方文化容易局限于原始封闭状态和有限的活动范围,那么在此基础上研究普遍规律的地方学,就能够助推全球一体化发展的时代列车如果说人类科学文化是靠在本质上是同一的自然法则所驱动的环绕全球的列车,那么各个地域文化在表现形式上的不同,就像列车经过的各个站点的标识不同,而站点的功能和列车运行的基本原理相同在人类科学文化的知识链条中,达到学术层次的知识体系的地方学,就是任何一处都不能打断的知识环节。一方面,就像一个人身体的各种器官不同,不同文化群体会有各自不同特性,在一个巨系统内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另一方面,就像人的血脉和经络是统一体,人类最终必然会遵循同样的自然法则,从而使人类科学文化必然会一体化发展。这就是各具特色的地方学与人类普遍意义上的科学文化之间的关系

            来源:《比较研究与集成创新:鄂尔多斯学学科建设探索》,包海山著,九州出版社,2015.5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