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与展望(1) 包海山
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是由二百多会员、一百多专家委员会委员组成的。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看,研究会的发展以及所取得的成果,其实就是组成人员的发展和取得的成果;换句话说,个体的发展和取得的成果,决定着团队的发展和取得的成果。就我个人切身体会和感想而言,2015年是鄂尔多斯学研究取得新的重要成果的一年,也是思路变得更加清晰并且看到未来发展前景的一年。
一、回顾2015
对2015年,我主要从学术交流、书籍出版、走进校园三个方面来回顾和思考。
(一)学术交流
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成立13年来,2015年是外出参与各种学术交流活动最多的一年,如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潘洁参加北京学研究基地举办的主题为“记住乡愁,传承文化”的第十七次北京学学术年会,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杨勇参加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丝绸之路文化产业专业委员会在大连举行的“一带一路”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研究会专家旺楚格、王春霞等参加由中国蒙古学学会、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第四届蒙古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我参与的内外活动主要有10项,其中地方学方面的6项,其他方面的4项。
1、5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联召开“全区社科类社团工作会议”,各盟市宣传部、社科联负责人,自治区社科联直属学会负责人等一百多人参加。我代表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参加会议并作大会交流发言,在鄂尔多斯日报发表《创建学科体系需要智慧和勇气——参加“全区社科类社团工作会议”感想》。自治区直属学会主要包括三类:一是哲学、史学、经济学等学会,是对已有学科的研究以及应用本学科为各自行业发展服务;二是敕勒川文化、河套文化、鄂伦春民族研究等研究会,是研究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三是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是创建跨学科、综合性、系统性的一种新的学科知识体系即“鄂尔多斯学”,这是一项非常困难而艰巨的长期任务,但是万一能够成功,那也是功德无量,会使鄂尔多斯成为有自己新的学科知识体系的地方。
2、6月27日,由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扬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中国名城杂志社等共同举办的“城市的变迁——2015中国地方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扬州市举行。我参加会议并在会上交流发言,提交论文《城市变迁与旅游文化》,后来在此基础上写了《鄂尔多斯蒙古族文化》。蒙古族不仅有游牧文化,也有城市文化和商贸文化。“鄂尔多斯”不仅是众多的宫殿、忠诚的部落,曾经也是蒙古帝国首都及其精锐卫队。哈剌和林、元上都、元大都,在当时都是举世瞩目的“草原皇城”、“国际大都会”。哈剌和林遗址、元上都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北京故宫等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现在的北京就是历史上的元大都,她保留和蕴涵着许多历史信息和文化基因。可见蒙古族城市文化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的影响力。作为蒙元帝国都城的固定城池及其称谓消失了、改变了,而当时成吉思汗亲自创建以及他去世后数百年世代守护和祭祀他的灵魂的“鄂尔多斯”依然存在,而且在成吉思汗生前眷恋之地鄂尔多斯,融合为现代化城市鄂尔多斯,这是非常神奇的现象。扬州大学副校长、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周新国教授说:“包先生给我上了关于鄂尔多斯历史文化的很好的一堂课”。北京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北京史研究会会长李建平研究员也说:“文章有很多新意,值得与全国一流的专家学者共同深入研究”。
3、广州学8月19日,由广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广州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在广州召开“城市规划和发展——广州学与城市学地方学学术报告会(2015)”。我参加会议并作交流发言,提交论文《地方学学科建设的个性与共性》。一方面,每个地方或城市的人们,都有其独特的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鄂尔多斯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形成了鄂尔多斯人独特的生活态度和思维方式,由此所努力创建的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也有其鲜明个性。另一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科学文化,都是人类思维和行为运动的产物,而人类思维和行为运动的一般规律是相同的,并且与外部世界运动的一般规律也“在本质上是同一的”。能够清晰地意识到这一点,就可以深刻理解中国地方学学科建设的共性和共同的根基所在。
4、9月16日,在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成立13周年,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成立10周年的日子,由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与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在东胜区共同主办召开了“地方学的应用与创新”座谈会,我提交论文《地方学的构建、应用以及价值体现》,在鄂尔多斯日报发表《坦诚交流,共同发展——参加“地方学的应用与创新座谈会”感想》。如果把创造和体现价值作为评判和衡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构建学科知识体系以及应用服务,就会有更明确的方向目标,更具体的路径方法。一是融汇更多探寻规律的智慧,在一个巨系统内构建有价值的学科知识体系;二是产学研相结合,在社会化应用服务中体现学科知识体系的价值。
5、10月10日-11日,由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山西省晋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二届晋学与区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暨荀学与诸子学论坛”在山西师范大学召开,我提交论文《地方学研究新方法——讲好鄂尔多斯神奇故事》。把抽象的概念变成可触摸、能感知的文化资源,变成旅游市场的吸引力,就需要讲好生动、现象、神奇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故事。把鄂尔多斯的历史传说、文化传承、发展历程和游客的心理需求很好地结合起来,讲好鄂尔多斯传奇而神秘的故事,让游客到鄂尔多斯听到没有听过的故事,想到没有想过的事情。理论研究需要仰望天空,讲好故事需要接地气,服务社会需要天地间知行合一。
6、11月7日-8日,由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城市学年会·2015”在杭州召开。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杨勇、副会长贾来宽、包海山应邀参加了会议。我提交论文《创造和体现鄂尔多斯学内在价值》,在鄂尔多斯日报发表《鄂尔多斯学与杭州学合作的连接点》(杭州网、天津在线、光明网等网络媒体也刊载)。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杭州研究院)是杭州市委、市政府成立的专门从事城市学、杭州学研究的正局级事业单位。目前有独立办公场所2000平方米,另有一座2万平方米的科研大楼经过内部装修之后将投入使用。杭州学2014课题经费突破1000万元,2015年上半年也突破1000万元。城市学研究要用系统科学的方法,从宏观上、战略上去把握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城市有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有自己的生命信息和“遗传密码”。只有通过综合性、系统性研究城市,才能发现、把握、应用城市生命信息和“遗传密码”。杭州城研中心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7、5月27日,研究会收到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首届中俄蒙三方智库论坛(国内范围)论文征集通知”,主题是“携手推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宗旨是“共同建立中俄蒙智库合作联盟”,通过文明互鉴、思想交流、政策沟通,服务于各国在政治、人文及国际协助等领域的全面合作。我提交论文《对中俄蒙智库合作的思考》,主要内容一是促进中蒙俄文化融合,这是根基;二是整合智慧与集中资本,这是抓手。如果把人类文化比做一颗大树,那么世界各地文化是各具特色的枝干和树叶,而树根则是相同的。老子道学所揭示的自然法则,不仅是中国文化之根,也是世界文化之根,因为最终“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被人们称为是“老子信徒”的俄罗斯国家领导人梅德韦杰夫,在2010年在圣彼得堡论坛演讲时,曾建议遵循哲学家老子的教诲应对金融危机。他说:“如果我们遵循中国哲学家的遗训,我认为,我们能够找到平衡点,并成功走出这场巨大的考验。”每个地方都是整个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全球经济社会文化一体化融合发展,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作为学术团体和民间智库,也在努力促进鄂尔多斯多领域、全方位、深层次融入世界。
8、10月18日,由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中国国情调查研究中心、中国智库理事会等机构联合发起举办的主题为“蔚蓝国度·和谐文明”的庄洪长篇文学大说《蔚蓝国度》文艺影视座谈暨新闻发布会,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我和巴图也应邀参加会议,我提交的文章是《没有婚姻、国家、金钱的未来社会——“蔚蓝国度”与马克思理论的相似之处》。“蔚蓝”,既是像晴朗的天空那样的颜色,也是“未来”的谐音,因此我把蔚蓝国度理解为马克思所揭示的未来和谐社会。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种比较抽象的逻辑思维,而《蔚蓝国度》以小说的形式展现了一幅形象生动的未来社会生活画卷。例如,关于婚姻和两性关系,《蔚蓝国度》是我读到的第一部新的一代“做出他们自己的实践,并且造成他们据此来衡量的关于各人实践的社会舆论”的文学作品。与《蔚蓝国度》作者、人文学者庄洪先生,虽然这次是第一次相见,但是在之前通过刊物、互联网等平台保持了十年的来往,也是志同道合的老朋友。我的《资本的信息结构及其功能研究——开发马克思主义经济价值的最佳途径》(获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就是庄洪先生主编的刊物发表的。
9、11月2日至3日,我应邀参加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文联组织的“十个全覆盖”主题创作采风活动,到伊克乌素、独贵塔拉、锡尼镇等地,了解危房改造、街巷硬化、安全饮水、村村通广播电视通信、校舍建设及安全改造、标准化卫生室、文化活动室、便民连锁超市、村村通电、农村牧区常住人口养老医疗低保等社会保障这10项惠民工程,并写了《十个工程全覆盖,百业融合动起来》一文,中国民族宗教网“要闻”专栏等网络媒体刊载。在我国,之所以数千年来农民还是农民,是因为社会只提供他们发展农民特性的材料和时间,而人的全面发展的特性却在城乡对立的二元结构中被压抑和扼制。现在“十个全覆盖”,尽管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对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一体化融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一是促进“全覆盖”的十个惠民工程本身相互结合;二是以“十个全覆盖”工程来促进各行各业一体化融合发展;三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主体即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10、12月4日,研究会奇朝鲁会长率杨勇、潘洁、包海山一行四人,到达拉特旗,与达拉特旗文化发展促进会会长鲁德重、秘书长郭世乐以及文化艺术界20多位同仁进行座谈,交流经验,互赠书刊,探讨今后双方合作事宜,寻找适当的合作路径。奇朝鲁曾说:“我们不管研究探讨什么文化,最终都是为了教育人,改变人的思想意识。文化的实质就在于以文‘化’人,发挥文化教化人的作用。”。郭世乐认为:“我们应该在思想上理论上重新认识文化,要重新认识自己,要永远记住,致力于全旗广大干部群众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才是文化发展的根本任务”。由此可见两会负责人对文化认知的共同点以及合作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