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海山
《炎黄春秋》2015年第1期,发表了天津著名作家吴若增的文章《对于几个经济问题的思考》,主要谈了生产力要素、人在生产活动中的作用、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财富的分配等问题。我读后深受启发,也有了一些自己新的认识。
吴若增认为,经济问题说到底,是财富分配问题。从全社会来说,在当今生产力情况下,社会财富的分配是否合理,是否公平、公正,是社会主义观念和原则的主旨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全部经济问题的最后归宿。
他说:面对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的激化,全社会的人们都在苦苦寻求解决之策。其中,反对社会财富分配不公,乃至两极分化,寻求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和公正,就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它源自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普遍情绪,即人们天然地反对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天然地有对于平等的追求。这个思潮,使人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在第一次社会财富分配之后,由政府出面,通过实施高税收,特别是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我所见到的最高纪录是征收个人所得的85%),对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也就是进行社会财富第二次分配。这个再分配,说到底就是在肯定资本家为生产所做出的贡献的同时,请他们按照社会主义原则把不该占有的钱拿出来(主要是通过对于个人所得税以及其他的征收)交给社会,由政府去施之于社会,从而造福于全体国民。主要是用在了公益建设、失业救济、生活保障、社会福利等方面,使社会上的贫困人群也能够活得有尊严。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弊端就是这样克服的。这是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存在着资本。在存在资本关系的全部现代社会,我认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差别,就在于应用资本的运作规律具有盲目性和科学性的不同。只有科学地应用资本的运作规律,才能相对公平和公正地分配社会财富,这是全人类共同的追求。可以说,21世纪最大的社会变革,将是人类共同从应用资本的运作规律具有盲目性向具有科学性转型升级,这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在这里,我们简要探讨三个要点。
一、改变分配方式
资本是人类所共同创造出来的,也只有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参与才能动起来。因此我们理解,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经济社会体系所依以旋转的轴心。当资本占主导地位,劳动围绕着资本旋转,人为生产服务时,应用资本规律就会具有盲目性;而只有当劳动者体现主体地位,资本围绕着劳动旋转,生产为人服务时,应用资本规律才会具有科学性。
我们所说的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智力劳动,即从事直接生产的体力劳动以及从事社会共同事务的管理、政务、司法、科学、教育、艺术等智力劳动。在资本、自然资源(包括土地等)、劳动这“经济三位一体”中,当资本和自然资源作为独立的生产要素并且资本占主导地位时,在单个的个人面前,分配自然表现为一种社会规律,这种规律决定他在生产中的地位,“因而分配先于生产”。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他一开始就没有资本,也没有自然资源。“他一出生就由社会分配指定专作雇佣劳动”(《马恩全集》十二卷746页)。可见,先于生产的分配,不仅分配不公平的经济利益,也分配不公正的社会地位。
生产、分配、消费是一个有机整体。例如,没有商品房的生产,就没有商品房的消费;但是,没有商品房的消费,也就没有商品房的生产,所盖起的楼房或许变成“烂尾楼”、“黑窟子”,造成很多资源浪费。消费之所以能够拉动经济发展,是因为消费不仅能够创造出新的生产需要,创造出生产的动机和动力,而且能够提高生产者的素质,它在生产者身上引起追求一定目的的需要。合理的分配,能够在消费和生产之间寻找某种平衡,如果财富分配不公平,那就会打破平衡,使相互联系、彼此促进的生产、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断裂,出现各种危机。如马克思所言:“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论》三卷548页)。
合理的财富分配,既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消费的问题,避免各种危机的出现,也能直接促进生产。恩格斯指出:“只要分配为纯粹的经济的考虑所支配,它就将由生产的利益来调节,而最能促进生产的是能使一切社会成员尽可能全面发展、保持和施展自己能力的那种分配方式”(《马恩全集》三卷544页)。正因为存在着这样的客观规律,李克强总理2015年《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让一切想创新能创新的人有机会、有舞台,让各类主体的创造潜能充分激发、释放出来,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人力资源丰富是我国最大的禀赋优势,必须把提升人力素质放在优先位置,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要逐渐把更多资源投到“人”身上而不是“物”上面,改革人才评价体系,让潜心研究的人心无旁骛、厚积薄发,让创新创业的人有施展空间、无后顾之忧。
相对而言,资本主义的分配为纯粹的经济的考虑所支配,由生产的利益来调节,而社会主义能够以人为本,将逐渐采取使一切社会成员尽可能全面发展、保持和施展自己能力的那种分配方式,既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消费的问题,让创新创业的人有施展空间、无后顾之忧,又让各类主体的创造潜能充分激发、释放出来,从而“最能促进生产”。这就是社会主义改变分配方式的主要路径。
二、改变资本实质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人民选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不是在走“邪路”,而只是因为“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马恩全集》二卷101页)。
马克思指出:“发展社会劳动生产力,是资本的历史任务和存在理由。资本正是以此不自觉地为一个更高级的生产形式创造物质条件”(《资本论》三卷289页)。在存在资本关系的商品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具有资本属性。如果说在资本主义人们“不自觉”,那么在社会主义人们将自觉、主动、科学地完成资本发展劳动生产力和改善社会生产关系的历史任务。
资本没有什么好坏,资本的各种社会职能都是人类共同所赋予的。靠贪婪和剥削可以积累个人资本,靠智慧和奉献可以创造更多的社会资本。只要存在资本,就不存在要不要资本家的问题,而只是看谁有实际能力成为管理和执行“资本”各种社会职能的专“家'即资本家。在社会主义时代,资本家能够科学应用资本规律;换句话说,当资本家能够科学应用资本规律时,人类将进入社会主义时代。
科学应用资本规律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最根本的一点是改变资本的内在实质。马克思认为:“只是由于积累起来的、过去的、对象化的劳动支配直接的、活的劳动,积累起来的劳动才变成资本。资本的实质并不在于积累起来的劳动是替活劳动充当进行新生产的手段。它的实质在于活劳动是替积累起来的劳动充当保存并增加其交换价值的手段”(《马恩选集》一卷346页)。过去劳动积累起来的资本支配现在的活劳动,还是现在的活劳动支配过去劳动积累起来的资本,这取决于谁的哪个价值和能量更大。科学文化是在过去劳动中形成和积累的,同时也是现在直接活劳动所掌握和发展的,因此当科学文化成为第一生产力并成为社会财富和社会资本主体时,现在直接的活劳动将有条件有智慧有能力支配过去积累起来的劳动,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资本的实质,使过去积累起来的资本为新的劳动创造服务。
从分配的角度来看,改变资本实质并且科学应用资本规律的关键,是全面而准确地把握社会资本的高度集中与资本的全民人格化的辩证统一关系。马克思说:“由资本形成的一般的社会权力和资本家个人对这些社会生产条件拥有的私人权力之间的矛盾,发展得越来越尖锐,并且包含着这种关系的解体,因为它同时包含着生产条件向一般的、共同的、社会的生产条件的转化”(《资本论》三卷294页)。生产条件向一般的、共同的、社会的生产条件的转化,一方面必然使社会资本高度集中,另一方面必然使资本实现全民人格化,使社会成员共同参与其中。
除了用于个人消费的资金外,资本属于私人拥有是虚拟的,而资本只有转化为社会生产能力才是现实的。因此,社会资本的高度集中以及个体之间的贫富差距,这是两个不同层次上的不同概念。资本的集中,主要是对转化为社会生产能力的资本而言的;而贫富差距,主要是对用于个人消费的资金而言的。转化为社会生产能力的资本需要高度集中,而用于个人消费的资金需要均等化,需要保证每个人的基本生活的消费需求。人类不是生产不出足以满足所有社会成员基本需求的产品。只要把握好生产、分配、消费之间的内在关系,科学地应用资本的运作规律,那么包括教育、医疗、住房、养老、公共交通、公共文化服务等基本需求,是容易得到满足并且可以公平对待的。
当然,个人消费资金的相对均等化,并不妨碍社会资本的高度集中。马克思说:“对于使分散的、按习惯进行的生产过程不断地变成社会结合的、用科学处理的生产过程来说,到处都是起点。……假如必须等待积累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情完成了”(《马恩选集》二卷254页)。这就是资本集中的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只有不断高度集中并且达到极限,才能最终使资本关系的“外壳”“炸毁”,把人类劳动从商品地位解放出来,还原人类世界和自然界本身是无价之宝的自然属性。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
三、改变劳动价值评判体系
我们不仅要改变资本的内在实质,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改变产生资本的基础条件。“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雇佣劳动的实质就是使生产交换价值的劳动变成可以自由买卖的一种商品。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根本的一点,是从根本上改变劳动价值评判体系,逐渐把劳动从商品地位解放出来。
按照时间,劳动可以区分为过去的劳动和现在直接的活劳动;按照价值,劳动具有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二重性。过去生产交换价值的劳动积累为资本,而资本所支配的也是现在生产交换价值的直接的活劳动。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基础,是交换价值的承担者;但并不是所有的使用价值都能够体现出交换价值,生产交换价值的劳动,只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中的一部分。可见,资本和劳动的关系,其实只是资本和生产交换价值的劳动之间的关系,而生产交换价值的劳动只是社会总劳动中的一部分。
马克思指出:“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资本论》一卷56页);而“生产交换价值的劳动则相反,它是劳动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形式”(《马恩全集》十三卷25页)。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是,在生产交换价值的特殊的社会形式中,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会怎样发展变化,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一方面,每个人都是特定社会关系的产物;另一方面,在任何社会关系中人的自然天性依然存在。每个人都是在其中寻找某种平衡,包括对劳动的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认知和评判。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就是从以物为本,主要生产交换价值,向以人为本,主要创造使用价值的转型升级的过程。恩格斯指出:“劳动者不再作为物件而作为一个不仅具有劳动力并且具有意志的人出现的时候,全部现代政治经济学和工资规律就完蛋了”;“人在金钱统治下的完全异化,必然要过渡到如今已经逼近的时刻,那时,人将重新掌握自己”。只要淡化劳动的交换价值,而充分体现社会总劳动的使用价值,那么社会总劳动就能够玩转资本,劳动者将作为不仅具有劳动力并且具有意志的人出现,从而创造“尚待创造”的以人为本的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恩格斯说:“共产主义的最重要的不同于一切反动的社会主义的原则之一,就是下面这个以研究人的本性为基础的实际信念,即人们的头脑和智力的差别,根本不应引起胃和肉体需要的差别;由此可见,‘按能力计报酬’这个以我们目前的制度为基础的不正确的原理应当——因为这个原理是仅就狭义的消费而言——变为‘按需分配’这样一个原理”(《马恩全集》三卷637页)。
科学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不会局限于生产交换价值并仅就狭义的消费而言的“按劳报酬”,而是根据人的本性为基础的实际信念,充分体现人的主体地位以及劳动的使用价值,逐渐采取“最能促进生产”的“能使一切社会成员尽可能全面发展、保持和施展自己能力的那种分配方式”,在教育、医疗、住房、养老、公共交通、公共文化服务等基本需求方面实现“按需分配”。由此,将会使科学社会主义成为人类共同的事业,在全球体现科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8年至1976年
作者:内蒙古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