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读《鄂尔多斯文化与蒙古学的关系》感悟
包海山
对于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关系以及建立鄂尔多斯学的意义,内蒙古大学蒙古学院教授那日斯和斯琴高娃在《鄂尔多斯文化与蒙古学的关系》中认为:“文化研究者的风度与使命,就是透视各类现象看本质。对经济发展中‘人’的全面考察以及对经济发展的社会基础的透视,是鄂尔多斯学建立的意义所在,鄂尔多斯学的方法理论要建立在这个对历史补充的当代经济学发展论之上”;“现代市场经济如何能够在鄂尔多斯文化土壤里得到更好的发展,是鄂尔多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问题。在鄂尔多斯文化背景下,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市场经济的发展,是我们向鄂尔多斯学提供的主要理论思考所在”。
文化与市场经济是相互依存、彼此促进的关系。文化交融形成的能量促进市场经济的科学发展,市场经济也影响和调节文化交融的方式方法。鄂尔多斯学既研究在鄂尔多斯文化背景下,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市场经济;也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鄂尔多斯文化将会怎样在创新发展中形成新的能量,促进市场经济的科学发展。文化和市场经济的主体都是人,因此以人为本是文化交融和市场经济科学发展的结合点;而在本质意义上则是道法自然,因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的一切活动最终都要遵循自然法则。
一、文化交融的内在动力
那日斯和斯琴高娃认为,“任何文化都是有比例的双向融合”,“文化也会优胜劣汰,优秀品质的文化一定居于主体‘强者为王’的逻辑中”。
人类文化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我们分为不同的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探讨而已。一切特点都是相对的。有些学者在文化比较研究中认为,西方文化以神为本,汉族文化以人为本;而蒙古族文化则以“自然”为本,“蒙古文化隶属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文明”,“长生天赐予蒙古人异秉天赋,草原赋予博大的文化胸怀”。因此说蒙古族文化在鄂尔多斯文化中占主体地位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文化融合中什么文化占主导地位,不取决于人数多少,而取决于文化本身与自然法则接近的程度。
文化因为遵循同样的自然法则而融为一体,自然法则是文化创造和文化交融的内在动力。鄂尔多斯文化曾经融会了游牧文明、农耕文明,现在融入工业文明、生态文明。人是创造和应用文化的主体,而人本身存在于自然、属于自然。人类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存。正是在这种发展过程中,以“自然”为本的蒙古族文化的主体性将会越来越明显。这是蒙古族文化的生命活力所在,也是蒙古族文化再创辉煌的希望和基础所在。
二、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价值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二重性。资源和劳动的使用价值是“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而产生交换价值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形式”。由于出现了交换价值并逐渐成为主导力量,所以产生了资本关系,使资本、资源和劳动成为“经济三位一体”,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具有了资本属性,这就是市场经济。正是从交换价值和资本关系的角度来看,人们一般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它以市场为主来配置社会资源,使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靠政府权力来控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智慧是资本;科学文化不仅成为第一生产力,而且可以成为社会财富和社会资本主体。资本是一种集中的社会力量。社会资本不断高度集中的背后,是人类智慧的不断有效整合。因此,市场经济最有价值的资源配置和利益调节的作用,最终会集中体现在凝聚智慧和文化交融之中。创造科学文化的人有国籍、分民族,而科学文化所揭示的规律本身对任何人来说都是相同的客观存在。因此,邓小平“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应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梅德韦杰夫建议全世界“遵循中国古代伟大哲学家和思想家老子的教诲,来应对世界金融危机”。
那日斯和斯琴高娃认为,“优秀文化品质所表现出的社会意识、民族心态,沉淀太久太深凝聚成为一触即发的能量”;“鄂尔多斯文化优秀品质,必然成为当代鄂尔多斯人创造出经济迅速发展奇迹的文化底蕴与驱动力。它是现代鄂尔多斯人血液中存在的东西,是他们自省自觉的东西。它将是鄂尔多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本质力量”。据我们所知,在中国地方学研究机构中,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是唯一把自然法则作为核心内容来研究探讨的学术团体,或许由此能够凝聚成为一触即发的巨大能量。毕竟,人想有为难有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科学文化所揭示和反映的是“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自然规律,所转化和体现的是“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的自然能量。自然法则是文化交融和市场调节的本原和核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