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影视学家杨新磊 //www.sinovision.net/?239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期待与全球影视传媒学界与业界精英砥砺切磋,共襄大业!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音容宛在,犹在镜中

已有 863 次阅读2023-5-7 08:58 |个人分类:学术 文化|系统分类:艺术| 电影, 死亡, 葬礼, 人生 分享到微信

音容宛在,犹在镜中_图1-1



【摘要】结合《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遗愿清单》《人生大事》《入殓师》《殡葬师》《一个人的葬礼》《隐入尘烟》《药》《周永开》《都灵之马》《失孤》《失独》《地久天长》《父后七日》等中外电影及电视剧《白鹿原》,援引杨雄、陶渊明、琉善、费尔巴哈、《圣经》、苏轼、《礼记》、《庄子》、臧克家、鲁迅、歌德、恩格斯、马克思、李清照、屈原、贾谊、《诗经》、江淹、白居易、《孔子家语》、海德格尔、柏拉图、文天祥、陆游等先贤,探讨葬礼影像的悲剧美学,思索人的必死性与悖谬性,叩问人生的意义。
【关键词】死亡     葬礼     悲剧     人生     意义 









人活百岁,终有一死,“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自然之道也。”(东汉·扬雄《法言·君子》)更何况大部分人活不到百岁,七八十岁去世很常见,只要在人间杀了五个回合,即五轮,活到60岁,便够本了;若杀了七个回合,七进七出,活到84岁,那就赚大了。民间自古就有七十三、八十四乃人生两道坎之说,只可惜,还有极少数人,不到50岁便散手人寰,那就亏了,抱憾终生。“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陶渊明的这种洒脱,只可聊以自慰,不可推及人人,毕竟,绝大部分人都想活的久,渴望长寿。
然而,瑞典作家Fredrik Backman(弗雷德里克·巴克曼,1981- )的小说《 En man som heter Ove /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却不苟同久活观,主张一种自己决定生命长短的主动求死观甚或速死观,瑞典导演Hannes Holm(汉内斯·赫尔姆,1962- )在执导据其改编的同名电影(2015)时,选择愁苦积郁、一脸死相的Rolf Lassgård(罗夫·拉斯加德,1955- )主演,置景于人烟稀疏、清冷寂寥的北欧小镇,通过硬怼愣杠、找茬滋事等对抗性极强的对白,成功演绎了原著的神韵。欧维在妻子去世后,又遭解雇,且无儿无女,孑然孤鳏,讨厌自己活的太久,一心求死,却始终死不了,不能如愿,他逐渐明白死亡并非生命的终结,该片由此具有哲理性。相比之下,美国导演Marc Forster(马克·福斯特,1969- )邀Tom Hanks(汤姆·汉克斯,1956- )2022年对这部瑞典电影的翻拍,则肤浅得多,价值多元的美国意识与插科打诨的喜剧伎俩令这次翻拍无法再现小说原著中欧维的桀骜孤傲,更无法转喻人性的美好,尽管饱受种族歧视、政局多舛的美国受众内心渴望救赎。如果要重温美国精神,如果要提倡及时行乐,不如以乐观豁达的心态面对死亡,在有限的生命里完成未了心愿,不带遗憾地离开这个世界,Rob Reiner(罗伯·莱纳,1947- )导演的美国电影《The Bucket List / 遗愿清单》正是这样一部教人珍惜活着时光的佳作。这部电影毫无死亡的阴影,也无死亡带给人的恐惧,一点都不压抑,反而十分轻松,十分潇洒,在一个简简单单的故事里塑造了两个平等、友爱、包容、互助的男人形象。他们身患绝症,同住一间病房,知晓自己必死无疑,生命仅剩几个月,古罗马哲学家Lucian(琉善,120-180)首倡的“Όλοι είναι ίσοι πριν από το θάνατο / 死亡面前人人平等”观令他们忘记身份、地位、财富、名望之悬殊;“死是最坚决的共产主义者,它使百万富翁与乞丐,皇帝与无产者,都一律平等”,他们相信德国哲学家L.A.Feuerbach(费尔巴哈,1804-1872)的睿见,决定摈弃歧视,平等相处,互帮互助,遂共同逃出医院,一起去实现各自的遗愿。主演过影史名片《The Shawshank Redemption/肖申克的救赎》的Morgan Freeman(摩根·弗里曼,1937- )和与他同庚的Jack Nicholson(杰克·尼科尔森,1937- )共同绘就了电影《遗愿清单》的人生哲学底色,使该片苦中有乐,悲中见喜,令人目睹了迎接死亡的另类方式,生命暗藏的别样风景。
生前,要学习,要工作,要家庭,要事业,都是人生大事;死后,也是人生大事。刘江江自编自导的中国电影《人生大事》(2022)讲述职业殡葬师莫三妹(朱一龙饰)通过收养孤女武小文(杨恩又饰)增强了生活的信心,存在感倍增,进而珍惜当下,积极上进。该片在莫三妹的职业背景上涂了一层“刑满释放人员”阴影,意在强调他人生的失败及其对生活的绝望,旁证其职业的特殊性。事实上,殡葬师在中国十分边缘,地位低下,根本不入流,这源于儒家丧葬论对中国人思想长达2500多年的禁锢与束缚。最早成为儒家五经之一的《礼记》,以曾子问第七、丧服小记第十五、杂记上第二十、杂记下第二十一、丧大记第二十二、祭法第二十三、祭义第二十四、祭统第二十五、奔丧第三十四、问丧第三十五、服问第三十六、间传第三十七、三年问第三十八等篇章合计超全书三分之一的篇幅,大论特论、条分缕析丧葬的礼制与仪式,桩桩件件,方方面面,巨细无遗,繁缛琐杂,冗长沉闷,读来令人倍感压抑,执行起来更令人痛苦不已。直到如今,在我国乡村,一场白事,从报丧、吊丧、打墓、入殓、守灵、追悼到出殡、摔盆、下葬、头七、圆坟,孝子孝孙无不披麻戴孝,哭天抢地,三跪九拜,熬夜不眠,戒荤忌色,嗣后还要服丧三年,其煎熬可想而知。然而,中国的殡葬师根本没有泷田洋二郎(1955- )电影《 Okuribito/入殓师》(2008)中日本入殓师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也没有Gareth Maxwell Roberts(盖瑞斯·马克西维尔·罗伯茨,1965- ) 电影《 The Mortician  / 殡葬师》(2010)中欧洲殡葬师样稳定的经济收入与独立私人空间,国人对死亡的惧怕、对葬礼的畏倦绵延了数千年,深入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因。人们怕死,感觉死特别疼,特别痛苦;人们惧丧,感觉丧葬特别繁琐,特别累人,可谁也没想到殡葬题材常爆冷门,尽管是导演处女作但刘江江的《人生大事》以不足3000万元投资赚取了17亿多元的极高票房,日本的《入殓师》斩获了第8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大奖,年纪轻轻的超凡首执导筒便凭《一个人的葬礼》(2022)准确把握深沉厚重的丧葬礼仪而后生可畏。英雄所见略同,同为大银幕处女作的《隐入尘烟》(2022)亦频现丧葬,马有铁(武仁林饰)与曹桂英(海清饰)成亲及搬入自己的新房后,他都要带着妻子来到父母的坟前祭奠,浸淫于乡土中国传统民俗的导演李睿珺(1983- )必然会在曹桂英死后出现她的坟,“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个土馒头”(南宋·范成大句),“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圣经·旧约·创世纪》)。不见坟,观众大多不信人已死,电影《药》(1981)、电影《周永开》(2023)皆用连绵旧坟增一新坟的镜头表现人物已死,“高坟新起白峨峨”(唐·张籍《北邙行》),“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北宋·苏轼句)。古希腊Sophocles(索福克勒斯,BC.496-BC.406)的悲剧《Antigone/安提戈涅》里,国王克瑞翁不让埋葬为国捐躯的波吕涅克斯,令其曝尸荒野,那是比判处死刑更残酷的惩罚,是对一个人莫大的侮辱,故安提戈涅冒死也要为其兄尸体洒上一把把沙土。入土才能安抚亡灵,终结葬礼,古往今来,莫不如此。葬礼,总是电影中的大场面,最能彰显导演的调度功力,总能提升电影的悲壮感,令电影在悲剧性之外透露出不可辩驳、不容置喙的正义性,故刘进在导演电视剧《白鹿原》(2016)时要苦等下雪,弃特效用实景,群众演员多达三百余人长达二里地,高度重视主人公白嘉轩(张丰毅饰)的葬礼,藉此胜出王全安版同名电影(2012)。“丧事礼无违”(南宋·魏了翁句),葬礼,是所有礼数、礼法、礼制、礼教中最尊贵的,也是最重要的,《礼记》反反复复记之载之,详详细细描之述之,就是为了突出死者为大,“仲尼曰:生死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罪,亦将不与之遗,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战国·《庄子·内篇·德充符》)。电影寘力于葬礼,实际上是抢占一个道德制高点,可以令人物丰满,叙事圆满,更能令受众的情绪得以宣泄,审美得以升华。
然而,葬礼最重要的环节却不是坟塚,而是对死者的评价。一个人死的值不值,值几斤几两,不仅关乎其葬礼的规格与等级,更关乎他/她这一生是否白活,是否有意义。“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臧克家《有的人》),“死者倘不埋在活人的心中,那就真真地死掉了”(鲁迅《 空谈》),显然,死也分三六九等。“死,对于智者并不是恐怖,对于善者并非终点。死,使善者坚强,使智者认识生,教他如何行动。死,使智者和善者永生”(德国·歌德句),只有死后仍能长期带给活人物质庇护尤其精神启发的死,才是最伟大的。Friedrich Engels(恩格斯,1820-1895)全面而准确地概括了Karl Heinrich Marx(马克思,1818-1883)一生带给世人的精神启发,并大胆指出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因为嫉妒与恐惧都驱逐他,“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马克思是属于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不论他生或死,只要这个世界还有穷人,他就会永远活在穷人的心中,马克思永远是全世界穷人的精神领袖,亦是他们觉醒后起来反抗的革命导师。受其启发,匈牙利导演Béla Tarr(贝拉·塔尔,1955- )用电影《 A torinói ló / 都灵之马》(2011)向哲学家F. W. Nietzsche(尼采,1844-1900)献上了一篇深情的祭文,该片聚焦于尼采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以黑白缠斗、爱憎分明、冷峻凌厉、刺骨锥心的影像淋漓具象了尼采的思想,尤其是他生命意志驱使下的存在悖论、强力意志驱使下的超人哲学、反传统反民主反基督反国家反政治驱使下的虚无主义以及恣肆于偶像的黄昏中的酒神精神——这一切正是尼采死后仍能长期带给活人的精神启发。“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九歌·国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南宋·李清照句),马克思、尼采、孔子、屈原等先贤“远浊世而自藏,贵圣人之神德”(西汉·贾谊·《 吊屈原赋》),“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唐·李忱《吊白居易》),他们的死,死得其所,虽死犹生,最风光,最伟大。
芸芸众生,平民百姓,最伤心的莫过于父母、配偶、子女、近亲之死,这四者即丧亲之痛;其次,便是挚友、学伴、同事之死,此三者即丧友之痛。受彭三源编导、刘德华主演的电影《失孤》(2015)启发而拍摄的电影《失独》(钟海,2020)、电影《地久天长》(王小帅,2019)本想尽显人生三大悲之一——中年丧子的剜心之痛,但却捡起“亲情”这剂万能胶四处粘合人物伤口,把角色引入“社区”这个社会主义大家庭中,貌似叙事圆满,实则虚假,流于谄媚时政,粉饰太平,悲剧性丧失殆尽,终惹人生厌。“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孤魂独茕茕,安知灵与无”(西晋·潘岳《悼亡诗三首》),“归来仍寂寞,欲语向谁何?窗冷孤萤入,宵长一雁过。终当与同穴,未死泪涟涟”(北宋·梅尧臣《悼亡三首》),用镜头表现至亲逝去后的空寂、失落、清冷、孤单足以令受众动容;“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於其居!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於其室” (《诗经·国风·唐风·葛生》),“心之忧矣,曷维其已!心之忧矣,曷维其亡”(《诗经·国风·邶风·绿衣》),用影像再现失亲者“我心若涵烟,葐蒀满中怀”(南北朝·南朝·江淹《悼室人》),“犹吊遗踪一泫然”(南宋·陆游《沈园二首》),足以令受众落泪,何必歌功颂德,虚情假意,心口不一,言不由衷?这世上,还有什么比死更悲,比死更大?台湾电影《父后七日》(2010)正因彰显了死之悲、死之大而深深触动了受众。该片改编自女作家刘梓洁(1980- )的同名散文,长她16岁的王育麟(1964- )邀其联合导演且甘居第二,中华民族的谦让美德带给这部电影脉脉温情与款款深情。女儿阿梅(王莉雯饰)18岁生日那天,父亲(张嘉年饰)接她放学,送她一个肉粽吃,并坐在后座不断教她骑摩托车,女儿骑着骑着逐渐熟练;父亡后,女儿骑着摩托车,把父亲的遗像背在身后,想起当年父亲教她骑摩托车的情形,闪回的情节令人潸然泪下。于是,由感恩父爱酝酿的质朴真挚消解了宗教法事的脞冗与葬礼仪轨的繁琐,该片于思亲缅怀中散发出浓厚的人情味。“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卷二致思第八》),电影《父后七日》以“后”讳“死”,轻盈地诠释了死亡,婉约地证成了生命,大题小做,举重若轻。丧友之痛,隐含着对死者所成业绩之赞誉,未竞遗恨之惋惜,其毕生建功立业,“曾有惊天动地文”“可怜荒垄穷泉骨”(唐·白居易《李白墓》),理应盖棺论定,给于肯綮评价。若是英年早逝的友人,其痛更甚,这种人往往有志有才,成事心切,夙夜在公,积劳成疾,舍生忘死,“但忧死无闻,功不挂青史”(南宋 ·陆游句),暗忖腹诽,其难免追名逐利,急功近利,“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唐·崔珏《哭李商隐》)。
人,终有一死。德国哲学家Martin Heidegger(海德格尔,1889-1976)指出,死亡总只是自己的死亡,死亡是世上最私有的东西,它是谁也帮不了忙的,是谁也替你考虑不了的。不仅如此,只有死亡才可以使此在自身“个别化”,从而“本真地作为他自己而存在”,也就是说,惟有死亡才可以把单个的人从侕侕众灵中分离出来,从日常共在的沉沦中超拔出来,真正成为“我的存在”或“我自己的存在”。海德格尔“向死而生”的豁达,继承了古希腊哲学家Πλατώ(柏拉图,BC.427-BC.347)《斐多篇》“Η φιλοσοφία είναι μια πρόβα για το θάνατο / 哲学即死亡的排练”之衣钵,指引我们好好活着,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福国利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兼祭一位数日前去世的大学本科同班同宿舍同学,年仅48岁。作为教授,他已很成功,但得陇望蜀,醉心于当官,想要的太多,背不动,带不走。“死去元知万事空”(南宋·陆游《示儿》),功名利禄俱随风。






 
                                                                                                                                                                                                                                                                                                                                                                                                                                     二〇二三年五月七日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