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跨年龄电影”,指的是男女主角分别为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电影,英译为Cross-age film, whose leading actor are a juvenile and an adult。这类电影中,未成年人是第一主角,至少与成年人平分秋色。
人们普遍认为,未成年人心智尚不成熟,匮乏社会经验,缺乏独立主见,这在我国尤为普遍。因而,我国牵涉未成年人的电影几乎都将主人公的身份设定为中小学生,以我国基础教育的评价圭臬去规范此类影片主人公的行为,以听老师的话、在父母面前乖顺尤其考试分数高为“好孩子”的楷模,如江平、任新导演的《真情三人行》(2001),又如张艺谋导演的《一个都不能少》(1999)、周友朝导演的《背起爸爸上学》(1998)等片。我国的这类电影几乎就是中小学课本的注脚,就是“基础教育题材电影”的同义词,二者的伦理圭臬与价值判断殊途同归,这是我国意识形态规制的必然结果。其实,这无形中禁锢了电影艺术的想象翅膀。
近期,重温法国导演Luc Besson/吕克·贝松的《Leon/这个杀手不太冷》(1994)、巴西导演Walter Salles/沃尔特·塞勒斯的《Central Station/中央车站》(1998)、日本导演北野武的《きくじろうのなつ/菊次郎的夏天》(1999),蓦地发现,这三部电影的文本间性[Intertextuality]十分明显,从叙事到意蕴,承继性[Inheritance]与续延性[Continuity]均很突出。吕克·贝松始作俑,沃尔特·塞勒、北野武跟进,后者明显是借用前者的叙事座架甚或文本范式:第一主人公皆为一个未成年人,第二主人公皆为一个成年人,二者多为异性,在公路片的模子里配制冒险、惊悚、动作等元素,在一种朦朦胧胧的复杂感情中突出成长与励志。结果,这三部都是跨年龄电影的成功例证,均很出彩,都很经典,皆系影史佳作。
艺术贵在创新,任何封锁、封闭与封关都会束缚艺术创新,直至扼杀之。用各种教条、套路、漠视、框架去约束电影创作,都会令编剧笨手笨脚,令导演战战兢兢,令演员无所适从,惶惶不可终日,最终导致成片四平八稳,中规中矩,黯然失色,味同嚼蜡。详察之下,《这个杀手不太冷》《中央车站》《菊次郎的夏天》不封闭,不教条,不落窠臼,故而都很电影。或许,基础教育界对跨年龄电影不屑一顾,但那丝毫不影响她们的艺术成就与传播力度,反而会令其更为广泛而深入地传播开去。
电影,就是电影。电影,无力解决基础教育之弊,给电影头上箍上越多的“金紧禁”越会摧残电影。要求所有电影都必须讴歌与赞颂,褒扬与歌颂,就像要求所有小学生都要考百分一样,注定会落空。
艺术的规律,颠扑不破,亘古不变。直到2014年,还有导演沿袭并追寻上述三片的路子,如美国导演Frank Whaley/弗兰克·威利的《Like Sunday,Like Rain/如晴天,似雨天》,依旧耐人寻味。至少,比起我国那些谄媚伟人在未成年甚至幼儿时期就着手改天换地的电影,让人觉着可信。
二〇二一年十一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