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论魏德圣及其《赛德克·巴莱》
《赛德克·巴莱》,看到这个片名,十有八九的中国受众会以为是欧美电影,是我国译制或引进的外片。然而,事实却非如此。
雾社是什么,赛德克是什么?依然陌生。直到提起“高山族”,方知这是一部讲述1930年我国台湾省的土著——高山族的一支——赛德克族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影片,简言之,是少数民族抗日片,类似中国大陆观众熟知的1959年电影《回民支队》以及1990年电影《莽女追魂》。
雾社,就是高山族的居住地,位于台湾岛中部南投县山区,因经常雾气笼罩,故名。这部电影,正是根据雾社起义的真实历史事件改编。
赛德克,Seediq,在赛德克语里意为“人”;巴莱,Bale,在赛德克语里意为“真正的,真实的”,所以,“Seediq Bale/赛德克·巴莱”都是赛德克语,意为“真正的人”。电影《赛德克·巴莱》从对白到片名,都是赛德克语,足见导演的民族情结之深厚。
不过,该片的导演魏德圣仍不为人知。凭借《海角七号》在台湾声名鹊起前,这位导演默默无闻,与侯孝贤、杨德昌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至于该片的主演林庆台,更是爆了一个大冷门。他的职业是基督教牧师,第一次演电影,便是主角,便十分成功。或许,这就是并非科班出身的魏德圣内心深处对电影艺术的独特理解吧。反正,总是有人相信“艺术靠天赋”、“艺术能无师自通”、“电影最容易自学成才”这些论调。
不管怎样,还是要靠片子说话。那么,《赛德克·巴莱》这部电影到底怎么样呢?说实话,还真不错,号称“英雄史诗片”毫不为过。且有著名导演吴宇森坐镇监制,果然不差。
尤其令人钦佩的是,魏德圣筹拍该片长达12年,其间的艰辛与坎坷,需要多大的毅力,那是何等的顽强,可想而知,无需多言,影视同行更是深有体会。
没有一流的导演,绝无一流的影片。一流的影片,总是直面人类的终极关怀,总是揭橥自由、尊严、平等、和平等亘古不变的话题。一流的导演,总是彰显人性最优秀的基因——坚强、勇毅、自信、大爱。
魏德圣,真正的导演;《赛德克·巴莱》,真正的佳片。
(下)《冷山》:又一部被名字耽误的佳片
《冷山》,看到这个名字,很多人提不起兴趣,这部电影就这样被长期忽视,长期被埋没。
然而,人不可貌相,顾名思义未必屡屡奏效。美国电影《冷山》,原名“Cold Mountain”,出奇的好,非常优秀,绝不辜负观众,是十足的优秀影片。该片由《英国病人》的导演Anthony Minghella(安东尼·明格拉,1954-2008)执导,凭借《时时刻刻》斩获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第60届美国金球奖电影-剧情类最佳女主角奖的Nicole Kidman(妮可·基德曼,1967- )饰女主角“艾达”且演技再次大放光彩,饰演配角“露比”的Renée Zellweger(蕾妮·齐薇格,1969- )也很出戏,当然,男主角“英曼”(Jude Law饰)的演技也始终在线。依靠这三位,足以撑起这部电影。
除了表演出色之外,《冷山》的孤独感也引人深思。片中,大雪、雷雨之夜、雨景、寒鸦与剧情完美融合,有力地烘托了气氛。“英曼”独自一人,跋山涉水,步行回家,沿途所见所闻,既合情合理,又是对他品性的考验与磨砺。这与“艾达”从娇滴滴的英国贵族小姐蜕变为吃苦耐劳、坚强勇敢的美国乡村农妇遥相呼应,不谋而合。是音乐,改变了“露比”的父亲,使他认识到自己以前粗暴对待女儿是多么的错误,于是,他变了,变得友善、仁爱而满怀感恩。是战争,南北战争,改变了该片中的所有人,也改变了整个美国,影响了整个人类的文明。显然,《冷山》凝聚着沉重的历史喟叹,深度远远超过《莫娣》;也包含着深入的哲学思索,广度大大超出《第一头牛》。尽管,《莫娣》与《第一头牛》也都在探究孤独、孤独感与孤独美,但这两部电影的深度或广度还是逊于《冷山》。
电影《冷山》的48'13"至48'55",是一段别出心裁的导演设计,这一创意是空前的,前人无有。在这个仅42秒的片段里,共有10个镜头,“艾达”在“莎莉夫妇”的帮助下,仰面朝天,躺在井口,手持一面镜子,察看井水的倒影。这一创意,于剧情而言可有可无,但对于提升视觉语言的表现力及镜像的隐喻性却非常有力,非常奇妙。“艾达”在镜子中看见心上人“英曼”飘忽闪烁的人影,还是有数只盘旋萦绕的乌鸦,扑朔迷离,前途未卜,这种如梦如幻的心理蒙太奇十分传神,完美呈现了“镜花水月双空空,生离死别两茫茫”的意境,深谙中国传统美学之个中三昧。安东尼·明格拉不愧是奥斯卡最佳导演,这样的镜语足见其视觉语言功底深厚,直追希区柯克。
电影《冷山》还有一个过人之处,那就是它的音乐。该片出现了多处原创插曲,歌词简约而深情,旋律简明且熨帖,富含对人生无常之哲思,令人叹服。
然而,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英曼”历经千辛万苦,长途跋涉,披星戴月,虽然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冷山镇,顺利与恋人“艾达”结合,如愿以偿,但是,他依旧被战争摧毁了,他没有死在前线,却死在了后方,最终还是牺牲了。《冷山》之冷,就冷在这个结局上,令人心酸,欲哭无泪。细想之后,却又对原著兼编剧 Charles Frazier(查尔斯·弗雷泽,1950- )深表钦佩。是战士,就要去战斗,保家卫国,舍生忘死,为了自己的私情当逃兵肯定是错误的,要遭受道德谴责,自然要受到惩罚,付出代价。
《冷山》,成长、励志、奋斗叠加于战争、历史、爱情之上,那么丰赡,那么饱满,那么凄美。只可惜,被片名耽误了,不论是英文的“Cold Mountain”还是中文的“冷山”,不论是欧美还是中国观众,都对这个片名的第一印象不佳,总感觉不知所云,想当然料定其貌不扬,平平无奇,下意识认为不怎么样。
这命运,就像台湾电影《赛德克·巴莱》一样。
这次第,怎一个“冤”字了得?
二〇二一年六月一日